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模多曲折弯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57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模多曲折弯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常规折弯技术只能单刀加工,经过多刀折弯后累积公差较大,对于装配要求较为精密的产品无法达到相应的品质要求,且针对高精密小弯曲加工困难、效率低,手板加工相对数量较少,如果用五金模具完成加工成本较高,操作性不强。为了满足客户品质要求和降低制作成本,传统的折弯模具无法满足加工行业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模多曲折弯模具,将现有技术中一次只能单刀加工的模式变为一模多曲的加工模式。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一模多曲折弯模具,包括:上模、下模、第一角度转换轴、第二角度转换轴、向上开口的挤压槽,所述上模固定安装在折弯机刀挂上,所述下模固定安装在折弯机单v模座上,所述上模和下模的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挤压槽设置在所述下模顶面,所述第一角度转换轴和第二角度转换轴分别通过轴连接安装在所述挤压槽的两侧,当上模挤压第一角度转换轴和第二角度转换轴,第一角度转换轴和第二角度转换轴旋转收拢折弯产品。

进一步的,所述上模下端的一侧设有多个突起,所述第一角度转换轴设有多个突起配合的多个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挤压槽内设置两个对称的弧形槽,第一角度转换轴、第二角度转换轴分别安装在所述挤压槽内两个对称的弧形槽内,且所述第一角度转换轴和第二角度转换轴可凭轴连接结构在所述挤压槽内转动,所述两个对称的弧形槽呈w型结构。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一模多曲折弯模具,通过折弯过程中角度的变化带动模具构造的弯化,将传统的静态模具转变为动态模具,将传统的v型曲转变为异性曲,改变了现有技术中智能单刀加工的模式,进而转变为一模多曲的加工模式。在技术效果上满足高品质精密折弯,同时降低了制作成本和操作成本,提升了高精密小弯曲加工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一模多曲折弯模具上模悬停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一模多曲折弯模具上模下压示意图。

图中标记:1-上模,2-下模,3-第一角度转换轴,4-第二角度转换轴,5-板材,6-挤压槽,7-弧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模多曲折弯模具,包括:上模1、下模2、第一角度转换轴3、第二角度转换轴4、向上开口的挤压槽6,所述上模1固定安装在折弯机刀挂上,所述下模2固定安装在折弯机单v模座上,所述上模1和下模2的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挤压槽6设置在所述下模2顶面,所述第一角度转换轴3和第二角度转换轴4分别通过轴连接安装在所述挤压槽6的两侧,当上模1挤压第一角度转换轴3和第二角度转换轴4,第一角度转换轴3和第二角度转换轴4旋转收拢折弯产品工作时,矫正上下模具中心,设置原点归零,将板材5放置在下模2平面上,通过数控折弯机床参数调整折弯位置,踩动折弯机下压踏板,上模1开始下压,此时板材5由于受到了上模1的压力开始弯曲,下模2挤压槽6内的第一角度转换轴3和第二角度转换轴4受到压力后开始转动,由于第一角度转换轴3和第二角度转换轴4的挤压,板材5开始弯曲,又因为第一转换轴和下模2末端相配合的多曲折弯模型,将板材5同时一次性地挤压出多个折弯,此时板材5折弯完成。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模1下端的一侧设有多个突起,所述第一角度转换轴3设有多个突起配合的多个凹槽。上模1末端处设置的多曲折弯模型和第一角度转换轴3配合完成板材5折弯,该模型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改变替换。

本实施例中,所述挤压槽6内设置两个对称的弧形槽7,第一角度转换轴3、第二角度转换轴4分别安装在所述挤压槽6内两个对称的弧形槽7内,且所述第一角度转换轴3和第二角度转换轴4可凭轴连接结构在所述挤压槽6内转动,所述两个对称的弧形槽7呈w型结构。挤压槽6内的的对称弧形槽7设置成为w型结构,以便为第一角度转换轴3和第二角度转换轴4提供转动空间,从而完成对板材5的挤压折弯。通过上模1对下模2挤压槽6内第一角度转换轴3和第二角度转换轴4的挤压实现转动。通过两个角度转换轴和上模1的配合挤压,完成对板材5的折弯,实现一模多曲折弯的效果,彻底代替手板加工的传统折弯工序,同时具有精度高,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的特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有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一模多曲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1)、下模(2)、第一角度转换轴(3)、第二角度转换轴(4)、向上开口的挤压槽(6),所述上模(1)固定安装在折弯机刀挂上,所述下模(2)固定安装在折弯机单v模座上,所述上模(1)和下模(2)的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挤压槽(6)设置在所述下模(2)顶面,所述上模(1)下端的一侧设有多个突起,所述第一角度转换轴(3)设有多个突起配合的多个凹槽;所述第一角度转换轴(3)和第二角度转换轴(4)分别通过轴连接安装在所述挤压槽(6)的两侧,当上模(1)挤压第一角度转换轴(3)和第二角度转换轴(4),第一角度转换轴(3)和第二角度转换轴(4)旋转收拢折弯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模多曲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槽(6)内设置两个对称的弧形槽(7),第一角度转换轴(3)、第二角度转换轴(4)分别安装在所述挤压槽(6)内两个对称的弧形槽(7)内,且所述第一角度转换轴(3)和第二角度转换轴(4)可凭轴连接结构在所述挤压槽(6)内转动,所述两个对称的弧形槽(7)呈w型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模多曲折弯模具,包括:上模、下模、第一角度转换轴、第二角度转换轴、向上开口的挤压槽,所述上模固定安装在折弯机刀挂上,所述下模固定安装在折弯机单V模座上,所述上模和下模的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挤压槽设置在所述下模顶面,所述第一角度转换轴和第二角度转换轴分别通过轴连接安装在所述挤压槽的两侧,当上模挤压第一角度转换轴和第二角度转换轴,第一角度转换轴和第二角度转换轴旋转收拢折弯产品在技术效果上满足高品质精密折弯,同时降低了制作成本和操作成本,提升了高精密小弯曲加工的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根;欧阳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鹏瑞精密钣金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02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157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