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气稳定快速的车辆门应急开启气路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114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车辆门开闭的气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排气稳定快速的车辆门应急开启气路。



背景技术:

车辆进出门在行驶过程中需紧闭,停车上下客时自动开启。目前主要在司机处安装控制按钮,采用电路控制。如果出现紧急情况,电路断电,则开启安装在门洞处或司机处的应急阀,排除气缸内余气,开启车门自救。申请人开发了一种单阀抑制全部快开车辆门应急开启气路(申请号:201921107458.1),该气路图如图6所示,司机处门洞处均接用了自动的快开应急阀,实现气路控制快速开门的功能,提升了自救效率。但是在气路关闭和司机电路开关乘客门过程时,门洞动作单元的气缸排气时,从联控阀a口进气后,分别需从司机处或门洞处的快开应急阀排气,加长了排气时间,应急气路关闭以及司机正常电控开门时间较长,且排气口具有不确定性,排气声响在不同地方此起彼伏,让司机与乘客产生误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排气稳定快速的车辆门应急开启气路,联控阀是研发的五口气控阀,从p1、p2、p3口分别进气,仅a口出气,从a口进气,r口排气,气路开启和司机电路开关乘客门时,气缸排气从联控阀a口进r口直接排除,提升了气路排气的速度,缩短车门打开时间;且排气声响来源固定,减除不必要的误解。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排气稳定快速的车辆门应急开启气路,包括门洞控制单元和司机控制单元,所述门洞控制单元包括车外快开应急阀、车内快开应急阀、三通阀和联控阀,司机控制单元包括司机快开应急阀和抑制阀;快开应急阀是具p口、a口、b口、r口的二位四通阀,不操控时pa口相通、br口相通,操控时pb口相通、ar口相通,抑制阀是具有r口、p口、s口、a口、b口的二位五通单线圈电磁阀,不通电时pb口相通、ar口相通,通电时pa口相通、bs口相通,s口封堵,三通阀具有a口、b口、c口,a口或b口进气、则c口出气,c口进气、则b口出气,所述联控阀是具有p1口、p2口、p3口、a口、r口的五口气控阀,从p1、p2、p3口分别进气,仅a口出气,从a口进气,r口排气,储气筒连接抑制阀的p口,抑制阀的a口连接三通阀的a口,抑制阀的b口连接司机快开应急阀的p口,司机快开应急阀的a口连接车外快开应急阀的p口,车外快开应急阀的a口连接车内快开应急阀的p口,车内快开应急阀的a口再连接三通阀的b口,三通阀的c口连接至门洞动作单元的控制阀的p口,门洞动作单元包括气缸与控制阀,控制阀是具有r口、p口、s口、a口、b口的二位五通电磁阀,不通电时控制阀的pa口相通、bs口相通,气缸的活塞杆与门机构连接,气缸两端的气口分别连接控制阀的a口、b口,控制阀的r口、s口并路接至联控阀的a口,联控阀的p3连接司机快开应急阀的b口,车外快开应急阀的b口连接至联控阀p2口中,车内快开应急阀的b口连接联控阀p1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是,所述联控阀是阀体右侧开设p1口,对面左侧开设p2口,底壁上左边开设p3口,右边开设a口,p1口下方开设r口,p2口分别与p1口、p3口通道贯通,p3口与r口通道贯通,r口与a口通道贯通,p1口、p2口、p3口、a口各气口阀腔内分别插装有气嘴,在p2口阀腔内与p1口连接通道处、p3口阀腔内与p2口连接通道处、r口阀腔内与p3口连接通道处分别设有可移位用于封堵通道或气嘴内端口的活塞,r口阀腔内的活塞是锥台状弹性体,该活塞位于连通a口的通道左侧位置,锥台顶壁朝向连通p3口的通道,锥台底壁直径等同r口阀腔内径,锥台底壁上开设环形槽构成变形腔。r口内活塞的结构与位置的设计,使得来自p1、p2、p3的气体进入r口内,其内活塞利用变形腔发生变形,活塞四周与r口阀腔内周壁产生间隙,气流从连通a口的通道进入a口阀腔内,从a口出气;而当从a口反向进气时,r口阀腔内的活塞左移封堵住连通p3口的通道,气体从r口排气。

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是,所述p2口阀腔内、p3口阀腔内的活塞分别是锥台状弹性体,锥台底壁直径等同于阀腔内径,锥台底壁开设环形槽构成变形腔,p2口阀腔内活塞位于连通p3口的通道右侧位置,锥台顶壁朝向连通p1口的通道,p3口阀腔内活塞位于连通r口的通道的上方位置,锥台顶壁朝向连通p2口的通道。锥台状弹性体作为活塞,利用其变形特性,实现气道变换,阀腔内留有活塞移动的行程较小,阀体整体体积较小。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是,所述p2口阀腔内、p3口阀腔内的活塞分别球体或端面呈多边形的硬质件,其端面开环槽,内镶嵌密封橡胶。活塞受气流吹动,移位迅速,气流变道时间更快。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是,所述锥台状弹性体是橡胶体。橡胶体结实耐用,变型复原性好。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是,所述r口接装消音器。排气时减小噪声。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是,所述门洞动作单元和门洞控制单元在两个及以上数量并联入司机处控制单元,抑制阀a口通过三通分路连接各门洞的三通阀a口,司机快开应急阀的a口通过三通分路接至各门洞的车外快开应急阀的p口,司机快开应急阀的b口通过三通分路接至各门洞处联控阀p3。一辆车有多个门洞,仅需要在司机处安装一个抑制阀即可有效防止司机处及各门洞处的快开应急阀在行驶中误操作突然开启,避免危险发生。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气路改变了联控阀结构,也即改变了气路开启和司机电路开关乘客门时的气缸排气走向,和实现排气口的单一性,气缸排气时从联控阀a口进r口直接排除,提升了气路排气的速度,缩短关门和司车电控开门的时间;且排气声响来源固定,减除不必要的误解。

附图说明

图1为快开应急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控制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抑制阀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三通阀结构示意图;

图5为联控阀结构剖视图;

图6为申请号为201921107458.1气路系统气路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气路图;

图8为实施例停车或车速<5公里,车辆门关闭时气路状态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停车时,司机开启电控开关打开车门时气路状态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停车或车速<5公里,司机处的司机快开应急阀动作气路状态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停车或车速<5公里,门洞处的车外快开应急阀动作气路状态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停车或车速<5公里,门洞处的车内快开应急阀动作气路状态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车速≥5公里行车过程中,抑制阀通电时气路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以包括前门、中门的两门洞车辆为例进行说明,其中快开应急阀是具p口、a口、b口、r口的二位四通阀,不操控时pa口相通、br口相通,操控时pb口相通、ar口相通,如图1所示,淮安市凯达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生产的kd-k300型号阀;控制阀是具有r口、p口、s口、a口、b口的二位五通电磁阀,不通电时控制阀的pa口相通、bs口相通,通电时控制阀的ar口相通、pb相通,如图2所示,淮安市凯达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生产的v220-08型号阀;抑制阀是具有r口、p口、s口、a口、b口的二位五通单线圈电磁阀,不通电时pb口相通、ar口相通,通电时pa口相通、bs口相通,但其s口用堵头封堵或者生产中直接去除s口,如图3所示,淮安市凯达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生产的v210-06型号阀;三通阀具有a口、b口、c口,a口或b口进气、则c口出气,c口进气、则b口出气,如图4所示,淮安市凯达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生产的kd-g300型号阀;所述联控阀是是具有p1口、p2口、p3口、a口、r口的五口气控阀,从p1、p2、p3口分别进气,仅a口出气,从a口进气,r口排气,如图5所示,淮安市凯达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生产的kd-g500型号阀。所述联控阀是阀体右侧开设p1口,对面左侧开设p2口,底壁上左边开设p3口,右边开设a口,p1口下方开设r口,p2口分别与p1口、p3口通道贯通,p3口与r口通道贯通,r口与a口通道贯通,p1口、p2口、p3口、a口各气口阀腔内分别插装有气嘴6,r口连接消音器9,在p2口阀腔内与p1口连接通道处、p3口阀腔内与p2口连接通道处、r口阀腔内与p3口连接通道处分别设有可移位用于封堵通道或气嘴内端口的活塞7,活塞是锥台状弹性体,锥台底壁直径等同于所在阀腔的阀腔内径,底壁上开设环形槽构成变形腔8,p2口阀腔内活塞位于连通p3口的通道右侧位置,锥台顶壁朝向连通p1口的通道,p3口阀腔内活塞位于连通r口的通道的上方位置,锥台顶壁朝向连通p2口的通道,r口阀腔内的活塞位于连通a口的通道左侧位置,锥台顶壁朝向连通p3口的通道。当然,p2口阀腔内、p3口阀腔内的活塞还可以是球体(如钢球、橡胶球),或端面呈多边形的硬质件(如钢件、铝件、塑料件),或上述带有变形腔的锥台状弹性体这三件活塞类型的任两种组合,根据需要进行加工组合,所述端面呈多边形的硬质件活塞,其端面开环槽,内镶嵌密封橡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jt-t1240-2019城市公共汽电车车辆专用安全设施技术要求,5.3宜在驾驶员操作部位设置驾驶员位应急控制器。在紧急情况下,当车辆静止或以小于或等于5km/h的速度运行时,操作该应急控制器可同时开启所有乘客门。打开后,保持门处于开启状态。5.7乘客门控制器的抑制功能:当车辆大于5km/h的速度正常运行时,乘客门控制器应处于被抑制状态,防止非正常操作而危及乘客的安全;当车辆静止或车速小于或等于5km/h时,乘客门控制器应自动恢复其正常功能。

排气稳定快速的车辆门应急开启气路,如图7所示,包括门洞动作单元、门洞控制单元和司机控制单元;所述各门洞动作单元包括气缸11与控制阀12,气缸的活塞杆与门机构连接,气缸两端的气口分别连接控制阀的a口、b口;所述门洞控制单元包括车外快开应急阀21、车内快开应急阀22、三通阀23、联控阀24;司机控制单元包括司机快开应急阀31和抑制阀32;储气筒4连接抑制阀32的p口,抑制阀32的a口连接三通阀23的a口,抑制阀32的b口连接司机快开应急阀31的p口,司机快开应急阀31的a口连接车外快开应急阀21的p口,车外快开应急阀21的a口连接车内快开应急阀22的p口,车内快开应急阀22的a口再连接三通阀23的b口,三通阀23的c口连接至门洞动作单元的控制阀12的p口,门洞动作单元包括气缸11与控制阀12,气缸11的活塞杆与门机构连接,气缸两端的气口分别连接控制阀12的a口、b口,控制阀的r口、s口并路接至联控阀24的a口,联控阀24的p3连接司机快开应急阀31的b口,车外快开应急阀21的b连接至联控阀p2口中,车内快开应急阀22的b连接联控阀p1口。

图8为实施例停车或车速<5公里,车辆门关闭时气路状态示意图,前门单元气路走向如下:

此时司机处的抑制阀未通电,其pb口相通,司机快开应急阀和门洞处的车外快开应急阀、车内快开应急阀均是pa口相通、br口相通。进气路径是储气筒4中的气源经司机处的抑制阀p口进、b口出,至司机快开应急阀p口进、a口出,分路至前门门洞处车外快开应急阀p口进、a口出,至车内快开应急阀p口进、a口出,从三通阀b口进、c口出,进入前门门洞动作单元,从控制阀p口进、a口出,推动气缸活塞,活塞杆拉紧车门关闭;此时缸尾端腔内的气体从气缸中排出,经控制阀b口进、s口出,进入联控阀a口进,从联控阀r口排气,形成排气路径。

图9为实施例停车时,司机开启电控开关打开车门时气路状态示意图,前门单元气路走向如下:

如果司机通过开关门按钮电控控制阀,执行正常开门,则控制阀通电,其ar口、pb口通,气路中的气体从控制阀b口出,进入气缸反向推动气缸活塞,气缸中的气体从控制阀a口经r口出,进入联控阀a口进,从联控阀的r口出,打开车门。气体无需再像之前气路从联控阀a口进,然后从联控阀的p1口、p2口、p3口任一口出气,分别对应回至司机处的司机快开应急阀b口进、r口出,门洞处的车外快开应急阀b口进、r口出,车内快开应急阀b口、r口出,实现快速排气,以及稳定排气口排气的目的。

图10为实施例停车或车速<5公里,司机处的司机快开应急阀动作气路状态示意图,前门单元气路走向如下:

操控司机处的司机快开应急阀31,其ar口相通、pb口相通,门洞处的车外车内应急阀仍是ap口通、br口通,司机处的抑制阀未通电,其pb口相通。气路中气体从司机快开应急阀b口进入联控阀,再从联控阀p3口进a口出,从控制阀s口进b口出,反向推动气体活塞,气缸内气体排气路径是经控制阀a口进、p口出,从三通阀的c口进b出,至门洞处车内快开应急阀a口进、p口出,至车外快开应急阀a口进、p口出,至司机处的司机快开应急阀a口进、r口出,排尽气缸内气体后,自动快速打开车门。

图11为实施例停车或车速<5公里,门洞处的车外快开应急阀动作气路状态示意图,前门单元气路走向如下:

操控前门门洞处的车外快开应急阀21,其a口r口相通,气路中气体从车外快开应急阀b口进入联控阀,从联控阀p2口进a口出,从控制阀s口进b口出,反向推动气体活塞,气缸内气体排气路径是经控制阀a口进、p口出,经三通阀的c口进b口出,至门洞处车内快开应急阀a口进、p口出,至车外快开应急阀a口进、r口出,排尽气缸内气体后,自动快速打开车门。

图12为实施例停车或车速<5公里,门洞处的车内快开应急阀动作气路状态示意图;

操控前门门洞处的车内快开应急阀22,其a口r口相通,气路中气体从车内快开应急阀b口进入联控阀,从联控阀p1口进a口出,进入控制阀s口进b口出,反向推动气体活塞,气缸内气体排气路径是经控制阀a口进、p口出,经三通阀的c口进b口出,至门洞处车内快开应急阀a口进、r口出,排尽气缸内气体后,自动快速打开车门。

图13为实施例车速≥5公里行车过程中,司机处抑制阀通电时气路状态示意图;

此时司机处抑制阀32通电,其pa口相通、bs口相通。进气路径是储气筒4中的气源经司机处抑制阀p口进、a口出,直接分路至门洞处的三通阀的a口进、c口出,进入前门门洞动作单元,从控制阀p口进、a口出,推动气缸活塞杆拉紧车门关闭,跳过司机处的司机快开应急阀31、门洞处的车外快开应急阀21、车内快开应急阀22,此时司机快开应急阀还是门洞处的车内车外快开应急阀,操作都是无效的;气缸尾端腔内的气体从气缸中排出,经控制阀b口进、s口出,进入联控阀a口进,从联控阀的r口出,形成排气路径。

中门单元气路原理同以上前门单元气路一致。


技术特征:

1.排气稳定快速的车辆门应急开启气路,包括门洞控制单元和司机控制单元,所述门洞控制单元包括车外快开应急阀(21)、车内快开应急阀(22)、三通阀(23)和联控阀(24),司机控制单元包括司机快开应急阀(31)和抑制阀(32);快开应急阀是具p口、a口、b口、r口的二位四通阀,不操控时pa口相通、br口相通,操控时pb口相通、ar口相通,抑制阀是具有r口、p口、s口、a口、b口的二位五通单线圈电磁阀,不通电时pb口相通、ar口相通,通电时pa口相通、bs口相通,s口封堵,三通阀具有a口、b口、c口,a口或b口进气、则c口出气,c口进气、则b口出气,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控阀(24)是具有p1口、p2口、p3口、a口、r口的五口气控阀,从p1、p2、p3口分别进气,仅a口出气,从a口进气,r口排气,储气筒(4)连接抑制阀(32)的p口,抑制阀(32)的a口连接三通阀(23)的a口,抑制阀(32)的b口连接司机快开应急阀(31)的p口,司机快开应急阀(31)的a口连接车外快开应急阀(21)的p口,车外快开应急阀(21)的a口连接车内快开应急阀(22)的p口,车内快开应急阀(22)的a口再连接三通阀(23)的b口,三通阀(23)的c口连接至门洞动作单元的控制阀(12)的p口,门洞动作单元包括气缸(11)与控制阀(12),控制阀是具有r口、p口、s口、a口、b口的二位五通电磁阀,不通电时控制阀的pa口相通、bs口相通,气缸(11)的活塞杆与门机构连接,气缸两端的气口分别连接控制阀(12)的a口、b口,控制阀的r口、s口并路接至联控阀(24)的a口,联控阀的p3连接司机快开应急阀(31)的b口,车外快开应急阀(21)的b口连接至联控阀p2口中,车内快开应急阀(22)的b口连接联控阀p1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稳定快速的车辆门应急开启气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控阀是阀体右侧开设p1口,对面左侧开设p2口,底壁上左边开设p3口,右边开设a口,p1口下方开设r口,p2口分别与p1口、p3口通道贯通,p3口与r口通道贯通,r口与a口通道贯通,p1口、p2口、p3口、a口各气口阀腔内分别插装有气嘴(6),在p2口阀腔内与p1口连接通道处、p3口阀腔内与p2口连接通道处、r口阀腔内与p3口连接通道处分别设有可移位用于封堵通道或气嘴内端口的活塞(7),r口阀腔内的活塞是锥台状弹性体,该活塞位于连通a口的通道左侧位置,锥台顶壁朝向连通p3口的通道,锥台底壁直径等同r口阀腔内径,锥台底壁上开设环形槽构成变形腔(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气稳定快速的车辆门应急开启气路,其特征在于:所述p2口阀腔内、p3口阀腔内的活塞分别是锥台状弹性体,锥台底壁直径等同于阀腔内径,锥台底壁开设环形槽构成变形腔,p2口阀腔内活塞位于连通p3口的通道右侧位置,锥台顶壁朝向连通p1口的通道,p3口阀腔内活塞位于连通r口的通道的上方位置,锥台顶壁朝向连通p2口的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气稳定快速的车辆门应急开启气路,其特征在于:所述p2口阀腔内、p3口阀腔内的活塞分别球体或端面呈多边形的硬质件,其端面开环槽,内镶嵌密封橡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气稳定快速的车辆门应急开启气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台状弹性体是橡胶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稳定快速的车辆门应急开启气路,其特征在于:所述r口接装消音器(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稳定快速的车辆门应急开启气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洞动作单元和门洞控制单元在两个及以上数量并联入司机处控制单元,抑制阀(32)a口通过三通分路连接各门洞的三通阀(23)a口,司机快开应急阀(31)的a口通过三通分路接至各门洞的车外快开应急阀(21)的p口,司机快开应急阀(31)的b口通过三通分路接至各门洞处联控阀p3口。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排气稳定快速的车辆门应急开启气路,包括门洞控制单元和司机控制单元;门洞控制单元包括车外快开应急阀、车内快开应急阀、联控阀以及三通阀,司机控制单元包括司机快开应急阀及抑制阀,与各门洞动作单元的气缸与控制阀形成气路,联控阀是五口气控阀,从P1、P2、P3口分别进气,仅A口出气,从A口进气,R口排气,气路开启和司机电路开关乘客门时,气缸排气从联控阀A口进R口直接排除,提升了气路排气的速度,缩短车门打开时间;且排气声响来源固定,减除不必要的误解。

技术研发人员:吴志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淮安市凯达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25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141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