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出料的全自动炒茶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2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出料的全自动炒茶机。



背景技术:

在茶叶的生茶工艺流程中,有一道工序为杀青(炒茶),具体的是将茶鲜叶置于高温环境中,使茶叶中的氧化酶在高温环境下被破坏或者最大程度的抑制,阻止氧化过程发生。

而现有的炒茶机在对茶叶进行炒茶时,不能很好的对茶叶进行均匀的加热,导致茶叶的炒茶效果不好,并且炒好的茶叶的排出效率太低,大大的影响茶叶的炒茶加工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出料的全自动炒茶机,旨在改善现有的炒茶机炒茶效果不好和排料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便于出料的全自动炒茶机,包括箱体和翻炒筒,箱体的上端设置有盖板,且箱体的内侧设置有横向的翻炒筒,箱体的内侧位于前、后端面均设置有电加热器,且箱体的下端口设置有收集斗,收集斗的四个拐角处均设置有支腿,且位于四条支腿之间设置有收料盒,通过设置的翻炒筒不断的转动以及电加热器对翻炒筒的不断加热实现对茶叶的翻炒,实现对茶叶更加均匀的翻炒加热,具有较好的干燥效果;

翻炒筒包括筒体,筒体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转轴和加料管,且转轴和加料管的端部分别穿过箱体的左右侧壁,转轴的一端穿过箱体的侧壁固定套设有齿圈,且齿圈与电机输出轴上的齿轮啮合,筒体的圆周面设置有均匀排列的排料口,且筒体的内侧位于排料口处遮挡有向中心轴倾斜的挡片,通过翻炒筒的筒体的圆周面设置的排料口大大的方便炒好的茶叶的排出,并且具有较高的排料效率,并通过设置的挡片在茶叶翻炒时对其进行阻挡防止茶叶在翻炒时从排料口处掉出。

进一步的,挡片设置为圆弧形,且多个挡片沿同一方向张口设置,通过设置的圆弧形的挡片方便茶叶在挡片的表面流动,多个挡片沿同一方向张口设置实现翻炒筒沿一个方向转动时茶叶不会掉落,而反转时则实现茶叶的快速排料。

进一步的,收集斗的下端设置有开口,且开口处盖设有门板,门板的一侧与收集斗铰接,且收集斗的开口处位于门板的另一侧固定设置有可转动的卡块,通过设置的门板在打开时实现对收集斗内炒好的茶叶的排出。

进一步的,收料盒的下端面靠近四个拐角处均设置有滚轮,且收料盒的一端设置有把手,通过收料盒对炒好的茶叶进行收集,并通过设置的滚轮和把手方便将炒好的茶叶送向下一个加工工序。

进一步的,盖板的上端面设置有吹风管,且吹风管通过多个管道与盖板连接,吹风管的进气端连接有风机,吹风管在风机的作用下向箱体内吹风,进入箱体内的风进入到翻炒筒内并从加料管排出,大大的提高茶叶翻炒产生的水蒸气的排放,提高茶叶的干燥效率。

进一步的,箱体设置为双层结构,且位于双层结构的夹层中设置有保温隔热层,通过设置的保温隔热层实现较好的保温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电机驱动齿圈转动带动翻炒筒不断的转动对茶叶进行翻炒,并在电加热器的加热下实现对茶叶的均匀加热,大大的提高了茶叶的炒茶效果,而翻炒筒的筒体上设置的排料口和挡片能够在茶叶炒茶技术后通过电机控制翻炒筒翻转实现对茶叶的快速排出,大大的提高茶叶的排料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出料的全自动炒茶机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示的一种便于出料的全自动炒茶机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示的一种便于出料的全自动炒茶机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示的一种便于出料的全自动炒茶机的内部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示的一种便于出料的全自动炒茶机的翻炒筒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示的一种便于出料的全自动炒茶机的翻炒筒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示的一种便于出料的全自动炒茶机的门板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所示的一种便于出料的全自动炒茶机的收料盒示意图。

图中:1、盖板;2、吹风管;3、风机;4、箱体;5、齿圈;6、收集斗;61、门板;62、卡块;7、支腿;8、收料盒;81、滚轮;82、把手;9、翻炒筒;91、筒体;92、转轴;93、排料口;94、加料管;95、挡料片;10、电加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具体请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一种便于出料的全自动炒茶机,包括箱体4和翻炒筒9,箱体4的上端设置有盖板1,盖板1的上端面设置有吹风管2,且吹风管2通过多个管道与盖板1连接,吹风管2的进气端连接有风机3,吹风管2在风机3的作用下向箱体4内吹风,进入箱体4内的风进入到翻炒筒9内并从加料管94排出,大大的提高茶叶翻炒产生的水蒸气的排放,提高茶叶的干燥效率,箱体4的内侧设置有横向的翻炒筒9,箱体4的内侧位于前、后端面均设置有电加热器10,箱体4设置为双层结构,且位于双层结构的夹层中设置有保温隔热层,通过设置的保温隔热层实现较好的保温效果,箱体4的下端口设置有收集斗6,收集斗6的四个拐角处均设置有支腿7,且位于四条支腿7之间设置有收料盒8,通过设置的翻炒筒9不断的转动以及电加热器10对翻炒筒9的不断加热实现对茶叶的翻炒,对茶叶更加均匀的翻炒加热,具有较好的干燥效果。

具体请参照图5和图6,翻炒筒9包括筒体91,筒体9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转轴92和加料管94,且转轴92和加料管94的端部分别穿过箱体4的左右侧壁,转轴92的一端穿过箱体4的侧壁固定套设有齿圈5,且齿圈5与电机输出轴上的齿轮啮合,筒体91的圆周面设置有均匀排列的排料口93,且筒体91的内侧位于排料口93处遮挡有向中心轴倾斜的挡片95,挡片95设置为圆弧形,且多个挡片95沿同一方向张口设置,通过设置的圆弧形的挡片95方便茶叶在挡片95的表面流动,多个挡片95沿同一方向张口设置实现翻炒筒9沿一个方向转动时茶叶不会掉落,而反转时则实现茶叶的快速排料,通过翻炒筒9的筒体91的圆周面设置的排料口93大大的方便炒好的茶叶的排出,并且具有较高的排料效率,并通过设置的挡片95在茶叶翻炒时对其进行阻挡防止茶叶在翻炒时从排料口93处掉出。

具体请参照图7,收集斗6的下端设置有开口,且开口处盖设有门板61,门板61的一侧与收集斗6铰接,且收集斗6的开口处位于门板61的另一侧固定设置有可转动的卡块62实现对门板61关闭时的固定锁止,通过设置的门板61在打开时实现对收集斗6内炒好的茶叶的排出。

具体请参照图8,收料盒8的下端面靠近四个拐角处均设置有滚轮81,且收料盒8的一端设置有把手82,通过收料盒8对炒好的茶叶进行收集,并通过设置的滚轮81和把手82方便将炒好的茶叶送向下一个加工工序。

工作原理:当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炒茶时,将茶叶通过加料管94加入到筒体91内,通过电机驱动齿圈5带动筒体91不断的转动,并在电加热器10的加热下实现对茶叶的均匀翻炒,当炒茶结束后,通过控制电机反转驱动齿圈5带动筒体91反转将茶叶通过筒体91的排料口93快速的排出,排出的茶叶进入到收集斗6内,并通过打开门板61将茶叶排向收料盒8内,并通过设置的滚轮81和把手82方便将炒好的茶叶送向下一个加工工序。

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装置已基本能满足炒茶机炒茶效果好和排料效率高的使用,但本着进一步完善其功能的宗旨,设计者对该装置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出料的全自动炒茶机,包括箱体(4)和翻炒筒(9),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4)的上端设置有盖板(1),且箱体(4)的内侧设置有横向的翻炒筒(9),所述箱体(4)的内侧位于前、后端面均设置有电加热器(10),且箱体(4)的下端口设置有收集斗(6),所述收集斗(6)的四个拐角处均设置有支腿(7),且位于四条支腿(7)之间设置有收料盒(8);

所述翻炒筒(9)包括筒体(91),所述筒体(9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转轴(92)和加料管(94),且转轴(92)和加料管(94)的端部分别穿过箱体(4)的左右侧壁,所述转轴(92)的一端穿过箱体(4)的侧壁固定套设有齿圈(5),且齿圈(5)与电机输出轴上的齿轮啮合,所述筒体(91)的圆周面设置有均匀排列的排料口(93),且筒体(91)的内侧位于排料口(93)处遮挡有向中心轴倾斜的挡片(9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出料的全自动炒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片(95)设置为圆弧形,且多个挡片(95)沿同一方向张口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出料的全自动炒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斗(6)的下端设置有开口,且开口处盖设有门板(61),所述门板(61)的一侧与收集斗(6)铰接,且收集斗(6)的开口处位于门板(61)的另一侧固定设置有可转动的卡块(6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出料的全自动炒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料盒(8)的下端面靠近四个拐角处均设置有滚轮(81),且收料盒(8)的一端设置有把手(8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出料的全自动炒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的上端面设置有吹风管(2),且吹风管(2)通过多个管道与盖板(1)连接,所述吹风管(2)的进气端连接有风机(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出料的全自动炒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4)设置为双层结构,且位于双层结构的夹层中设置有保温隔热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出料的全自动炒茶机,包括箱体和翻炒筒,箱体的上端设置有盖板,且箱体的内侧设置有横向的翻炒筒,箱体的内侧位于前、后端面均设置有电加热器,且箱体的下端口设置有收集斗,收集斗的四个拐角处均设置有支腿,且位于四条支腿之间设置有收料盒。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电机驱动齿圈转动带动翻炒筒不断的转动对茶叶进行翻炒,并在电加热器的加热下实现对茶叶的均匀加热,大大的提高了茶叶的炒茶效果,而翻炒筒的筒体上设置的排料口和挡片能够在茶叶炒茶技术后通过电机控制翻炒筒翻转实现对茶叶的快速排出,大大的提高茶叶的排料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赵贤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银球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12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092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