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炒锅可拆卸安装的炒茶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51


本实用新型涉及炒茶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炒锅可拆卸安装的炒茶机。



背景技术:

炒茶分生锅、二青锅、熟锅,三锅相连,序贯操作。炒茶锅用普通板锅,砌成三锅相连的炒茶灶,锅呈25-30度倾斜,炒茶扫把用毛竹扎成,长一米左右,竹枝一端直径约十厘米,炒青是一个术语,是指在制作茶叶的过程中利用微火在锅中使茶叶痿凋的手法,通过人工的揉捻令茶叶水分快速蒸发,阻断了茶叶发酵的过程,并使茶汁的精华完全保留的工序,是制茶史上一个大的飞跃,当地茶农概括为三句话,第一锅满锅旋,第二锅带把劲,第三锅钻把子,生锅主要起杀青作用,锅温180-200℃,投叶量0.25-0.5公斤,叶量多少视锅温和操作技术水平而定,炒法是用炒茶帚在锅中旋转炒拌,叶子跟着旋转翻动,均匀受热失水,要转得快,用力匀,结合抖散茶叶,时间约一到二分钟,而现代炒茶人工翻炒的越来越少,很多都是采用专门的炒茶机来实现炒茶的目的。

本申请的实用新型人发现,现有的炒茶机结构固定,一般炒锅与炒茶机其他结构采用的都是固定连接,无法在需要的时候将炒锅单独拆卸,不仅不便于使用者对翻炒后的茶叶进行拿取,同时也给炒锅的内部清洗造成很大的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炒锅可拆卸安装的炒茶机,旨在改善现有炒茶机结构固定,炒锅无法单独拆卸下来,不便于使用者对茶叶的拿取和炒锅的内部清洗,长期使用内部容易藏污纳垢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炒锅可拆卸安装的炒茶机,包括安装座、翻转架和翻炒装置,所述安装座包括稳定底座、支撑架和安装槽,所述支撑架固定焊接在稳定底座上端面的头部,所述安装槽开设在稳定底座上端面的另一端头部,且安装槽内安装有炒锅,所述翻转架包括下端板和上端板,所述下端板水平安装在支撑架的头部,且下端板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上端板安装在下端板的上端面上,且上端板与下端板转动连接,所述翻炒装置包括翻转杆和驱动装置,所述翻转杆和驱动装置均安装在上端板上,且翻转杆与上端板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上端板固定连接,翻炒装置的结构设置来便于炒茶机在工作的时候可以通过转动电机来带动翻炒装置进行转动翻炒作业,在需要拆卸炒锅的时候就可以将翻转杆从上端板上提起来,便于使用者拿取炒锅来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槽上还设置有卡板,所述卡板包括弧形卡板和侧板,所述弧形卡板和侧板垂直设置,且弧形卡板和侧板一体成型,所述弧形卡板通过螺丝与稳定底座固定连接,通过对卡板的结构设置来保证炒锅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在卡板安装在稳定底座上的时候,弧形卡板可以稳定卡住炒锅,侧板可以保证使用中不会直接接触到炒锅的下端,避免发生烫伤的危险。

进一步的,所述下端板上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对称固定在下端板的侧面中部,通过对下端板上卡块的设置便于配合卡勾将上端板和下端板之间进行固定,保证炒茶机的稳定工作,同时在需要翻转上端板的时候又可以将卡勾转动起来,保证上端板和下端板之间的正常翻转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上端板上设置有卡勾和固定条,所述卡勾转动设置在上端板的侧面,且卡勾与卡块相配合,所述固定条设置为l形,且下端与上端板转动连接,通过对卡勾的设置来配合卡块来固定上端板来使用,通过对固定条的设置来便于使用者对翻转杆进行纵向的固定来使用,当翻转杆需要翻炒作业的时候将固定条转动到翻转杆的头部,保证翻转杆只能转动而不能纵向的滑动,当需要拆卸炒锅的时候将固定条转动到其他位置,这时候翻转杆就可以纵向拿起来,方便使用者取下炒锅。

进一步的,所述翻转杆上端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翻转杆固定连接,通过对从动齿轮的设置便于配合主动齿轮来转动,便于转动电机来带动翻转杆进行转动翻炒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转动电机和主动齿轮,所述转动电机和主动齿轮对称设置在上端板的上下两侧,且转动电机与上端板固定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与转动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且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互啮合,通过对驱动装置的结构设置来便于作为翻转杆的动力来使用,转动电机可以带动主动齿轮进行转动,然后带动从动齿轮进行转动作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传统的炒茶机结构加以改进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炒茶机结构固定,炒锅无法单独拆卸下来,不便于使用者对茶叶的拿取和炒锅的内部清洗,长期使用内部容易藏污纳垢的问题,通过对安装座的结构设置来保证翻转架和翻炒装置的稳定安装使用,通过对安装槽的设置来方便炒锅的稳定安装和便于拆卸的目的,同时支撑架的设置来便于稳定的安装下端板来使用,翻转架的结构设置来便于使用者需要拆卸炒锅的时候可以将翻转架转动起来,便于使用者将炒锅拿出来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置在工作时候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装置在拆卸炒锅时候的立体图;

图3是图1所示安装座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翻转架和翻炒装置相配合的结构图。

图中:1、安装座;11、稳定底座;12、支撑架;13、安装槽;131、炒锅;14、卡板;141、弧形卡板;142、侧板;2、翻转架;21、下端板;211、卡块;22、上端板;221、卡勾;222、固定条;3、翻炒装置;31、翻转杆;311、从动齿轮;32、驱动装置;321、转动电机;322、主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炒锅可拆卸安装的炒茶机,包括安装座1、翻转架2和翻炒装置3,安装座1包括稳定底座11、支撑架12和安装槽13,支撑架12固定焊接在稳定底座11上端面的头部,安装槽13开设在稳定底座11上端面的另一端头部,且安装槽13内安装有炒锅131,通过对传统的炒茶机结构加以改进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炒茶机结构固定,炒锅131无法单独拆卸下来,不便于使用者对茶叶的拿取和炒锅131的内部清洗,长期使用内部容易藏污纳垢的问题,通过对安装座1的结构设置来保证翻转架2和翻炒装置3的稳定安装使用,通过对安装槽13的设置来方便炒锅131的稳定安装和便于拆卸的目的,同时支撑架12的设置来便于稳定的安装下端板21来使用,安装槽13上还设置有卡板14,卡板14包括弧形卡板141和侧板142,弧形卡板141和侧板142垂直设置,且弧形卡板141和侧板142一体成型,弧形卡板141通过螺丝与稳定底座11固定连接,通过对卡板14的结构设置来保证炒锅131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在卡板14安装在稳定底座11上的时候,弧形卡板141可以稳定卡住炒锅131,侧板142可以保证使用中不会直接接触到炒锅131的下端,避免发生烫伤的危险,翻转架2包括下端板21和上端板22,下端板21水平安装在支撑架12的头部,且下端板21与支撑架12固定连接,上端板22安装在下端板21的上端面上,且上端板22与下端板21转动连接,翻转架2的结构设置来便于使用者需要拆卸炒锅131的时候可以将翻转架2转动起来,便于使用者将炒锅131拿出来的目的,下端板21上设置有卡块211,卡块211对称固定在下端板21的侧面中部,通过对下端板21上卡块211的设置便于配合卡勾221将上端板22和下端板21之间进行固定,保证炒茶机的稳定工作,同时在需要翻转上端板22的时候又可以将卡勾221转动起来,保证上端板22和下端板21之间的正常翻转使用,上端板22上设置有卡勾221和固定条222,卡勾221转动设置在上端板22的侧面,且卡勾221与卡块211相配合,固定条222设置为l形,且下端与上端板22转动连接,通过对卡勾221的设置来配合卡块211来固定上端板22来使用,通过对固定条222的设置来便于使用者对翻转杆31进行纵向的固定来使用,当翻转杆31需要翻炒作业的时候将固定条222转动到翻转杆31的头部,保证翻转杆31只能转动而不能纵向的滑动,当需要拆卸炒锅131的时候将固定条222转动到其他位置,这时候翻转杆31就可以纵向拿起来,方便使用者取下炒锅131,翻炒装置3包括翻转杆31和驱动装置32,翻转杆31和驱动装置32均安装在上端板22上,且翻转杆31与上端板22转动连接,驱动装置32与上端板22固定连接,翻炒装置3的结构设置来便于炒茶机在工作的时候可以通过转动电机321来带动翻炒装置3进行转动翻炒作业,在需要拆卸炒锅131的时候就可以将翻转杆31从上端板22上提起来,便于使用者拿取炒锅131来使用,翻转杆31上端设置有从动齿轮311,从动齿轮311与翻转杆31固定连接,通过对从动齿轮311的设置便于配合主动齿轮322来转动,便于转动电机321来带动翻转杆31进行转动翻炒的目的,驱动装置32包括转动电机321和主动齿轮322,转动电机321和主动齿轮322对称设置在上端板22的上下两侧,且转动电机321与上端板22固定连接,主动齿轮322与转动电机321的输出端相连接,且主动齿轮322与从动齿轮311相互啮合,通过对驱动装置32的结构设置来便于作为翻转杆31的动力来使用,转动电机321可以带动主动齿轮322进行转动,然后带动从动齿轮311进行转动作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炒锅可拆卸安装的炒茶机,包括安装座(1)、翻转架(2)和翻炒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包括稳定底座(11)、支撑架(12)和安装槽(13),所述支撑架(12)固定焊接在稳定底座(11)上端面的头部,所述安装槽(13)开设在稳定底座(11)上端面的另一端头部,且安装槽(13)内安装有炒锅(131),所述翻转架(2)包括下端板(21)和上端板(22),所述下端板(21)水平安装在支撑架(12)的头部,且下端板(21)与支撑架(12)固定连接,所述上端板(22)安装在下端板(21)的上端面,且上端板(22)与下端板(21)转动连接,所述翻炒装置(3)包括翻转杆(31)和驱动装置(32),所述翻转杆(31)和驱动装置(32)均安装在上端板(22)上,且翻转杆(31)与上端板(22)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32)与上端板(22)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炒锅可拆卸安装的炒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3)上还设置有卡板(14),所述卡板(14)包括弧形卡板(141)和侧板(142),所述弧形卡板(141)和侧板(142)垂直设置,且弧形卡板(141)与侧板(142)一体成型,所述弧形卡板(141)通过螺丝与稳定底座(1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炒锅可拆卸安装的炒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端板(21)上设置有卡块(211),所述卡块(211)对称固定在下端板(21)的侧面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炒锅可拆卸安装的炒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板(22)上设置有卡勾(221)和固定条(222),所述卡勾(221)转动设置在上端板(22)的侧面,且卡勾(221)与卡块(211)相配合,所述固定条(222)设置为l形,且固定条(222)下端面与上端板(22)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炒锅可拆卸安装的炒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杆(31)上端设置有从动齿轮(311),所述从动齿轮(311)与翻转杆(31)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炒锅可拆卸安装的炒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32)包括转动电机(321)和主动齿轮(322),所述转动电机(321)和主动齿轮(322)对称设置在上端板(22)的上下两侧,且转动电机(321)与上端板(22)固定连接,所述主动齿轮(322)与转动电机(321)的输出端相连接,且主动齿轮(322)与从动齿轮(311)相互啮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炒锅可拆卸安装的炒茶机,包括安装座、翻转架和翻炒装置,所述安装座包括稳定底座、支撑架和安装槽,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传统的炒茶机结构加以改进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炒茶机结构固定,炒锅无法单独拆卸下,不便于使用者对茶叶的拿取和炒锅的内部清洗,长期使用内部容易藏污纳垢,通过对安装座的结构设置来保证翻转架和翻炒装置的稳定安装使用,通过对安装槽的设置来方便炒锅的稳定安装和便于拆卸的目的,同时支撑架的设置来便于稳定的安装下端板来使用,翻转架的结构设置来便于使用者需要拆卸炒锅的时候可以将翻转架转动起来,便于使用者将炒锅拿出来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赵贤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银球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12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092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