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氟化氢高效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1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釜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氟化氢高效反应釜。



背景技术:

氟化氢(化学式:hf)是由氟元素与氢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它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氟化氢是一种一元弱酸,氟化氢及其水溶液均有毒性,容易使骨骼、牙齿畸形,氢氟酸可以透过皮肤被黏膜、呼吸道及肠胃道吸收,中毒后应立即应急处理,并送至就医,主要用作含氟化合物的原料,也用于氟化铝和冰晶石的制造,半导体表面刻蚀及用作烷基化的催化剂,在电子工业中用作强酸性腐蚀剂,可与硝酸、乙酸、氨水、双氧水配合使用;

现有技术中,氟化氢在反应釜中混合时,多种辅料需依次投放进反应釜中,且投放时将所需的辅料全部投入,如此投料相较于多种辅料同时连续投放搅拌均匀性差;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氟化氢高效反应釜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氟化氢高效反应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氟化氢高效反应釜,包括高效反应釜本体,所述高效反应釜本体的顶部设置有输料管,所述输料管的外侧套设有升降套管,所述升降套管的外环面上设置有把手,且升降套管的顶端设置有辅料存储盒,所述辅料存储盒的底面设置有围护管,所述围护管对接在导向槽的内部,所述导向槽开设在输料管的顶面上,且辅料存储盒的底面设置有塞板,所述塞板的表面开设有漏料口,所述漏料口的内部插接有塞头,所述塞头固定在网格板的板面上,所述网格板固定在输料管的内壁上,且高效反应釜本体的表面设置有搅拌装置。

优选的,所述输料管呈圆管形结构,升降套管呈圆管形结构,输料管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升降套管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内螺纹与外螺纹配合连接,把手呈“匚”字形板状结构,把手设置有多个,多个把手呈圆周形排列在升降套管的外壁上。

优选的,所述辅料存储盒呈内部中空的圆形柱体结构,辅料存储盒的顶端连接有输送管,围护管呈圆管形结构,导向槽呈圆环形柱体结构,导向槽的高度大于围护管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塞板呈圆台结构,塞板对接在输料管的上端口中,漏料口呈圆形柱体结构,塞头呈圆台结构,网格板呈圆形板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搅拌装置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上设置有多个上下排列分布的搅拌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氟化氢高效反应釜上加设多个输料管,输料管上升降设置有辅料存储盒,便于多种辅料同时连续性向反应釜内部投放料物,相较于依次一次性投放辅料,便于提升反应釜的混合均匀性;

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氟化氢高效反应釜在辅料存储盒底面加设塞板,塞板表面的漏料口被塞头封堵时,辅料存储盒内部料物不会下漏,将升降套管上移,塞头从漏料口脱离,辅料存储盒内部料物下漏,且围护管避免料物向输料管外侧撒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辅料存储盒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高效反应釜本体1、输料管2、升降套管3、把手4、辅料存储盒5、围护管6、导向槽7、塞板8、漏料口9、塞头10、网格板11、搅拌装置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氟化氢高效反应釜,包括高效反应釜本体1,高效反应釜本体1的顶部焊接有输料管2,输料管2的外侧套设有升降套管3,升降套管3的外环面上焊接有把手4,输料管2呈圆管形结构,升降套管3呈圆管形结构,输料管2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升降套管3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内螺纹与外螺纹配合连接,把手4呈“匚”字形板状结构,把手4设置有多个,多个把手4呈圆周形排列在升降套管3的外壁上;

且升降套管3的顶端焊接有辅料存储盒5,辅料存储盒5的底面焊接有围护管6,围护管6对接在导向槽7的内部,导向槽7开设在输料管2的顶面上,辅料存储盒5呈内部中空的圆形柱体结构,辅料存储盒5的顶端连接有输送管,围护管6呈圆管形结构,导向槽7呈圆环形柱体结构,导向槽7的高度大于围护管6的高度,围护管6在导向槽7内部升降对塞板8围护,避免漏料口9漏料时向输料管2外侧撒漏;

且辅料存储盒5的底面粘接有塞板8,塞板8的表面开设有漏料口9,漏料口9的内部插接有塞头10,塞头10粘接在网格板11的板面上,网格板11焊接在输料管2的内壁上,塞板8呈圆台结构,塞板8对接在输料管2的上端口中,漏料口9呈圆形柱体结构,塞头10呈圆台结构,网格板11呈圆形板状结构面,手握把手4向上旋拧升降套管3,升降套管3沿着输料管2上移,直到,塞板8从输料管2的上端管口处脱离,且塞头10从漏料口9中脱离,此时,辅料存储盒5内部的辅料经漏料口9向下滴漏,且网格板11只是为了支撑固定塞板8,网格板11的网孔设计完全不影响辅料的正常下漏;

且高效反应釜本体1的表面焊接有搅拌装置12,搅拌装置12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上设置有多个上下排列分布的搅拌板,通过输送管向辅料存储盒5内部注入辅料,将主料从高效反应釜本体1左上角的加料口注入,然后开启搅拌装置12,搅拌装置12对高效反应釜本体1内部主料搅拌。

工作原理:实际工作时,通过输送管向辅料存储盒5内部注入辅料,将主料从高效反应釜本体1左上角的加料口注入,然后开启搅拌装置12,搅拌装置12对高效反应釜本体1内部主料搅拌,此时,手握把手4向上旋拧升降套管3,升降套管3沿着输料管2上移,直到,塞板8从输料管2的上端管口处脱离,且塞头10从漏料口9中脱离,此时,辅料存储盒5内部的辅料经漏料口9向下滴漏,且网格板11只是为了支撑固定塞板8,网格板11的网孔设计完全不影响辅料的正常下漏,如此辅料连续性向高效反应釜本体1内部滴漏,同时开启多个辅料存储盒5,实现多种辅料同时连续性向高效反应釜本体1内部输送,并被搅拌装置12与主料混合,提升混合均匀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氟化氢高效反应釜,包括高效反应釜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反应釜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输料管(2),所述输料管(2)的外侧套设有升降套管(3),所述升降套管(3)的外环面上设置有把手(4),且升降套管(3)的顶端设置有辅料存储盒(5),所述辅料存储盒(5)的底面设置有围护管(6),所述围护管(6)对接在导向槽(7)的内部,所述导向槽(7)开设在输料管(2)的顶面上,且辅料存储盒(5)的底面设置有塞板(8),所述塞板(8)的表面开设有漏料口(9),所述漏料口(9)的内部插接有塞头(10),所述塞头(10)固定在网格板(11)的板面上,所述网格板(11)固定在输料管(2)的内壁上,且高效反应釜本体(1)的表面设置有搅拌装置(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氟化氢高效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管(2)呈圆管形结构,升降套管(3)呈圆管形结构,输料管(2)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升降套管(3)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内螺纹与外螺纹配合连接,把手(4)呈“匚”字形板状结构,把手(4)设置有多个,多个把手(4)呈圆周形排列在升降套管(3)的外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氟化氢高效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存储盒(5)呈内部中空的圆形柱体结构,辅料存储盒(5)的顶端连接有输送管,围护管(6)呈圆管形结构,导向槽(7)呈圆环形柱体结构,导向槽(7)的高度大于围护管(6)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氟化氢高效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塞板(8)呈圆台结构,塞板(8)对接在输料管(2)的上端口中,漏料口(9)呈圆形柱体结构,塞头(10)呈圆台结构,网格板(11)呈圆形板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氟化氢高效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12)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上设置有多个上下排列分布的搅拌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氟化氢高效反应釜,包括高效反应釜本体,高效反应釜本体的顶部设置有输料管,输料管的外侧套设有升降套管,升降套管的外环面上设置有把手,且升降套管的顶端设置有辅料存储盒,辅料存储盒的底面设置有围护管,围护管对接在导向槽的内部,导向槽开设在输料管的顶面上,且辅料存储盒的底面设置有塞板,塞板的表面开设有漏料口,漏料口的内部插接有塞头;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氟化氢高效反应釜上加设多个输料管,输料管上升降设置有辅料存储盒,便于多种辅料同时连续性向反应釜内部投放料物,相较于依次一次性投放辅料,便于提升反应釜的混合均匀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文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天行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31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13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