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贴膜机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铝合金边框自动贴膜机。
背景技术:
铝合金是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有色金属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船舶及化学工业中已大量应用。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铝合金焊接结构件的需求日益增多,使铝合金的焊接性研究也随之深入。目前铝合金是应用最多的合金,贴膜机是专门用于电子/通讯/半导体等行业贴保护膜及防暴膜的机器,可确保无气泡无擦痕贴膜。
现有技术在对铝合金门框进行贴膜时,由于铝合金门边框体积较大,无法将贴膜材料根据边框的长短进行裁剪,导致贴膜后边框材料过剩,贴膜时由于铝合金边框宽度的不一,贴膜材料的宽度大于铝合金边框宽度时,两端的贴膜材料经过贴膜机贴膜时,由于滚筒无法覆盖,导致两边多余的材料无法与铝合金边框贴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铝合金边框自动贴膜机,以解决现有技术在对铝合金门框进行贴膜时,由于铝合金门边框体积较大,无法将贴膜材料根据边框的长短进行裁剪,导致贴膜后边框材料过剩,贴膜时由于铝合金边框宽度的不一,贴膜材料的宽度大于铝合金边框宽度时,两端的贴膜材料经过贴膜机贴膜时,由于滚筒无法覆盖,导致两边多余的材料无法与铝合金边框贴合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铝合金边框自动贴膜机,其结构包括贴膜机主体、梳理机构、入口、附膜装置、传送带、底座,所述梳理机构以嵌入的形式安装在贴膜机主体的外表面上,靠近梳理机构的位置设有附膜装置,所述附膜装置固定安装在贴膜机主体的外表面上,所述入口贯穿贴膜机主体,所述底座贯穿入口;
所述贴膜机主体包括活动底座一号、避震一号、刀片底座、刀片、滚轮、滚筒、避震二号、活动底座二号,所述活动底座一号固定安装在贴膜机主体内表面上,所述避震一号活动安装在活动底座一号,所述刀片底座与刀片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刀片两端分别设有滚轮,所述滚轮固定安装在刀片两端表面上,所述滚筒贯穿两端避震二号,所述避震二号与活动底座二号活动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梳理机构由定位面板、贴合板、立体柱、弹簧、连接块组成,所述定位面板与贴合板相互平行,所述贴合板与立体柱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定位面板通过立体柱与贴合板相连接,所述定位面板通过弹簧与贴膜机主体相连接,所述相互平行的立体柱之间安装有连接块。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附膜装置由主支撑杆、附膜臂、复位弹簧组成,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安装在贴膜机主体的外表面上,所述主支撑杆通过复位弹簧与附膜臂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梳理机构与附膜装置安装在同一平面上,所述梳理机构与附膜装置相互平行。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贴膜机主体与底座为一体化结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入口贯穿有传送带,以达到铝合金边框更加平衡稳定的进入贴膜机主体进行贴膜的目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贴膜机主体两端的相对位置的结构相同,使得铝合金边框从贴膜机主体两端的入口的贴膜的质量相同。
有益效果
基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一种铝合金边框自动贴膜机,在操作后可达到的优点有:
1、本实用新型在贴膜机主体内部设有刀片,当铝合金边框贴膜完成后,刀片回弹将铝合金边框末端的贴膜材料裁断,避免贴膜后边框材料过剩,在贴膜机主体外表面设有梳理机构,当有铝合金边框经过梳理机构进入贴膜机主体时,梳理机构下贴合板形成弧形将两端的贴膜材料贴合在铝合金边框上。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铝合金边框自动贴膜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铝合金边框自动贴膜机的内部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铝合金边框自动贴膜机的内部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铝合金边框自动贴膜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铝合金边框自动贴膜机的梳理机构工作时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说明:贴膜机主体-1、梳理机构-2、入口-3、附膜装置-4、传送带-5、底座-6、活动底座一号-a、避震一号-b、刀片底座-c、刀片-d、滚轮-e、滚筒-f、避震二号-g、活动底座二号-h、定位面板-i、贴合板-j、立体柱-k、弹簧-p、连接块-q、主支撑杆-m、附膜臂-n、复位弹簧-o。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说明,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相焊接”、“固定”、“设有”、“嵌合”、“扣合”等术语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并且术语“中心”、“侧向”、“长度”、“宽度”、“高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中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铝合金边框自动贴膜机,其结构包括贴膜机主体1、梳理机构2、入口3、附膜装置4、传送带5、底座6,所述梳理机构2以嵌入的形式安装在贴膜机主体1的外表面上,靠近梳理机构2的位置设有附膜装置4,所述附膜装置4固定安装在贴膜机主体1的外表面上,所述入口3贯穿贴膜机主体1,所述底座6贯穿入口3;
所述贴膜机主体1包括活动底座一号a、避震一号b、刀片底座c、刀片d、滚轮e、滚筒f、避震二号g、活动底座二号h,所述活动底座一号a固定安装在贴膜机主体1内表面上,所述避震一号b活动安装在活动底座一号a,所述刀片底座c与刀片d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刀片d两端分别设有滚轮e,所述滚轮e固定安装在刀片d两端表面上,所述滚筒f贯穿两端避震二号g,所述避震二号g与活动底座二号h活动连接。
所述梳理机构2由定位面板i、贴合板j、立体柱k、弹簧p、连接块q组成,所述定位面板i与贴合板j相互平行,所述贴合板j与立体柱k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定位面板i通过立体柱k与贴合板j相连接,所述定位面板i通过弹簧p与贴膜机主体1相连接,所述相互平行的立体柱k之间安装有连接块q。
所述附膜装置4由主支撑杆m、附膜臂n、复位弹簧o组成,所述支撑杆m的一端固定安装在贴膜机主体1的外表面上,所述主支撑杆m通过复位弹簧o与附膜臂n相连接。
所述梳理机构2与附膜装置4安装在同一平面上,所述梳理机构2与附膜装置4相互平行。
所述贴膜机主体1与底座6为一体化结构。
所述入口3贯穿有传送带5,以达到铝合金边框更加平衡稳定的进入贴膜机主体1进行贴膜的目的。
所述贴膜机主体1两端的相对位置的结构相同,使得铝合金边框从贴膜机主体1两端的入口3的贴膜的质量相同。
下面对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种铝合金边框自动贴膜机的工作原理作出如下说明:
在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使用时,首先检查附膜装置4和梳理机构2是否复位,检查完毕后将铝合金边框通过传送带5缓缓推进,经过附膜装置4时,铝合金边框将附膜装置4下附膜臂n推向主支撑杆m方向,复位弹簧o收缩,将膜附在铝合金边框表面,待铝合金边框完全进入贴膜机主体1时,复位弹簧o将附膜臂n复位,经过梳理机构2时,根据铝合金边框宽度的不同将铝合金边框对应宽度的立体柱k相应幅度顶起,则未被顶起的立体柱k在连接块-q的作用下形成相应幅度不,通过连接块-q相连的立体柱k将定位面板-i和贴合板-j形成弧形,将两侧贴膜压紧,避免两边多余的材料无法与铝合金边框贴合,通过梳理机构2梳理后的铝合金边框进入贴膜机主体1内部,将滚轮e顶起,避震一号b收缩,将刀片d顶起,避免贴膜时损坏铝合金边框表面的膜,继续将铝合金边框推进,避震二号g根据铝合金边框的高度收缩,滚筒f的外表面与铝合金边框所附膜的表面贴合,以达到更好的贴膜效果,当滚轮e走完铝合金边框的末端行程时,由于没有铝合金边框的支撑,避震一号b将刀片d回弹复位,刀片d迅速降下坠落,将铝合金边框末端所连接的膜切断,被切断的膜则掉落至附膜装置4,等待下一次使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在对铝合金门框进行贴膜时,由于铝合金门边框体积较大,搬运的同时无法进行操作贴膜机的将贴膜材料根据边框的长短进行裁剪,导致贴膜后边框材料过剩,贴膜时由于铝合金边框宽度的不一,贴膜材料的宽度大于铝合金边框宽度时,两端的贴膜材料经过贴膜机贴膜时,由于滚筒无法覆盖,导致两边多余的材料无法与铝合金边框贴合,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本实用新型在贴膜机主体1内部设有刀片d,当铝合金边框贴膜完成后,刀片d回弹将铝合金边框末端的贴膜材料裁断,避免贴膜后边框材料过剩,在贴膜机主体1外表面设有梳理机构2,当有铝合金边框经过梳理机构2进入贴膜机主体1时,梳理机构2下贴合板j形成弧形将两端的贴膜材料贴合在铝合金边框上。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或基本特征的前提下,不仅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1.一种铝合金边框自动贴膜机,其结构包括贴膜机主体(1)、梳理机构(2)、入口(3)、附膜装置(4)、传送带(5)、底座(6),其特征在于:
所述梳理机构(2)以嵌入的形式安装在贴膜机主体(1)的外表面上,靠近梳理机构(2)的位置设有附膜装置(4),所述附膜装置(4)固定安装在贴膜机主体(1)的外表面上,所述入口(3)贯穿贴膜机主体(1),所述底座(6)贯穿入口(3);
所述贴膜机主体(1)包括活动底座一号(a)、避震一号(b)、刀片底座(c)、刀片(d)、滚轮(e)、滚筒(f)、避震二号(g)、活动底座二号(h),所述活动底座一号(a)固定安装在贴膜机主体(1)内表面上,所述避震一号(b)活动安装在活动底座一号(a),所述刀片底座(c)与刀片(d)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刀片(d)两端分别设有滚轮(e),所述滚轮(e)固定安装在刀片(d)两端表面上,所述滚筒(f)贯穿两端避震二号(g),所述避震二号(g)与活动底座二号(h)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边框自动贴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梳理机构(2)由定位面板(i)、贴合板(j)、立体柱(k)、弹簧(p)、连接块(q)组成,所述定位面板(i)与贴合板(j)相互平行,所述贴合板(j)与立体柱(k)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定位面板(i)通过立体柱(k)与贴合板(j)相连接,所述定位面板(i)通过弹簧(p)与贴膜机主体(1)相连接,所述相互平行的立体柱(k)之间安装有连接块(q)。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边框自动贴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附膜装置(4)由主支撑杆(m)、附膜臂(n)、复位弹簧(o)组成,所述支撑杆(m)的一端固定安装在贴膜机主体(1)的外表面上,所述主支撑杆(m)通过复位弹簧(o)与附膜臂(n)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边框自动贴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梳理机构(2)与附膜装置(4)安装在同一平面上,所述梳理机构(2)与附膜装置(4)相互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边框自动贴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膜机主体(1)与底座(6)为一体化结构。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