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检测用定位工装。
背景技术:
电机的性能检测都需要进行检测机构与电机输出轴的联动,为方便电机的上下料,检测机构都是固定死的,而盛放待测电机的固定座是可以滑动的。通常而言,只需要将待测电机放置在固定座上,然后推动固定座向检测机构侧滑动,以使待测电机输出轴伸入检测机构出轴端的联轴器内,便可实现待测电机与检测机构的联动;但待测电机的出轴转动过程中会产生震动,固定座受震动影响会在导轨上滑动,以使待测电机的出轴从联轴器内脱出,以使检测中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避免待测电机出轴从联轴器内脱出,且不影响待测电机上下料的电机检测用定位工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机检测用定位工装,包括用于与检测机构相联动的联轴器及设置于联轴器轴向侧的固定座,所述联轴器侧设有吸引块,所述固定座滑动固定在沿前后方向设置的滑轨上,所述固定座具有放置电机的放置槽,且所述固定座具有推动面,固定座向前滑动以通过推动面推动电机向前移动以与联轴器配合,所述固定座上设有吸引杆,所述吸引块部分或全部由金属制成,所述吸引杆上固定有磁体;或吸引块上固定有磁体,吸引杆部分或全部由金属制成。
当将待测电机和固定座向检测机构侧推动时,吸引块和吸引杆相互吸引,以使固定座得到固定,以避免因震动导致固定座沿滑轨前后移动,以避免待测电机出轴从联轴器内脱出。
作为优选,所述吸引杆远离吸引块的一端形成有外螺纹结构,所述固定座上设有朝前开口的内螺纹孔,所述吸引杆与固定座螺纹固定。上述设置以使吸引杆的轴向位置可以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型号电机的检测。
作为优选,所述吸引块具有贯穿的固定槽,固定槽内设有轴承,检测机构与吸引块固定并使检测机构出轴穿过吸引块并与轴承固定,检测机构出轴穿过吸引块后与联轴器固定。上述设置以使本实用新型工装结构更为紧凑。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座设置在底座上,所述底座靠近吸引块的一侧设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具有贯穿以供吸引杆通过的导向槽。上述设置以保证吸引块与吸引杆的接触面积,以避免因吸引杆倾斜所导致的吸引效果变差的情况产生。
本实用新型具有能避免待测电机出轴从联轴器内脱出,且不影响待测电机上下料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座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由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机检测用定位工装,包括用于与检测机构1相联动的联轴器2及设置于联轴器2轴向侧的固定座3,联轴器2侧设有吸引块4,固定座3滑动固定在沿前后方向设置的滑轨5上,固定座3具有放置待测电机6的放置槽,且固定座3具有推动面31,固定座3向前滑动以通过推动面31推动待测电机6向前移动以与联轴器2配合,固定座3上设有吸引杆7,吸引块4由金属制成,吸引杆7上固定有磁体71。其中,磁体呈环形并通过螺钉固定在吸引杆7端部;在吸引杆端部上钻内螺纹孔,然后螺钉旋入以将环形的磁体夹紧在螺钉头部与吸引杆端部间。
其中,本实施例的检测机构为测功机。其中,本实施例的待测电机6前端盖前侧通过紧固件固定有固定板61,推动面31为固定座3前端面,放置槽前后贯穿固定座3,当待测电机放置在固定座3上时,先进行待测电机6的移动,以使待测电机的固定板61后端面与固定座3的前端面(即推动面)相接触。
吸引杆7远离吸引块4的一端形成有外螺纹结构,固定座3上设有朝前开口的内螺纹孔30,吸引杆7与固定座3螺纹固定。固定座3设置在底座9上,底座9靠近吸引块4的一侧设有导向板91,导向板91具有贯穿以供吸引杆7通过的导向槽。
吸引块4具有贯穿的固定槽,固定槽内设有轴承41,检测机构1与吸引块4固定并使检测机构1出轴穿过吸引块4并与轴承41固定,检测机构1出轴穿过吸引块4后与联轴器2固定。
本实用新型具有能避免待测电机出轴从联轴器内脱出,且不影响待测电机上下料的优点。
1.一种电机检测用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检测机构相联动的联轴器及设置于联轴器轴向侧的固定座,所述联轴器侧设有吸引块,所述固定座滑动固定在沿前后方向设置的滑轨上,所述固定座具有放置电机的放置槽,且所述固定座具有推动面,固定座向前滑动以通过推动面推动电机向前移动以与联轴器配合,所述固定座上设有吸引杆,所述吸引块部分或全部由金属制成,所述吸引杆上固定有磁体;或吸引块上固定有磁体,吸引杆部分或全部由金属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检测用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杆远离吸引块的一端形成有外螺纹结构,所述固定座上设有朝前开口的内螺纹孔,所述吸引杆与固定座螺纹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检测用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块具有贯穿的固定槽,固定槽内设有轴承,检测机构与吸引块固定并使检测机构出轴穿过吸引块并与轴承固定,检测机构出轴穿过吸引块后与联轴器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检测用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设置在底座上,所述底座靠近吸引块的一侧设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具有贯穿以供吸引杆通过的导向槽。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