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茶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3


本实用新型属于茶叶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家用小型炒茶机。



背景技术:

首先,茶叶是受许多养老人群喜爱的天然养生佳品,但是现有的制茶工序都是在茶厂中进行,老人无法了解到茶叶准确的采摘和上市时间,茶叶存放时间过长会影响口感,也会有一些不良商家以次充好等问题。其次,传统茶叶加工中还存在生产力不足的问题,茶农自己加工茶叶缺乏人手、时间和合适的设备,茶农需要靠贱卖鲜叶来赚取微薄的利润,而且当自己有饮茶需要的时候还需要向茶商购买。第三,如今许多地方乡村都开设了农家乐和种植园,让游客体验亲自采摘的乐趣,但是在茶叶制作方面却仍以参观为主,如果能让使用者参与制作可能会带来全新的体验。最后,现有的炒茶机、揉茶机等都是大型机械设备,缺乏家庭使用的小型制茶设备。市场上少有的几种同类制茶设备造型简陋、笨重,与家庭环境和备茶、饮茶本身的意境并不符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根据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小型的炒茶机,更适用于家庭等小型制茶。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炒茶机包括炒制筒,所述炒制筒包括把手,所述把手为“c”字型,把手的中间固定设置隔热筒,在隔热筒内同轴设有搅拌桶,所述搅拌桶底部通过旋转轴连接底座,在隔热筒和搅拌桶之间设有加热片;所述搅拌桶的内部,贴壁均匀设置若干条搅拌片;所述旋转轴、加热片分别与底座的电机、电源连通。

进一步,所述把手的底端均匀设置若干个散热孔,用于将搅拌桶内的热气排出。

进一步,所述把手的顶部设有过滤片,所述过滤片上均匀设置通孔,用于将炒制过程中的碎叶和焦叶排出。

进一步,所述炒制筒是倾斜的放置在底座上,在工作时,炒制筒的加热片靠近底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设计的炒茶机相对于现在机械化的生产,本设计的体型小巧、便携,更简单的操作可以便于人们快速的制备茶叶;可以很好的应用在旅游以及推广茶叶的制作工艺;对于家庭中的小规模制茶提供了便捷。

附图说明

图1是炒茶机主视图;

图2是炒茶机把手主视图;

图3是炒茶机把手上端俯视图;

图4是炒茶机把手下端俯视图;

图5是炒茶机炒制筒的剖视图;

图6是炒茶机筒部俯视图;

图7是炒茶机底座示意图

图中,1、把手,2、隔热筒,3、搅拌桶,4、加热片,5、底座,6、电源线,7、旋转轴,8、过滤片,9、散热孔,10、搅拌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7所示,本设计的炒茶机包括炒制筒和底座5两部分,炒制筒包括把手1、隔热筒2和搅拌桶3,如图2所示把手1呈“c”字型,在把手1的上端如图3所示设有过滤片8,在过滤片8上阵列设置过滤孔,且过滤片8与把手1之间通过栓接,在需要时可以打开过滤片8;在把手1的底端如图4所示设置散热孔9。如图5,在把手1的上部和下部之间固定有隔热筒2,在隔热筒2内同轴设置搅拌桶3,搅拌桶3的底部连接旋转轴7,在隔热筒2和搅拌桶3之间设置加热片4,加热片4固定设置在与把手1相对的一侧,且加热片4的底部设置电源线6。如图6,沿着搅拌桶3的内壁设置4片螺旋状的搅拌片10。加热片4的加热温度分为两个档位,分别是为杀青温度220-250℃,炒干温度120-150℃。

为了更清楚的解释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做进一步的解释:

在炒茶的制作过程中,仅需要将新鲜的绿茶装入搅拌桶3内,并合上过滤片8后,将炒制筒放置在底座5上,由于底座5的放置面是倾斜的,当炒制筒放好时,把手1朝上,加热片4在斜下部;此时,搅拌桶3的底部的旋转轴7与底座5上的电机连接,且电源线6也与电源连通,在开关键按下后,搅拌桶3和加热片4的工作电路接通开始工作,搅拌桶3开始旋转,且在内壁的搅拌片10的作用下不停对绿茶进行翻炒,被搅拌片10卷起的绿茶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到搅拌桶3的另一个侧壁,该侧壁有加热片4,从而对落下的绿茶进行翻炒。

在炒制完成以后,用户即可将炒制筒取下来,将桶倒置用过滤片8去除碎叶和焦叶,最后打开过滤片8就可将茶叶倒入容器中保存起来。

本实用新型的所设计的炒茶机更适用于小规模制茶,例如提升茶园内的制茶体验以及为家中小规模制茶提供便捷。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和特点,其目的在于使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所以,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原理、设计思路所作的等同变化或修饰,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炒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炒制筒,所述炒制筒包括把手(1),所述把手(1)为“c”字型,把手(1)的中间固定设置隔热筒(2),在隔热筒(2)内同轴设有搅拌桶(3),所述搅拌桶(3)底部通过旋转轴(7)连接底座,在隔热筒(2)和搅拌桶(3)之间设有加热片(4);所述搅拌桶(3)的内部,贴壁均匀设置若干条搅拌片(10);所述旋转轴(7)、加热片(4)分别与底座(5)的电机、电源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炒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1)的底端均匀设置若干个散热孔(9),用于将搅拌桶(3)内的热气排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炒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1)的顶部设有过滤片(8),所述过滤片(8)上均匀设置通孔,用于将炒制过程中的碎叶和焦叶排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炒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炒制筒是倾斜的放置在底座(5)上,在工作时,炒制筒的加热片(4)靠近底座(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炒茶机,包括炒制筒,所述炒制筒包括把手,所述把手为“C”字型,把手的中间固定设置隔热筒,在隔热筒内同轴设有搅拌桶,所述搅拌桶底部通过旋转轴连接底座,在隔热筒和搅拌桶之间设有加热片;所述搅拌桶的内部,贴壁均匀设置若干条搅拌片;所述旋转轴、加热片分别与底座的电机、电源连通;本设计的炒茶机体型小巧且更适合家用小规模炒制绿茶。

技术研发人员:杨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06.27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095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