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ATC便携式测试仪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9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仪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载atc便携式测试仪。



背景技术:

车载atc与车辆之间联系电路用于车载信号设备命令与车辆设备状态的传输。

车载atc与车辆联系电路之间一般采用多芯连接器整体对插的连接方式,当进行联系电路通断测试,以及电路逻辑测试时,需要通过单根接线的断开来验证电路连接的正确性,以及通过多根接线的组合断开来验证电路功能的正确性,这就需要在多芯连接器内部进行多次的退针、插针来实现,步骤复杂、耗时且容易损坏针脚及线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载atc便携式测试仪,该测试仪通过带闸刀型四孔位端子盒的闸刀的打开、闭合,来实现对车载atc与车辆联系电路接线的断开,从而完成接口电路连接和功能的测试,避免了多芯插头多次的退针及插针步骤,节省了测试时间,提高了测试效率,避免了针脚及线缆的损坏。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车载atc便携式测试仪,包括:手提式外壳、带闸刀型四孔位端子盒、四十八针din-f型公/母头连接器,所述带闸刀型四孔位端子盒、四十八针din-f型公/母头连接器位于所述手提式外壳内侧底部,所述四十八针din-f型公/母头连接器设置为2个,分布于所述带闸刀型四孔位端子盒两侧,所述四十八针din-f型公/母头连接器与所述带闸刀型四孔位端子盒之间连接有屏蔽线。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手提式外壳用于保护安装于外壳内部的设备,并便于携带,所述手提式外壳内侧底部安装有din型导轨,所述带闸刀型四孔端子盒共有四十八个,卡扣于所述din型导轨上,用于接线及测试,所述带闸刀型四孔位端子盒的闸刀朝向统一。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四十八针din-f型公/母头连接器中的四十八针din-f型公头连接器,用于连接车辆电路,其中的四十八针din-f型母头连接器,用于连接车载atc设备。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四十八针din-f型公头连接器通过所述屏蔽线连接所述带闸刀型四孔位端子盒的闸刀一侧,所述四十八针din-f型母头连接器通过所述屏蔽线连接所述带闸刀型四孔位端子盒闸刀的另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屏蔽线为1mm²单芯屏蔽线。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带闸刀型四孔位端子盒的闸刀能够打开和闭合,使所述四十八针din-f型母头连接器和所述四十八针din-f型公头连接器之间的连接、断开和接续。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四十八针din-f型母头连接器连接到车载atc主机,所述四十八针din-f型公头连接器连接到与车载atc主机相连的车辆电路侧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车载atc设备与车辆联系电路中间连接了带闸刀型端子盒,进行测试时仅需要将相应的闸刀打开、闭合,即可实现对于联系电路接线的断开及接续作用,避免了多芯连接器多次的退针及插针步骤,节省了测试时间,提高了测试效率,避免了针脚及线缆的损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车载atc便携式测试仪外视图;

图2为图1的车载atc便携式测试仪打开盖子之后的内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din-f型母头连接器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din-f型母头连接器接线面后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din-f型母头连接器接插面前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din-f型公头连接器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din-f型公头连接器接线面后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din-f型公头连接器接插面前视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手提式外壳;2、带闸刀型四孔位端子盒;3、四十八针din-f型公/母头连接器;4、车载atc主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一种车载atc便携式测试仪,包括:手提式外壳1、带闸刀型四孔位端子盒2、四十八针din-f型公/母头连接器3,所述带闸刀型四孔位端子盒2、四十八针din-f型公/母头连接器3位于所述手提式外壳1内侧底部,所述四十八针din-f型公/母头连接器3设置为2个,分布于所述带闸刀型四孔位端子盒2两侧,所述四十八针din-f型公/母头连接器3与所述带闸刀型四孔位端子盒2之间连接有屏蔽线。

所述手提式外壳1用于保护安装于外壳内部的设备,并便于携带,所述手提式外壳1内侧底部安装有din型导轨,所述带闸刀型四孔端子盒2共有四十八个,卡扣于所述din型导轨上,用于接线及测试,所述带闸刀型四孔位端子盒的闸刀朝向统一。

所述四十八针din-f型公/母头连接器3中的四十八针din-f型公头连接器,用于连接车辆电路,其中的四十八针din-f型母头连接器,用于连接车载atc设备。

所述四十八针din-f型公头连接器通过所述屏蔽线连接所述带闸刀型四孔位端子盒2的闸刀一侧,所述四十八针din-f型母头连接器通过所述屏蔽线连接所述带闸刀型四孔位端子盒2闸刀的另一侧。

所述屏蔽线为1mm²单芯屏蔽线。

所述带闸刀型四孔位端子盒2的闸刀能够打开和闭合,使所述四十八针din-f型母头连接器和所述四十八针din-f型公头连接器之间的连接断开和接续。

所述四十八针din-f型母头连接器连接到车载atc主机4,所述四十八针din-f型公头连接器连接到与车载atc主机4相连的车辆电路侧连接器。

将四十八针din-f型母头连接器连接至车载atc主机4连接器,将四十八针din-f型公头连接器连接至与车载atc主机相连的车辆电路侧连接器,通过断开、闭合端子盒的闸刀来实现车载atc与车辆接口联系电路接线的断开、接续测试,满足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车载atc便携式测试仪使车载atc设备与车辆联系电路中间连接了带闸刀型端子盒,进行测试时仅需要将相应的闸刀打开、闭合,即可实现对于联系电路接线的断开及连接作用,避免了多芯连接器插头多次的退针及插针步骤,节省了测试时间,提高了测试效率,避免了针脚及线缆的损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载atc便携式测试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提式外壳(1)、带闸刀型四孔位端子盒(2)、四十八针din-f型公/母头连接器(3),所述带闸刀型四孔位端子盒(2)、四十八针din-f型公/母头连接器(3)位于所述手提式外壳(1)内侧底部,所述四十八针din-f型公/母头连接器(3)设置为2个,分布于所述带闸刀型四孔位端子盒(2)两侧,所述四十八针din-f型公/母头连接器(3)与所述带闸刀型四孔位端子盒(2)之间连接有屏蔽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atc便携式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提式外壳(1)用于保护安装于外壳内部的设备,并便于携带,所述手提式外壳(1)内侧底部安装有din型导轨,所述带闸刀型四孔位端子盒(2)共有四十八个,卡扣于所述din型导轨上,用于接线及测试,所述带闸刀型四孔位端子盒的闸刀朝向统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atc便携式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四十八针din-f型公/母头连接器(3)中的四十八针din-f型公头连接器,用于连接车辆电路,其中的四十八针din-f型母头连接器,用于连接车载atc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atc便携式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四十八针din-f型公头连接器通过所述屏蔽线连接所述带闸刀型四孔位端子盒(2)的闸刀一侧,所述四十八针din-f型母头连接器通过所述屏蔽线连接所述带闸刀型四孔位端子盒(2)闸刀的另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车载atc便携式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线为1mm²单芯屏蔽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atc便携式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带闸刀型四孔位端子盒(2)的闸刀能够打开和闭合,使所述四十八针din-f型母头连接器和所述四十八针din-f型公头连接器之间的连接、断开和接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atc便携式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四十八针din-f型母头连接器连接到车载atc主机(4),所述四十八针din-f型公头连接器连接到与车载atc主机(4)相连的车辆电路侧连接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ATC便携式测试仪,涉及测试仪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设置包括:手提式外壳、带闸刀型四孔位端子盒、四十八针DIN‑F型公/母头连接器,所述带闸刀型四孔位端子盒、四十八针DIN‑F型公/母头连接器位于所述手提式外壳内侧底部,分布于所述带闸刀型四孔位端子盒两侧,所述四十八针DIN‑F型公/母头连接器与所述带闸刀型四孔位端子盒之间连接有屏蔽线。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带闸刀型四孔位端子盒的闸刀的打开、闭合,来实现对车载ATC与车辆联系电路接线的断开,从而实现接口电路连接和功能的测试,避免了多芯插头多次的退针及插针步骤,节省了测试时间,提高了测试效率,避免了针脚及线缆的损坏。

技术研发人员:郭西平;邱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誉庞巴迪信号系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15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167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