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粘性好的面食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45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食机。



背景技术:

面食机包括内置主机的机座以及设置在机座上的料理组件,所述料理组件包括搅拌腔和挤面腔,所述搅拌腔内设有搅拌件,所述挤面腔内设有挤面螺杆,所述挤面腔前端通过进面口与搅拌腔通连,后端设有模头组件,所述主机驱使搅拌件和挤面螺杆旋转,面团经和面操作和挤面操作后形成面食。现有面食机搅拌件的驱动轴为杆状结构,当搅拌件以驱动轴为中心进行转动时,搅拌件表面会粘附面团且无法甩离,既影响和面效率和效果,还给清洁带来不便,影响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粘性好的面食机,通过设置偏心的和面部来获得将面团甩离的离心力,既有效防止面团粘附在搅拌件上,还提升和面效率和效果,提升使用体验。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种防粘性好的面食机,包括内置主机的机座以及设置在机座上的料理组件,所述料理组件包括搅拌腔和挤面腔,所述搅拌腔内设有搅拌件,所述挤面腔内设有挤面螺杆,所述挤面腔前端通过进面口与搅拌腔通连,后端设有模头组件,所述主机驱使搅拌件和挤面螺杆旋转,面团经和面操作和挤面操作后形成面食,所述搅拌件包括与主机联动的驱动轴、偏心设置的和面部以及跨接在和面部与驱动轴间的连接部,在使用时,和面部以驱动轴的轴线为中心进行转动,以将面团甩离和面部。将原有的搅拌件改进为和面部偏心设置的结构,当搅拌件旋转时,附着在和面部上的面团会因受到离心力作用而被甩离,有效防止面团粘附在和面部上,既有效提升和面效果以及和面效率,还通过减少面团粘附来减轻清洁工作量,提升使用体验。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轴为分体结构,包括同轴分置的驱动部和限位部,驱动部与主机联动,所述限位部可转动地连接在搅拌腔的壁面上。驱动部和限位部间通过和面部连接,既有效减小驱动轴的外露面积,减少粘附的面团,还有效减少原料用量,降低原料成本。驱动轴接收外界驱动力并驱使搅拌件旋转,限位部对搅拌件起到限位作用,确保搅拌件以预设轴线旋转,进而确保和面部能与搅拌腔壁面配合实现和面操作。

作为优选,所述和面部包括第一和面杆,所述驱动部和限位部的相向端分别通过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和面杆的对应端部连接。第一和面杆既起到固接驱动部和限位部的作用,还起到和面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和面杆与所述驱动轴互为平行设置。第一和面杆各区段与搅拌腔底面间距离相同,确保和面均匀性。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和面杆为直杆。直杆具有平整的外侧壁,使得其各区段对面团具有恒定的揉捏作用力,有效提升和面均匀性。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部的轴线间夹角为a,15°≤a≤30°。第一和面杆两端分别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轴线间夹角为参数a。15°≤a≤30°,既能有效确保第一和面杆的长度,进而确保用于和面的外露面积,提升和面效率,还能有效缩短驱动部和限位部的轴向长度,有效提升搅拌件的防粘性能。

作为优选,所述和面部包括第二和面杆,第二和面杆一端通过连接部与驱动部连接,另一端悬置在搅拌腔中。第二和面杆与第一和面杆配合进行和面操作。在使用时,第二和面杆接收来自驱动部的周向驱动力并旋转,以此甩离粘附的面团。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和面杆与所述驱动轴互为平行设置,第二和面杆各区段与搅拌腔底面间距离相同,确保和面均匀性。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和面杆为直杆。直杆具有平整的外侧壁,使得其各区段对面团具有恒定的揉捏作用力,有效提升和面均匀性。

作为优选,第一和面杆和第二和面杆以轴线对称方式分置在所述驱动轴轴线两侧。确保搅拌件的重心趋近于其轴线,有效提升搅拌件旋转时的稳定性,防止搅拌件旋转时因偏心作用力而发生震动,影响使用体验。

作为优选,所述和面部的轴向长度小于所述驱动部与限位部间距离,既有效延长和面部的轴向长度,提升和面效率,还有效缩短驱动轴的轴向长度,提升防粘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和面部与搅拌腔壁面间预留和面间隙,在使用时,和面部转动并与搅拌腔壁面配合挤压面团。设置和面间隙,既能有效提升和面效率,还有效防止搅拌件因与搅拌腔壁面撞击而发生损坏的情况。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轴与和面部的径向投影互为错位设置。驱动部、限位部以及和面部的径向投影互为错位设置,既确保驱动部能与主机联动且具有较小的外露粘附区域,还确保限位部可转动地插置在搅拌腔的侧壁上且具有较小的外露粘附区域,又确保和面部具有较大的可与面团接触的和面区域。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轴为横向设置;或者,所述驱动轴为竖向设置。驱动轴的安装姿态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将原有的搅拌件改进为和面部偏心设置的结构,当搅拌件旋转时,附着在和面部上的面团会因受到离心力作用而被甩离,有效防止面团粘附在和面部上,既有效提升和面效果以及和面效率,还通过减少面团粘附来减轻清洁工作量,提升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所述面食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二所述搅拌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座,11、主机,2、料理组件,21、搅拌腔,22、挤面腔,221、挤面螺杆,3、搅拌件,31、和面部,311、第一和面杆,312、第二和面杆,32、连接部,33、驱动部,34、限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粘性好的面食机。

如图1所示的一种防粘性好的面食机,由内置主机11的机座1以及设置在机座1上的料理组件2组成,所述料理组件2包括搅拌腔21和挤面腔22,所述搅拌腔21内设有搅拌件3,所述挤面腔22内设有挤面螺杆221,所述挤面腔22前端通过进面口与搅拌腔21通连,后端设有模头组件,所述主机11驱使搅拌件3和挤面螺杆221旋转,面团经和面操作和挤面操作后形成面食,所述搅拌件3包括与主机11联动的驱动轴、偏心设置的和面部31以及跨接在和面部31与驱动轴间的连接部32,在使用时,和面部31以驱动轴的轴线为中心进行转动,以将面团甩离和面部3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座1内设有主机11,所述主机11包括电机、减速器以及设于减速器上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第一输出端与搅拌件3联动,第二输出端与挤面螺杆221联动,所述减速器接收电机轴的旋转驱动力并分别通过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驱使搅拌件3和挤面螺杆221同步转动。搅拌件3和挤面螺杆221的同步转动包括转速同步变化以及转动方向同步变化,通过控制搅拌件3和挤面螺杆221同步正反转实现面团加工。

在进行搅拌操作时,电机轴通过第一输出端驱使搅拌件3转动,搅拌件3对面团进行反复的打散、挤压动作,确保面团被均匀揉和,还确保面团通过反复挤压形成韧性,在此过程中,挤面螺杆221为反向旋转,挤面螺杆221能将通过进面口跌入挤面腔22的面团回推至搅拌腔21中,使得面团在搅拌腔21内被充分揉和,防止面团通过挤面腔22向外泄漏。当完成和面操作转入挤面操作时,将挤面螺杆221的转动方向由反向转动切换至正向转动,使得挤面螺杆221能接收面团并驱使面团沿挤面腔22轴线推挤至模头组件处,在进行挤面操作时,搅拌件3在切换转动方向后仍对面团实施打散、挤压动作,并将面团推挤至进面口的上端口处,面团利用自身重力跌落至挤面腔22内,正向旋转的挤面螺杆221驱使面团穿越模头组件并形成成型的面食。通过切换挤面螺杆221的转动方向实现面食机在和面操作和挤面操作间切换,由于搅拌件3和挤面螺杆221均受电机驱动,在对挤面螺杆221的转动方向进行切换时,搅拌件3的转动方向同步切换。

在使用时,首先,将面粉和水放入搅拌腔21中;之后,开启电机,搅拌件3转动,并使得面粉通过和面操作后形成面团;再后,面团在搅拌件3拨动作用下沿搅拌腔21壁面滑落并通过进面口进入挤面腔22;最后,搅拌腔21为挤面腔22持续提供面团,挤面螺杆221持续接收并推挤面团至模头组件处,面团在穿越模头组件后形成成型的面食。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面团具有较大的粘性,在进行和面操作和挤面操作时,面团会粘附在搅拌件3上,既会导致面团与搅拌件3同步运动,使得搅拌件3无法对面团进行揉捏挤压,影响和面效率,进而无法在预设加工时间内获得预设的和面效果,影响使用体验,还会因面团粘附固化而增加搅拌件3的清洗难度,进而导致细菌滋生,影响使用者健康。为此,在搅拌件3上增设偏心设置的和面部31,和面部31能以搅拌件3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既能通过挤压揉捏面团实现和面操作,还能利用和面部31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来驱使面团脱离和面部31,有效防止面团粘连在和面部31上的情况发生,确保和面效率和效果,提升使用体验和卫生体验。

在使用时,驱动轴接收来自主机11的轴向驱动力,并驱使和面部31以驱动轴的轴线为中心进行转动,以将面团甩离和面部31,粘附在和面部31上的面团会作圆周运动,使得面团会在离心力作用下脱离和面部31,既有效提升搅拌件3的防粘性能,防止面团因与和面部31同步旋转而影响和面效率和效果,还方便清洁,减轻清洁工作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搅拌件3包括与主机11联动的驱动轴、偏心设置的和面部31以及跨接在和面部31与驱动轴间的连接部32。所述连接部32跨接在和面部31与驱动轴之间,主机11产生的周向驱动力依次通过驱动轴、连接部32后传递至和面部31上,确保和面部31以环状路径进行旋转,并对粘附其上的面团施加离心作用力,确保和面部31的防粘性能。当和面部31的旋转速度越快,则其产生的离心作用力越大,使得和面部31的防粘性能越好。

实施例二:

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体的面食机。

如图2所示,所述驱动轴为分体结构,包括同轴分置的驱动部33和限位部34,驱动部33与主机11联动,所述限位部34可转动地连接在搅拌腔21的壁面上。所述驱动部33和限位部34为分体设置,既有效缩短了驱动轴的轴向长度,还确保搅拌件3能在预设工位进行转动,进而实现和面操作。

具体地,所述驱动部33和限位部34为同轴设置,驱动部33和限位部34形成分置在搅拌件3两端的支撑点,搅拌件3通过支撑点可转动地插置连接在搅拌腔21的对立壁面上,使得搅拌件3能以驱动轴的轴线为中心进行平稳转动,确保和面部31对面团进行稳定且均匀的挤压揉捏,提升和面效果。此外,驱动部33还起到与主机11联动的作用,驱动部33穿越搅拌腔21壁面并与第一输出端周向联动。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驱动轴以其轴线为中心进行转动,且驱动轴的半径较小,使得驱动轴上的离心作用力较小,为了防止面团粘附在驱动轴上,所述驱动部33和限位部34分置在搅拌件3两侧,使得驱动部33和限位部34的外端部均能插置隐藏在搅拌腔21的壁面内,通过减少暴露于搅拌腔21的表面积来降低与面团粘附的几率,进而确保搅拌件3的防粘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升和面效率,所述和面部31包括第一和面杆311和第二和面杆312,通过增加搅拌件3与面团配合的和面区域面积来提升和面效率和效果。为了确保搅拌件3运行稳定性,第一和面杆311和第二和面杆312以轴线对称方式分置在所述驱动轴轴线两侧,所述第一和面杆311、第二和面杆312以及驱动轴均位于同一平面内,使得搅拌件3的重心趋近于搅拌件3的轴线,由此减小搅拌件3因转动时产生的偏心作用力而发生的振动,确保面食机运行平稳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部33和限位部34的相向端分别通过连接部32与所述第一和面杆311的对应端部连接。第一和面杆311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部32与驱动部33和限位部34固接。第一和面杆311始终与驱动轴保持轴线平行,且所述第一和面杆311为直杆,既确保第一和面杆311各区段均具有相同的离心作用力,进而具有均衡的防粘性能,还保证第一和面杆311各区段能对面团进行均匀的揉捏挤压。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32的轴线间夹角为a,a=20°,所述和面部31的轴向长度小于所述驱动部33与限位部34间距离,使得所述驱动轴与和面部31的径向投影互为错位设置,既确保第一和面杆311的径向投影为与驱动部33和限位部34之间,通过增加第一和面杆311的长度来增加和面区域面积,提升和面效果,还会通过限制第一和面杆311长度来与搅拌腔21底部空间配合,确保第一和面杆311与搅拌腔21底部壁面间预留和面间隙,提升和面效果。具体地,第一和面杆311和第二和面杆312等长设置,使得两者的径向投影互为重合。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和面部31包括第二和面杆312,第二和面杆312一端通过连接部32与驱动部33连接,另一端悬置在搅拌腔21中。第二和面杆312端部通过连接部32与驱动部33固接,使得第二和面杆312能与驱动轴同步旋转,进而与第一和面杆311配合。第二和面杆312与限位部34没有直接连接,通过减少连接部32数量来减小面团粘附在连接部32上的几率,进而提升防粘效果。由于连接部32的两端与所述驱动轴轴线间距离不同,使得连接部32的两端具有不同的防粘性能,连接部32与驱动轴连接的区域更易与面团粘连,通过减少连接部32数量能有效提升搅拌件3的防粘性能。所述第二和面杆312与所述驱动轴互为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二和面杆312为直杆,既确保第二和面杆312各区段均具有相同的离心作用力,进而具有均衡的防粘性能,还保证第二和面杆312各区段能对面团进行均匀的揉捏挤压。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和面部31与搅拌腔21壁面间预留和面间隙,在使用时,和面部31转动并与搅拌腔21壁面配合挤压面团。当搅拌件3旋转时,和面间隙的宽度会发生变化,使得夹在和面间隙内的面团会因和面部31的挤压作用而被均匀揉捏挤压,确保和面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轴为横向设置,第一和面杆311和第二和面杆312均为横向设置,使得和面部31悬置在搅拌腔21中,进而使得驱动轴远离面团,有效防止面团发生与驱动轴粘附的情况。

可以理解地,所述驱动轴为竖向设置,也应视为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可以理解地,参数a还可以为15°、19°、21°、25°、30°等,只要符合15°≤a≤30°的要求即可。

本实施例所述面食机的其余结构及效果与实施例一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技术特征:

1.一种防粘性好的面食机,包括内置主机的机座以及设置在机座上的料理组件,所述料理组件包括搅拌腔和挤面腔,所述搅拌腔内设有搅拌件,所述挤面腔内设有挤面螺杆,所述挤面腔前端通过进面口与搅拌腔通连,后端设有模头组件,所述主机驱使搅拌件和挤面螺杆旋转,面团经和面操作和挤面操作后形成面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件包括与主机联动的驱动轴、偏心设置的和面部以及跨接在和面部与驱动轴间的连接部,在使用时,和面部以驱动轴的轴线为中心进行转动,以将面团甩离和面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粘性好的面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为分体结构,包括同轴分置的驱动部和限位部,驱动部与主机联动,所述限位部可转动地连接在搅拌腔的壁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粘性好的面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和面部包括第一和面杆,所述驱动部和限位部的相向端分别通过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和面杆的对应端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粘性好的面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面杆与所述驱动轴互为平行设置;或者,所述第一和面杆为直杆;所述连接部的轴线间夹角为a,15°≤a≤3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粘性好的面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和面部包括第二和面杆,第二和面杆一端通过连接部与驱动部连接,另一端悬置在搅拌腔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粘性好的面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和面杆与所述驱动轴互为平行设置;或者,所述第二和面杆为直杆;或者,第一和面杆和第二和面杆以轴线对称方式分置在所述驱动轴轴线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粘性好的面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和面部的轴向长度小于所述驱动部与限位部间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防粘性好的面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和面部与搅拌腔壁面间预留和面间隙,在使用时,和面部转动并与搅拌腔壁面配合挤压面团。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防粘性好的面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与和面部的径向投影互为错位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防粘性好的面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为横向设置;或者,所述驱动轴为竖向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粘性好的面食机。现有面食机的搅拌件容易粘附面团。本实用新型包括机座和料理组件,料理组件包括搅拌腔,搅拌腔内设搅拌件,主机驱使搅拌件旋转,面团经和面操作和挤面操作后形成面食,搅拌件包括驱动轴、和面部以及连接部,在使用时,和面部以驱动轴的轴线为中心进行转动,以将面团甩离和面部。将原有的搅拌件改进为和面部偏心设置的结构,当搅拌件旋转时,附着在和面部上的面团会因受到离心力作用而被甩离,有效防止面团粘附在和面部上,既有效提升和面效果以及和面效率,还通过减少面团粘附来减轻清洁工作量,提升使用体验。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宁;纪昌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30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117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