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瓶包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塑料瓶装袋机。
背景技术:
生活用到的塑料瓶大都为吹塑工艺制成,塑料瓶在吹塑机中产出后,需要将塑料瓶码放好后装袋密封,以便于对塑料瓶的运输。由于吹塑机的生产速率较快,采用人工的方式装袋则至少需要两个人的配合,装袋的效率较低。
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208963388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推箱式塑料瓶装袋机,包括包括机架,机架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成品平台与码放平台,所述码放平台的前侧设置有送料装置,送料装置的前侧上方设置有第一推送板,第一推送板通过第一气缸可沿前后方向移动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码放平台的顶部可沿前后方向移动的设置有随动挡板,随动挡板与所述第一推送板平行设置,随动挡板连接有随动驱动装置,所述码放平台的上方可左右滑动的设置有第二推送板,第二推送板与所述第一推送板垂直设置;所述成品平台与码放平台之间由右往左依次设置有撑袋装置、塑料袋热合装置与塑料袋压紧装置。
这种推箱式塑料瓶装袋机虽然能够将塑料瓶码排、装袋和密封,但是其将塑料瓶装满一袋之后,需要人工在装袋机上放置包装袋,不便于操作人员对装袋机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料瓶装袋机,其将塑料瓶包装好后,不需要操作人员频繁的去放置新的包装袋,使操作人员使用装袋机时更便捷,提高了装袋机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塑料瓶装袋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码放平台、设置在机架上且位于码放平台一侧的装袋平台、设置在机架上且位于码放平台和装袋平台之间的装袋机构、设置在机架上的前热合机构、两个设置在机架上的侧热合机构,所述装袋机构包括固设在机架上且位于装袋平台和码放平台之间的过渡板、转动连接在机架上且位于过渡板上方的上卷辊、转动连接在机架上且位于过渡板下方的下卷辊,所述过渡板、装袋平台、码放平台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所述上卷辊的外周面上缠绕有包装袋,所述包装袋远离上卷辊的一端穿过过渡板与码放平台之间的间隙缠绕在下卷辊的外周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码放平台上的塑料瓶码放好之后,将码放好的塑料瓶从码放平台推送至装袋平台上,在塑料瓶经过包装袋时,塑料瓶带动包装袋同时运动,使包装袋包覆在塑料瓶的上下两端,当塑料瓶完全进入包装袋之后,前热合机构将包装袋前端开口密封并将包装袋切断,侧热合机构将包装袋的两侧开口密封,完成对塑料瓶的装袋,塑料瓶装袋后,不需要操作人员去放置新的包装袋,使操作人员使用装袋机时更便捷,提高了装袋机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上转动连接有下限位轴,所述下限位轴的轴线与下卷辊的轴线平行,且所述下限位轴位于码放平台和过渡板之间,所述机架上转动连接有上限位轴,所述上限位轴位于下限位轴的上方,且所述上限位轴的轴线与上卷辊的轴线平行,所述包装袋与上限位轴和下限位轴相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限位轴和下限位轴使包装袋包覆在塑料瓶上更贴合,使塑料瓶装袋后更紧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热合机构包括设置在装袋平台和过渡板之间的第一压板、设置在机架上且用于使第一压板上下运动的第一气缸、两个设置在第一压板顶面的第一热压条、设置在第一压板上方且与其平行的第二压板、设置在机架上且用于使第二压板上下运动的第二气缸、两个设置在第二压板底面的第二热压条、设置在第二压板底面且位于两个第二热压条之间的第一闸刀,所述两个第一热压条与两个第二热压条一一对应,所述第一闸刀的刀刃朝向第一压板,所述第一压板上开设有与第一闸刀相适配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位于两个第一热压条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包装袋的前端开口密封时,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同时运动,使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同时向包装袋方向运动,从而使两个第一热压条和两个第二热压条将包装袋的上下两层夹紧并加热密封,并且在第一闸刀的作用下将包装袋切开,完成对包装袋前端开口密封,由于第一闸刀位于两个第二热压条之间,所以切断后的包装袋依然会连接在一起,便于对后续塑料瓶的包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压板的底面固设有第一推杆,所述第一推杆沿高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推杆与机架滑移连接,所述第二压板的顶面固设有第二推杆,所述第二推杆沿高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推杆与机架滑移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推杆对第一压板的运动起到导向作用,使第一压板运动时更稳定,第二推杆对第二压板的运动起到导向作用,使第二压板运动时更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侧热合机构包括设置在装袋平台于下卷辊轴向一侧的第三压板、设置在机架上且用于使第三压板上下运动的第三气缸、设置在第三压板顶面的第三热压条、设置在第三压板上方且与其平行的第四压板、设置在机架上且用于使第四压板上下运动的第四气缸、设置在第四压板顶面的第四热压条,所述第三压板与第一压板垂直,所述第四压板与第二压板垂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前热合机构将塑料瓶包装袋的前端开口密封后,第三气缸和第四气缸同时运动,使第三压板和第四压板同时运动,第三热压条和第四热压条将包装袋的侧边开口夹紧并加热密封,完成对包装袋两侧开口的密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三压板的底面固设有第三推杆,所述第三推杆沿高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三推杆与机架滑移连接,所述第四压板的顶面固设有第四推杆,所述第四推杆沿高度方向设置,所述第四推杆与机架滑移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推杆对第三压板起到导向作用,使第三压板运动时更稳定,第四推杆对第四压板起到导向作用,使第四压板运动时更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四压板的底面固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闸刀,所述第二闸刀位于第四热压条远离装袋平台的一侧,所述第三压板的顶面开设有与第二闸刀相适配的第二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闸刀和第二凹槽的配合可将包装袋密封后多余的边角切除,便于对装袋后的塑料瓶进行码垛等操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码放平台顶面设置有两个挡板,两个所述挡板沿下卷辊的轴向间隔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挡板对塑料瓶码放时起到限位作用,在推送码放好的塑料瓶时不容易出现松散的现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将塑料瓶装袋后,不需要操作人员去放置新的包装袋,使操作人员使用装袋机时更便捷,提高了装袋机的实用性。
2.前热合机构在密封包装袋的前端开口时,通过两个第一热压条和两个第二热压条同时对包装袋的前端开口密封,并且第一闸刀将两侧密封的中间切断,使切断后的包装袋依然会连接在一起,便于对后续塑料瓶的包装便于对后续塑料瓶的包装。
3.两个侧热合机构在将包装袋两侧开口密封后使用第二闸刀将侧边多余的边角切除,便于对包装好的塑料瓶进行码垛等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装袋机构和前热合机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图3中的a部放大图;
图5是表示侧热合机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图5中的b部放大图。
图中,1、机架;2、码放平台;21、挡板;3、装袋平台;4、装袋机构;41、过渡板;42、下卷辊;43、上卷辊;44、下限位轴;45、上限位轴;46、包装袋;5、前热合机构;51、第一压板;511、第一凹槽;52、第一气缸;53、第一推杆;54、第二压板;55、第二气缸;56、第二推杆;57、第一热压条;58、第二热压条;59、第一闸刀;6、侧热合机构;61、第三压板;611、第二凹槽;62、第三气缸;63、第三推杆;64、第四压板;65、第四气缸;66、第四推杆;67、第三热压条;68、第四热压条;69、第二闸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塑料瓶装袋机,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机架1,机架1上固设有码放平台2,码放平台2设置为水平放置的长方形板,码放平台2的顶面固设有两个挡板21,两个挡板21沿码放平台2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机架1上还固设有装袋平台3,装袋平台3位于码放平台2长度方向的一侧,装袋平台3设置为水平放置的长方形板,且装袋平台3与码放平台2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装袋平台3和码放平台2之间设置有装袋机构4,装袋平台3靠近装袋机构4的一侧设置有前热合组件,装袋平台3沿其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侧热合机构6。
如图3所示,装袋机构4包括过渡板41,过渡板41沿装袋平台3的宽度方向设置,过渡板41与装袋平台3平行,且过渡板41位于装袋平台3和码放平台2之间。过渡板41的下方设置有下卷辊42,下卷辊42沿装袋平台3的宽度方向设置,且下卷辊42轴向的两端分别与机架1转动连接。过渡板41的上方设置有上卷辊43,上卷辊43的轴线与下卷辊42的轴线平行,且上卷辊43轴向的两端分别与机架1转动连接。过渡板41与码放平台2之间设置有下限位轴44,下限位轴44的轴线与下卷辊42的轴线平行,且下限位轴44轴向的两端分别与机架1转动连接,下限位轴44的上方设置有上限位轴45,上限位轴45的轴线与下限位轴44的轴线平行,下限位轴44轴向的两端分别与机架1转动连接,且上限位轴45与下限位轴44的间距与塑料瓶的高度相适配。上卷辊43的外周面缠绕有包装袋46,包装袋46远离上卷辊43的一端穿过下限位轴44与码放平台2之间的缝隙缠绕在下卷辊42的外周面上,且包装袋46与上限位轴45、下限位轴44相抵触。
如图3所示,前热合机构5包括设置在装袋平台3与过渡板41之间的第一压板51,第一压板51沿装袋平台3的宽度方向设置,第一压板51与装袋平台3平行且第一压板51的顶面高度低于装袋平台3的顶面高度,第一压板51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气缸52,第一气缸52沿竖直方向安装在机架1上,第一气缸52的活塞杆贯穿机架1与第一压板51固定连接。第一压板51的底面固设有两个第一推杆53,第一推杆53沿竖直方向设置且贯穿机架1与其滑移连接,两个第一推杆53沿第一压板5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第一气缸52位于两个第一推杆53之间。第一压板51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压板54,第二压板54与第一压板51互相平行,第二压板54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气缸55,第二气缸55沿竖直方向安装在机架1上,且第二气缸55的活塞杆贯穿机架1与第二压板54的顶面固定连接。第二压板54的顶面固设有两个第二推杆56,第二推杆56沿竖直方向设置且贯穿机架1与其滑移连接,两个第二推杆56沿第二压板54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第二气缸55位于两个第二推杆56之间。
如图4所示,第一压板51的顶面固设有两个第一热压条57,第一热压条57沿第一压板51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两个第一热压条57沿第一压板5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二压板54的底面固设有两个第二热压条58,两个第二热压条58与两个第一热压条57一一对应,第二热压条58沿第二压板54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两个第二热压条58沿第二压板54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两个第二热压条58之间设置有第一闸刀59,第一闸刀59固设在第二压板54的底面且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第一闸刀59的刀刃朝向第一压板51,第一压板51上开设有与第一闸刀59相适配的第一凹槽511,第一凹槽511沿第一压板51的长度方向设置,且第一凹槽511位于两个第一热压条57之间。
如图5所示,侧热合机构6包括第三压板61,第三压板61沿装袋平台3的长度方向设置,且第三压板61与装袋平台3平行,第三压板61的下方设置有第三气缸62,第三气缸62沿竖直方向安装在机架1上,且第三气缸62的活塞杆贯穿机架1并与第三压板61的底面固定连接。第三压板61的底面固设有两个第三推杆63,第三推杆63沿竖直方向设置且贯穿机架1与其滑移连接,两个第三推杆63沿第三压板6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第三气缸62位于两个第三推杆63之间。第三压板61的上方设置有第四压板64,第四压板64沿装袋平台3的长度方向设置,且第四压板64与第三压板61平行,第四压板64的上方设置有第四气缸65,第四气缸65沿竖直方向安装在机架1上,第四气缸65的活塞杆贯穿机架1与第四压板64的顶面固定连接。第四压板64的顶面固设有两个第四推杆66,第四推杆66沿竖直方向设置且贯穿机架1与其滑移连接,两个第四推杆66沿第四压板64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第四气缸65位于两个第四推杆66之间。
如图6所示,第三压板61的顶面固设有第三热压条67,第三热压条67沿第三压板61的长度方向设置,第四压板64的底面固设有第四热压条68,第四热压条68沿第三压板61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三热压条67与第四热压条68相对应。第四热压条68远离装袋平台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闸刀69,第二闸刀69沿第四压板64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闸刀69的刀刃朝向第三压板61,且第三压板61上开设有与第二闸刀69相适配的第二凹槽611,第二凹槽611沿第四压板64的长度方向设置。
将生产出的塑料均匀的码放在码放平台2上之后,推动码放好的塑料瓶,使塑料瓶向装袋平台3的方向运动。在塑料瓶经过码放平台2和过渡板41之间时,位于最前方一排的塑料瓶会推动上限位轴45和下限位轴44之间的包装袋46运动,使包装袋46覆盖在塑料瓶的上方和下方,从而实现对塑料瓶的装袋。当塑料瓶在完全装入包装袋46后,第一气缸52和第二气缸55同时运动,使第一压板51和第二压板54同时向包装袋46的方向运动,两个第一热压条57和两个第二热压条58将上下两层包装袋46夹紧并加热,从而将包装袋46的前端开口密封,并且第一闸刀59将包装好的包装袋46与未使用的包装袋46分离开,由于第一闸刀59位于两个第一热压条57之间,所以包装袋46被切开后,未使用的上下两侧包装袋46会在第一热压条57和第二热压条58的作用下连接在一起,以便于对后续的塑料瓶进行包装。前热合机构5对包装袋46的前端密封好后,装袋平台3两侧的第三气缸62和第四气缸65同时向包装袋46的方向运动,使第三热压条67和第四热压条68夹紧塑料瓶侧边开口的上下两层包装袋46并对其加热,从而将塑料瓶两侧的开口进行密封,并且在第二闸刀69的作用下将多余的边料切除,完成对包装袋46开口的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塑料瓶装袋机在将塑料瓶包装好后,不需要操作人员频繁的去放置新的包装袋46,只需在上卷辊43和下卷辊42上的包装袋46使用完之后,在上卷辊43和下卷辊42上重新缠绕新的包装袋46即可,使操作人员使用装袋机时更便捷,提高了装袋机的实用性。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1.一种塑料瓶装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设置在机架(1)上的码放平台(2)、设置在机架(1)上且位于码放平台(2)一侧的装袋平台(3)、设置在机架(1)上且位于码放平台(2)和装袋平台(3)之间的装袋机构(4)、设置在机架(1)上的前热合机构(5)、两个设置在机架(1)上的侧热合机构(6),所述装袋机构(4)包括固设在机架(1)上且位于装袋平台(3)和码放平台(2)之间的过渡板(41)、转动连接在机架(1)上且位于过渡板(41)上方的上卷辊(43)、转动连接在机架(1)上且位于过渡板(41)下方的下卷辊(42),所述过渡板(41)、装袋平台(3)、码放平台(2)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所述上卷辊(43)的外周面上缠绕有包装袋(46),所述包装袋(46)远离上卷辊(43)的一端穿过过渡板(41)与码放平台(2)之间的间隙缠绕在下卷辊(42)的外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瓶装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转动连接有下限位轴(44),所述下限位轴(44)的轴线与下卷辊(42)的轴线平行,且所述下限位轴(44)位于码放平台(2)和过渡板(41)之间,所述机架(1)上转动连接有上限位轴(45),所述上限位轴(45)位于下限位轴(44)的上方,且所述上限位轴(45)的轴线与上卷辊(43)的轴线平行,所述包装袋(46)与上限位轴(45)和下限位轴(44)相抵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瓶装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热合机构(5)包括设置在装袋平台(3)和过渡板(41)之间的第一压板(51)、设置在机架(1)上且用于使第一压板(51)上下运动的第一气缸(52)、两个设置在第一压板(51)顶面的第一热压条(57)、设置在第一压板(51)上方且与其平行的第二压板(54)、设置在机架(1)上且用于使第二压板(54)上下运动的第二气缸(55)、两个设置在第二压板(54)底面的第二热压条(58)、设置在第二压板(54)底面且位于两个第二热压条(58)之间的第一闸刀(59),所述两个第一热压条(57)与两个第二热压条(58)一一对应,所述第一闸刀(59)的刀刃朝向第一压板(51),所述第一压板(51)上开设有与第一闸刀(59)相适配的第一凹槽(511),所述第一凹槽(511)位于两个第一热压条(57)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塑料瓶装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板(51)的底面固设有第一推杆(53),所述第一推杆(53)沿高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推杆(53)与机架(1)滑移连接,所述第二压板(54)的顶面固设有第二推杆(56),所述第二推杆(56)沿高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推杆(56)与机架(1)滑移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瓶装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热合机构(6)包括设置在装袋平台(3)于下卷辊(42)轴向一侧的第三压板(61)、设置在机架(1)上且用于使第三压板(61)上下运动的第三气缸(62)、设置在第三压板(61)顶面的第三热压条(67)、设置在第三压板(61)上方且与其平行的第四压板(64)、设置在机架(1)上且用于使第四压板(64)上下运动的第四气缸(65)、设置在第四压板(64)顶面的第四热压条(68),所述第三压板(61)与第一压板(51)垂直,所述第四压板(64)与第二压板(54)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塑料瓶装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压板(61)的底面固设有第三推杆(63),所述第三推杆(63)沿高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三推杆(63)与机架(1)滑移连接,所述第四压板(64)的顶面固设有第四推杆(66),所述第四推杆(66)沿高度方向设置,所述第四推杆(66)与机架(1)滑移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塑料瓶装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压板(64)的底面固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闸刀(69),所述第二闸刀(69)位于第四热压条(68)远离装袋平台(3)的一侧,所述第三压板(61)的顶面开设有与第二闸刀(69)相适配的第二凹槽(61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塑料瓶装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码放平台(2)顶面设置有两个挡板(21),两个所述挡板(21)沿下卷辊(42)的轴向间隔设置。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