煨弯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82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材料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煨弯器。



背景技术:

扁钢、圆钢等材料在当前电气安装领域内使用较为广泛,常用于各种圆钢安装、避雷带安装、机械形状加工等,其中镀锌扁钢还可用作接地使用,具有定尺精度高、版型好等优点;但在使用时,一般会因为不同的使用地点而需折弯、制作成各种形状处理。

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一些大型项目或者电气工程避雷带施工中,圆钢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作特定的形状(如煨制半圆、煨圆弧等),现场实际加工难度较大。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操作简便、用于根据实际需要加工特定形状的现场加工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场实际加工难度较大、操作困难、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煨弯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煨弯器,包括:

操作平台,连接有第一连接轴;

可转动的第一圆盘,所述第一圆盘的圆心套设并转动于所述第一连接轴上;

操作手柄,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轴,所述操作手柄位于所述第一圆盘的下方,所述操作手柄延伸出所述第一圆盘的外缘并形成操作部,所述操作部连接有第二连接轴;

位于所述第一圆盘外并可转动的第二圆盘,所述第二圆盘的圆心套设并转动于所述第二连接轴上;

所述第二圆盘的外缘和所述第一圆盘的外缘之间设有供待加工材料穿设的第一空间;

定位销,所述定位销位于所述第一圆盘外并连接于所述操作平台,所述定位销和所述第一圆盘的外缘之间设有供所述待加工材料穿设的第二空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煨弯器,可将待加工材料(如圆钢)加工成圆弧状。使用时,先将操作手柄转动至定位销旁;将圆钢的第一端从定位销与第一圆盘之间穿过,再从第二圆盘和第一圆盘之间穿过;穿出定位销的长度应当以需要煨制的长度为准,大于或等于待煨制圆弧的长度;保持圆钢第二端位置不变,使用者转动操作手柄,使操作手柄绕第一连接轴转动,操作手柄上连接的第二圆盘在操作手柄的带动下,滚动于第一圆盘的外缘,从而将圆钢压设于第一圆盘的外缘,煨制形成圆弧。

在电气安装施工领域内使用该装置,能保证加工尺寸精确,且制作出形状复杂的半成品,尤其适用于制作形状比较简单折弯次数比较多的圆钢90、扁钢等材料,使用本装置能节省材料制作时间、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具有极强的实际应用价值,解决了所有煨弯器煨制形状单一的弊端;本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重量轻、所占面积小、携带方便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煨弯器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圆盘的圆心处设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轴。

本实用新型煨弯器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圆盘的圆心处设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轴。

本实用新型煨弯器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连接轴和所述操作手柄之间的连接为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煨弯器的更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操作手柄形成有供所述第二连接轴可拆卸连接的多个连接座。

本实用新型煨弯器的更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连接轴的端部形成有外螺纹,所述连接座形成有内螺纹,所述第二连接轴螺接于所述所述连接座。

本实用新型煨弯器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轴和所述第二连接轴之间。

本实用新型煨弯器的更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轴上套设有多个垫圈,多个所述垫圈分别位于所述操作手柄与所述操作平台之间、所述第一圆盘与所述操作手柄之间、所述限位板与所述第一圆盘之间。

本实用新型煨弯器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圆盘和所述第二圆盘的外缘均形成有适配于所述待加工材料的凹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煨弯器的侧视示意图。

图2为将圆钢安装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煨弯器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3为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煨弯器煨制圆弧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4为圆弧煨制完成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5为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煨弯器煨制五角星尖端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6为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煨弯器煨制五角星内凹角前的状态示意图。

图7为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煨弯器煨制五角星内凹角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8为五角星煨制完成时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场实际加工难度较大、操作困难、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煨弯器。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煨弯器作进一步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

结合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煨弯器包括:

操作平台10,连接有第一连接轴41;

可转动的第一圆盘21,第一圆盘21的圆心套设并转动于第一连接轴41上;

操作手柄30,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一连接轴41,操作手柄30位于第一圆盘21的下方,操作手柄30延伸出第一圆盘21的外缘并形成操作部,操作部连接有第二连接轴42;

位于第一圆盘21外并可转动的第二圆盘22,第二圆盘22的圆心套设并转动于第二连接轴42上;

第二圆盘22的外缘和第一圆盘21的外缘之间设有供待加工材料穿设的第一空间;

定位销60,定位销60位于第一圆盘21外并连接于操作平台10,定位销60和第一圆盘21的外缘之间设有供待加工材料穿设的第二空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煨弯器,可将待加工材料(如圆钢90)加工成圆弧状。使用时,先将操作手柄30转动至定位销60旁;将圆钢90的第一端从定位销60与第一圆盘21之间的第二空间穿过,再从第二圆盘22和第一圆盘21之间的第一空间穿过;穿出定位销60的长度应当以需要煨制的长度为准,大于或等于待煨制圆弧的长度;保持圆钢90第二端位置不变,使用者转动操作手柄30,使操作手柄30绕第一连接轴41转动,操作手柄30上连接的第二圆盘22在操作手柄30的带动下,滚动于第一圆盘21的外缘,从而将圆钢90压设于第一圆盘21的外缘,煨制形成圆弧。

本实施例中定位销60有助于保持圆钢90第二端位置不变。圆钢90穿设到位后,于定位销60处弯折圆钢90第二端,使圆钢90第二端形成一弯折角,与定位销60之间相互抵靠,避免圆钢90第二端在煨制圆弧时发生移动。

较佳的,可在操作平台10上进行标示,使用记号笔、石笔等标记材料加工位置。操作平台10的上表面附有易于涂写的材质。

进一步地,第一圆盘21的圆心处设有第一轴承211,第一轴承211安装于第一连接轴41。

进一步地,第二圆盘22的圆心处设有第二轴承221,第二轴承221安装于第一连接轴41。

本实施例中,煨制圆弧时第二圆盘22滚动于第一圆盘21的外缘,第二圆盘22和第一圆盘21均绕自身圆心自转。

进一步地,第二连接轴42和操作手柄30之间的连接为可拆卸连接。

更进一步地,操作手柄30形成有供第二连接轴42可拆卸连接的多个连接座31。

实际中,可根据需要煨制的圆弧半径选择不同尺寸的第一圆盘21,因而第二圆盘22和第二连接轴42的位置需要根据第一圆盘21而变动,但仍需设于第一圆盘21外缘处。故本实施例设置了多个连接座31可供选择,根据第一圆盘21的尺寸选定后第二圆盘22的安设位置和连接座31后,将第二连接轴42连接于该连接座31,将第二圆盘22连接于第二连接轴42即可。

更进一步地,第二连接轴42的端部形成有外螺纹,连接座31形成有内螺纹,第二连接轴42螺接于连接座31。

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轴42的端部形成有外螺纹,第二连接轴42的中部不设螺纹。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轴41可拆卸地连接于操作平台10。第一连接轴41的端部形成有外螺纹,操作平台10形成有通孔,操作平台10的底面焊接有螺母411,第一连接轴41的端部穿过该通孔后螺接于螺母411。

进一步地,还包括限位板50,限位板50连接于第一连接轴41和第二连接轴42之间。

更进一步地,第一连接轴41上套设有多个垫圈70,多个垫圈70分别位于操作手柄30与操作平台10之间、第一圆盘21与操作手柄30之间、限位板50与第一圆盘21之间。

本实施例中的垫圈70有助于减小磨损,同时避免第一圆盘21和操作手柄30转动时相互影响。

进一步地,第一圆盘21和第二圆盘22的外缘均形成有适配于待加工材料的凹槽(图中未显示)。

本实施例中,第一圆盘21和第二圆盘22的圆周外缘均形成有凹槽,该凹槽适配于圆钢90的形状和大小,圆钢90可容置于该凹槽中;煨制圆弧时,圆钢90可容置于凹槽中,避免圆钢90与第一圆盘21之间的错位,避免圆钢90脱离第一圆盘21的外缘,限定了圆钢90的轨迹,使圆钢90绕设于第一圆盘21的外缘。

此外,也可以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煨弯器加工五角星形。将第一圆盘21拆下,以第一连接轴41代替第一圆盘21;选择合适的第二连接轴42的位置,第二连接轴42绕第一连接轴41转动并使圆钢90绕第一连接轴41煨制。在操作平台10上标示操作手柄30的起始位置,转动操作手柄30将圆钢90绕第一连接轴41转动。定位销60起到定位、防止圆钢90端部发生移动的作用。按照图5至图7所示的步骤重复煨制,进行五角星的煨制,煨制形成如图8所示的五角星形91。图5至图7中操作平台10未画出。

本实用新型煨弯器可用于建筑机电安装工程配电室接地扁铁、避雷带、机加工等领域,尤其适用于一些形状复杂、不能提前预加工的施工现场,有效解决了普通加工时耗费人力、形状单一等问题,可降本增效。

第一圆盘21和第二圆盘22作为煨制圆钢90的模具;操作手柄30,根据模具的具体宽度尺寸通过固定螺母进行调节,选择不同的第二连接轴42;根据模具的高度要求通过使用不同高度的垫圈70进行安装;安全型模具,根据不同的模具形状制作不同的凹槽,避免材料在煨制过程中弹出伤害操作人员;根据不同轴承的直径制作出大小不同的连接轴配合使用;限位扁铁,用于限制模具活动区域。

煨制步骤包括:煨弯器底座就位;更换安全型磨具;记号笔、石笔标记材料加工位置;根据尺寸将多形状固定杆和安全磨具固定牢固;检查确认无误将材料放在合适位置,材料必须进入安全磨具槽内,避免弹出槽外伤害操作人员;根据操作台上刻度线使用操作手柄30将材料反复煨制,制作成所需形状的半成品;依据加工图纸使用盒尺、比例尺等工具对半成品进行校核。可加工出不同的角度、不同形状的半成品(如五角星、°直角弯、半圆弧等),实现加工精度高、速度快和形状多样的功能。

提前将不同形状的安全型模具制作出来,制作不同的模具时根据材料的形状制作不同的凹槽以保证材料不被弹出来,保证制作人员的安全,不同的模具实现了制作形状的多样性。采用螺丝帽焊接在操作平台10上实现更换第一连接轴41的功能。在操作平台10上画出相应的刻度线保证制作精度。

在电气安装施工领域内使用该装置,能保证加工尺寸精确,且制作出形状复杂的半成品,尤其适用于制作形状比较简单折弯次数比较多的圆钢90、扁钢等材料,使用本装置能节省材料制作时间、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具有极强的实际应用价值,解决了所有煨弯器煨制形状单一的弊端;本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重量轻、所占面积小、携带方便等特点。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煨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操作平台,连接有第一连接轴;

可转动的第一圆盘,所述第一圆盘的圆心套设并转动于所述第一连接轴上;

操作手柄,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轴,所述操作手柄位于所述第一圆盘的下方,所述操作手柄延伸出所述第一圆盘的外缘并形成操作部,所述操作部连接有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轴和所述操作手柄之间的连接为可拆卸连接,所述操作手柄形成有供所述第二连接轴可拆卸连接的多个连接座;

位于所述第一圆盘外并可转动的第二圆盘,所述第二圆盘的圆心套设并转动于所述第二连接轴上;

所述第二圆盘的外缘和所述第一圆盘的外缘之间设有供待加工材料穿设的第一空间;

定位销,所述定位销位于所述第一圆盘外并连接于所述操作平台,所述定位销和所述第一圆盘的外缘之间设有供所述待加工材料穿设的第二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煨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盘的圆心处设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煨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圆盘的圆心处设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煨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轴的端部形成有外螺纹,所述连接座形成有内螺纹,所述第二连接轴螺接于所述连接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煨弯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轴和所述第二连接轴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煨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轴上套设有多个垫圈,多个所述垫圈分别位于所述操作手柄与所述操作平台之间、所述第一圆盘与所述操作手柄之间、所述限位板与所述第一圆盘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煨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盘和所述第二圆盘的外缘均形成有适配于所述待加工材料的凹槽。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煨弯器包括:操作平台,连接有第一连接轴;可转动的第一圆盘,第一圆盘的圆心套设并转动于第一连接轴上;操作手柄,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一连接轴,操作手柄位于第一圆盘的下方,操作手柄延伸出第一圆盘的外缘并形成操作部,操作部连接有第二连接轴;位于第一圆盘外并可转动的第二圆盘,第二圆盘的圆心套设并转动于第二连接轴上;第二圆盘的外缘和第一圆盘的外缘之间设有供待加工材料穿设的第一空间;定位销,定位销位于第一圆盘外并连接于操作平台,定位销和第一圆盘的外缘之间设有供待加工材料穿设的第二空间。能节省材料制作时间、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解决了所有煨弯器煨制形状单一的弊端。

技术研发人员:吴斌;冯玉平;刘俊涛;郎光正;田玉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21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141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