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管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品类管件加工区转运暂存系统及加工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2.管件厂商的管件品类繁多,在管件加工过程中的各种半成品管件需要经过多道加工工序,也就是说用于某一工序的设备需要先后加工不同品类的半成品管件。但是目前常用的管件生产线大多是针对一种管件的连续的生产线,如申请号为201910882039.3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一种弯管加工流水线,依次布置有包括用于管件进料的第一输送线、用于管件表面清刷的刷管工作站、用于管件切割的激光切割装置、以及用于管件扩孔的扩孔生产线;所述第一输送线与刷管工作站相连接;所述刷管工作站与激光切割装置之间设有用于管件流转的第一机械手;所述激光切割装置与扩孔生产线之间设有用于管件流转的第三机械手。该专利通过第一机械手、第二机械手和第三机械手将管件在连续排列的工序设备之间转运,提高了加工高效率,但这种连续的生产线是一次性完成对管件的整个加工流程,其余品类管件需要等待这类管件完全加工完,总体上针对多品类管件的总体生产计划难以合理调整;该生产线整体的加工效率实际上是取决于其中最慢的一个工序设备的,这一个最慢的工序设备来不及加工,则其余工序设备只能等待,其余工序设备的利用率低;另外,若某一个工序设备出现故障,则整条加工生产线全部停止,其余正常的工序设备也只能停止工作,大大影响整体的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3.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品类管件加工区转运暂存系统,包括转运路网、转运小车、暂存库以及两个以上离散排布的特定加工区,每个所述特定加工区都单独对应一种加工工序且任意两个所述特定加工区的加工工序都不同,所述转运路网能够将所述暂存库与每个所述特定加工区相连通,所述转运小车沿着所述转运通道行走并用于在所述暂存库和所述特定加工区之间转运管件。
4.作为本发明的优选,还包括用于盛放管件的分类框,任意一个所述分类框用于盛放同一种品类的管件,所述转运小车对所述分类框进行转运。
5.作为本发明的优选,还包括中转控制模块,所述分类框上设置有识别码,所述特定加工区设置有扫描仪,所述分类框离开所述特定加工区时所述识别码经过所述扫描仪,并且所述扫描仪将所述分类框的状态更新至当前工序并上传至所述中转控制模块,所述中转控制模块能够接收到所有的所述特定加工区的产出量和产出频率并判断所述特定加工区是否拥挤,随后能够决定将任意所述特定加工区的产出的所述分类框运送至下一道工序对应的所述特定加工区或运送至所述暂存库中。
6.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特定加工区按照工序顺序依次分为初成型区、二次成型
区、清洗区、焊接区、退火区、气密性检测区、抛光区、密封圈安装区、打标区和包装区,所述暂存库内具有多条在前后方向上排布且左右延伸的内部通道,所述内部通道与所述转运路网相连。
7.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转运路网包括设置在所述暂存库左侧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纵向通道,所述第一纵向通道与所述内部通道相连;所述初成型区和所述清洗区位于所述第一纵向通道左侧,所述转运路网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纵向通道左侧且沿左右横向延伸的第一横向通道和第二横向通道,所述第一横向通道穿过所述清洗区,所述第二横向通道穿过所述初成型区。
8.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焊接区和所述二次成型区位于所述暂存区右侧且前后间隔排布,所述退火区位于所述焊接区右侧,所述转运路网还包括位于所述暂存库右侧并连接所述内部通道的第二纵向通道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二纵向通道右侧且沿左右横向延伸的第三横向通道和第四横向通道,所述第三横向通道穿过所述焊接区和所述退火区,所述第四横向通道穿过所述二次成型区。
9.作为本发明的优选,还包括第一成品库和第二成品库,所述第一成品库位于所述暂存库和所述二次成型区后方,所述第二成品库位于所述二次成型区右侧,所述转运路网还包括第三纵向通道和第五横向通道,所述第三纵向通道从所述二次成型区和所述第二成品库之间穿过并连接所述第三横向通道和所述第四横向通道的第三纵向通道,所述第五横向通道位于所述第一成品库后侧且连接在所述第一纵向通道和所述第三纵向通道之间。
10.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气密性检测区和抛光区位于所述第五横向通道后侧,所述气密性检测区和抛光区左右间隔排列,所述密封圈安装区和打标区位于所述抛光区旁,所述包装区位于所述第一成品区右侧和所述第二成品区后侧,所述第三纵向通道从所述第一成品区和所述包装区之间穿过。
11.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每个所述特定加工区内都具有与所述转运路网相邻的承载台,所述承载台用于与所述转运小车对接分类框。
12.一种多品类管件加工区转运暂存系统的加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01:所述初成型区将管材初步成型为直管类管材或弯管类管材,加工后的同一类管材存放在所述分类框中,所述分类框来到承载台时其识别码经过初成型区的扫描仪,扫描仪将所述分类框的状态更新至初成型工序并上传至所述中转控制模块;s02:所述中转控制模块根据所述二次成型区和所述清洗区的产出量和产出频率来判断这两个特定加工区是否拥挤;若判断拥挤,则利用转运小车将管材运送至暂存区;若判断不拥挤,则利用转运小车将一类管材运送至二次成型区加工完成后,再这一类管材运送至清洗区,另一类管材则直接运送至清洗区;s03:在清洗区内完成清洗的管件存放在原先的分类框中,分类框进入清洗区的承载台时其识别码经过扫描仪,扫描仪将分类框的状态更新至清洗完成的状态并上传至中转控制模块;中转控制模块根据焊接区的产出量和产出频率判断是否拥挤;若拥挤,则利用转运小车将分类框运送至暂存库,若不拥挤,则利用转运小车将分类框运送至焊接区的承载台上;s04:焊接区完成对管件的加工后,管件存放在原先的分类框中,分类框在焊接区
内重复上一步骤中经过扫描仪、中转控制模块判断的过程,然后被运送至暂存库或者被运送至退火区;s05:管件在退火区完成退火后存放进原先的分类框中,重复上一步骤中经过扫描仪、中转控制模块判断的过程,然后被运送至暂存库或者被运送至气密性检测区;s06:管件在气密性检测区完成气密性检测后存放进原先的分类框中,重复上一步骤中经过扫描仪、中转控制模块判断的过程,然后被运送至暂存库或者被运送至抛光区;s07:管件在抛光区完成抛光后存放进原先的分类框中,重复上一步骤中经过扫描仪、中转控制模块判断的过程,然后被运送至暂存库或者被运送至密封圈安装区;s08:管件在密封圈安装区完成密封圈安装后存放进原先的分类框中,重复上一步骤中经过扫描仪、中转控制模块判断的过程,然后被运送至暂存库或者被运送至打标区;s09:管件在打标区内完成打标后存放进原先的分类框中,重复上一步骤中经过扫描仪、中转控制模块判断的过程,然后被运送至暂存库或者被运送至包装区;s10:管件在包装区完成包装后放进原先的分类框中,重复上一步骤中经过扫描仪、中转控制模块判断的过程,然后被运送至暂存库或者被运送至第一成品库或第二成品库中。
13.有益效果:所述多品类管件加工区转运暂存系统能够满足多品类管件的加工;每个特定加工区都能够对多品类的管件进行加工,与专门的一条加工线针对专门品类的管件的方案相比,显然大大提高了特定加工区内加工设备的利用率,节省了设备成本。
附图说明
14.图1为所述多品类管件加工区转运暂存系统的平面布局示意图;图2为工序流程图;图中:11、第一纵向通道,12、第二纵向通道,13、第三纵向通道,21、第一横向通道,22、第二横向通道,23、第三横向通道,24、第四横向通道,25、第五横向通道,3、内部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15.以下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16.本发明一种多品类管件加工区转运暂存系统,包括转运路网、转运小车、暂存库以及两个以上离散排布的特定加工区,每个所述特定加工区都单独对应一种加工工序且任意两个所述特定加工区的加工工序都不同,所述转运路网能够将所述暂存库与每个所述特定加工区相连通,所述转运小车沿着所述转运通道行走并用于在所述暂存库和所述特定加工区之间转运管件。对于大部分品类的管件而言,需要按照顺序依次经历每个特定加工区完成加工,当然也存在部分品类的管件不需要经过其中的若干个特定加工区所对应的工序,但是同样需要按照顺序依次经历其余的特定加工区,本实施例中的特定加工区是离散排布的,并不是紧密连成一条连续且不间断的生产线,所以每一个特定加工区都能够单独完成对管件某一道工序的加工,然后由转运小车将这些管件可选择性地运送至下一个特定加工
区中进行下一道工序的加工,或者运送至暂存库中行进暂存。因此本实施例的所述多品类管件加工区转运暂存系统能够满足多品类管件的加工,不论管件需要经过哪几种工序,不论管件按照何种顺序来经历所需要经历的这几种工序,本实施例的加工区转运暂存系统都能够满足,实现多品类管件的加工;从单个特定加工区的角度来看,只要转运小车将任意品类的管件送到该特定加工区,该特定加工区就能够对管件进行加工,所以每个特定加工区都能够对多品类的管件进行加工,与专门的一条加工线针对专门品类的管件的方案相比,显然大大提高了特定加工区内加工设备的利用率,节省了设备成本。而且本实施例的转运小车在将某一个特定加工区中加工后的管件运走时,可以选择将管件运送至下一道工序所对应的特定加工区直接进行下一步的加工,也可以运送至暂存库中进行暂时的存储;这样就使得在面临某一个特定加工区十分拥挤,来不及进行加工时,可以将下一步需要在该特定加工区进行加工的管件先运送至暂存库中,等到该特定加工区不再拥挤时,再利用转运小车将这类管件从暂存库中运送至该特定加工区中进行加工;这样的好处是使得拥挤的特定加工区不会让上一道工序所对应的特定加工区受到自身拥挤的影响而被迫停止加工,更不会引起上游工序对应的特定加工区全部因其拥挤而停止加工的连锁反应,上游工序对应的特定加工区仍然能够持续加工,只要将加工出的管件先运送至暂存库进行临时存放即可,保证整个加工区转运暂存系统的加工效率不会受到某一个特定加工区拥挤的影响,整体上保持高效的加工效率;而对于某一个特定加工区的加工设备出现故障的极端情况,也是同理,该特定加工区上游的特定加工区仍然能够针正常加工,将加工出的管件临时存放在暂存库中,这是现有技术中连成一条连续的加工线的管件生产线所不具备的效果。
17.由于本实施例的多品类管件加工区转运暂存系统适用于加工多品类管件,所以通常是同一品类的管件作为同一批次进行加工,为便于分类,本实施例优选还包括用于盛放管件的分类框,任意一个所述分类框同一品类的管件,即一个分类框中放的都是同一品类的管件,同一批次的同一品类的管件通常需要多个分类框来盛放,所述转运小车直接对分类框进行转运,方便快捷,且便于后期管件分类出厂。本实施例中转运小车数量较多,因此还包括中转控制模块,中转控制模块能够控制转运小车的运行,所述分类框上设置有识别码,所述特定加工区设置有扫描仪,所述分类框离开所述特定加工区时所述识别码经过所述扫描仪,并且所述扫描仪将所述分类框的状态更新至当前工序并上传至所述中转控制模块,所述中转控制模块能够接收到所有的所述特定加工区的产出量和产出频率并判断所述特定加工区是否拥挤,随后能够决定将任意所述特定加工区的产出的所述分类框运送至下一道工序对应的所述特定加工区或运送至所述暂存库中;具体地,所述中转控制模块内对应每一个特定加工区都设置有一个拥挤阈值,将接收到的产出量和产出频率转化为可比较的值之后与拥挤阈值进行比较,从而判断是否拥挤;若判断出拥挤,则控制转运小车将拥挤的特定加工区的上一道工序所对应的特定加工区中产出的分类框运送至暂存库中;若判断出不拥挤,则控制转运小车将上一道工序所对应的特定加工区中产出的分类框运送至该不拥挤的特定加工区中进行加工。
18.本实施例中所述特定加工区按照工序顺序依次分为初成型区、二次成型区、清洗区、焊接区、退火区、气密性检测区、抛光区、密封圈安装区、打标区和包装区,每一个区内都具有能够对管件进行相应的加工工序的设备,所述暂存库内具有多条在前后方向上排布且左右延伸的内部通道3,所述内部通道3与所述转运路网相连,转运小车通过转运路网在特
定加工区和暂存库之间行走,通过内部通道3在暂存库内部行走。上述的特定加工区是离散排布的,且暂存库是能够介入任意两个特定加工区之间对本成品管件进行临时存放的,所以合理的布局以及转运路网的合理设置能够尽量多的减小转运小车的行走距离,提高转运效率,从而提高加工区转运暂存系统总的加工效率。本实施例优选所述转运路网包括设置在所述暂存库左侧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纵向通道11,所述第一纵向通道11与所述内部通道3相连;所述初成型区和所述清洗区位于所述第一纵向通道11左侧,所述转运路网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纵向通道11左侧且沿左右横向延伸的第一横向通道21和第二横向通道22,所述第一横向通道21穿过所述清洗区,所述第二横向通道22穿过所述初成型区。一大类管件是经过初成型之后就可以进行清洗,另一大类管件在经过初成型之后还需要经过二次成型才能够进行清洗,所以本实施例中初成型区和清洗区皆位于第一纵向通道11的左侧,上述第一大类的管件在清洗区不拥挤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就近被运送至清洗区中,路程短、效率高,具体地,转运小车经过第二横向通道22来到第一纵向通道11,然后经过第二纵向通道12来到第一横向通道21,最后将分类框放置在清洗区,清洗区对分类框中的管件进行清洗;上述第一大类的管件在清洗区拥挤的情况下,由转运小车带着分类框,由第二横向通道22来到第一纵向通道11,然后来到内部通道3,将分类框放置在暂存库中。二次成型工序包括旋压切割、三通开孔拔孔等。
19.本实施例优选所述焊接区和所述二次成型区位于所述暂存区右侧且前后间隔排布,所述退火区位于所述焊接区右侧,所述转运路网还包括位于所述暂存库右侧并连接所述内部通道3的第二纵向通道12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二纵向通道12右侧且沿左右横向延伸的第三横向通道23和第四横向通道24,所述第三横向通道23穿过所述焊接区和所述退火区,所述第四横向通道24穿过所述二次成型区。对于第二大类需要二次成型的管件,一种是从初成型区被运出后,被运送至暂存库临时存放,另一种是穿过暂存库,从内部通道3来到第二纵向通道12,然后经过第四横向通道24来到二次成型区,路径段,效率高。进入到焊接区的管件有三种来源,第一种来自二次成型区,第二种来自暂存库,第三种来自清洗区,而焊接区紧邻第二纵向通道12,所以这三种来源的管件到达焊接区的路径都很短,运送效率高。管件在经过焊接之后需要进入退火区进行退火处理,本实施例的退火区位于焊接区右侧,相毗邻,运送路径段。
20.经过退火后的管件已经是大体成型的半成品管件,后续需要进行的是气密性检测、抛光、密封圈安装、打标以及包装等工艺简单且处于收尾阶段的工序,不容易出现拥挤,通常管件是可以连续进行这几项工序的,暂存库的介入程度不高,所以本实施例将这一类特定加工区排布在与暂存库较远的区域,而这一类特定加工区与暂存库和上游的特定加工区之间的位置则用来设置成品区。具体地,本实施例优选还包括第一成品库和第二成品库,所述第一成品库位于所述暂存库和所述二次成型区后方,所述第二成品库位于所述二次成型区右侧,所述转运路网还包括第三纵向通道13和第五横向通道25,所述第三纵向通道13从所述二次成型区和所述第二成品库之间穿过并连接所述第三横向通道23和所述第四横向通道24的第三纵向通道13,所述第五横向通道25位于所述第一成品库后侧且连接在所述第一纵向通道11和所述第三纵向通道13之间。第一成品库被第一纵向通道11、第三纵向通道13、第四横向通道24和第五横向通道25围起来,而且第一成品库是位于上述收尾阶段的几个特定加工区和上游的特定加工区之间的位置,所以第一成品库处于比较偏向核心的区
位,所有的特定加工区是围绕第一成品库排布的,进一步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减小互相之间的距离,减小转运路网的路径长度,提高转运效率,提高总的加工效率。所述第二成品库也可以存放成品,其靠近退火区,退火区与暂存库距离较远,与气密性检测区距离也较远,所以部分管件若不需要快速完成加工并出厂,则在退火结束后,暂时不进行上述收尾阶段的工序,可以就近先存放在第二成品库中,让急于加工完并出厂的管件先进行收尾阶段的特定加工工序,第二成品库也起到临时存放作用。
21.所述气密性检测区和抛光区位于所述第五横向通道25后侧,所述气密性检测区和抛光区左右间隔排列,所述密封圈安装区和打标区位于所述抛光区旁,所述包装区位于所述第一成品区右侧和所述第二成品区后侧,所述第三纵向通道13从所述第一成品区和所述包装区之间穿过。这几个特定加工区属于收尾阶段的工序,通常情况下管件可以连续完成上述工序,这几个特定加工区之间的距离短,转运效率高,而包装区与第一成品区之间仅隔第三纵向通道13,与第二成品区之间仅隔第四横向通道24,所以最后将管件从包装区转运至第一成品库或第二成品库的路径也很短,转运效率高。不论转运路网中的通道是穿过特定加工区的还是与特定加工区相邻的,特定加工区中都具有能够与转运小车对接分类框的承载台,每个所述特定加工区内都具有与所述转运路网相邻的承载台,所述承载台用于与所述转运小车对接分类框。所述转运小车采用agv小车,转运路网和内部通道3上都贴有路径导航码,转运小车根据路径导航码沿着通道行走。
22.本发明一种多品类管件加工区转运暂存系统的加工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01:所述初成型区将管材初步成型为直管类管材或弯管类管材,加工后的同一类管材存放在所述分类框中,所述分类框来到承载台时其识别码经过初成型区的扫描仪,扫描仪将所述分类框的状态更新至初成型工序并上传至所述中转控制模块;s02:所述中转控制模块根据所述二次成型区和所述清洗区的产出量和产出频率来判断这两个特定加工区是否拥挤;若判断拥挤,则利用转运小车将管材运送至暂存区;若判断不拥挤,则利用转运小车将一类管材运送至二次成型区加工完成后,再这一类管材运送至清洗区,另一类管材则直接运送至清洗区;s03:在清洗区内完成清洗的管件存放在原先的分类框中,分类框进入清洗区的承载台时其识别码经过扫描仪,扫描仪将分类框的状态更新至清洗完成的状态并上传至中转控制模块;中转控制模块根据焊接区的产出量和产出频率判断是否拥挤;若拥挤,则利用转运小车将分类框运送至暂存库,若不拥挤,则利用转运小车将分类框运送至焊接区的承载台上;s04:焊接区完成对管件的加工后,管件存放在原先的分类框中,分类框在焊接区内重复上一步骤中经过扫描仪、中转控制模块判断的过程,然后被运送至暂存库或者被运送至退火区;s05:管件在退火区完成退火后存放进原先的分类框中,重复上一步骤中经过扫描仪、中转控制模块判断的过程,然后被运送至暂存库或者被运送至气密性检测区;s06:管件在气密性检测区完成气密性检测后存放进原先的分类框中,重复上一步骤中经过扫描仪、中转控制模块判断的过程,然后被运送至暂存库或者被运送至抛光区;s07:管件在抛光区完成抛光后存放进原先的分类框中,重复上一步骤中经过扫描仪、中转控制模块判断的过程,然后被运送至暂存库或者被运送至密封圈安装区;
s08:管件在密封圈安装区完成密封圈安装后存放进原先的分类框中,重复上一步骤中经过扫描仪、中转控制模块判断的过程,然后被运送至暂存库或者被运送至打标区;s09:管件在打标区内完成打标后存放进原先的分类框中,重复上一步骤中经过扫描仪、中转控制模块判断的过程,然后被运送至暂存库或者被运送至包装区;s10:管件在包装区完成包装后放进原先的分类框中,重复上一步骤中经过扫描仪、中转控制模块判断的过程,然后被运送至暂存库或者被运送至第一成品库或第二成品库中。
23.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1.一种多品类管件加工区转运暂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运路网、转运小车、暂存库以及两个以上离散排布的特定加工区,每个所述特定加工区都单独对应一种加工工序且任意两个所述特定加工区的加工工序都不同,所述转运路网能够将所述暂存库与每个所述特定加工区相连通,所述转运小车沿着所述转运通道行走并用于在所述暂存库和所述特定加工区之间转运管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品类管件加工区转运暂存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盛放管件的分类框,任意一个所述分类框用于盛放同一种品类的管件,所述转运小车对所述分类框进行转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品类管件加工区转运暂存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转控制模块,所述分类框上设置有识别码,所述特定加工区设置有扫描仪,所述分类框离开所述特定加工区时所述识别码经过所述扫描仪,并且所述扫描仪将所述分类框的状态更新至当前工序并上传至所述中转控制模块,所述中转控制模块能够接收到所有的所述特定加工区的产出量和产出频率并判断所述特定加工区是否拥挤,随后能够决定将任意所述特定加工区的产出的所述分类框运送至下一道工序对应的所述特定加工区或运送至所述暂存库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品类管件加工区转运暂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定加工区按照工序顺序依次分为初成型区、二次成型区、清洗区、焊接区、退火区、气密性检测区、抛光区、密封圈安装区、打标区和包装区,所述暂存库内具有多条在前后方向上排布且左右延伸的内部通道(3),所述内部通道(3)与所述转运路网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品类管件加工区转运暂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路网包括设置在所述暂存库左侧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纵向通道(11),所述第一纵向通道(11)与所述内部通道(3)相连;所述初成型区和所述清洗区位于所述第一纵向通道(11)左侧,所述转运路网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纵向通道(11)左侧且沿左右横向延伸的第一横向通道(21)和第二横向通道(22),所述第一横向通道(21)穿过所述清洗区,所述第二横向通道(22)穿过所述初成型区。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品类管件加工区转运暂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区和所述二次成型区位于所述暂存区右侧且前后间隔排布,所述退火区位于所述焊接区右侧,所述转运路网还包括位于所述暂存库右侧并连接所述内部通道(3)的第二纵向通道(12)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二纵向通道(12)右侧且沿左右横向延伸的第三横向通道(23)和第四横向通道(24),所述第三横向通道(23)穿过所述焊接区和所述退火区,所述第四横向通道(24)穿过所述二次成型区。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品类管件加工区转运暂存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成品库和第二成品库,所述第一成品库位于所述暂存库和所述二次成型区后方,所述第二成品库位于所述二次成型区右侧,所述转运路网还包括第三纵向通道(13)和第五横向通道(25),所述第三纵向通道(13)从所述二次成型区和所述第二成品库之间穿过并连接所述第三横向通道(23)和所述第四横向通道(24)的第三纵向通道(13),所述第五横向通道(25)位于所述第一成品库后侧且连接在所述第一纵向通道(11)和所述第三纵向通道(13)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品类管件加工区转运暂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密性检测区和抛光区位于所述第五横向通道(25)后侧,所述气密性检测区和抛光区左右间隔
排列,所述密封圈安装区和打标区位于所述抛光区旁,所述包装区位于所述第一成品区右侧和所述第二成品区后侧,所述第三纵向通道(13)从所述第一成品区和所述包装区之间穿过。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多品类管件加工区转运暂存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特定加工区内都具有与所述转运路网相邻的承载台,所述承载台用于与所述转运小车对接分类框。10.一种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多品类管件加工区转运暂存系统的加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01:所述初成型区将管材初步成型为直管类管材或弯管类管材,加工后的同一类管材存放在所述分类框中,所述分类框来到承载台时其识别码经过初成型区的扫描仪,扫描仪将所述分类框的状态更新至初成型工序并上传至所述中转控制模块;s02:所述中转控制模块根据所述二次成型区和所述清洗区的产出量和产出频率来判断这两个特定加工区是否拥挤;若判断拥挤,则利用转运小车将管材运送至暂存区;若判断不拥挤,则利用转运小车将一类管材运送至二次成型区加工完成后,再这一类管材运送至清洗区,另一类管材则直接运送至清洗区;s03:在清洗区内完成清洗的管件存放在原先的分类框中,分类框进入清洗区的承载台时其识别码经过扫描仪,扫描仪将分类框的状态更新至清洗完成的状态并上传至中转控制模块;中转控制模块根据焊接区的产出量和产出频率判断是否拥挤;若拥挤,则利用转运小车将分类框运送至暂存库,若不拥挤,则利用转运小车将分类框运送至焊接区的承载台上;s04:焊接区完成对管件的加工后,管件存放在原先的分类框中,分类框在焊接区内重复上一步骤中经过扫描仪、中转控制模块判断的过程,然后被运送至暂存库或者被运送至退火区;s05:管件在退火区完成退火后存放进原先的分类框中,重复上一步骤中经过扫描仪、中转控制模块判断的过程,然后被运送至暂存库或者被运送至气密性检测区;s06:管件在气密性检测区完成气密性检测后存放进原先的分类框中,重复上一步骤中经过扫描仪、中转控制模块判断的过程,然后被运送至暂存库或者被运送至抛光区;s07:管件在抛光区完成抛光后存放进原先的分类框中,重复上一步骤中经过扫描仪、中转控制模块判断的过程,然后被运送至暂存库或者被运送至密封圈安装区;s08:管件在密封圈安装区完成密封圈安装后存放进原先的分类框中,重复上一步骤中经过扫描仪、中转控制模块判断的过程,然后被运送至暂存库或者被运送至打标区;s09:管件在打标区内完成打标后存放进原先的分类框中,重复上一步骤中经过扫描仪、中转控制模块判断的过程,然后被运送至暂存库或者被运送至包装区;s10:管件在包装区完成包装后放进原先的分类框中,重复上一步骤中经过扫描仪、中转控制模块判断的过程,然后被运送至暂存库或者被运送至第一成品库或第二成品库中。
技术总结本发明涉及管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品类管件加工区转运暂存系统及加工控制方法,多品类管件加工区转运暂存系统,包括转运路网、转运小车、暂存库以及两个以上离散排布的特定加工区,每个特定加工区都单独对应一种加工工序且任意两个特定加工区的加工工序都不同,所述转运路网能够将所述暂存库与每个所述特定加工区相连通,所述转运小车沿着所述转运通道行走并用于在所述暂存库和所述特定加工区之间转运管件。多品类管件加工区转运暂存系统能够满足多品类管件的加工;每个特定加工区都能够对多品类的管件进行加工,与专门的一条加工线针对专门品类的管件的方案相比,显然大大提高了特定加工区内加工设备的利用率,节省了设备成本。节省了设备成本。节省了设备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孙进峰 杨伟芳 冯海生 马强 陈凯 贺秀林 徐伟华 陈惠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金洲管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27
技术公布日:2022/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