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炸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6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油炸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油炸食品成为人们青睐的一种食物,在将对食品进行油炸时需要将生油烧滚,然后在进行烹炸,原始的烧开方式是将油放入铁锅中使用煤炭过着干柴进行加热,这种方法生产量底且比较耗费材料,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油炸机逐渐取代了原始的人工生火,一种无烟型,多功能,油水混合式油炸设备,该设备采用了国际上最选进的油水混合油炸工艺,彻底改变了传统油炸设备的结构,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式油炸锅的弊端,可同时炸制各种食物,互不串味,一机多用。

授权公告号为cn204047755u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油炸机,包括锅体、发热元件,发热元件安装于锅体内靠近其底部的位置并可外接电源后发热,所述锅体底部设置有至少三个滚动轮,所述锅体内水平方向可拆卸式连接有过滤板或者隔板,所述过滤板或者隔板设置于发热元件上方。

上述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一般在油炸机进行油炸食材时,食材会在滚油中翻动,在食材与滚油碰撞时食材上会有一部分碎渣脱离食材本身,脱离食材本身的残渣会堆积到锅体的底部被过滤板滤出,还有一部分小颗粒的残渣堆积到锅体的表面,由于锅体受热,会使粘附在锅体侧壁上的残渣形成一层烧焦层,不及时处理会对锅体内的食用油产生焦化损伤,使得食用油产生异味,且许多的食物在油炸过程中都会在油锅里产生一层浮沫,浮沫也会在食用油中形成异味,不及时处理会影响后续食材的加工,使得食物串味严重,影响食物口感,且烧焦层不利于人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炸机,具有清除锅体内烧焦层和固体残渣的作用,有效的减少了食用油中异味的产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油炸机,包括机架与固定在所述机架上的锅体,所述机架上固定有控制箱,所述锅体底部固定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与所述控制箱电性连接,所述机架上固定有连通所述锅体设置的备用锅,所述备用锅位于所述锅体的斜下方,所述锅体靠近所述备用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上开设有分别接通所述锅体与所述备用锅设置的引流腔,所述引流腔内设置有用于将食用油从所述锅体运送到所述备用锅的导流组件,所述导流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引流腔内用于控制所述锅体与所述备用锅连通关系的导流球,所述导流球上沿直径方向贯穿开设有过油孔,所述过油孔上设置有多组用于过滤食物油中残渣的过滤件,所述锅体与所述备用锅内均设置有用于清除食用油上浮沫的清沫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清理食用油中的堆积的残渣和烧焦层时,先转动导流球使引流腔的开口与过油口对其,使锅体中的可继续使用的食用油通过过油孔进入到备用锅中,过油孔上的过滤件可以有效的阻挡残渣和烧焦层上的细碎粉末进入到备用锅中,待可用的食用油全部进入备用锅中时,对锅体中的残渣与烧焦层上的细碎粉末进行清洗,通过将锅体备用内食用油暂时排放到备用锅中,方便清理在锅体底部堆积的残渣和清洗烧焦层细碎粉末,减少了对食用油的焦化损伤,通过清沫组件能有效的清理油层上方的油沫,进一步减少食用油中异味的产生,有效的提高了食品的食用质量,有利于保障人体健康。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流球上固定连接有垂直于所述过油孔设置的连接杆,所述分隔板上开设有垂直于所述过油孔设置的安装腔,连接杆穿过所述安装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导流球的侧壁上行固定连接杆,并使连接杆穿过设置在分隔板上的安装腔,方便工作人员转动导流球来控制引流腔的启闭。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杆穿过所述安装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平行于所述过油孔轴线设置的转动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转动杆方便转动连接杆,且使转动杆与过油孔的轴线平行,方便工作人员辨别过油孔在引流腔内的位置走向。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流腔的内壁设置为与所述导流球外壁相适配的曲面,且所述引流腔内壁上固定有密封套,所述密封套与所述导流球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使引流腔的内表面设置为与导流球相适配的曲面,增加导流球与引流腔内壁的贴合度,并在引流腔的内壁上固定密封套,有利于提高引流腔与导流球之间的密封性,进一步减少在油炸食材的过程中,引流腔上发生漏油的现象。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件包括相对设置的多个连接环,多个所述连接环之间设置有过滤网,所过滤网的周边卡接固定在两个所述连接环之间,所述连接环固定在所述导流球上且与所述过油孔同轴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使滤网固定在两个连接环之间,有效的提高了滤网工作的稳定性好,通过使连接环与过油孔同轴设置,使食用油经过滤网再流入到过油孔中,放置食用油中的残渣进入到备用锅中。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流球上靠近所述过油孔两端边线的位置上均开设有接通所述过油孔内壁设置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与所述过油孔同轴设置,且所述连接环固定在所述连接槽内,多个所述连接环的厚度等于所述连接槽的深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连接槽,并使连接环固定在连接槽中,有效的提高了连接环的安装稳定性,通过使多个连接环的总体厚度等于连接槽的深度,增强整个过滤组件与导流球之间的连接平整度,进一步提高导流球转动的稳定性。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锅体与所述备用锅上的侧壁上均开设有用于连接所述清沫组件设置的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锅体与备用锅的侧壁上开设滑槽,便于清沫组件固定在条锅体或者备用锅上。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清沫组件包括连接框和设置在所述连接框上的滤网袋,所述滤网袋的开口边固定在所述连接框上,所述连接框相对于所述滑槽的位置固定有滑柱,所述滑柱滑动连接在所述滑槽中,所述连接框的水平设置的一个侧边框上固定有推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连接框使整个过滤网袋的袋口处于撑开的状态,通过使滑柱滑动连接在滑槽中,方便移动连接框,并使连接框在移动的同时可绕滑柱的轴线转动,更方便调整连接框与食用油液面的夹角从而达到清除浮沫的效果。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锅体底部固定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上固定有截止阀,所述备用锅底部固定有排油管,所述排油管远离所述备用锅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锅体上,所述备用管上固定有送油泵与控油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排污管方便排除锅体底部的残渣和清洗锅体后的废水,通过排油管使经过滤与沉淀的食用油在送油泵的作用下重新进入到锅体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将锅体备用内食用油暂时排放到备用锅中,方便清理在锅体底部堆积的残渣和清洗烧焦层细碎粉末,减少了对食用油的焦化损伤;

(2)在油炸食材时可通过滑动连接框清除油层表面的浮渣,进一步减少食用油中异味的产生,有效的提高了食品的食用质量,有利于保障人体健康;

(3)结构简单,可增长食用油的使用次数,有效的节省了投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沿图2中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b部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机架;2、锅体;3、控制箱;4、加热管;5、备用锅;6、分隔板;7、引流腔;8、连接管;9、导流球;10、连接杆;11、过油孔;12、转动杆;13、连接环;14、过滤网;15、连接槽;16、滑槽;17、连接框;18、滤网袋;19、滑柱;20、推杆;21、排污管;22、截止阀;23、排油管;24、送油泵;25控油阀;26密封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与图3,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油炸机,包括机架1与固定在机架1上的锅体2,机架1上还固定有控制箱3,锅体2底部固定有加热管4,加热管4与控制箱3电性连接。机架1上还固定有连通锅体2设置的备用锅5,备用锅5位于锅体2的斜下方,备用锅5的开口靠近锅体2的底部设置。

参照图3与图4,锅体2靠近备用锅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分隔板6,分隔板6上开设有分别接通锅体2与备用锅5设置的引流腔7,引流腔7相对于备用锅5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在分隔板6上的连接管8,连接管8远离引流腔7的一端朝向备用锅5的内腔。

参照图3与图4,引流腔7内设置有用于将食用油从锅体2运送到备用锅5的导流组件,导流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引流腔7内导流球9和固定在导流球9侧壁上的连接杆10。导流球9上沿其直径方向贯穿开设有过油孔11,连接杆10垂直于过油孔11的轴线设置且连接杆10指向导流球9的球心。

参照图3与图4,分隔板6上相对于连接杆10与导流球9连接处的位置开设有垂直于过油孔11设置的安装腔,连接杆10穿过安装腔。通过转动导流球9,使过油孔11与引流腔7连通来控制锅体2与备用锅5之间的启闭。为方便识别过油孔11的开口在引流腔7中的位置,连接杆10穿过安装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平行于过油孔11轴线设置的转动杆12。

参照图3与图4,为增强导流球9与引流腔7之间的连接,且减少在油炸食材时引流腔7发生漏油的现象,引流腔7的内壁设置为与导流球9外壁相适配的曲面,且引流腔7内壁上固定有密封套,密封套与在导流球9滑动连接。

参照图4,过油孔1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过滤食物油中残渣的过滤件,过滤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连接环13,两个连接环13之间设置有过滤网14,滤网的周边卡接固定在两个连接环13之间的贴合处。导流球9上靠近过油孔11两端边线的位置上均开设有接通过油孔11内壁设置的连接槽15,连接槽15呈o型,且与过油孔11同轴设至,连接环13固定在连接槽15内。

参照图4,为方便导流球9在引流腔7内转动,多个连接环13的厚度等于连接槽15的深度。通过使多个连接环13的总体厚度等于连接槽15的深度,增强整个过滤组件与导流球9之间的连接平整度,进一步提高导流球9转动的稳定性

参照图2,锅体2与备用锅5内均设置有用于清除食用油上浮沫的清沫组件。清沫组件与锅体2的连接方式和清沫组件与备用锅5的连接方式相同,为方便理解,这里择一进行说明。

参照图1与图2,锅体2一对相对设置的侧壁上开设有相对设置的滑槽16,清沫组件包括位于锅体2内部的连接框17和设置在连接框17上的滤网袋18,滤网袋18的开口边固定在连接框17的侧边框上,在连接框17的作用下使过滤网14袋处于撑开的状态。连接框17相对于滑槽16的位置固定有滑柱19,滑柱19滑动连接在滑槽16中,连接框17水平设置的一个侧边框上固定有推杆20。通过推杆20推动连接框17沿滑槽16滑动,且连接框17可绕滑柱19的轴线转动,达到调节连接框17与食用油液面之间夹角的作用,便于收集食用油液面上的浮渣。

参照图1与图3,为方便清除锅体2内的残渣和清洗锅体2的废水,锅体2底部固定有排污管21,排污管21上固定有截止阀22。为使进入备用锅5中的食用油重新进入到锅体2中,备用锅5底部固定有排油管23,排油管23远离备用锅5的一端固定在锅体2上,备用管上固定有送油泵24和控制油路走向的控油阀。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在进行清理食用油中的堆积的残渣和烧焦层时,先转动导流球9使引流腔7的开口与过油口对其,使锅体2中的可继续使用的食用油通过过油孔11进入到备用锅5中,过油孔11上的过滤件可以有效的阻挡残渣和烧焦层上的细碎粉末进入到备用锅5中,待可用的食用油全部进入备用锅5中时,对锅体2中的残渣与烧焦层上的细碎粉末进行清洗,减少了对食用油的焦化损伤,通过滑动连接框17,使连接框17带动滤网袋18在食用油液面上滑动,能有效的清理油层上方的油沫,进一步减少食用油中异味的产生,有效的提高了食品的食用质量,有利于保障人体健康。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油炸机,包括机架(1)与固定在所述机架(1)上的锅体(2),所述机架(1)上固定有控制箱(3),所述锅体(2)底部固定有加热管(4),所述加热管(4)与所述控制箱(3)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固定有连通所述锅体(2)设置的备用锅(5),所述备用锅(5)位于所述锅体(2)的斜下方,所述锅体(2)靠近所述备用锅(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分隔板(6),所述分隔板(6)上开设有分别接通所述锅体(2)与所述备用锅(5)设置的引流腔(7),所述引流腔(7)内设置有用于将食用油从所述锅体(2)运送到所述备用锅(5)的导流组件,所述导流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引流腔(7)内用于控制所述锅体(2)与所述备用锅(5)连通关系的导流球(9),所述导流球(9)上沿直径方向贯穿开设有过油孔(11),所述过油孔(11)上设置有多组用于过滤食物油中残渣的过滤件,所述锅体(2)与所述备用锅(5)内均设置有用于清除食用油上浮沫的清沫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球(9)上固定连接有垂直于所述过油孔(11)设置的连接杆(10),所述分隔板(6)上开设有垂直于所述过油孔(11)设置的安装腔,连接杆(10)穿过所述安装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油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0)穿过所述安装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平行于所述过油孔(11)轴线设置的转动杆(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油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腔(7)的内壁设置为与所述导流球(9)外壁相适配的曲面,且所述引流腔(7)内壁上固定有密封套,所述密封套与所述导流球(9)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件包括相对设置的多个连接环(13),多个所述连接环(13)之间设置有过滤网(14),所过滤网(14)的周边卡接固定在两个所述连接环(13)之间,所述连接环(13)固定在所述导流球(9)上且与所述过油孔(11)同轴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油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球(9)上靠近所述过油孔(11)两端边线的位置上均开设有接通所述过油孔(11)内壁设置的连接槽(15),所述连接槽(15)与所述过油孔(11)同轴设置,且所述连接环(13)固定在所述连接槽(15)内,多个所述连接环(13)的厚度等于所述连接槽(15)的深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2)与所述备用锅(5)上的侧壁上均开设有用于连接所述清沫组件设置的滑槽(1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油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沫组件包括连接框(17)和设置在所述连接框(17)上的滤网袋(18),所述滤网袋(18)的开口边固定在所述连接框(17)上,所述连接框(17)相对于所述滑槽(16)的位置固定有滑柱(19),所述滑柱(19)滑动连接在所述滑槽(16)中,所述连接框(17)水平设置的一个侧边框上固定有推杆(2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2)底部固定有排污管(21),所述排污管(21)上固定有截止阀(22),所述备用锅(5)底部固定有排油管(23),所述排油管(23)远离所述备用锅(5)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锅体(2)上,所述备用锅(5)上固定有送油泵(24)与控油阀。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炸机,涉及食品加工设备的技术领域,包括机架与固定在机架上的锅体,机架上固定有控制箱,锅体底部固定有加热管,加热管与控制箱电性连接,机架上固定有备用锅,备用锅位于锅体的斜下方,锅体靠近备用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分隔板,分隔板上开设有引流腔,引流腔内设有导流组件,导流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引流腔内的导流球,导流球上开设有过油孔,过油孔上设置有多组过滤件,锅体与备用锅内均设置有清沫组件。通过上述设置,可通过将锅体内食用油暂时排放到备用锅中,方便清理在锅体底部堆积的残渣和清洗烧焦层,减少了对食用油的焦化损伤,并能有效的清理油层上方的油沫,进一步减少食用油中异味的产生。

技术研发人员:戈吴超;钟勤川;王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紫燕食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23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125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