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净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回风窗及采用该回风窗的洁净室。
背景技术:
目前,洁净室在医疗、精密加工和半导体等行业广泛应用。洁净室的通风一般采用回风窗,在洁净室的环境下,因为需要防止滋生细菌以及防止灰尘,对回风窗的要求非常高。
回风窗一般由固定在建筑物墙板上的底框、安装在底框上的窗体和过滤装置组成。由于洁净室内部的环境要求相当高,需要经常对窗体和过滤装置进行清洁和消毒,当需要清洁和消毒时,必须将窗体和过滤装置从底框上卸下才能清洁和消毒,但现有的回风窗的窗体和过滤装置不便于拆卸和安装,拆卸和安装过程繁琐,从而浪费了使用者大量的时间,降低了回风窗清洁和消毒的进度,增加了使用者的劳动量。而且现有的回风窗缺乏风量调节装置,无法对风量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回风窗及采用该回风窗的洁净室。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回风窗,包括底框、设置于所述底框内的窗体和设置于所述窗体上的过滤装置,所述底框的四个侧壁内侧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窗体包括固定窗体板和滑动设置于所述固定窗体板远离洁净室一侧的活动窗体板,所述固定窗体板上开设有若干第一通风孔,所述固定窗体板远离洁净室一侧设有与安装孔相对应的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窗体板上的安装板、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的套筒、设置于所述套筒开口端的挡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套筒内的弹簧和插杆连接块,所述弹簧一端与安装板连接,所述弹簧另一端与插杆连接块连接,所述插杆连接块另一侧与插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插杆的另一端贯穿挡板后插入安装孔内,所述套筒上开设有滑孔,所述插杆连接块上设有滑块,所述滑块可沿滑孔滑动,所述滑块伸出套筒后设有卡勾,所述套筒侧壁设有与卡勾相对应的卡块,所述活动窗体板上开设有若干与第一通风孔相对应的第二通风孔,所述活动窗体板上设有第一调节板,所述固定窗体板设有与第一调节板相对应的第二调节板,所述第二调节板上转动设置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一端穿过第一调节板后设置有限位板,所述调节螺杆与第一调节板螺接,所述固定窗体板靠近洁净室一侧设有安装框,所述过滤装置设置于所述安装框内。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框和位于过滤框内的过滤网,所述过滤框靠近固定窗体板的一侧设置有强力磁铁,所述过滤装置通过强力磁铁的磁力固定在固定窗体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窗体板远离洁净室一侧设有滑轨,所述活动窗体板上设有与所述滑轨相对应的滑槽,所述活动窗体板通过滑轨和滑槽的配合滑动设置于固定窗体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螺杆另一端设有便于旋拧的手柄。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洁净室,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回风窗,所述回风窗设置于洁净室的墙壁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窗体和过滤装置便于拆卸和安装,拆卸和安装过程简单,从而节省了使用者大量的时间,提高了回风窗清洁和消毒的进度,减少了使用者的劳动量。通过固定窗体板和活动窗体板的配合,可以对风量进行调节,而且可以使风均匀的吹入洁净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4是图3中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框;2、安装孔;3、固定窗体板;4、活动窗体板;5、第一通风孔;6、安装板;7、套筒;8、挡板;9、弹簧;10、插杆连接块;11、插杆;12、第二通风孔;13、第一调节板;14、第二调节板;15、调节螺杆;16、限位板;17、滑孔;18、滑块;19、卡勾;20、卡块;21、安装框;22、过滤框;23、过滤网;24、强力磁铁;25、滑轨;26、滑槽;27、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5所示的一种回风窗,包括底框1、设置于所述底框1内的窗体和设置于所述窗体上的过滤装置,所述底框1的四个侧壁内侧开设有安装孔2,所述窗体包括固定窗体板3和滑动设置于所述固定窗体板3远离洁净室一侧的活动窗体板4,所述固定窗体板3上开设有若干第一通风孔5,所述固定窗体板3远离洁净室一侧设有与安装孔2相对应的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窗体板3上的安装板6、设置于所述安装板6上的套筒7、设置于所述套筒7开口端的挡板8以及设置于所述套筒7内的弹簧9和插杆连接块10,所述弹簧9一端与安装板6连接,所述弹簧9另一端与插杆连接块10连接,所述插杆连接块10另一侧与插杆11的一端连接,所述插杆11的另一端贯穿挡板8后插入安装孔2内,所述套筒7上开设有滑孔17,所述插杆连接块10上设有滑块18,所述滑块18可沿滑孔17滑动,所述滑块18伸出套筒7后设有卡勾19,所述套筒7侧壁设有与卡勾19相对应的卡块20,所述活动窗体板4上开设有若干与第一通风孔5相对应的第二通风孔12,所述活动窗体板4上设有第一调节板13,所述固定窗体板3上设有与第一调节板13相对应的第二调节板14,所述第二调节板14上转动设置有调节螺杆15,所述调节螺杆15一端穿过第一调节板13后设置有限位板16,所述调节螺杆15与第一调节板13螺接,所述固定窗体板3靠近洁净室一侧设有安装框21,所述过滤装置设置于所述安装框21内。
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框22和位于过滤框22内的过滤网23,所述过滤框22靠近固定窗体板3的一侧设置有强力磁铁24,所述过滤装置通过强力磁铁24的磁力固定在固定窗体板3上。
所述固定窗体板3远离洁净室一侧设有滑轨25,所述活动窗体板4上设有与所述滑轨25相对应的滑槽26,所述活动窗体板4通过滑轨25和滑槽26的配合滑动设置于固定窗体板3上。
所述调节螺杆15另一端设有便于旋拧的手柄27。
安装时,先将底框1安装在洁净室墙壁预留的窗口处,可以采用螺栓或铆钉的连接方式固定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固定,该部分为现有技术不再详细描述,然后将过滤装置安装在窗体上,使安装结构的卡勾19和卡块20卡接,将固定窗体板3滑入底框1,将卡勾19和卡块20解除卡接,继续滑动固定窗体板3,在经过安装孔2时,插杆11伸出插入安装孔2内,完成安装。拆卸时,使安装结构的卡勾19和卡块20卡接,插杆11收回,脱离安装孔2,就可快速的拆下。
一种洁净室,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回风窗,所述回风窗设置于洁净室的墙壁上。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1.一种回风窗,包括底框(1)、设置于所述底框(1)内的窗体和设置于所述窗体上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1)的四个侧壁内侧开设有安装孔(2),所述窗体包括固定窗体板(3)和滑动设置于所述固定窗体板(3)远离洁净室一侧的活动窗体板(4),所述固定窗体板(3)上开设有若干第一通风孔(5),所述固定窗体板(3)远离洁净室一侧设有与安装孔(2)相对应的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窗体板(3)上的安装板(6)、设置于所述安装板(6)上的套筒(7)、设置于所述套筒(7)开口端的挡板(8)以及设置于所述套筒(7)内的弹簧(9)和插杆连接块(10),所述弹簧(9)一端与安装板(6)连接,所述弹簧(9)另一端与插杆连接块(10)连接,所述插杆连接块(10)另一侧与插杆(11)的一端连接,所述插杆(11)的另一端贯穿挡板(8)后插入安装孔(2)内,所述套筒(7)上开设有滑孔(17),所述插杆连接块(10)上设有滑块(18),所述滑块(18)可沿滑孔(17)滑动,所述滑块(18)伸出套筒(7)后设有卡勾(19),所述套筒(7)侧壁设有与卡勾(19)相对应的卡块(20),所述活动窗体板(4)上开设有若干与第一通风孔(5)相对应的第二通风孔(12),所述活动窗体板(4)上设有第一调节板(13),所述固定窗体板(3)设有与第一调节板(13)相对应的第二调节板(14),所述第二调节板(14)上转动设置有调节螺杆(15),所述调节螺杆(15)一端穿过第一调节板(13)后设置有限位板(16),所述调节螺杆(15)与第一调节板(13)螺接,所述固定窗体板(3)靠近洁净室一侧设有安装框(21),所述过滤装置设置于所述安装框(2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风窗,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框(22)和位于过滤框(22)内的过滤网(23),所述过滤框(22)靠近固定窗体板(3)的一侧设置有强力磁铁(24),所述过滤装置通过强力磁铁(24)的磁力固定在固定窗体板(3)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风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窗体板(3)远离洁净室一侧设有滑轨(25),所述活动窗体板(4)上设有与所述滑轨(25)相对应的滑槽(26),所述活动窗体板(4)通过滑轨(25)和滑槽(26)的配合滑动设置于固定窗体板(3)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风窗,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杆(15)另一端设有手柄(27)。
5.一种洁净室,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回风窗,所述回风窗设置于洁净室的墙壁上。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