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吸式线充、无线充电二合一车载手机支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249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支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磁吸式线充、无线充电二合一车载手机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移动手机在近些年得到了大力的普及,人人都拥有一部手机,当手机需要把电能耗尽之时需要进行充电,现在人们的充电方式一般都是通过充电器连接充电线后插在手机上进行充电,这种充电方式不够方便,特别是在一些特殊场合的时候,如果需要腾出双手来插拔充电器会造成一定的危险。

在开车的时候,手机需要导航,又需要充电,单纯的手机支架可以解决手机放置的问题,但是却不能充电,需要另外连接充电线,导致车内线路复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磁吸式线充、无线充电二合一车载手机支架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磁吸式线充、无线充电二合一车载手机支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磁吸式线充、无线充电二合一车载手机支架,包括三角支架,所述三角支架的底壁上固定连接有圆柱体,所述圆柱体的下端转动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开设有与圆柱体对应的圆形槽,所述圆形槽内固定连接有轴承座,且圆柱体的下端与轴承座内的轴承转动连接,所述三角支架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凸形块,所述凸形块远离三角支架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球头连杆,且球头连杆远离凸形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磁性圆板,所述三角支架远离凸形块的侧壁上开设有圆形槽,所述圆形槽内固定连接有无线充电感应板,所述无线充电感应板外侧的三角支架侧壁上设置有手机固定机构。

优选地,所述底座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圆形槽连通的螺纹孔,且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与圆柱体固定的紧固旋钮。

优选地,所述螺纹孔贯穿轴承座并与圆形槽连通,所述底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双面胶。

优选地,所述三角支架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与无线充电感应板连接的无线充电模块,所述三角支架内底壁上固定连接有蓄电池,且无线充电模块与蓄电池之间由usb线连接。

优选地,所述蓄电池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且安装板与三角支架内壁之间由多个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蓄电池的侧壁上设置有充电接口。

优选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开设在三角支架侧壁上的条形槽,所述条形槽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外侧滑动套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条形槽内顶壁与滑块之间的滑杆外侧固定套接有弹簧,所述三角支架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与限位块对应的固定块,且固定块与限位块相对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在三角支架的下侧连接有底座,在使用支架时,能够将底座固定在汽车内部的中控台上,并且在底座的上端转动连接有圆柱体,可以根据充电使用的需要对三角支架的角度进行相应的调节,满足手机不同充电的使用需要。

2.本实用采用磁吸式线充和无线充电结合的方式对手机进行充电,避免开车时需要另接充电线,减少线路复杂程度,并在无线充电区域的两侧设置有固定机构,能够适用于不同尺寸的手机,并保证手机在充电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磁吸式线充、无线充电二合一车载手机支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磁吸式线充、无线充电二合一车载手机支架的底座侧面剖视图。

图中:1三角支架、2圆柱体、3底座、4轴承座、5凸形块、6球头连杆、7磁性圆板、8无线充电感应板、9无线充电模块、10蓄电池、11滑杆、12滑块、13限位块、14弹簧、15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磁吸式线充、无线充电二合一车载手机支架,包括三角支架1,三角支架1的底壁上固定连接有圆柱体2,圆柱体2的下端转动连接有底座3,底座3的上端开设有与圆柱体2对应的圆形槽,圆形槽内固定连接有轴承座4,且圆柱体2的下端与轴承座4内的轴承转动连接,底座3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圆形槽连通的螺纹孔,且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与圆柱体2固定的紧固旋钮,具体的,螺纹孔贯穿轴承座4并与圆形槽连通,底座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双面胶,能够将底座3固定在汽车内部的中控台上,并且在底座1的上端转动连接有圆柱体2,可以根据充电使用的需要对三角支架1的角度进行相应的调节,满足手机不同充电的使用需要。

其中,三角支架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凸形块5,凸形块5远离三角支架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球头连杆6,且球头连杆6远离凸形块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磁性圆板7,可以将手机吸附的磁性圆板7的外侧,利用外部的充电线对手机进行有线充电,三角支架1远离凸形块5的侧壁上开设有圆形槽,圆形槽内固定连接有无线充电感应板8,三角支架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与无线充电感应板8连接的无线充电模块9,三角支架1内底壁上固定连接有蓄电池10,且无线充电模块9与蓄电池10之间由usb线连接,蓄电池10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且安装板与三角支架1内壁之间由多个螺栓固定连接,蓄电池10的侧壁上设置有充电接口,具体的,无线充电模块9为现有技术,能够为手机无线进行充电,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无线充电感应板8外侧的三角支架1侧壁上设置有手机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开设在三角支架1侧壁上的条形槽,条形槽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滑杆11,滑杆11的外侧滑动套接有滑块12,滑块12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3,条形槽内顶壁与滑块12之间的滑杆11外侧固定套接有弹簧14,三角支架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与限位块13对应的固定块15,且固定块15与限位块13相对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在固定机构的使用下,能够适用于不同尺寸的手机,并保证手机在充电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三角支架1的下侧连接有底座3,在使用支架时,能够将底座3固定在汽车内部的中控台上,并且在底座1的上端转动连接有圆柱体2,可以根据充电使用的需要对三角支架1的角度进行相应的调节,满足手机不同充电的使用需要,在充电的过程中,采用磁吸式线充和无线充电结合的方式对手机进行充电,避免开车时需要另接充电线,减少线路复杂程度,并在无线充电区域的两侧设置有固定机构,能够适用于不同尺寸的手机,并保证手机在充电时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磁吸式线充、无线充电二合一车载手机支架,包括三角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支架(1)的底壁上固定连接有圆柱体(2),所述圆柱体(2)的下端转动连接有底座(3),所述底座(3)的上端开设有与圆柱体(2)对应的圆形槽,所述圆形槽内固定连接有轴承座(4),且圆柱体(2)的下端与轴承座(4)内的轴承转动连接,所述三角支架(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凸形块(5),所述凸形块(5)远离三角支架(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球头连杆(6),且球头连杆(6)远离凸形块(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磁性圆板(7),所述三角支架(1)远离凸形块(5)的侧壁上开设有圆形槽,所述圆形槽内固定连接有无线充电感应板(8),所述无线充电感应板(8)外侧的三角支架(1)侧壁上设置有手机固定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吸式线充、无线充电二合一车载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圆形槽连通的螺纹孔,且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与圆柱体(2)固定的紧固旋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吸式线充、无线充电二合一车载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孔贯穿轴承座(4)并与圆形槽连通,所述底座(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双面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吸式线充、无线充电二合一车载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支架(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与无线充电感应板(8)连接的无线充电模块(9),所述三角支架(1)内底壁上固定连接有蓄电池(10),且无线充电模块(9)与蓄电池(10)之间由usb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吸式线充、无线充电二合一车载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10)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且安装板与三角支架(1)内壁之间由多个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蓄电池(10)的侧壁上设置有充电接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吸式线充、无线充电二合一车载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开设在三角支架(1)侧壁上的条形槽,所述条形槽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滑杆(11),所述滑杆(11)的外侧滑动套接有滑块(12),所述滑块(12)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3),所述条形槽内顶壁与滑块(12)之间的滑杆(11)外侧固定套接有弹簧(14),所述三角支架(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与限位块(13)对应的固定块(15),且固定块(15)与限位块(13)相对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磁吸式线充、无线充电二合一车载手机支架,包括三角支架,所述三角支架的底壁上固定连接有圆柱体,所述圆柱体的下端转动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开设有与圆柱体对应的圆形槽,所述圆形槽内固定连接有轴承座,且圆柱体的下端与轴承座内的轴承转动连接,所述三角支架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凸形块,所述凸形块远离三角支架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球头连杆,且球头连杆远离凸形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磁性圆板。本实用新型采用磁吸式线充和无线充电结合的方式对手机进行充电,避免开车时需要另接充电线,减少线路复杂程度,并且能够适用于不同尺寸的手机,并保证手机在充电时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文铎;吴培峰;高飞;杨璐;钱银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科技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9.10.21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07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