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件纠形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2


本实用新型属于铸造后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铸件纠形装置。



背景技术:

在铸造业中,铸件制壳、浇注过程以及铸件在清理浇冒口后进行的热处理,都会对铸件产生变形,为了纠正这些变形通常会通过校正的方式来解决。

然而,针对铸件的某些特定部位,传统的校正方法不能解决铸件变形问题,从而影响了铸件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提高铸件质量、提高校正效率的工具。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铸件纠形装置,包括基座、燕尾槽模块和t型锲,所述基座包括底座和支柱,所述支柱固定在底座上,所述支柱上方设有纠形座,所述纠形座上设有限位块和燕尾槽,所述燕尾槽的一端开设至限位块,另一端敞口设置,所述燕尾槽模块与限位块相对设置,所述燕尾槽模块与燕尾槽相匹配并能够在燕尾槽中滑动,所述燕尾槽模块和限位块上均设有与铸件待纠形部位相匹配的连接部,所述铸件通过连接部卡放在燕尾槽模块和限位块上,所述t型锲通过嵌入燕尾槽模块和限位块之间的缝隙对铸件纠形。

优选的,所述支柱为圆柱形支柱,确保工作时不与铸件发生干涉。

优选的,所述燕尾槽为直线型燕尾槽,可以确保与之配合的燕尾槽模块在铸件纠形时的单向移动,用于提高纠形效率。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能够使该排料装置正常使用的其它组件,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另外,本实用新型中未加限定的装置或组件均采用本领域中的常规技术手段。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将燕尾槽模块从燕尾槽敞口处嵌入,并贴合限位块,随后将需要校正的铸件放置于燕尾槽模块与限位块的连接部上,然后将燕尾槽模块沿水平方向移动,留出t型锲尖端的间隙,随后将t型锲用榔头敲进间隙,直至t型锲工作部位完全进入间隙,至此完成对铸件的纠形,随后用工具将t型锲的t型部位别出来,取下铸件即可进行下一铸件的校正工作。t型锲的结构方便在校正完毕后快速取出,有利于提高铸件的纠形效率。通过燕尾槽、燕尾槽模块、t型锲的结构设计,可以在工作时对铸件快速定位,稳定地将铸件变形部位找准,校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该纠形装置的设置及其结构设计,使得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的优点,并且该装置能够实现对铸件的快速校正,使得加工出来的铸件尺寸精度更高、一致性更强,提高了铸件的合格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基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燕尾槽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t型锲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座,1-1.底座,1-2.支柱,1-3.纠形座,1-4.限位块,1-5.燕尾槽,2燕尾槽模块,3.t型锲,4.铸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清楚地描述,在此处的描述仅仅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铸件纠形装置,包括基座1、燕尾槽模块2和t型锲3,所述基座1包括底座1-1和支柱1-2,所述支柱1-2固定在底座1-1上,所述支柱1-2上方设有纠形座1-3,所述纠形座1-3上设有限位块1-4和燕尾槽1-5,所述燕尾槽1-5的一端开设至限位块1-4,另一端敞口设置,所述燕尾槽模块2与限位块1-4相对设置,所述燕尾槽模块2与燕尾槽1-5相匹配并能够在燕尾槽1-5中滑动,所述燕尾槽模块2和限位块1-4上均设有与铸件4待纠形部位相匹配的连接部,所述铸件4通过连接部卡放在燕尾槽模块2和限位块1-4上,所述t型锲3通过嵌入燕尾槽模块2和限位块1-4之间的缝隙对铸件4纠形。

所述支柱1-2为圆柱形支柱,确保工作时不与铸件4发生干涉。

所述燕尾槽1-5为直线型燕尾槽,可以确保与之配合的燕尾槽模块2在铸件纠形时的单向移动,用于提高纠形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将燕尾槽模块2从燕尾槽1-5的敞口处嵌入,并贴合限位块1-4,随后将需要校正的铸件4放置于燕尾槽模块2与限位块1-4的连接部上,然后将燕尾槽模块2沿水平方向移动,留出t型锲3尖端的间隙,随后将t型锲3用榔头敲进间隙,直至t型锲3的工作部位完全进入间隙,至此完成对铸件4的纠形,随后用工具将t型锲3的t型部位别出来,取下铸件4即可进行下一铸件的校正工作。t型锲3的结构方便在校正完毕后快速取出,有利于提高铸件4的纠形效率。通过燕尾槽1-5、燕尾槽模块2、t型锲3的结构设计,可以在工作时对铸件4快速定位,稳定地将铸件4变形部位找准,校正。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


技术特征:

1.一种铸件纠形装置,包括基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燕尾槽模块和t型锲,所述基座包括底座和支柱,所述支柱固定在底座上,所述支柱上方设有纠形座,所述纠形座上设有限位块和燕尾槽,所述燕尾槽的一端开设至限位块,另一端敞口设置,所述燕尾槽模块与限位块相对设置,所述燕尾槽模块与燕尾槽相匹配并能够在燕尾槽中滑动,所述燕尾槽模块和限位块上均设有与铸件待纠形部位相匹配的连接部,所述铸件通过连接部卡放在燕尾槽模块和限位块上,所述t型锲通过嵌入燕尾槽模块和限位块之间的缝隙对铸件纠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件纠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为圆柱形支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件纠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燕尾槽为直线型燕尾槽。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铸造后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铸件纠形装置,包括基座、燕尾槽模块和T型锲,基座包括底座和支柱,支柱固定在底座上,支柱上方设有纠形座,纠形座上设有限位块和燕尾槽,燕尾槽的一端开设至限位块,另一端敞口设置,燕尾槽模块与限位块相对设置,燕尾槽模块与燕尾槽相匹配并能够在燕尾槽中滑动,燕尾槽模块和限位块上均设有与铸件待纠形部位相匹配的连接部,铸件通过连接部卡放在燕尾槽模块和限位块上,T型锲通过嵌入燕尾槽模块和限位块之间的缝隙对铸件纠形。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能够实现对铸件的快速校正,使铸件尺寸精度更高、一致性更强,提高了铸件的合格率。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军;李飞;许广涛;吕三雷;朱怀兵;王健;种宏伟;孔佑顺;何欢;毛长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平原光电有限公司;河南平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30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171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