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铁屑废料刀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88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修边模废料切断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不产生修边铁屑的废料刀。



背景技术:

如图14所示,修边模的上模修边刀1绕零件4一圈,对零件4的外圈废料7进行修边,同时修掉的一圈废料7被下模废料刀2剪切成小段,滑落到模具外。如图1所示,传统废料刀的上模修边刀1有断差,下模废料刀2比下模修边刀3低,上模修边刀1与下模修边刀3两刀接触位置2-1有高低差,零件4在两刀接触位置2-1处会悬空,由于上模修边刀1有断差,修边时存在如图2所示先后切入的情况,先切入的上模修边刃口在两刀接触位置2-1悬空对零件4有刺破现象,会产生如图3所示撕裂性毛刺5,产生的毛刺5在如图4所示剪切继续进行过程中,被后切入的上模修边刃口进行二次剪切、刮落,从而形成铁屑6,被切断的废料7自然滑落出模具。

随着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汽车外覆盖件越来越多地采用自动化生产,由于封闭的模块化生产系统,修边模产生的铁屑6不能像手动生产线一样通过手工及时去除,很容易被磁化粘附在零件4表面随着零件4一起传送加工,在零件4上留下压痕,损坏零件4的外观质量,如未及时发现将会造成零件4大批量报废,给冲压生产企业造成损失。修边模产生的铁屑有90%是在废料切刀位置,废料切刀的结构形式已成为避免铁屑产生的关键因素。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避免修边模在废料刀位置产生铁屑,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铁屑废料刀,以避免产生修边铁屑。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上模修边刀安装在上模座上,下模废料刀和下模修边刀安装在下模座上;上模修边刀的刃口在废料切断处带有凸起;下模废料刀和下模修边刀相接的位置呈三角形,下模废料刀与下模修边刀等高,下模废料刀的顶点位置与下模修边刃口之间距离为l。

所述上模修边刀的凸起位置高出四周8mm-10mm,凸起的一侧带有用于修边的凸起刃口,另一侧与上模修边刀平滑过渡,以实现由于凸起的型面将零件向下模废料刀的顶点位置挤压;所述平滑过渡部分由梯形斜面一、梯形斜面二、梯形斜面三组成;上模修边刀上设有用于修边时不与下模废料刀发生干涉的槽。

所述下模废料刀的顶点位置与下模修边刃口之间距离l为3mm-5mm。

所述上模修边刀带有上模修边刃口和上模废料切断刃口,下模修边刀带有下模修边刃口,下模废料刀带有下模废料切断刃口。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对传统废料刀结构进行了改善,将上模修边刃口废料切断位置改成凸起,下模废料刀和下模修边刃口改成等高,下模废料刀的形状改为三角形,与下模修边刃口留有一段距离。此结构使零件不会在下模修边刃口上悬空,工作时零件被完全剪切,不会有刺破现象,在修边的同时切断废料,从而避免了铁屑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废料刀的结构简图。

图2是传统废料刀先切入和后切入的标识图。

图3是传统废料刀工作时毛刺的形成图。

图4是传统废料刀工作时铁屑的形成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图。

图6是图5的下模修边刀与下模废料刀的组合图。

图7是图6的i-i放大图。

图8是图5的上模修边刀的结构简图。

图9是图5的上模修边刀、下模废料刀、下模修边刀3的俯视组合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图。

图11是图10的ii-ii放大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对零件修边及切断的工作状态图。

图13是图12的iii-iii放大图。

图14是修边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上模修边刀1安装在上模座上,下模废料刀2和下模修边刀3安装在下模座8上;上模修边刀1的刃口在废料切断处带有凸起1-1,所述凸起1-1位置高出四周8mm-10mm,凸起1-1的一侧带有凸起刃口1-1-1,以实现修边,另一侧与上模修边刀1平滑过渡,以实现由于凸起1-1的型面将零件4向下模废料刀2的顶点2-1-1位置挤压,所述平滑过渡部分由梯形斜面一1-1-2、梯形斜面二1-1-3、梯形斜面三1-1-4组成,上模修边刀1上设有槽1-4,用于修边时不与下模废料刀2发生干涉;下模废料刀2和下模修边刀3相接的位置2-1呈三角形,下模废料刀2与下模修边刀3等高,修边时不会使零件4悬空,下模废料刀2的顶点2-1-1位置与下模修边刃口3-1之间距离为l为3mm-5mm。

本实用新型的上模修边刀1带有上模修边刃口1-2和上模废料切断刃口1-3,下模修边刀3带有下模修边刃口3-1,下模废料刀2带有下模废料切断刃口2-2。工作时,上模修边刃口1-2和下模修边刃口3-1咬合,修掉零件4的多余废料;上模废料切断刃口1-3和下模废料切断刃口2-2咬合,切断修下来的废料。

工作时,如图11所示,上模修边刀1的凸起1-1先接触零件4,对零件4的4-1处进行修边,同时凸起1-1上凸起的型面将刚修边的废料4-2向下模废料刀2的顶点2-1-1位置挤压,横向剪切刚修边的废料4-2上的4-3位置废料;如图12所示,上模修边刀1继续下行,由于凸起1-1的作用,4-3处废料被下模废料刀2的顶点2-1-1位置彻底切断,同时废料7的位置一7-1、位置二7-2的废料也被修掉,与零件4分离,废料7的位置三7-3的废料被切断,最终废料7自然滑落出模具。


技术特征:

1.一种无铁屑废料刀,其特征在于:上模修边刀(1)安装在上模座上,下模废料刀(2)和下模修边刀(3)安装在下模座(8)上;上模修边刀(1)的刃口在废料切断处带有凸起(1-1);下模废料刀(2)和下模修边刀(3)相接的位置(2-1)呈三角形,下模废料刀(2)与下模修边刀(3)等高,下模废料刀(2)的顶点(2-1-1)位置与下模修边刃口(3-1)之间距离为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铁屑废料刀,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修边刀(1)的凸起(1-1)位置高出四周8mm-10mm,凸起(1-1)的一侧带有用于修边的凸起刃口(1-1-1),另一侧与上模修边刀(1)平滑过渡,以实现由于凸起(1-1)的型面将零件(4)向下模废料刀(2)的顶点(2-1-1)位置挤压;所述平滑过渡部分由梯形斜面一(1-1-2)、梯形斜面二(1-1-3)、梯形斜面三(1-1-4)组成;上模修边刀(1)上设有用于修边时不与下模废料刀(2)发生干涉的槽(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铁屑废料刀,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废料刀(2)的顶点(2-1-1)位置与下模修边刃口(3-1)之间距离l为3mm-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铁屑废料刀,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修边刀(1)带有上模修边刃口(1-2)和上模废料切断刃口(1-3),下模修边刀(3)带有下模修边刃口(3-1),下模废料刀(2)带有下模废料切断刃口(2-2)。

技术总结
一种无铁屑废料刀,用于修边模不产生修边铁屑的废料切断。上模修边刀安装在上模座上,下模废料刀和下模修边刀安装在下模座上;上模修边刀的刃口在废料切断处带有凸起;下模废料刀和下模修边刀相接的位置呈三角形,下模废料刀与下模修边刀等高,下模废料刀的顶点位置与下模修边刃口之间距离为L。本实用新型对传统废料刀结构进行了改善,将上模修边刃口废料切断位置改成凸起,下模废料刀和下模修边刃口改成等高,下模废料刀的形状改为三角形,与下模修边刃口留有一段距离。此结构使零件不会在下模修边刃口上悬空,工作时零件被完全剪切,不会有刺破现象,在修边的同时切断废料,从而避免了铁屑的产生。

技术研发人员:洪涛;喻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襄阳东昇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05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083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