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封口机设备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茶叶包装机上的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茶越来越受到广大人群的欢迎,随之茶的种类也越来越多,花茶也成了人们日常爱喝的茶类,花茶是将植物的花或叶或果实泡制而成的茶,为了携带方便,厂家会将花、叶、果实按照比例分配,再放入小袋包装,传统的包装方法大多是采用人工进行包装,这种做法费时费力,不符合现代自动化生产的准则,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下料装置,利用下料控制器自动分配,再与输送架相互配合使用,能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包装机上的下料装置,采用控制器均匀分配花、叶、果实,再通过输送带移动,实现全自动化生产,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茶叶包装机上的下料装置,包括机箱、储物箱、输送带、畚箕,所述机箱内设有储物箱,所述储物箱的侧面连接着若干分料口,分料口与储物箱之间设有隔板,所述储物箱的表面设有若干控制器,控制器通过电线连接着分料口与储物箱之间的隔板,所述分料口的下方连接着倒三角的出料斗,所述机箱一侧设有框架,框架内设有输送带,输送带的表面通过螺钉固定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畚箕,所述畚箕的中心正对着其上方的出料斗。
作为优选,所述储物箱内部被均匀的分成若干个独立的空间,具体的隔间数量与控制器、分料口的数量一致。
作为优选,所述框架一侧设有电机,电机带动输送带运转。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条件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茶叶包装机上的下料装置,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其特点:储物箱被分成若干个独立的空间,可用来装花茶的花、叶、果实;控制器可以均匀的控制花、叶、果实的比例;输送带带着畚箕循环运动,能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箱;2、储物箱;3、控制器;4、分料口;5、出料斗;6、输送带;7、框架;8、畚箕。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茶叶包装机上的下料装置,包括机箱1、储物箱2、输送带6、畚箕8,所述机箱1内设有储物箱2,所述储物箱2的侧面连接着若干分料口4,分料口4与储物箱2之间设有隔板,所述储物箱2的表面设有若干控制器3,控制器3通过电线连接着分料口4与储物箱2之间的隔板,所述分料口4的下方连接着倒三角的出料斗5,所述机箱1一侧设有框架7,框架7内设有输送带6,输送带6的表面通过螺钉固定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畚箕8,所述畚箕8的中心正对着其上方的出料斗5,所述储物箱2内部被均匀的分成若干个独立的空间,具体的隔间数量与控制器3、分料口4的数量一致,所述框架7一侧设有电机,电机带动输送带6运转。
实际使用时,将花、叶、果实依次导入到储物箱2的各个隔间内,所述控制器3通过电线连接着分料口4与储物箱2之间的隔板,通过控制器3实现隔板的开启间隔,这样一来能控制花、叶、果实的比例,二来能根据输送带6的运转情况,保证花茶能顺利的进入到畚箕8内;控制器3打开隔板,储物箱2内的花、叶、果实按照一定的比例进入到分料口4,间隔1~2秒后,控制器3关闭隔板,同时花、叶、果实顺着出料斗5往下滑落,在这过程中,进行混合,接着从出料斗5滑落到畚箕8中;所述框架7一侧设有电机,电机带动输送带6运转,输送带6带着畚箕8内的花茶向前移动,将花茶带向下一道包装工序。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1.一种茶叶包装机上的下料装置,包括机箱(1)、储物箱(2)、输送带(6)、畚箕(8),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内设有储物箱(2),所述储物箱(2)的侧面连接着若干分料口(4),分料口(4)与储物箱(2)之间设有隔板,所述储物箱(2)的表面设有若干控制器(3),控制器(3)通过电线连接着分料口(4)与储物箱(2)之间的隔板,所述分料口(4)的下方连接着倒三角的出料斗(5),所述机箱(1)一侧设有框架(7),框架(7)内设有输送带(6),输送带(6)的表面通过螺钉固定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畚箕(8),所述畚箕(8)的中心正对着其上方的出料斗(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包装机上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箱(2)内部被均匀的分成若干个独立的空间,具体的隔间数量与控制器(3)、分料口(4)的数量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包装机上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7)一侧设有电机,电机带动输送带(6)运转。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