一种钣金修复用钩状拉拔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3


本实用新型属于钣金修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钣金修复用钩状拉拔装置。



背景技术:

在钣金修复领域,常常将环形拉拔件焊接到钣金表面的凹陷处,然后利用带弯钩的拉拔器对环形拉拔件进行拉拔,实现对钣金表面凹陷处的平整修复。但现有的钩状拉拔器只能凭借操作人员的经验力度进行拉拔,用力大小会严重影响拉拔效果,很难将凹陷处修复如初,难以保证拉拔修复效果。另一方面,现有的拉拔器具的支撑底座往往无法调节支撑面积,不管汽车钣金表面的凹坑大小,都用同样大小的支座进行支撑然后进行拉拔,这样对拉拔面积难以掌控,无法保证精准拉拔,同样影响修复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钣金修复用钩状拉拔装置,能控制对钣金表面凹陷处的拉拔程度,有效保证拉拔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钣金修复用钩状拉拔装置,包括横杆、支座、拉拔杆和握把,所述握把包括上握把和下握把,下握把固定在横杆上,上握把和下握把之间铰接,上握把绕铰接点转动时能带动拉拔杆上下移动,所述支座分为左支座和右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拔杆中段设置为螺柱结构,拉拔杆末端可拆卸的固定有拉拔钩,拉拔杆贯穿上握把和横杆中部,横杆下方的拉拔杆上套设有弹簧;上握把上方的拉拔杆上紧固有螺母。

进一步的,所述支座包括支架、底座和顶部的固定旋钮,左支座和右支座的底座上对称的开设有弧形开口槽。

进一步的,左支座和右支座的底座上分别开设三个直径不同的弧形开口槽。

进一步的,所述横杆上对称的开设平行于横杆的两个通槽,左支座和右支座分别穿设于两个通槽内并可在通槽内左右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旋钮贯穿横杆的通槽与支架通过螺栓紧固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有减震防滑防磨损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拉拔杆贯穿上握把和横杆中部,横杆下方的拉拔杆上套设有弹簧,拉拔杆中段为螺柱结构,上握把上方的拉拔杆上紧固有螺母,通过螺母旋转的位置轻松调节横杆下方拉拔杆的长度,能够有效保证拉拔杆的上移幅度,从而控制凹陷处的上移距离,做到精准拉拔,避免拉拔力度过大或过小影响拉拔效果。

2、本实用新型中左支座和右支座的底座上对称的开设有弧形开口槽,且分别开设有三个不同直径的弧形开口槽,能够针对不同的凹坑大小,调整支撑面积的大小,从而实现更为精准的拉拔修复,更好的保证修复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拉拔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横杆;2.支座;3.拉拔杆;4.上握把;5.下握把;6.拉拔钩;7.弹簧;8.连接条;9.支架;10.底座;11.固定旋钮;12.弧形开口槽;13.通槽;14.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钣金修复用钩状拉拔装置,包括横杆1、支座2、拉拔杆3和握把,所述握把包括上握把4和下握把5,下握把5固定在横杆1上,上握把4和下握把5之间通过两侧的连接条8连接,上握把4能绕连接条8的上铰接点转动。所述拉拔杆3末端可拆卸的固定有拉拔钩6,拉拔杆3设置为螺柱结构,拉拔钩6与拉拔杆3末端通过螺纹连接。拉拔杆3贯穿上握把4和横杆1中部,横杆1下方的拉拔杆3上套设有弹簧7,为保证拉拔效果,当上握把4位于原位时,弹簧7处于自然松弛状态或收缩状态,弹簧7的上端与横杆1底面接触、下端与拉拔钩6的上端面接触。上握把4上方的拉拔杆3上紧固有螺母14,上握把4绕铰接点转动时能带动拉拔杆3上下移动,并能在弹簧7的作用下迅速归位。

所述支座2分为左支座和右支座,分别包括支架9、底座10和顶部的固定旋钮11,左支座和右支座的底座10上分别对称的开设有三个直径不同的弧形开口槽12,可以针对不用的凹坑大小选择不同的支撑面积,保证修复效果。所述横杆1上对称的开设平行于横杆1的两个通槽13,所述固定旋钮11贯穿横杆1的通槽13与支架9顶端通过螺栓紧固在一起,从而保证横杆1和支座2的连接稳定性。左支座和右支座分别穿设于两个通槽13内并可在通槽13内左右移动,从而可以调节左支座和右支座之间的距离,满足不同的凹坑修复需要。所述底座10的底部固定有减震防滑防磨损材料,能够保证装置实施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具体实施方式:

当需要修复汽车钣金表面的凹坑缺陷时,首先根据凹坑的大小,将支座2的固定旋钮11旋松,调节左、右支座选择合适大小的弧形开口槽12相对,然后将左、右支座2沿横杆1的通槽13移动至合适位置,旋紧固定旋钮11,将横杆1和左、右支座2分别固定好,使左、右支座的底座之间呈现与凹坑匹配的空间。根据凹坑深度,转动螺母14,将拉拔钩6伸出横杆1下方的长度调整到合适位置。随后快速按压上握把4,拉拔钩6随之向上移动,从而带动凹陷处向上移动,必要时重复多次,将凹陷处拉平。由于拉拔钩6的伸出长度可调可控,上握把4相对转动角度在特定范围内,因此拉拔钩6的拉拔距离便可控制在所需要的标准范围内,从而保证拉拔钩6对钣金凹陷处的拉拔幅度,避免了由于拉拔力度不均匀导致的拉拔面过高或过低,从而有效保证了拉拔效果,使钣金修复效果更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钣金修复用钩状拉拔装置,包括横杆、支座、拉拔杆和握把,所述握把包括上握把和下握把,下握把固定在横杆上,上握把和下握把之间铰接,上握把绕铰接点转动时能带动拉拔杆上下移动,所述支座分为左支座和右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拔杆中段设置为螺柱结构,拉拔杆末端可拆卸的固定有拉拔钩,拉拔杆贯穿上握把和横杆中部,横杆下方的拉拔杆上套设有弹簧;上握把上方的拉拔杆上紧固有螺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钣金修复用钩状拉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包括支架、底座和顶部的固定旋钮,左支座和右支座的底座上对称的开设有弧形开口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钣金修复用钩状拉拔装置,其特征在于:左支座和右支座的底座上分别开设三个直径不同的弧形开口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钣金修复用钩状拉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上对称的开设平行于横杆的两个通槽,左支座和右支座分别穿设于两个通槽内并可在通槽内左右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钣金修复用钩状拉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旋钮贯穿横杆的通槽与支架通过螺栓紧固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所述的钣金修复用钩状拉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有减震防滑防磨损材料。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钣金修复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钣金修复用钩状拉拔装置,包括横杆、支座、拉拔杆和握把,所述握把包括上握把和下握把,下握把固定在横杆上,上握把和下握把之间铰接,上握把绕铰接点转动时能带动拉拔杆上下移动,所述支座分为左支座和右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拔杆中段设置为螺柱结构,拉拔杆末端可拆卸的固定有拉拔钩,拉拔杆贯穿上握把和横杆中部,横杆下方的拉拔杆上套设有弹簧;上握把上方的拉拔杆上紧固有螺母。本实用新型能控制对钣金表面凹陷处的拉拔程度,有效保证拉拔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翟振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淄博欧林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09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173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