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方糖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无糖方糖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在进行方糖生产时,为了使方糖在一定外力作用下保持完整、达到棱角分明以及不易破损,通常在压制成型时,通过增加成型设备的压力,使得方糖致密,并同时添加一定量的粘结剂,防止方糖破损。
然而,上述现有技术生产的方糖通常存在一些缺陷:方糖的外表面覆盖有过多的糖粉,导致方糖的外观呈现糖粉的白色,而不是晶体糖原有的色泽;由于方糖内部致密,导致其溶解于水或其他液体时,分散性差、溶解速率慢,尤其是溶解于一些低温液体时,方糖难以溶解。
因此,亟需一种能够生产溶解性好、外管呈现晶体糖色泽的方糖的生产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无糖方糖生产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无糖方糖生产系统,包括:
酸粒制备工段,所述酸粒制备工段包括:
第一混合设备;
第一造粒设备,所述第一造粒设备与所述第一混合设备连接;
第一粉碎设备,所述第一粉碎设备与所述第一造粒设备连接;
第一筛选设备,所述第一筛选设备与所述第一粉碎设备连接;
碱粒制备工段,所述碱粒制备工段包括:
第二造粒设备;
方糖制备工段:
第二混合设备;
第一成型设备,所述第一成型设备分别与第一筛选设备、第二造粒设备和第二混合设备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
原料储备工段,所述原料储备工段包括:
第一储存设备,所述第一储存设备分别与所述第一造粒设备、第二造粒设备和第二混合设备连接;
第二储存设备,所述第二储存设备与所述第一混合设备和第二造粒设备连接;
第三储存设备,所述第三储存设备分别与所述第一混合设备和第二混合设备连接;
第四储存设备,所述第四储存设备与所述第一混合设备连接;
第五储存设备,所述第五储存设备与所述第一混合设备连接;
第六储存设备,所述第六储存设备与所述第二造粒设备连接;
优选地,所述酸粒制备工段还包括:
第七储存设备,所述第七储存设置分别与所述第一筛选设备和所述第二混合设备连接;
第八储存设备,所述第八储存设备分别与所述第一筛选设备和所述第二混合设备连接。
优选地,所述酸粒制备工段还包括:
第一干燥设备,所述第一干燥设备分别与所述第一造粒设备和所述第一粉碎设备连接。
优选地,所述碱粒制备工段还包括:
第二粉碎设备,所述第二粉碎设备与所述第二造粒设备连接。
优选地,所述碱粒制备工段还包括:
第二干燥设备,所述第二干燥设备与所述第二造粒设备连接。
优选地,所述方糖制备工段还包括:
第三干燥设备,所述第三干燥设备与所述第一成型设备连接。
优选地,所述方糖制备工段还包括:
第一冷却设备,所述第一冷却设备与所述第三干燥设备连接。
优选地,所述方糖制备工段还包括:
第一脱模设备,所述第一脱模设备与所述第一冷却设备连接。
优选地,所述方糖制备工段还包括:
第一包装设备,所述第一包装设备与所述第一脱模设备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无糖方糖生产系统,利用泡腾片的原理生产新型无糖方糖,通过酸粒制备工段、碱粒制备工段和方糖制备工段的设置,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确保生产的新型无糖方糖具有溶解性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的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酸粒制备工段100;第一混合设备101;第一造粒设备102;第一粉碎设备103;第一筛选设备104;第一干燥设备105;第七储存设备106;第八储存设备107;
碱粒制备工段200;第二粉碎设备201;第二造粒设备202;第二干燥设备203;
方糖制备工段300;第二混合设备301;第一成型设备302;第三干燥设备303;第一冷却设备304;第一脱模设备305;第一包装设备306;
原料储备工段400;第一储存设备401;第二储存设备402;第三储存设备403;第四储存设备404;第五储存设备405;第六储存设备40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无糖方糖生产系统,包括酸粒制备工段100、碱粒制备工段200、方糖制备工段300和原料储备工段400,方糖制备工段300分别与酸粒制备工段100和碱粒制备工段200进行连接,原料储备工段400分别与酸粒制备工段100、碱粒制备工段200和方糖制备工段300进行连接。
原料储备工段400包括第一储存设备401、第二储存设备402、第三储存设备403、第四储存设备404、第五储存设备405、第六储存设备406,原料储备工段400内的各储存设备之间互不连接。
其中,第一储存设备401用于储存糖醇原料,如山梨糖醇、木糖醇、乳糖醇、赤藓糖醇、麦芽糖醇、异麦芽酮糖醇等原料。
第二储存设备402用于储存粘结剂原料,如阿拉伯胶、菊粉、羧甲基纤维素钠、黄原胶等原料。
第三储存设备403用于储存甜味剂原料,如阿斯巴甜、安赛蜜、甜菊糖、罗汉果甜苷、三氯蔗糖等原料。
第四储存设备404用于储存酸原料,如柠檬酸、苹果酸、乳酸、富马酸等原料。
第五储存设备405用于储存氯化钠原料。
第六储存设备406用于储存碳酸氢钠原料。
进一步地,原料储备工段400内的各储存设备根据储存的原料可以是储存罐、储存桶等常用储存设备。
酸粒制备工段100包括第一混合设备101、第一造粒设备102、第一粉碎设备103、第一筛选设备104、第一干燥设备105、第七储存设备106和第八储存设备107,其中,第一混合设备101、第一造粒设备102、第一干燥设备105、第一粉碎设备103和第一筛选设备104依次连接,第一筛选设备104分别与第七储存设备106和第八储存设备107进行连接。
其中,第一混合设备101分别与第二储存设备402、第三储存设备403、第四储存设备404和第五储存设备405进行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混合设备101为常用的混合机,如搅拌混合机等。
第一造粒设备102与第一储存设备401进行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造粒设备102为流化床包衣造粒设备。
第一筛选设备104包括一60目的筛网,用于对经第一粉碎设备103的粉碎处理的酸粒进行筛选。
第七储存设备106用于储存颗粒度大于60目的酸粒细粉。
第八储存设备107用于储存颗粒度小于60目的酸粒颗粒。
进一步地,第七储存设备106和第八储存设备107可以是储存罐、储存桶等常用储存设备。
碱粒制备工段200包括第二粉碎设备201、第二造粒设备202和第二干燥设备203,其中,第二粉碎设备201、第二造粒设备202和第二干燥设备203依次连接。
其中,第二粉碎设备201与第一储存设备401连接,第二造粒设备202与第六储存设备406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粉碎设备201和第二造粒设备202之间还设置有第二筛选设备(图中未示出),用于对经第二粉碎设备201粉碎的糖醇进行筛选,获得颗粒度小于100目的糖醇颗粒,并将糖醇颗粒输送至第二造粒设备202。
进一步地,第二造粒设备202为使用湿法制粒的设备。
方糖制备工段300包括第二混合设备301、第一成型设备302、第三干燥设备303、第一冷却设备304、第一脱模设备305和第一包装设备306,其中,第二混合设备301、第一成型设备302、第三干燥设备303、第一冷却设备304、第一脱模设备305和第一包装设备306依次连接。
其中,第二混合设备301分别与第一储存设备401、第七储存设备106、第八储存设备107和第二干燥设备203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混合设备301为常用的混合机,如搅拌混合机等。
本实用新型的生产过程如下:
制备酸粒:
在第一混合设备101内,第二储存设备402输送的粘结剂、第三储存设备403输送的甜味剂、第四储存设备404输送的酸、第五储存设备405输送的氯化钠溶解于蒸馏水(或乙醇)中,进行混合,得到第一溶液;
在第一造粒设备102内,即流化床包衣造粒设备内,第一储存设备401输送糖醇至第一造粒设备102内,第一造粒设备102对糖醇从流化床的底部施加正压,使其由下向上加速流动,流化床的上部施以负压由上向下振动使混合物料在流化床内上下沸腾,流化床侧部的喷枪将第一混合设备101制备的第一溶液连续喷涂到沸腾的混合物料上,控制流化进风温度为70~85℃;
使用第一干燥设备105对第一造粒设备102制得的酸粒进行干燥,待酸粒的含水量小于等于3.0%时,停止干燥,降温后出料;
使用第一粉碎设备103对经第一干燥设备105干燥后的酸粒进行粉碎;
使用第一筛选设备104对经第一粉碎设备103粉碎后的酸粒进行筛选;
将经第一筛选设备104筛选得到的储存颗粒度大于60目的酸粒细粉输送至第七储存设备106,将经第一筛选设备104筛选得到的储存颗粒度小于60目的酸粒颗粒输送至第八储存设备107;
制备碱粒:
使用第二粉碎设备201,对第一储存设备401输送的糖醇进行粉碎,并将颗粒度小于100目的糖醇颗粒输送至第二造粒设备202;
在第二造粒设备202内,通过湿法制粒,将第二储存设备402输送的粘结剂、第六储存设备406输送的碳酸氢钠和经第二粉碎设备201粉碎得到的糖醇颗粒制备成碱粒;
使用第二干燥设备203对第二造粒设备202制得的碱粒进行干燥,待碱粒含水量小于等于3.0%时,停止干燥,降温后出料;
制备无糖方糖:
在第二混合设备301内,对第一储存设备401输送的糖醇进行喷雾加湿,得到第一混合物;
然后按顺序依次进行如下操作:第八储存设备107向第二混合设备301输送酸粒颗粒,第七储存设备106向第二混合设备301输送酸粒细粉,第二干燥设备203向第二混合设备301输送碱粒,第二混合设备301将第一混合物、酸粒颗粒、酸粒细粉和碱粒进行混合,得到第二混合物;
在第一成型设备303内,对第二混合物进行压制成型,得到新型无糖方糖;
使用第三干燥设备304对第一成型设备303制得的新型无糖方糖进行干燥,待新型无糖方糖的含水量小于等于0.5%时,停止干燥,降温后出料;
使用第一冷却设备304对经第三干燥设备304干燥后的新型无糖方糖进行冷却,使之温度低于30℃;
在第一脱模设备305内,对经第一冷却设备304冷却后的新型无糖方糖进行脱模操作;
在第一包装设备306内,对经第一脱模设备305脱模后的新型无糖方糖进行密封包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酸粒制备工段、碱粒制备工段和方糖制备工段的设置,分别生产酸粒、碱粒和方糖,在方糖制备工段,将酸粒、碱粒和糖醇进行混合,生产得到新型无糖方糖,使得新型无糖方糖的溶解性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1.一种新型无糖方糖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酸粒制备工段,所述酸粒制备工段包括:
第一混合设备;
第一造粒设备,所述第一造粒设备与所述第一混合设备连接;
第一粉碎设备,所述第一粉碎设备与所述第一造粒设备连接;
第一筛选设备,所述第一筛选设备与所述第一粉碎设备连接;
碱粒制备工段,所述碱粒制备工段包括:
第二造粒设备;
方糖制备工段:
第二混合设备;
第一成型设备,所述第一成型设备分别与第一筛选设备、第二造粒设备和第二混合设备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无糖方糖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原料储备工段,所述原料储备工段包括:
第一储存设备,所述第一储存设备分别与所述第一造粒设备、第二造粒设备和第二混合设备连接;
第二储存设备,所述第二储存设备与所述第一混合设备和第二造粒设备连接;
第三储存设备,所述第三储存设备分别与所述第一混合设备和第二混合设备连接;
第四储存设备,所述第四储存设备与所述第一混合设备连接;
第五储存设备,所述第五储存设备与所述第一混合设备连接;
第六储存设备,所述第六储存设备与所述第二造粒设备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无糖方糖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酸粒制备工段还包括:
第七储存设备,所述第七储存设置分别与所述第一筛选设备和所述第二混合设备连接;
第八储存设备,所述第八储存设备分别与所述第一筛选设备和所述第二混合设备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新型无糖方糖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酸粒制备工段还包括:
第一干燥设备,所述第一干燥设备分别与所述第一造粒设备和所述第一粉碎设备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无糖方糖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碱粒制备工段还包括:
第二粉碎设备,所述第二粉碎设备与所述第二造粒设备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新型无糖方糖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碱粒制备工段还包括:
第二干燥设备,所述第二干燥设备与所述第二造粒设备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无糖方糖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方糖制备工段还包括:
第三干燥设备,所述第三干燥设备与所述第一成型设备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无糖方糖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方糖制备工段还包括:
第一冷却设备,所述第一冷却设备与所述第三干燥设备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无糖方糖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方糖制备工段还包括:
第一脱模设备,所述第一脱模设备与所述第一冷却设备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型无糖方糖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方糖制备工段还包括:
第一包装设备,所述第一包装设备与所述第一脱模设备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