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品胶囊加工用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84


本实用新型涉及胶囊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品胶囊加工用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保健品大多制作成胶囊颗粒状,便于人们服用,所以,胶囊保健品,又称食品胶囊。一般将食品胶囊后期包装采用泡罩包装机,泡罩包装机对食品胶囊的包装主要历经泡罩成型、填料、封合和冲裁的过程。其整个工艺流程为:输送带不断将成品食品胶囊输送至周转桶内(专门用于存储成品食品胶囊的一种药桶),再进行上料工作,即通过人工上料或另外配置独立提升机,将周转桶内的胶囊加入到振动料斗,再通过振动料斗下料后进行填料等工序。

但是实现应用过程中泡罩包装机还存在以下缺陷和不足:

通常采取人工上料,或者是另外配置独立提升机,将周转桶内的胶囊放入振动料斗,从而不仅提高劳动成本和工人工作压力,同时的独立提升机使用起来不方便且占用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食品胶囊加工用辅助装置,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的提高劳动成本和工人工作压力,同时的独立提升机使用起来不方便且占用空间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食品胶囊加工用辅助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前侧纵向设置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后侧上部倾斜开设有出料口,且环形凹槽前侧下部倾斜设置有进料槽,进料槽内侧中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三角块,所述环形凹槽内设置有与其形状一致的橡胶输送带,橡胶输送带沿其长圆形内壁设置齿圈,齿圈内侧设置有驱动组件,橡胶输送带圆周外侧壁通过若干组倾斜板分隔有若干组运输槽,所述固定板前侧下部通过支撑架连接有周转桶,周转桶底端出口倾斜铰接有出料槽,出料槽后部间隙配合在进料槽内且出料槽后端位于三角块上侧。

更进一步地,所述出料口后部倾斜设置有滑料槽,滑料槽后部通过等间距分布的分隔板分隔有若干组分散槽,可将胶囊均匀分散放入振动料斗内,避免胶囊堆积在振动料斗内。

更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分别与齿圈上部啮合的被动齿轮和与齿圈下部啮合的主动齿轮,被动齿轮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固定板前侧上部,主动齿轮轴心键连接有驱动轴,驱动轴后端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在定板前侧下部,驱动轴前端键连接有减速电机,通过减速电机、被动齿轮和主动齿轮的相互配合,实现橡胶输送带的传动。

更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凹槽包括有长圆形圈以及设置在长圆形圈左右边侧的长圆形挡板,挡板以及长圆形圈可避免胶囊从运输槽内落出。

更进一步地,所述周转桶设置呈半锥形结构,便于胶囊进入出料槽。

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可直接安装在泡罩包装机侧边,同时通过橡胶输送带的不断传动,可将周转桶内的胶囊不断转入振动料斗中,降低劳动成本和工人工作压力,且提高胶囊的转运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去除橡胶输送带的前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橡胶输送带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固定板;2-环形凹槽;3-出料口;4-进料槽;5-三角块;6-橡胶输送带;7-运输槽;8-支撑架;9-周转桶;10-出料槽;11-分散槽;12-被动齿轮;13-主动齿轮;14-减速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一种食品胶囊加工用辅助装置,参照图1-6:包括固定板1,固定板1前侧纵向设置有环形凹槽2,环形凹槽2后侧上部倾斜开设有出料口3,且环形凹槽2前侧下部倾斜设置有进料槽4,进料槽4内侧中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三角块5,环形凹槽2内设置有与其形状一致的橡胶输送带6,橡胶输送带6沿其长圆形内壁设置齿圈,齿圈内侧设置有驱动组件,橡胶输送带6圆周外侧壁通过若干组倾斜板分隔有若干组运输槽7,固定板1前侧下部通过支撑架8连接有周转桶9,周转桶9底端出口倾斜铰接有出料槽10,出料槽10后部间隙配合在进料槽4内且出料槽10后端位于三角块5上侧。

其中,出料口3后部倾斜设置有滑料槽,滑料槽后部通过等间距分布的分隔板分隔有若干组分散槽11;驱动组件包括分别与齿圈上部啮合的被动齿轮12和与齿圈下部啮合的主动齿轮13,被动齿轮12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固定板1前侧上部,主动齿轮13轴心键连接有驱动轴,驱动轴后端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在定板1前侧下部,驱动轴前端键连接有减速电机14;环形凹槽2包括有长圆形圈以及设置在长圆形圈左右边侧的长圆形挡板;周转桶9设置呈半锥形结构。

工作原理:当驱动组件带动橡胶输送带6传动时,使得倾斜板不断移动,伸入环形凹槽2内的三角块5一角在移动倾斜板的作用下,三角块5做间歇性转动,从而带动出料槽10上下抖动,不仅便于胶囊从周转桶9抖落至出料槽10前端,而且便于出料槽10内的胶囊滑落至进料槽4内,当胶囊随着传送带落在周转桶9内后,并在上下抖动的出料槽10的作用下,经过进料槽4滑入运输槽7内,并随着橡胶输送带6的不断传动,运输槽7到达顶端后,运输槽7的槽口开始向下,从而可将运输槽7内的胶囊落入出料口3内,随着橡胶输送带6的不断传动,从而可将周转桶9内的胶囊不断的转入振动料斗中。

该装置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可直接安装在泡罩包装机侧边,同时通过橡胶输送带6的不断传动,可将周转桶9内的胶囊不断转入振动料斗中,降低劳动成本和工人工作压力,且提高胶囊的转运效率。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食品胶囊加工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1),所述固定板(1)前侧纵向设置有环形凹槽(2),环形凹槽(2)后侧上部倾斜开设有出料口(3),且环形凹槽(2)前侧下部倾斜设置有进料槽(4),进料槽(4)内侧中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三角块(5),所述环形凹槽(2)内设置有与其形状一致的橡胶输送带(6),橡胶输送带(6)沿其长圆形内壁设置齿圈,齿圈内侧设置有驱动组件,橡胶输送带(6)圆周外侧壁通过若干组倾斜板分隔有若干组运输槽(7),所述固定板(1)前侧下部通过支撑架(8)连接有周转桶(9),周转桶(9)底端出口倾斜铰接有出料槽(10),出料槽(10)后部间隙配合在进料槽(4)内且出料槽(10)后端位于三角块(5)上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胶囊加工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3)后部倾斜设置有滑料槽,滑料槽后部通过等间距分布的分隔板分隔有若干组分散槽(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胶囊加工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分别与齿圈上部啮合的被动齿轮(12)和与齿圈下部啮合的主动齿轮(13),被动齿轮(12)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固定板(1)前侧上部,主动齿轮(13)轴心键连接有驱动轴,驱动轴后端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在定板(1)前侧下部,驱动轴前端键连接有减速电机(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胶囊加工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槽(2)包括有长圆形圈以及设置在长圆形圈左右边侧的长圆形挡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胶囊加工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周转桶(9)设置呈半锥形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胶囊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品胶囊加工用辅助装置,包括固定板,固定板前侧纵向设置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后侧上部倾斜开设有出料口,且环形凹槽前侧下部倾斜设置有进料槽,进料槽内侧中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三角块,环形凹槽内设置有与其形状一致的橡胶输送带,橡胶输送带沿其长圆形内壁设置齿圈,齿圈内侧设置有驱动组件,橡胶输送带圆周外侧壁通过若干组倾斜板分隔有若干组运输槽,固定板前侧下部通过支撑架连接有周转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可直接安装在泡罩包装机侧边,同时通过橡胶输送带的不断传动,可将周转桶内的胶囊不断转入振动料斗中,降低劳动成本和工人工作压力,且提高胶囊的转运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郑炯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立晖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06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157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