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野外昆虫活体保存的瓶子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95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瓶子,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野外昆虫活体保存的瓶子,属于昆虫学实验研究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昆虫学的研究中,常常需要到野外去采集昆虫的活体,由于昆虫活体还会活动,不容易保存和携带,而如果及时处死昆虫活体之后再保存,则会加速dna/rna的降解,大大影响了后续的分子实验结果,如何尽量延长野外昆虫活体的存活时间,方便后续的实验室处理,提高实验的成功率,这是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野外昆虫活体保存的瓶子,通过在瓶子的侧壁上设置丝网通气孔,瓶口上方有瓶塞,通过瓶口可放入昆虫活体,而不会逃跑,在瓶底内部设置湿润的棉花团保持瓶内的湿度,或者在瓶底内部放置昆虫的食材,也可以保证昆虫存活,有效的解决了上述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野外昆虫活体保存的瓶子,它包括瓶体和瓶底,所述瓶体与瓶底通过螺纹连接,在瓶体的顶端有缩径的瓶口,瓶口内有瓶塞,在瓶体的侧壁上方有开孔,孔上设有钢丝网,在瓶底内侧设有临时填充物。

所述瓶体为透明材料。

所述填充物根据保存的需要,可以为带水的棉花团,用来保持瓶内的湿度,也可以是昆虫的食材树叶等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昆虫活体保存的瓶子解决了野外昆虫采集过程中,活体昆虫不易保存的问题。通过缩径瓶口扣捕虫体,昆虫不易逃脱,通过瓶体的换气网可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同时瓶底具有保湿装置,有效延长了昆虫在野外采集过程的生存时间,提高了后续实验的成功率,取得了很好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参照本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如附图1所示,一种用于野外昆虫活体保存的瓶子,它包括瓶体5和瓶底1,所述瓶体5与瓶底1通过螺纹7连接,在瓶体5的顶端有缩径的瓶口2,瓶口2内有瓶塞3,在瓶体5的侧壁上方有开孔,孔上设有钢丝网4,在瓶底1内侧设有临时填充物6。

进一步的,瓶体5为透明材料。可以方便观察瓶子内部昆虫的活动情况。本实施例中采用透明的pvc材料,重量轻,方便携带。

进一步的,填充物6根据保存的需要,可以为带水的棉花团,用来保持瓶内的湿度,也可以是昆虫的食材树叶等材料。

使用时,先将瓶体5和瓶底1分离,在瓶底1内放置临时填充物6,再将瓶体5和瓶底1通过螺纹连接上,将采集到的昆虫通过瓶口2放入瓶子中,再将瓶口2用瓶塞3塞紧,防止昆虫逃跑,瓶子内的昆虫可以通过钢丝网4形成的通气孔进行氧气的置换,保证昆虫可以存活,取得了较好的使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野外昆虫活体保存的瓶子,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瓶体(5)和瓶底(1),所述瓶体(5)与瓶底(1)通过螺纹(7)连接,在瓶体(5)的顶端有缩径的瓶口(2),瓶口(2)内有瓶塞(3),在瓶体(5)的侧壁上方有开孔,孔上设有钢丝网(4),在瓶底(1)内侧设有临时填充物(6),所述填充物(6)为带水的棉花团或昆虫的食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野外昆虫活体保存的瓶子,它包括瓶体和瓶底,所述瓶体与瓶底通过螺纹连接,在瓶体的顶端有缩径的瓶口,瓶口内有瓶塞,在瓶体的侧壁上方有开孔,孔上设有钢丝网,在瓶底内侧设有临时填充物。通过在瓶子的侧壁上设置丝网通气孔,瓶口上方有瓶塞,通过瓶口可放入昆虫活体,而不会逃跑,在瓶底内部设置湿润的棉花团保持瓶内的湿度,或者在瓶底内部放置昆虫的食材,也可以保证昆虫存活,取得了很好的使用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智妍;刘家宇;智莹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医科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08.19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133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