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框口加强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117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框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门框口加强结构。



背景技术:

门框为围着门道两旁和顶上的边框和上槛,镶在墙上,通常支撑着门扇、外露的门的框架。

现有的门框结构包括门框以及安装于门框口用于对门体进行阻挡的框形挡板;但是,使用人员在关门时,有时用力较大,此时门体对挡板的撞击力会比较大,这样时间一长挡板容易发生变形,因为挡板安装在门框上,所以挡板变形可能会拉动门框变形,从而可能会影响门体的正常关闭。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框口加强结构,其通过在挡板上设置加强装置,能够降低挡板发生变形的可能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门框口加强结构,包括安装于门框的挡板,所述挡板包括四个板体,相邻两个所述板体之间设置有加强装置,所述加强装置包括l形的加强角筋、固接于加强角筋靠近门框一侧的插块、开设于门框内壁用于供插块插接的插槽以及两组用于将加强角筋的两端分别固定至两个板体远离门体一侧的固定机构;每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接于板体的第一齿条、滑移连接于加强角筋的侧壁且插接于第一齿条槽的第二齿条以及安装于加强角筋的侧壁用于驱动第二齿条移动的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插块插接于插槽,然后通过驱动组件驱动第二齿条靠近第一齿条移动,从而使第二齿条的齿插接于第一齿条的槽,这样便可使加强角筋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板体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加强角筋,能够提高挡板的强度,因而能够降低挡板发生变形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垂直固接于加强角筋侧壁的支撑块以及螺纹连接于支撑块的螺栓;所述螺栓远离其栓帽的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二齿条远离第一齿条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螺栓驱动第二齿条移动,从而可使第二齿条插接于第一齿条的槽,这样操作方便、简单;再者,通过螺栓能使第一齿条与第二齿条固定的更加牢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齿条靠近加强角筋的一侧固接有滑块,所述加强角筋的一侧开设有供滑块滑移的第一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滑槽对滑块具有导向作用,从而能够阻止第二齿条随螺栓一起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槽内安装有用于对插块进行固定的固定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组件对插块进行固定,从而便于固定机构对加强角筋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沿插槽的长度方向滑移连接于插槽的抵接块以及固接于抵接块远离插块一侧的固定弹簧;所述固定弹簧远离抵接块的一端固接于插槽远离插块的一端;所述插块和抵接块的相对内侧均设置有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块插接插槽时,在斜面的作用下插块推动抵接块移动,抵接块移动对固定弹簧进行压缩,此时固定弹簧处于被压缩状态;当插块与插槽插接后,此时抵接块在固定弹簧的作用下将插块压紧,从而便可对插块进行固定;通过设置固定组件对插块进行固定,这样操作简单。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远离门体铰接处的一所述板体上设置有用于对门体进行缓冲的缓冲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门体在关闭时,那块远离门体铰接处的板体与门体的碰撞比较激烈,通过设置缓冲组件,能够减轻门体与该板体的碰撞,从而能够进一步降低挡板发生变形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开设于板体靠近门体一侧的第二滑槽、沿使用人员的出入方向滑移连接于第二滑槽的缓冲块以及分别固接于缓冲块两端的两个缓冲弹簧;每个所述缓冲弹簧远离缓冲块的一端固接于第二滑槽远离缓冲块的一侧内壁;所述缓冲块远离缓冲弹簧的一端凸出第二滑槽设置且设置有弧形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缓冲块和缓冲弹簧,便于对门体进行缓冲,因而能够减轻门体与板体的刚性接触;通过设置弧形面,便于门体推动缓冲块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冲块远离缓冲弹簧的一端固接有橡胶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橡胶块,能够进一步减轻门体与板体的刚性接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使插块插接于插槽,然后通过驱动组件驱动第二齿条靠近第一齿条移动,从而使第二齿条的齿插接于第一齿条的槽,这样便可使加强角筋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板体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加强角筋,能够提高挡板的强度,因而能够降低挡板发生变形的可能性;

2.插块插接插槽时,在斜面的作用下插块推动抵接块移动,抵接块移动对固定弹簧进行压缩,此时固定弹簧处于被压缩状态;当插块与插槽插接后,此时抵接块在固定弹簧的作用下将插块压紧,从而便可对插块进行固定;通过设置固定组件对插块进行固定,这样操作简单;

3.通过设置缓冲块和缓冲弹簧,便于对门体进行缓冲,因而能够减轻门体与板体的刚性接触;通过设置弧形面,便于门体推动缓冲块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凸显插槽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中凸显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凸显缓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中凸显缓冲弹簧的爆炸图。

图中:1、门框;2、门体;3、挡板;31、板体;4、加强装置;41、加强角筋;411、第一滑槽;42、插块;43、插槽;5、固定机构;51、第一齿条;52、第二齿条;521、滑块;53、驱动组件;531、支撑块;532、螺栓;6、固定组件;61、抵接块;62、固定弹簧;63、斜面;7、缓冲组件;71、第二滑槽;72、缓冲块;73、缓冲弹簧;74、弧形面;75、橡胶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一种门框口加强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安装于门框1的挡板3,挡板3包括四个板体31,相邻两个板体31之间设置有加强装置4。

如图1和图2所示,加强装置4包括l形的加强角筋41、固接于加强角筋41靠近门框1一侧的插块42、开设于门框1内壁用于供插块42插接的插槽43以及两组用于将加强角筋41的两端分别固定至两个板体31远离门体2一侧的固定机构5;参考图3,每组固定机构5包括固接于板体31的第一齿条51、滑移连接于加强角筋41的侧壁且插接于第一齿条51槽的第二齿条52以及安装于加强角筋41的侧壁用于驱动第二齿条52移动的驱动组件53;第一齿条51离加强角筋41一侧的距离a大于插块42的长度b,从而便于放置加强角筋41且便于使插块42与插槽43插接;第二齿条52靠近加强角筋41的一侧固接有滑块521,加强角筋41的一侧开设有供滑块521沿使用人员出入方向滑移的第一滑槽411。使插块42插接于插槽43,然后通过驱动组件53驱动第二齿条52靠近第一齿条51移动,从而使第二齿条52的齿插接于第一齿条51的槽,这样便可使加强角筋4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板体31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加强角筋41,能够提高挡板3的强度,因而能够降低挡板3发生变形的可能性。

驱动组件53包括垂直固接于加强角筋41侧壁的支撑块531以及螺纹连接于支撑块531的螺栓532;螺栓532远离其栓帽的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二齿条52远离第一齿条51的一侧。通过转动螺栓532驱动第二齿条52移动,从而可使第二齿条52插接于第一齿条51的槽,这样操作方便、简单;再者,通过螺栓532能使第一齿条51与第二齿条52固定的更加牢固。

插槽43内安装有用于对插块42进行固定的固定组件6,固定组件6包括沿插槽43的长度方向滑移连接于插槽43的抵接块61以及固接于抵接块61远离插块42一侧的固定弹簧62;固定弹簧62远离抵接块61的一端固接于插槽43远离插块42的一端;插块42和抵接块61的相对内侧均设置有斜面63。插块42插接插槽43时,在斜面63的作用下插块42推动抵接块61移动,抵接块61移动对固定弹簧62进行压缩,此时固定弹簧62处于被压缩状态;当插块42与插槽43插接后,此时抵接块61在固定弹簧62的作用下将插块42压紧,从而便可对插块42进行固定;通过设置固定组件6对插块42进行固定,这样操作简单。

如图4和图5所示,远离门体2铰接处的一板体31上设置有用于对门体2进行缓冲的缓冲组件7,缓冲组件7包括开设于板体31靠近门体2一侧的第二滑槽71、沿使用人员的出入方向滑移连接于第二滑槽71的缓冲块72以及分别固接于缓冲块72两端的两个缓冲弹簧73;每个缓冲弹簧73远离缓冲块72的一端固接于第二滑槽71远离缓冲块72的一侧内壁;缓冲块72远离缓冲弹簧73的一端凸出第二滑槽71设置且设置有弧形面74,缓冲块72远离缓冲弹簧73的一端固接有橡胶块75。通过设置缓冲块72和缓冲弹簧73,便于对门体2进行缓冲,因而能够减轻门体2与板体31的刚性接触;通过设置弧形面74,便于门体2推动缓冲块72移动;通过设置橡胶块75,能够进一步减轻门体2与板体31的刚性接触。

该种门框口加强结构的安装方法如下:

将插块42插入插槽43内,此时抵接块61在固定弹簧62的作用下将插块42压紧;接下来,通过转动螺栓532驱动第二齿条52移动,从而可使第二齿条52插接于第一齿条51的槽,从而便将加强角筋41固定到挡板3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门框口加强结构,包括安装于门框(1)的挡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3)包括四个板体(31),相邻两个所述板体(31)之间设置有加强装置(4),所述加强装置(4)包括l形的加强角筋(41)、固接于加强角筋(41)靠近门框(1)一侧的插块(42)、开设于门框(1)内壁用于供插块(42)插接的插槽(43)以及两组用于将加强角筋(41)的两端分别固定至两个板体(31)远离门体(2)一侧的固定机构(5);每组所述固定机构(5)包括固接于板体(31)的第一齿条(51)、滑移连接于加强角筋(41)的侧壁且插接于第一齿条(51)槽的第二齿条(52)以及安装于加强角筋(41)的侧壁用于驱动第二齿条(52)移动的驱动组件(5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框口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53)包括垂直固接于加强角筋(41)侧壁的支撑块(531)以及螺纹连接于支撑块(531)的螺栓(532);所述螺栓(532)远离其栓帽的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二齿条(52)远离第一齿条(51)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框口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条(52)靠近加强角筋(41)的一侧固接有滑块(521),所述加强角筋(41)的一侧开设有供滑块(521)滑移的第一滑槽(4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框口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43)内安装有用于对插块(42)进行固定的固定组件(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门框口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6)包括沿插槽(43)的长度方向滑移连接于插槽(43)的抵接块(61)以及固接于抵接块(61)远离插块(42)一侧的固定弹簧(62);所述固定弹簧(62)远离抵接块(61)的一端固接于插槽(43)远离插块(42)的一端;所述插块(42)和抵接块(61)的相对内侧均设置有斜面(6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框口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远离门体(2)铰接处的一所述板体(31)上设置有用于对门体(2)进行缓冲的缓冲组件(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门框口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7)包括开设于板体(31)靠近门体(2)一侧的第二滑槽(71)、沿使用人员的出入方向滑移连接于第二滑槽(71)的缓冲块(72)以及分别固接于缓冲块(72)两端的两个缓冲弹簧(73);每个所述缓冲弹簧(73)远离缓冲块(72)的一端固接于第二滑槽(71)远离缓冲块(72)的一侧内壁;所述缓冲块(72)远离缓冲弹簧(73)的一端凸出第二滑槽(71)设置且设置有弧形面(7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门框口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块(72)远离缓冲弹簧(73)的一端固接有橡胶块(7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门框口加强结构,涉及门框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安装于门框的挡板,所述挡板包括四个板体,相邻两个所述板体之间设置有加强装置,所述加强装置包括L形的加强角筋、固接于加强角筋靠近门框一侧的插块、开设于门框内壁用于供插块插接的插槽以及两组用于将加强角筋的两端分别固定至两个板体远离门体一侧的固定机构;每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接于板体的第一齿条、滑移连接于加强角筋的侧壁且插接于第一齿条槽的第二齿条以及安装于加强角筋的侧壁用于驱动第二齿条移动的驱动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挡板上设置加强装置,能够降低挡板发生变形的可能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镇涛;宋德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艺高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02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133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