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纸箱打包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纸箱自动封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人文的进步,工业的发展也越来越蓬勃,越来越多的工业设备随着时代的需求不断升级以满足市场日益强大的需求。
任何产品到最后都需要用到纸箱进行打包,故需要用到纸箱打包设备。而在纸箱打包设备中,纸箱封顶是其中一道重要的步骤,在产品放入纸箱后需要用纸箱封顶装置。
传统的纸箱封顶装置对纸箱顶部的折盖折合,再对其进行封胶,从而完成纸箱封顶作业。但是,该类纸箱封顶装置还具有以下的缺陷:由于产品装入纸箱后或多或少对纸箱挤压从而令纸箱产生变形,使得纸箱的两侧容易鼓起,容易导致后序的纸箱封顶步骤出现两侧不平衡、容易倾倒、封顶不完全等现象。
因此,急需要一种封顶过程保证纸箱形状、工作可靠的纸箱自动封顶装置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封顶过程保证纸箱形状、工作可靠的纸箱自动封顶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纸箱自动封顶装置包括传输台机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封顶机构、贴胶机构及用于对纸箱整形的滚压机构。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架设于传输台机构上并沿传输台机构的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第一支架包括第一横杆,第二支架包括第二横杆,第一横杆高于第二横杆,封顶机构安装于第二横杆的一侧,贴胶机构安装于第二横杆的另一侧,封顶机构与贴胶机构沿传输台机构的传输方向依次设置,滚压机构包括第一滚压机构及第二滚压机构,第一滚压机构安装于第一横杆上,第二滚压机构安装于第二横杆上,第一滚压机构为至少两个且分别位于封顶机构的两侧,第二滚压机构为至少两个且分别位于封顶机构的两侧,滚压机构还选择性地相对封顶机构远离或靠近,第一滚压机构具有用于对纸箱滚压的滚轮,第二滚压机构具有用于对纸箱滚压的滚柱,滚轮及滚柱各自绕一竖直布置的枢转中心线枢转,滚轮高于滚柱。
较佳地,第一滚压机构还包括转动并滚动地设置于第一横杆的第一手轮,第一手轮下方固定连接一吊杆,吊杆下方固定连接滚轮,吊杆呈竖直布置。
较佳地,第二滚压机构还包括转动并滚动地设置于第二横杆的第二手轮,第二手轮下方固定连接一安装架,滚柱竖直地安装于安装架上。
较佳地,滚柱沿传输台机构的传输方向相间隔开。
较佳地,第一手轮的端部具有第一齿轮,第一横杆具有与第一齿轮啮合传动的第一齿条。
较佳地,第二手轮的端部具有第二齿轮,第二横杆具有与第二齿轮传动啮合的第二齿条。
较佳地,第一支架还包括分别立设于传输台机构两侧的第一竖杆,第一横杆可相对第一竖杆沿竖直方向滑移;第二支架还包括分别立设于传输台机构两侧的第二竖杆,第二横杆可相对第二竖杆沿竖直方向滑移。
较佳地,每第一竖杆内置有竖直布置的第一螺杆,第一横杆的两端具有第一螺母座,第一螺母座套设于第一螺杆上,第一螺杆的端部连接一第一驱动器,第一驱动器带动第一螺杆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螺母座上下移动;每第二竖杆内置有竖直布置的第二螺杆,第二横杆的两端具有第二螺母座,第二螺母座套设于第二螺杆上,第二螺杆的端部连接一第二驱动器,第二驱动器带动第二螺杆转动,从而带动第二螺母座上下移动。
较佳地,本实用新型的纸箱自动封顶装置还包括一第一蜗杆,第一蜗杆与第一螺杆呈交错布置,第一螺杆与第一蜗杆啮合传动,第一蜗杆连接第一驱动器;本实用新型的纸箱自动封顶装置还包括一第二蜗杆,第二蜗杆与第二螺杆呈交错布置,第二螺杆与第二蜗杆啮合传动,第二蜗杆连接第二驱动器。
较佳地,传输台机构包括支撑架、滚筒及侧动力结构,滚筒为若干个且相互间隔开布置,滚筒均沿支撑架的宽度方向布置,侧动力结构为两个且呈相对布置,侧动力结构安装于支撑架上并位于滚筒的上方。
较佳地,侧动力结构包括安装于支撑架上的驱动电机、与驱动电机的电机轴连接的主动轮、与主动轮间隔开的从动轮及套设于主动轮与从动轮上的传送带,传送带的带面呈竖直且相对布置。
较佳地,封顶机构包括成型架、摆臂及导杆,成型架的第一端安装于第二横杆的一侧,摆臂与成型架的第二端枢接,导杆安装于第二横杆上且分别设于成型架的两侧,成型架朝下延伸有水平挡板,两导杆沿传输台机构的传输方向由高至低布置,两导杆还沿传输台机构的传输方向由外向内逐渐靠拢。
较佳地,水平挡板的前端还设有圆弧过渡结构。
较佳地,封顶机构还包括安装于成型架内的驱动气缸,驱动气缸的输出端与摆臂连接,摆臂与成型架的枢接点、驱动气缸与成型架的安装点及摆臂与驱动气缸的连接点共同形成三边形的三点。
较佳地,本实用新型的纸箱自动封顶装置还包括一控制器及若干位置传感器,位置传感器安装于传输台机构上,位置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纸箱自动封顶装置借助传输台机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封顶机构、贴胶机构及滚压机构之间的相互配合,由传输台机构为纸箱提供前进的动力及导向,由第一支架为第一滚压机构提供安装位置,由第二滚压机构为封顶机构、贴胶机构及第二滚压机构提供安装位置,由封顶机构将纸箱顶部的四片折盖折合,再由贴胶机构对折盖后的纸箱进行顶部贴胶作业,而借助滚压机构包括第一滚压机构及第二滚压机构,且第一滚压机构及第二滚压机构均位于封顶机构的两侧,第一滚压机构具有滚轮,故在纸箱封顶及贴胶的过程中,滚轮对纸箱的四个折盖进行滚压,以扶住四片折盖使其位于可被封顶机构折合的位置,加快折盖的折合的速度及提高折合的准确度,避免折盖由于变形而导致封顶不可靠;又由于第二滚压机构具有滚柱,借助滚柱对纸箱的两侧进行滚压,从而使得纸箱的两侧能够被滚压至平衡状态,防止纸箱在封顶之前纸箱两侧鼓起而导致封顶不可靠以及避免纸箱封顶后不美观需要返工的现象;除此之外,第一滚压机构及第二滚压机构各自选择性地相对封顶机构靠近或远离,从而调节两第一滚压机构之间的宽窄及两第二滚压机构之间的宽窄,从而适用不同宽度尺寸的纸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纸箱自动封顶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纸箱自动封顶装置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滚压机构安装于第一支架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沿图3的第一支架中部横切后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二滚压机构安装于第二支架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沿图5的第二支架中部横切后的剖视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侧动力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手轮端部与第一横杆配合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的纸箱自动封顶装置100用于对输送中的纸箱(图中未示)进行封顶及贴胶作业。其包括传输台机构1、第一支架2a、第二支架2b、封顶机构3、贴胶机构4、用于对纸箱整形的滚压机构、控制器(图中未示)及若干位置传感器7。第一支架2a及第二支架2b架设于传输台机构1上并沿传输台机构1的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第一支架2a包括第一横杆21a,第二支架2b包括第二横杆21b,第一横杆21a高于第二横杆21b,封顶机构3安装于第二横杆21b的一侧,贴胶机构4安装于第二横杆21b的另一侧,封顶机构3与贴胶机构4沿传输台机构1的传输方向依次设置,从而先将纸箱的四片折盖折合,再将折合后的纸箱的顶部贴胶。滚压机构包括第一滚压机构51及第二滚压机构52,第一滚压机构51安装于第一横杆21a上,第二滚压机构52安装于第二横杆21b上,借助第一滚压机构51对四片折盖进行整形,防止折盖作业不可靠;借助第二滚压机构52对纸箱的两侧进行整形,防止纸箱鼓起导致不平衡及封顶不可靠。第一滚压机构51为至少两个且分别位于封顶机构3的两侧,第二滚压机构52为至少两个且分别位于封顶机构3的两侧,滚压机构还选择性地相对封顶机构3远离或靠近,以适用不同宽度尺寸的纸箱。第一滚压机构51具有用于对纸箱滚压的滚轮511,第二滚压机构52具有用于对纸箱滚压的滚柱521,滚轮511及滚柱521各自绕一竖直布置的枢转中心线枢转,滚轮511高于滚柱521。位置传感器7安装于传输台机构1上,位置传感器7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借助位置传感器7,使得封顶机构3能够及时对纸箱的四个折盖折合。更具体地,如下:
请参阅图3至图4及图8至图9,第一滚压机构51还包括转动并滚动地设置于第一横杆21a的第一手轮512,第一手轮512下方固定连接一吊杆513,吊杆513下方固定连接滚轮511,吊杆513呈竖直布置。具体地,滚轮511滚动地设置于吊杆513上。举例而言,吊杆513为刚性结构,防止滚轮511在滚动,避免移位。可理解的是,第一手轮512的转动转化成移动,以使得人们操作第一手轮512的时候,第一手轮512的转动带动吊杆513移动,从而带动滚轮511移动,以对两滚轮511定位,从而适用于纸箱的宽度。举例而言,为实现将第一手轮512的滚动转化成移动的目的,第一手轮512的端部具有第一齿轮514,第一横杆21a具有与第一齿轮514啮合传动的第一齿条515,故借助第一齿轮514与第一齿条515的啮合,从而将第一手轮512的滚动转化成移动。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手轮512设有滑块,第一横杆21a设有与滑块配合的滑轨,滑块滑动地设置于滑轨上,滑块还设有锁定件,锁定件在滑块定位后锁定当前的位置,也能实现调节滚轮位置的目的,故不以此为限。
请参阅图5至图6及图8至图9,第二滚压机构52还包括转动并滚动地设置于第二横杆21b的第二手轮522,第二手轮522下方固定连接一安装架523,滚柱521竖直地安装于安装架523上。滚柱521为多个且沿传输台机构1的传输方向相间隔开。借助多个滚柱521,从而对纸箱进行整形,方便后序的封顶及贴胶作业。可理解的是,第二手轮522的转动转化成移动,以使得人们操作第二手轮522的时候,第二手轮522的转动带动安装架523移动,从而带动滚柱521移动,以对两滚柱521定位,从而适用于纸箱的宽度。举例而言,为实现将第二手轮522的滚动转化成移动的目的,第二手轮522的端部具有第二齿轮,第二横杆21b具有与第二齿轮传动啮合的第二齿条。故借助第二齿轮与第一齿条的啮合,从而将第二手轮522的滚动转化成移动。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手轮522设有滑块,第二横杆21b设有与滑块配合的滑轨,滑块滑动地设置于滑轨上,滑块还设有锁定件,锁定件在滑块定位后锁定当前的位置,也能实现调节滚柱位置的目的,故不以此为限。较优的是,安装架523可供两排的滚柱521间隔布置,但不以此为限。值得注意的是,第二齿轮与第二齿条的结构及设置方式均与第一齿轮514及第二齿条515类似,故可参阅图8至图9所示。
请参阅图3至图4,第一支架2a还包括分别立设于传输台机构1两侧的第一竖杆22a,第一横杆21a可相对第一竖杆22a沿竖直方向滑移。每第一竖杆22a内置有竖直布置的第一螺杆23a,第一横杆21a的两端均具有第一螺母座24a,第一螺母座24a套设于第一螺杆23a上,第一螺杆23a的端部连接一第一蜗杆25a,第一蜗杆25a连接一第一驱动器(图中未示)。具体地,第一蜗杆25a与第一螺杆23a呈交错布置,第一螺杆23a与第一蜗杆25a啮合传动。故第一驱动器工作时,第一驱动器带动第一蜗杆25a转动,第一蜗杆25a带动第一螺杆23a转动,从而使得竖直面的转动转化为水平面的转动,从而减小第一驱动器的安置空间;第一螺杆23a的转动带动第一螺母座24a上下移动,从而带动第一横杆21a上下移动,从而使得第一滚压机构51能够适用于不同高度尺寸的纸箱。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螺杆23a可直接连接第一驱动器,免去第一蜗杆25a,故不以此为限。
请参阅图5至图6,第二支架2b还包括分别立设于传输台机构1两侧的第二竖杆22b,第二横杆21b可相对第二竖杆22b沿竖直方向滑移。每第二竖杆22b内置有竖直布置的第二螺杆23b,第二横杆21b的两端均具有第二螺母座24b,第二螺母座24b套设于第二螺杆23b上,第二螺杆23b的端部连接一第二蜗杆25b,第二蜗杆25b连接一第二驱动器。具体地,第二蜗杆25b与第二螺杆23b呈交错布置,第二螺杆23b与第二蜗杆25b啮合传动。故第二驱动器工作时,第二驱动器带动第二蜗杆25b转动,第二蜗杆25b带动第二螺杆23b转动,从而使得竖直面的转动转化为水平面的转动,从而减小第二驱动器的安置空间;第二螺杆23b的转动带动第二螺母座24b上下移动,从而带动第二横杆21b上下移动,从而使得第二滚压机构51能够适用于不同高度尺寸的纸箱。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螺杆23b可直接连接第二驱动器,免去第二蜗杆25b,故不以此为限。
请参阅图图1、图2及图7,传输台机构1包括支撑架11、滚筒12及侧动力结构13。滚筒12为若干个且相互间隔开布置,滚筒12均沿支撑架11的宽度方向布置,侧动力结构13为两个且呈相对布置,侧动力结构13安装于支撑架11上并位于滚筒12的上方。可理解的是,两侧动力结构13之间的间距值为通过的纸箱的宽度,从而使得侧动力结构13驱使纸箱沿着传输方向前进。具体地,侧动力结构13包括安装于支撑架11上的驱动电机(图中未示)、与驱动电机的电机轴连接的主动轮132、与主动轮132间隔开的从动轮133及套设于主动轮132与从动轮133上的传送带134,传送带134的带面呈竖直且相对布置。当侧动力结构13工作时,驱动电机驱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通过传送带134带动从动轮转动,传送带134与主动轮132及从动轮133的啮合使得传送带做回转的旋转运动。可理解的是,传送带134的带面为摩擦面,通过带面与纸箱的摩擦,从而带动纸箱前进。可理解的是,滚筒12呈滚动设置,故当纸箱被驱动移动时,滚筒12转动,从而减小前进的阻力。另外,传送带134还为纸箱提供导向的作用,但不以此为限。较优的是,主动轮132与从动轮133之间还设有辅助轮135,辅助轮135沿传输方向呈间隔开的布置,传送带134共同套设于主动轮132、辅助轮135及从动轮133上,形成闭环结构,借助辅助轮135,拉紧传送带134,从而使得传送带134输出的传送力矩发挥更大。
请参阅图图1及图2,封顶机构3包括成型架31、摆臂32及导杆33,成型架31的第一端安装于第二横杆21b的一侧,摆臂32与成型架31的第二端枢接,导杆33安装于第二横杆21b上且分别设于成型架31的两侧,成型架31朝下延伸有水平挡板311,两导杆33沿传输台机构1的传输方向由高至低布置,两导杆33还沿传输台机构1的传输方向由外向内逐渐靠拢。当纸箱经过封顶机构时,纸箱位于前方的折盖被水平挡板311压平,摆臂32枢转而打击位于后方的折盖,两导杆33将左右两边的折盖从前往后同时压下,四片折盖折叠好后经过贴胶机构4而贴好胶带。较优的是,水平挡板311的前端还设有圆弧过渡结构311a,借助圆弧过度结构311a,从而减小对前方的折盖的伤害,使得封顶可靠。封顶机构3还包括安装于成型架31内的驱动气缸34,驱动气缸34的输出端与摆臂32连接,摆臂32与成型架31的枢接点、驱动气缸34与成型架31的安装点及摆臂32与驱动气缸34的连接点共同形成三边形的三点。故借助驱动气缸34,驱动气缸34的输出端伸长时,带动摆臂32绕枢接点向上枢转,从而使得摆臂32复位,当驱动气缸34的输出端缩短时,带动摆臂32绕枢接点向下枢转,从而摆臂32打击位于后方的折盖。
值得注意的是,贴胶机构4的结构原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故不在此赘述。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纸箱自动封顶装置100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纸箱自动封顶装置100工作时,纸箱通过侧动力结构13驱使前进,经过封顶机构3时,第一滚压机构51对折盖滚压整形,第二滚压机构52对纸箱的两侧滚压整形,封顶机构3对纸箱的四片折盖折合后,纸箱经过贴胶机构4,将折合后的纸箱通过胶带封箱。在调试滚压机构时,通过调节两第一手轮之间的宽度及两第二手轮之间的宽度,从而调节合理的适合纸箱的宽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纸箱自动封顶装置100借助传输台机构1、第一支架2a、第二支架2b、封顶机构3、贴胶机构4及滚压机构之间的相互配合,由传输台机构1为纸箱提供前进的动力及导向,由第一支架2a为第一滚压机构51提供安装位置,由第二支架2b为封顶机构3、贴胶机构4及第二滚压机构52提供安装位置,由封顶机构3将纸箱顶部的四片折盖折合,再由贴胶机构4对折盖后的纸箱进行顶部贴胶作业,而借助滚压机构包括第一滚压机构51及第二滚压机构52,且第一滚压机构51及第二滚压机构52均位于封顶机构3的两侧,第一滚压机构51具有滚轮511,故在纸箱封顶及贴胶的过程中,滚轮511对纸箱的四个折盖进行滚压,以扶住四片折盖使其位于可被封顶机构3折合的位置,加快折盖的折合的速度及提高折合的准确度,避免折盖由于变形而导致封顶不可靠;又由于第二滚压机构52具有滚柱521,借助滚柱521对纸箱的两侧进行滚压,从而使得纸箱的两侧能够被滚压至平衡状态,防止纸箱在封顶之前纸箱两侧鼓起而导致封顶不可靠以及避免纸箱封顶后不美观需要返工的现象;除此之外,第一滚压机构51及第二滚压机构52各自选择性地相对封顶机构3靠近或远离,从而调节两第一滚压机构51之间的宽窄及两第二滚压机构52之间的宽窄,从而适用不同宽度尺寸的纸箱。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1.一种纸箱自动封顶装置,包括传输台机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封顶机构及贴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纸箱自动封顶装置还包括用于对所述纸箱整形的滚压机构,所述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架设于所述传输台机构上并沿所述传输台机构的传输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横杆,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二横杆,所述第一横杆高于所述第二横杆,所述封顶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二横杆的一侧,所述贴胶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二横杆的另一侧,所述封顶机构与所述贴胶机构沿所述传输台机构的传输方向依次设置,所述滚压机构包括第一滚压机构及第二滚压机构,所述第一滚压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横杆上,所述第二滚压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二横杆上,所述第一滚压机构为至少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封顶机构的两侧,所述第二滚压机构为至少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封顶机构的两侧,所述滚压机构还选择性地相对所述封顶机构远离或靠近,所述第一滚压机构具有用于对所述纸箱滚压的滚轮,所述第二滚压机构具有用于对所述纸箱滚压的滚柱,所述滚轮及所述滚柱各自绕一竖直布置的枢转中心线枢转,所述滚轮高于所述滚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箱自动封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压机构还包括转动并滚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杆的第一手轮,所述第一手轮下方固定连接一吊杆,所述吊杆下方固定连接所述滚轮,所述吊杆呈竖直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箱自动封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滚压机构还包括转动并滚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横杆的第二手轮,所述第二手轮下方固定连接一安装架,所述滚柱竖直地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纸箱自动封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柱沿所述传输台机构的传输方向相间隔开。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纸箱自动封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手轮的端部具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横杆具有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传动的第一齿条。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纸箱自动封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手轮的端部具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横杆具有与所述第二齿轮传动啮合的第二齿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箱自动封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还包括分别立设于所述传输台机构两侧的第一竖杆,所述第一横杆可相对所述第一竖杆沿竖直方向滑移;所述第二支架还包括分别立设于所述传输台机构两侧的第二竖杆,所述第二横杆可相对所述第二竖杆沿竖直方向滑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纸箱自动封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所述第一竖杆内置有竖直布置的第一螺杆,所述第一横杆的两端具有第一螺母座,所述第一螺母座套设于所述第一螺杆上,所述第一螺杆的端部连接一第一驱动器,所述第一驱动器带动所述第一螺杆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螺母座上下移动;每所述第二竖杆内置有竖直布置的第二螺杆,所述第二横杆的两端具有第二螺母座,所述第二螺母座套设于所述第二螺杆上,所述第二螺杆的端部连接一第二驱动器,所述第二驱动器带动所述第二螺杆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二螺母座上下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纸箱自动封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一蜗杆,所述第一蜗杆与所述第一螺杆呈交错布置,所述第一螺杆与所述第一蜗杆啮合传动,所述第一蜗杆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器;还包括一第二蜗杆,所述第二蜗杆与所述第二螺杆呈交错布置,所述第二螺杆与所述第二蜗杆啮合传动,所述第二蜗杆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箱自动封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台机构包括支撑架、滚筒及侧动力结构,所述滚筒为若干个且相互间隔开布置,所述滚筒均沿所述支撑架的宽度方向布置,所述侧动力结构为两个且呈相对布置,所述侧动力结构安装于所述支撑架上并位于所述滚筒的上方。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纸箱自动封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动力结构包括安装于所述支撑架上的驱动电机、与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连接的主动轮、与所述主动轮间隔开的从动轮及套设于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上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带面呈竖直且相对布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箱自动封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顶机构包括成型架、摆臂及导杆,所述成型架的第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二横杆的一侧,所述摆臂与所述成型架的第二端枢接,所述导杆安装于所述第二横杆上且分别设于所述成型架的两侧,所述成型架朝下延伸有水平挡板,两所述导杆沿所述传输台机构的传输方向由高至低布置,两所述导杆还沿所述传输台机构的传输方向由外向内逐渐靠拢。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纸箱自动封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挡板的前端还设有圆弧过渡结构。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纸箱自动封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顶机构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成型架内的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摆臂连接,所述摆臂与所述成型架的枢接点、所述驱动气缸与成型架的安装点及摆臂与驱动气缸的连接点共同形成三边形的三点。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箱自动封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控制器及若干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安装于所述传输台机构上,所述位置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