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叶片组件、采用该叶片组件的格栅组成及采用该格栅组成的汽车。
背景技术:2.近年来,由于顾客对汽车燃油经济型,噪音等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主动进气格栅应运而生,传统的主动进气格栅通过叶片的旋转来启闭格栅本体的开口。
3.叶片安装得越靠近格栅本体,越能最大限度的保持汽车外表面的流线型,对降低风阻效果越好,但是如果太靠近格栅本体,将干涉叶片旋转,导致格栅本体的开口不能被有效启闭。
4.有鉴于此,如何使叶片能兼顾格栅本体的开口启闭需求和小风阻需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叶片组件,所述叶片组件包括叶片和叶片导轨,所述叶片导轨设有导向部,所述叶片设有配合部,所述配合部与所述导向部导向配合并能沿所述导向部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导向部具有第一导向分部和第二导向分部,所述第一导向分部的长度向一端与所述第二导向分部的长度向一端平滑过渡连接,所述第一导向分部的长度向中心线和所述第二导向分部的长度向中心线互成夹角,使所述配合部自所述第一导向分部滑动至所述第二导向分部的过程中所述叶片会发生翻转。
6.叶片组件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叶片组件包括动力元件和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动力元件及所述配合部连接,用于将所述动力元件的动力传递至所述配合部,以带动所述配合部沿所述导向部滑动。
7.叶片组件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叶片的长度向两端均设有所述配合部,在所述叶片的长度向两端均设置所述导向部且均设置所述传动机构,两端的所述配合部各自与同端的所述导向部配合且各自与同端的所述传动机构连接,两端的所述传动机构通过联动轴相互连接,以实现同步动作。
8.叶片组件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叶片组件包括安装座,所述联动轴穿插在所述安装座的座孔中并能在所述安装座的座孔中旋转,所述安装座的座孔限定所述联动轴的径向位置。
9.叶片组件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联动轴的外周设有限位结构,通过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安装座抵触,以限定所述联动轴的轴向位置。
10.叶片组件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叶片组件包括至少一组叶片组,每组所述叶片组包括大致沿所述叶片的宽度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所述叶片,同一组所述叶片组的各所述叶片同端的所述配合部由同一所述传动机构带动。
11.叶片组件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传动机构采用曲柄滑块组件,包括曲柄、连杆和滑
块,所述曲柄、连杆和滑块依次旋转连接,所述配合部与所述滑块旋转连接。
12.叶片组件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叶片组件包括多组所述叶片组,各组所述叶片组大致沿所述叶片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相邻的两组所述叶片组的相邻端各自由一个所述传动机构带动,且这两个传动机构的滑块集成为一体。
13.另外,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格栅组成,所述格栅组成包括格栅本体和叶片组件,所述叶片组件采用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叶片组件,所述叶片组件安装于所述格栅本体,用于启闭所述格栅本体的开口,所述叶片组件的叶片紧贴所述格栅本体安装。
14.另外,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进气格栅组成,所述进气格栅组成采用上述格栅组成。
15.本技术提供的叶片组件的叶片能相对叶片导轨一边滑动一边翻转。本技术提供的格栅组成,叶片紧贴格栅本体安装时叶片仍能顺利地开启和关闭格栅本体的开口,而不受格栅本体干涉。本技术提供的汽车,其进气格栅组成能最大限度的保持汽车外表面的流线型,从而利于降低汽车运行阻力。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叶片组件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
17.图2为单个叶片的立体图;
18.图3为叶片导轨的导向部与叶片的配合部配合位置的放大图;
19.图4和图5为单组叶片组与两端的叶片导轨相互配合的立体图,图4和图5中叶片的翻转角度不同;
20.图6为图1隐藏了电机、安装座、叶片导轨状态下的立体图;
21.图7为曲柄和联动轴的立体图;
22.图8为连杆的立体图;
23.图9为图7中左侧滑块的立体图;
24.图10为图7中中间滑块的立体图;
25.图11为安装座拆分状态下的立体图;
26.图12和图13分别为格栅组组成两种状态的立体图,图12中格栅本体的开口处于开启状态,图13中格栅本体的开口处于关闭状态;
27.图14和图15分别为格栅本体的开口处于关闭状态和开启状态时叶片和格栅本体的位置关系图。
28.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29.100叶片组件;
30.101叶片,1011叶片本体,1012配合部,1012a第一配合杆,1012b第二配合杆;
31.102叶片导轨,1021导向部,1021a第一导向分部,1021b第二导向分部,1022固定部;
32.103动力元件;
33.104传动机构,1041曲柄,1042连杆,1043滑块,1043a插孔,a连接柱,b连接孔;
34.105联动轴,1051限位结构,1052花键结构;
35.106安装座,1061安装座体,1062安装座盖,1063座孔;
36.200格栅本体,200a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37.本技术提供一种叶片组件、格栅组成及汽车,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38.如图1所示,该叶片组件100包括叶片101和叶片导轨102。
39.如图2所示,叶片101设有配合部1012。具体的,叶片101具有片状的叶片本体1011,叶片本体1011的端部翻折形成翻边板,配合部1012设于叶片本体1011的端部翻边板。
40.如图3所示,叶片导轨102设有导向部1021,叶片101的配合部1012与叶片导轨102的导向部1021导向配合并能沿导向部1021的长度方向滑动。叶片导轨102的导向部1021具有第一导向分部1021a和第二导向分部1021b。第一导向分部1021a的长度向一端与第二导向分部1021b的长度向一端平滑过渡连接。第一导向分部1021a的长度向中心线(图中虚线)和第二导向分部1021b的长度向中心线(图中虚线)互成夹角。
41.由于第一导向分部1021a的长度向中心线和第二导向分部1021b的长度向中心线互成夹角,所以当配合部1012自第一导向分部1021a滑动至第二导向分部1021b的过程中叶片101会从图5所示的角度翻转到图4所示的角度,同理,当配合部1012自第二导向分部1021b滑动至第一导向分部1021a的过程中叶片101会从图4所示的角度翻转到图5所示的角度。
42.简言之,上述叶片组件100的叶片101能相对叶片导轨102一边滑动一边翻转。
43.如图12和图13所示,上述叶片组件100可以安装在格栅本体200上形成格栅组成。格栅本体200具有开口200a,通过叶片101的滑动翻转来启闭格栅本体200的开口200a。
44.如图14所示,叶片101可以紧贴格栅本体200安装,使格栅本体200的开口200a被叶片101关闭状态下叶片101紧贴着格栅本体200。
45.开启格栅本体200的开口200a过程中,叶片101贴着格栅本体200滑动,逐渐自第二导向分部1021b滑动至第一导向分部1021a,并自大致垂直于空气流向的角度翻转至大致平行于空气流向的角度,最终从图14所示的位置滑动翻转至图15所示的位置。
46.关闭格栅本体200的开口200a的过程中,叶片101逐渐自第一导向分部1021a滑动至第二导向分部1021b,并自大致平行于空气流向的角度翻转至大致垂直于空气流向的角度,最终从图15所示的位置滑动翻转至图14所示的位置。
47.从上述描述可知,上述格栅组成,叶片101紧贴格栅本体200安装时叶片101仍能顺利地开启和关闭格栅本体200的开口200a,而不受格栅本体200干涉。
48.汽车的进气格栅组成可以采用上述格栅组成,上述格栅组成由于叶片101紧贴格栅本体200安装,所以能最大限度的保持汽车外表面的流线型,从而利于降低汽车运行阻力。
49.图示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配合部1012包括第一配合杆1012a和第二配合杆1012b,第一配合杆1012a的长度略长于第二配合杆1012b。如图3所示,导向部1021为导向长孔,导向长孔的一段形成第一导向分部1021a、另一段形成第二导向分部1021b。如图3所示,第一配合杆1012a和第二配合杆1012b均自导向长孔的一侧伸到导向长孔中,第一配合杆
1012a的一端从导向长孔的另一侧伸出导向长孔后与传动机构(如果设置传动机构的话)连接。需说明,实际实施中,配合部1012的结构和导向部1021的结构不局限于配合杆和导向长孔,只要能相互导向配合并能相对滑动的结构即可。
50.具体的,如图3所示,叶片导轨102还设有固定部1022,以通过固定部1022实现位置固定。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固定部1022采用孔板,应用时,紧固件穿过孔板紧固在基体(例如格栅本体200)上。当然,固定部1022不局限于孔板,只要方便连接紧固件的结构即可。
51.如图1所示,该叶片组件100还可以选择性地设置动力元件103和传动机构104。动力元件103可以采用电机,电机便于控制且体积小。传动机构104与动力元件103连接,还与叶片101的配合部1012连接,从而能将动力元件103的动力传递给叶片101的配合部1012,以带动配合部1012沿导向部1021滑动。
52.如图1所示,可以在叶片101的长度向两端均设置配合部1012,并在叶片101的长度向两端均设置导向部1021且均设置传动机构104,让叶片101两端的配合部1012各自与同端的导向部1021配合且各自与同端的传动机构104连接,并让叶片101两端的传动机构104通过联动轴105连接。这样设计,能保障叶片101两端同步,从而可以避免叶片101两端不同步导致叶片101发生扭转致使叶片101容易损坏以及叶片101无法紧密关闭格栅本体200的开口200a的问题发生。
53.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联动轴105与叶片101两端的传动机构104连接,同时联动轴105还设有花键结构1052(参见图7),通过花键结构1052与动力元件103上的花键槽连接,从而不仅起到联动作用,还作为连接轴,起到连接传动机构104和动力元件103的作用,使动力元件103的动力能通过联动轴105传递到传动机构104,进而通过传动机构104传递到叶片101的配合部1012。
54.如图1所示,叶片组件100设有安装座106,联动轴105穿插在安装座106的座孔1063中并能在安装座106的座孔1063中旋转。应用时,安装座106固定在基体(例如格栅本体200)上,起到限定联动轴105径向位置的作用。单根联动轴105可以同时穿插在多个(图中为两个)安装座106的座孔1063中,这样,定位效果更好。
55.如图1所示,联动轴105的外周可以设置限位结构1051,通过限位结构1051与安装座106抵触限位,以限制联动轴105在安装座106的座孔1063中轴向移动,从而起到限定联动轴105轴向位置的作用。图示实施例中,限位结构1051为形成在联动轴105外周的环状凸起(参见图7),环状凸起与安装座106的座孔1063的一端孔口位置抵触,当然,限位结构1051不局限于环状凸起,只要能沿轴向抵触安装座106的结构即可。
56.如图1所示,叶片组件100可以设置至少一组叶片组,每组叶片组包括大致沿叶片101的宽度方向(图1中上下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叶片101,各组叶片组大致沿叶片101的长度方向(图1中左右方向)依次设置。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设置了两组叶片组,每组叶片组设有三个叶片101。
57.如图1所示,同一组叶片组的各叶片101同端的配合部1012可以由同一个传动机构104带动,以图1中左侧的叶片组为例,该叶片组的三个叶片101左端的配合部1012由同一个传动机构104带动,三个叶片101右端的配合部1012由同一个传动机构104带动。这样设计,同一组叶片组的各叶片101同步性较好,
58.如图1所示,传动机构104可以采用曲柄滑块组件,包括曲柄1041、连杆1042和滑块
1043。曲柄1041、连杆1042和滑块1043依次旋转连接,配合部1012与滑块1043旋转连接。滑块1043在配合部1012和导向部1021的导向配合作用下,能沿导向部1021的长度方向滑动。
59.图示实施例中,如图7-图9所示,曲柄1041的一端与联动轴105固定连接(图中曲柄1041和联动轴105为一体结构),曲柄1041的另一端的连接柱a与连杆1042一端的连接孔b可旋转连接,连杆1042另一端的连接孔b与滑块1043一端的连接柱a可旋转连接,配合部1012的第一配合杆1012a伸出导向长孔的一端与滑块1043的插孔1043a可旋转连接。动力元件103的动力通过花键结构1052传递给联动轴105,带动联动轴105绕自身中心轴线旋转,从而带动曲柄1041旋转,进而带动连杆1042旋转,进而带动滑块1043和配合部1012沿导向部1021的长度方向滑动。
60.如图6所示,相邻的两组叶片组的相邻端可以各自与一个传动机构104连接,与相邻的两组叶片组的相邻端相连的两个传动机构104的滑块1043可以集成在一起。如图10所示,与相邻的两组叶片组的相邻端相连的两个传动机构104的滑块1043通过连接筋集成在一起,这样,能提升不同叶片组的同步性。
61.如图11所示,为方便联动轴105与安装座106的组装,安装座106可以设置座体1061和座盖1062,座盖1062可拆卸地安装在座体1061上,座盖1062和座体1061上的半圆槽相互对合形成座孔1063。
62.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1.叶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组件(100)包括叶片(101)和叶片导轨(102),所述叶片导轨(102)设有导向部(1021),所述叶片(101)设有配合部(1012),所述配合部(1012)与所述导向部(1021)导向配合并能沿所述导向部(1021)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导向部(1021)具有第一导向分部(1021a)和第二导向分部(1021b),所述第一导向分部(1021a)的长度向一端与所述第二导向分部(1021b)的长度向一端平滑过渡连接,所述第一导向分部(1021a)的长度向中心线和所述第二导向分部(1021b)的长度向中心线互成夹角,使所述配合部(1012)自所述第一导向分部(1021a)滑动至所述第二导向分部(1021b)的过程中所述叶片(101)会发生翻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组件(100)包括动力元件(103)和传动机构(104),所述传动机构(104)与所述动力元件(103)及所述配合部(1012)连接,用于将所述动力元件(103)的动力传递至所述配合部(1012),以带动所述配合部(1012)沿所述导向部(1021)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叶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101)的长度向两端均设有所述配合部(1012),在所述叶片(101)的长度向两端均设置所述导向部(1021)且均设置所述传动机构(104),两端的所述配合部(1012)各自与同端的所述导向部(1021)配合且各自与同端的所述传动机构(104)连接,两端的所述传动机构(104)通过联动轴(105)相互连接,以实现同步动作。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叶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组件(100)包括安装座(106),所述联动轴(105)穿插在所述安装座(106)的座孔(1063)中并能在所述安装座(106)的座孔(1063)中旋转,所述安装座(106)的座孔(1063)限定所述联动轴(105)的径向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叶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轴(105)的外周设有限位结构(1051),通过所述限位结构(1051)与所述安装座(106)抵触,以限定所述联动轴(105)的轴向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叶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组件(100)包括至少一组叶片组,每组所述叶片组包括大致沿所述叶片(101)的宽度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所述叶片(101),同一组所述叶片组的各所述叶片(101)同端的所述配合部(1012)由同一所述传动机构(104)带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叶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104)采用曲柄滑块组件,包括曲柄(1041)、连杆(1042)和滑块(1043),所述曲柄(1041)、连杆(1042)和滑块(1043)依次旋转连接,所述配合部(1012)与所述滑块(1043)旋转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叶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组件(100)包括多组所述叶片组,各组所述叶片组大致沿所述叶片(101)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相邻的两组所述叶片组的相邻端各自由一个所述传动机构(104)带动,且这两个传动机构(104)的滑块(1043)集成为一体。9.格栅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组成包括格栅本体(200)和叶片组件,所述叶片组件采用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叶片组件(100),所述叶片组件(100)安装于所述格栅本体(200),用于启闭所述格栅本体(200)的开口(200a),所述叶片组件(100)的叶片(101)紧贴所述格栅本体(200)安装。10.汽车,所述汽车包括进气格栅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格栅组成采用权利要求9
所述的格栅组成。
技术总结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叶片组件、格栅组成及汽车。叶片组件包括叶片和叶片导轨,叶片导轨设有导向部,叶片设有配合部,配合部与导向部导向配合并能沿导向部的长度方向滑动,导向部具有第一导向分部和第二导向分部,第一导向分部的长度向一端与第二导向分部的长度向一端平滑过渡连接,第一导向分部的长度向中心线和第二导向分部的长度向中心线互成夹角,使配合部自第一导向分部滑动至第二导向分部的过程中叶片会发生翻转。汽车的进气格栅组成包括该叶片组件。叶片能相对叶片导轨一边滑动一边翻转,叶片紧贴格栅本体安装时仍能顺利地开启和关闭格栅本体的开口,进气格栅组成能最大限度的保持汽车外表面的流线型,从而能降低汽车运行阻力。行阻力。行阻力。
技术研发人员:周坤鹏 李强 殷雪亚 张静 张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26
技术公布日:2022/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