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打捆机领域,具体为板带打捆机的补偿捆带机构。
背景技术:
现在钢铁企业生产中,板带通过连轧机或可逆式轧机轧制而成,然后由卷取机卷曲成卷状。板卷一般都可进行进一步的机械加工,可按需要裁剪成各种形状材料,从而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对钢材的需求量不断加大,为了增强市场竞争力,各大企业不但加强对产品本身的质量的控制,同时也更加注重产品的包装和品牌意识。板带的打捆包装质量不仅影响钢材的销售、运输和存储,而且直接影响着产品质量的保持,因此企业越来越重视板带的打捆包装。
传统的打捆机由于捆带缠绕在静滑轮和动滑轮上,所以多余的捆带容易在蓄带器里面错乱,造成卡带现象。同时,其还容易出现捆带松弛造成错乱无法使用的问题。另外,它至少有低位、高位、高高位三个接近开关,高位送带补充带,高高位停止送带,由于接近开关过多造成控制复杂。还有,现有打捆机有时会出现动滑轮组撞击到定滑轮组造成设备损坏,发生安全事故。总之,现有打捆机的故障发生概率高,严重影响了生产节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板带打捆机的一种新型的补偿捆带机构,它可以避免发生捆带卡带现象。同时,它还不会出现捆带松弛造成错乱无法使用的问题。同时,它还可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且控制简单。因此,使用本实用新型机构的打捆机故障率低,能够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
本实用新型板带打捆机的补偿捆带机构,它包括收送带机构、蓄带机构;收送带机构包括带盘、减速机、底座,减速机固定在底座的支撑架上,减速机的输出轴与带盘的内孔相配合;蓄带机构包括蓄带器支架、定滑轮组、动滑轮组、移动框、配重块、前导向轮、后导向轮、连接块;收送带机构和蓄带机构通过捆带成为一体:存储在带盘里的捆带绕过前导向轮、定滑轮组、动滑轮组、后导向轮后向打捆机的机头输出。
进一步地,定滑轮组连接在蓄带器支架的上顶板上,移动框设置在蓄带器支架内,其左右两侧板卡在蓄带器支架的左右两侧板内,动滑轮组、配重块均设置在移动框内,动滑轮组的两端与移动框的左右两侧板固接,配重块位于动滑轮组的下方,且其两端与移动框的左右两侧板固接。
进一步地,前导向轮、后导向轮均通过连接块与蓄带器支架的上顶板连接,前导向轮位于蓄带器支架的前部,后导向轮位于蓄带器支架的后部。
进一步地,蓄带机构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括高位接近开关、低位接近开关;蓄带器支架的右侧板上设置有上下两个腰形槽,高位接近开关设置在上面的腰形槽内,低位接近开关设置在下面的腰形槽内;高位接近开关和低位接近开关通过定位板分别与上下导向板连接,上下导向板均固定在蓄带器支架的右侧板上。
进一步地,蓄带机构还包括限位装置,限位装置包括左右两根上限位架,左右两根上限位架分别固定在蓄带器支架的左右侧板内,位于高位接近开关的下方。
进一步地,蓄带器支架的放带速度与储存捆带的带盘放带速度保持大致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增加前导向轮、后导向轮,使蓄带机构里的捆带通过前导向轮、静滑轮组、动滑轮组、后导向轮,多个支撑点使得蓄带机构里多余的捆带有序排布,避免发生因蓄带过多造成蓄带滑轮卡带的现象;捆带器上只需要两个接近开关,就可以使打捆机工作时捆带能够及时得到补充并且打捆带始终保持涨紧状态,避免了因打捆带的松弛造成错乱无法使用的问题,并解决了现有蓄带器上因接近开关过多而控制复杂的情况;通过限位装置的设置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本实用新型打捆机降低了设备的发生故障率,延长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示意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左”、“右”、“前部”、“后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感应”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从图1、图2、图3可知,本实用新型板带打捆机的补偿捆带机构,它包括收送带机构、蓄带机构;收送带机构包括带盘6、减速机5、底座12,减速机5固定在底座12的支撑架上,减速机5的输出轴与带盘6的内孔相配合;蓄带机构包括蓄带器支架1、定滑轮组7、动滑轮组8、移动框9、配重块4、前导向轮17-1、后导向轮17-2、连接块17-3;收送带机构和蓄带机构通过捆带15成为一体:存储在带盘6里的捆带15绕过前导向轮17-1、定滑轮组7、动滑轮组8、后导向轮17-2后向打捆机的机头16输出。
其中,带盘6储存捆带,减速机5可以驱动带盘6转动;蓄带机构用于储蓄一定量的捆带,带盘6储蓄的捆带15绕过前导向轮17-1、定滑轮组7、动滑轮组8、后导向轮17-2。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中,蓄带机构的具体结构为:定滑轮组7连接在蓄带器支架1的上顶板上,移动框9设置在蓄带器支架1内,其左右两侧板卡在蓄带器支架1的左右两侧板内,动滑轮组8、配重块4均设置在移动框9内,动滑轮组8的两端与移动框9的左右两侧板固接,配重块4位于动滑轮组8的下方,且其两端与移动框9的左右两侧板固接。
动滑轮组8和配重块4可通过移动框9沿着蓄带器支架1的左右两侧板上下移动。当输送捆带15时,从动滑轮组8绕过的捆带带动配重块4通过移动框9上下移动。
其中,前导向轮17-1、后导向轮17-2均通过连接块17-3与蓄带器支架1的上顶板连接,前导向轮17-1位于蓄带器支架1的前部,后导向轮17-2位于蓄带器支架1的后部。
实施例3
蓄带机构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括高位接近开关2、低位接近开关3;蓄带器支架1的右侧板上设置有上下两个腰形槽13,高位接近开关2设置在上面的腰形槽13内,低位接近开关3设置在下面的腰形槽13内;高位接近开关2和低位接近开关3通过定位板14分别与上下导向板10连接,上下导向板10均固定在蓄带器支架1的右侧板上。
高位接近开关2的作用是:当其感应到配重块4时,启动减速机5旋转,从而驱动带盘6送出缠绕在带盘上的捆带。
低位接近开关3的作用是:当低位接近开关3感应到配重块时,减速机停止旋转,为下一次打包做准备。
实施例4
蓄带机构还包括限位装置,限位装置包括左右两根上限位架11,左右两根上限位架11分别固定在蓄带器支架1的左右侧板内,位于高位接近开关2的下方。
为了进一步保证打捆机的安全,在蓄带器支架1中还设置了上限位架11。这样,当高位接近开关2出现问题时,通过上限位架可以防止移动框继续上移,避免移动框撞击到定滑轮组造成设备损坏,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其中,蓄带器支架1放带速度与储存捆带的带盘6放带速度保持大致相同。这样,可以保证配重块位置不动,使高位接近开关能感应到配重块。
本实用新型板带打捆机的工作原理和步骤是:一、打包前需要将捆带15从带盘6中引出,穿过前导向轮17-1、动滑轮组8、静滑轮组7、后导向轮17-2,送到机头16;二、当打捆机开始工作后,从蓄带机构中穿过的捆带15被抽出,用于补偿的捆带被送出,(此时减速机不工作)动滑轮组被提起,随着捆带不断地被送出,动滑轮组8带着配重块4通过移动框9沿着蓄带器支架1的左右两侧板一直往上移动;三、当高位接近开关2感应到配重块4时,启动减速机5旋转,从而驱动带盘6送出缠绕在其上面的捆带,带盘6送出带速度与蓄带器1送出带速度大致相同,配重块4保持不动,使高位接近开关2始终感应到配重块(如图5所示);四、当机头16停止送带时,减速机5停止旋转;五、当机头16收带移向钢卷时,蓄丝机构中的捆带增加,动滑轮组8下降,离开高位接近开关2,此时减速机5反向旋转,带盘6开始收带,动滑轮组停止下降,使高位接近开关2始终感应到配重块;六、当打包完成机头回到原位时,减速机5旋转驱动带盘6放带,动滑轮带着配重块下降,当低位接近开关3感应到配重块时(如图4所示),减速机停止旋转,为下一次打包做准备。
其中,在步骤二开始送带时配重块在低位,说明有充足的打捆带,从而避免开始送带就转减速机补充带。也就是说:低位接近开关检测到配重块是自动打捆的初始条件。在步骤五中通过带盘先进行反向收带,使打捆带始终保持涨紧状态,在步骤六中避免了因打捆带的松弛造成错乱无法使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增加前导向轮、后导向轮,使蓄带机构里的捆带通过前导向轮、静滑轮组、动滑轮组、后导向轮,多个支撑点使得蓄带机构里多余的捆带有序排布,避免发生因蓄带过多造成蓄带滑轮卡带的现象;捆带器上只需要两个接近开关,就可以使打捆机工作时捆带能够及时得到补充并且打捆带始终保持涨紧状态,避免了因打捆带的松弛造成错乱无法使用的问题,解决了现有蓄带器上因接近开关过多而控制复杂的情况;通过限位装置的设置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本实用新型打捆机降低了设备的发生故障率,延长了使用寿命。
1.板带打捆机的补偿捆带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收送带机构、蓄带机构;收送带机构包括带盘(6)、减速机(5)、底座(12),减速机(5)固定在底座(12)的支撑架上,减速机(5)的输出轴与带盘(6)的内孔相配合;蓄带机构包括蓄带器支架(1)、定滑轮组(7)、动滑轮组(8)、移动框(9)、配重块(4)、前导向轮(17-1)、后导向轮(17-2)、连接块(17-3);收送带机构和蓄带机构通过捆带(15)成为一体:存储在带盘(6)里的捆带(15)绕过前导向轮(17-1)、定滑轮组(7)、动滑轮组(8)、后导向轮(17-2)后向打捆机的机头(16)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偿捆带机构,其特征在于:定滑轮组(7)连接在蓄带器支架(1)的上顶板下部,移动框(9)设置在蓄带器支架(1)内,其左右两侧板卡在蓄带器支架(1)的左右两侧板内,动滑轮组(8)、配重块(4)均设置在移动框(9)内,动滑轮组(8)的两端与移动框(9)的左右两侧板固接,配重块(4)位于动滑轮组(8)的下方,且其两端与移动框(9)的左右两侧板固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补偿捆带机构,其特征在于:前导向轮(17-1)、后导向轮(17-2)均通过连接块(17-3)与蓄带器支架(1)的上顶板连接,前导向轮(17-1)位于蓄带器支架(1)的前部,后导向轮(17-2)位于蓄带器支架(1)的后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偿捆带机构,其特征在于:蓄带机构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括高位接近开关(2)、低位接近开关(3);蓄带器支架(1)的右侧板上设置有上下两个腰形槽(13),高位接近开关(2)设置在上面的腰形槽(13)内,低位接近开关(3)设置在下面的腰形槽(13)内;高位接近开关(2)和低位接近开关(3)通过定位板(14)分别与上下导向板(10)连接,上下导向板(10)均固定在蓄带器支架(1)的右侧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补偿捆带机构,其特征在于:蓄带机构还包括限位装置,限位装置包括左右两根上限位架(11),左右两根上限位架(11)分别固定在蓄带器支架(1)的左右侧板内,位于高位接近开关(2)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偿捆带机构,其特征在于:蓄带器支架(1)的放带速度与储存捆带的带盘(6)放带速度保持大致相同。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