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浇筑体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3-12-05  49



1.本说明书涉及混凝土抗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浇筑体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道路铺设、桥梁中桥墩墩身、主梁、桥面铺装等都需要混凝土层,但由于温缩、压力过载,内部产生化学反应等众多因素都可能导致混凝土层的强度衰减、抗裂性能下降,产生裂缝,而且混凝土层本身是一种抗压不抗拉的结构体,在使用过程中通常的做法是添加抗裂钢筋来增加混凝土层的抗拉性能,从而使得混凝土层的使用寿命大幅增加。
3.现有的抗裂钢筋一般采用中低强度(通常在600mpa以下)的5毫米左右的钢筋焊接网,或者采用强度在300mpa,钢筋直径8-16毫米,网孔尺寸100-300毫米的抗裂钢筋网;其中,中低强度的钢筋在混凝土层中形变比高强度钢筋高,导致混凝土层抗裂效果不太理想。而采用强度在300mpa,钢筋直径8-16毫米,网孔尺寸100-300毫米的抗裂钢筋网,通常桥面铺装和墩身抗裂混凝土层厚度较薄,一般不超过100毫米,以10毫米钢筋为例,两根抗裂钢筋焊接厚度占比超过混凝土厚度五分之一,由于钢筋与混凝土层的温缩不同,钢筋与混凝土层的接触中会产生细微的空间,在混凝土层受到车辆或者外力时,钢筋与混凝土层的振幅不一致,使得粗而疏的钢筋对较薄混凝土层的内应力大,从而导致混凝土层产生细微裂缝,而混凝土层没有自修复的能力,一旦产生细微裂缝将导致裂缝开裂且逐渐延伸,从而影响钢筋笼中主受力钢筋或混凝土浇筑结构的整体使用寿命。
4.基于此,如何延长混凝土浇筑结构的整体使用寿命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混凝土浇筑体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的混凝土浇筑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存在的混凝土浇筑体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说明书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7.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凝土浇筑体,所述混凝土浇筑体包括:预制钢筋笼、抗裂网以及抗裂混凝土层;
8.所述抗裂网固定于所述预制钢筋笼的外侧;所述抗裂混凝土层是通过向固定于所述预制钢筋笼外侧的预设距离处的外围模板中浇筑混凝土得到的;所述预设距离为所述抗裂混凝土层的厚度;
9.其中,所述抗裂网中的抗裂钢筋的直径小于所述抗裂混凝土层的厚度的预设百分比;所述抗裂钢筋的抗拉强度大于预设抗拉强度。
10.可选的,所述抗裂混凝土层的厚度为50~150毫米,所述抗裂网中的所述抗裂钢筋的直径为2.5毫米~3.5毫米,含碳量为0.5%~0.9%。
11.可选的,所述抗裂网中的所述抗裂钢筋直径为3毫米,所述抗裂钢筋的抗拉强度大于1200兆帕。
12.可选的,所述抗裂网中的抗裂钢筋包括水平抗裂钢筋以及竖向抗裂钢筋;所述水
平抗裂钢筋与所述竖向抗裂钢筋之间具有预设角度,且所述水平抗裂钢筋与所述竖向抗裂钢筋通过焊接固定。
13.可选的,所述水平抗裂钢筋之间的间距为50~150毫米,所述竖向抗裂钢筋之间的间距为50~150毫米。
14.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凝土浇筑体的施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15.将抗裂网固定于预制钢筋笼的外侧;
16.在预制钢筋笼的外侧的预设距离处布置外围模板;所述预设距离为抗裂混凝土层的厚度;其中,所述抗裂混凝土层的厚度的预设百分比大于所述抗裂网中的抗裂钢筋的直径,且所述抗裂钢筋的抗拉强度大于预设抗拉强度;
17.向所述外围模板中浇筑混凝土,得到混凝土浇筑体。
18.可选的,所述抗裂网中的抗裂钢筋包括水平抗裂钢筋以及竖向抗裂钢筋;
19.所述将抗裂网固定于预制钢筋笼的外侧之前,还包括:
20.将所述水平抗裂钢筋与所述竖向抗裂钢筋之间互成预设角度,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所述水平抗裂钢筋与所述竖向抗裂钢筋形成所述抗裂网。
21.可选的,所述抗裂混凝土层的厚度为50~150毫米,所述抗裂网中的所述抗裂钢筋的直径为2.5毫米~3.5毫米,含碳量为0.5%~0.9%。
22.可选的,所述抗裂网中的所述抗裂钢筋直径为3毫米,所述抗裂钢筋的抗拉强度大于1200兆帕。
23.可选的,所述水平抗裂钢筋之间的间距为50~150毫米,所述竖向抗裂钢筋之间的间距为50~150毫米。
24.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实现了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将抗拉强度大于预设抗拉强度、直径小于抗裂混凝土厚度预设百分比的抗裂钢筋构成的抗裂网,设置于预制钢筋笼外侧,并在预制钢筋笼外侧的预设距离处的设置外围模板,以针对包含预制钢筋笼、抗裂网的外围模板内浇筑混凝土,得到混凝土浇筑体;由于所述抗裂网中的所述抗裂钢筋直径小于所述抗裂混凝土层的厚度的预设比例,在抗裂混凝土层较薄的情况下可以防止抗裂钢筋外露,同时减小抗裂网对所述抗裂混凝土层的内应力,从而有效提升抗裂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再者,由于抗裂钢筋的抗拉强度大,使得抗裂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从而有效延长混凝土浇筑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6.图1是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凝土浇筑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凝土浇筑体的施工方法流程图;
28.其中,101、预制钢筋笼,102、抗裂网,103、抗裂混凝土层。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使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说明书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说明书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说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30.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说明书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31.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采用强度在300mpa,钢筋直径8-16毫米,网孔尺寸10-30公分的抗裂钢筋网,通常桥面、路面铺装以及墩身抗裂混凝土层厚度较薄,通常不超过10公分,以10毫米钢筋为例,两根抗裂钢筋焊接厚度占比超过抗裂混凝土层厚度的五分之一,由于钢筋与混凝土层温缩不同,钢筋与混凝土层的接触中会产生细微的空间,在混凝土层受到车辆或者外力时,钢筋与混凝土层的振幅不一致,使得粗而疏的钢筋对较薄混凝土层的内应力大,从而导致混凝土层产生细微裂缝,而混凝土层没有自修复的能力,一旦产生细微裂缝将导致裂缝开裂且逐渐延伸,从而使钢筋笼中的主受力钢筋被侵蚀,进而影响桥梁、道路结构的混凝土浇筑体的整体使用寿命。
32.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方案给出了以下实施例:
33.图1为本说明书实施例中一种混凝土浇筑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混凝土浇筑体可以包括:101、预制钢筋笼,102、抗裂网,103、抗裂混凝土层。
34.所述抗裂网102固定于所述预制钢筋笼101的外侧;所述抗裂混凝土层103是通过向固定于所述预制钢筋笼101外侧的预设距离处的外围模板中浇筑混凝土得到的;所述预设距离为所述抗裂混凝土层103的厚度。
35.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预制钢筋笼101可以是桥梁的墩身预制钢筋笼、桥面预制钢筋笼、或者道路预制钢筋笼等,所述预制钢筋笼101由主梁钢筋绑扎而成;针对所述预制钢筋笼101浇筑混凝土得到墩身、桥面或者道路等主梁钢筋混凝土结构部分;所述预制钢筋笼101中的所述主梁钢筋大小以及所述预制钢筋笼101的具体结构,可根据工程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在此不做限定。
36.在实际应用中,所述抗裂混凝土层103为所述预制钢筋笼101外侧预设厚度的混凝土层,用于防止冻害、雨水等不良因素侵蚀所述主梁钢筋,从而有效延长桥梁或者道路的主梁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
37.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可以在主梁钢筋混凝土外侧浇筑的预设厚度的抗裂混凝土层103中设置抗裂网102,以防止所述预制钢筋笼101的外侧预设厚度的抗裂混凝土层103,由于压力过载、内部化学反应、温缩等原因产生裂缝,从而防止主梁钢筋混凝土结构被破坏,影响主梁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
38.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可以延长所述预制钢筋笼101中的部分所述主梁钢筋,以使所述抗裂网102中的网孔搭接于主梁钢筋的延长部分,并可通过绑丝或其他固定结构将所述抗裂网102与所述主梁钢筋进行固定,以保证浇筑混凝土时,所述抗裂网102不发生移位,从而保证所述抗裂网102完全位于所述抗裂混凝土层103内。
39.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预制钢筋笼101外侧的预设距离处固定外围模板,以便于针对外围模板内的预制钢筋笼101以及抗裂网102进行混凝土现场浇筑,得到混凝土浇筑体;
同时可以保证预制钢筋笼101外侧至所述外围模板之间的抗裂混凝土层103的厚度为预设值;以及保证所述抗裂混凝土层103外侧的平整度。
40.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待浇筑于所述外围模板内的混凝土达到预设强度后可将所述外围模板拆除;所述预设强度可以根据不同工程以及不同的承重面具体设定,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41.可选的,所述抗裂网102中的抗裂钢筋的直径小于所述抗裂混凝土层103的厚度的预设百分比;所述抗裂钢筋的抗拉强度大于预设抗拉强度。
42.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所述抗裂网102由抗裂钢筋构成,所述抗裂钢筋的直径小于所述抗裂混凝土层103的厚度的预设百分比,从而减小抗裂网102针对所述抗裂混凝土层103的内应力,同时保证所述抗裂网102完全位于所述抗裂混凝土层103内部,不会外露,以提高所述抗裂混凝土层103的抗裂效果;所述预设百分比可根据实际工程需要进行设定,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43.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所述抗裂钢筋抗拉强度大于预设抗拉强度,由于抗裂网102位于所述抗裂混凝土层103内部,当所述抗裂混凝土层103由于压力等原因产生裂缝时,所述抗裂网102中的抗裂钢筋可以对其产生一个与产生裂缝时相反的力,从而防止裂缝产生,因此,所述抗裂钢筋的抗拉强度需大于预设抗拉强度,以保证抗裂混凝土的抗裂效果;所述预设抗拉强度可根据实际工程进行设定,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44.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图1中的混凝土浇筑体结构,通过将抗拉强度大于预设抗拉强度,且直径小于抗裂混凝土层103的厚度的预设百分比的抗裂钢筋构成的抗裂网102,浇筑于抗裂混凝土层103内,使得抗裂网102针对所述抗裂混凝土层103的内应力的应力减小,减少抗裂钢筋针对所述抗裂混凝土的粘结力的破坏,同时,使得抗裂网102能够完全位于抗裂混凝土层103内,从而有效提高抗裂混凝土层103的抗裂性能,达到抗裂的效果,进而有效延长混凝土浇筑体的使用寿命。
45.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现有技术中的抗裂钢筋通常采用直径大于8毫米的冷拉碳素钢,其延展性好,抗拉强度低,当所述抗裂混凝土层103出现裂缝时,不能有效地针对所述抗裂混凝土层103产生拉力,从而不能有效防止裂缝产生,且由于抗裂钢筋并不是标准的直线型,因此当抗裂混凝土层103厚度较薄时,由于所述抗裂钢筋直径大,从而导致所述抗裂钢筋不能完全位于抗裂混凝土层103内层,而是外露于抗裂混凝土层103,当抗裂混凝土受到车辆或者外力作用时,由于抗裂钢筋与混凝土的振幅不一致,导致抗裂钢筋对较薄混凝土层的内应力大,同时,直径大于8毫米的抗裂钢筋的温缩和热胀大于所述抗裂混凝土的温缩和热胀,从而致使抗裂混凝土层103的结构被破坏,产生细微裂缝,影响抗裂混凝土层103的抗裂性能。
46.基于此,所述抗裂混凝土层103的厚度可以为50~150毫米,所述抗裂网102中的所述抗裂钢筋的直径可以为2.5毫米~3.5毫米,含碳量可以为0.5%~0.9%。
47.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所述抗裂钢筋的直径为2.5毫米~3.5毫米,所述水平抗裂钢筋与所述竖向抗裂钢筋相交后的直径的叠加值也远远小于所述抗裂混凝土层103的厚度,以使得所述抗裂网102可以完全处于所述抗裂混凝土层103内部,从而保证抗裂混凝土层103不被破坏,保证抗裂混凝土层103的抗裂性能。
48.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所述抗裂钢筋的直径可以为2.5毫米~3.5毫米,直径比较细,
因此能很好的控制所述抗裂混凝土层103的厚度,从而节省混凝土资源。
49.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所述抗裂网102中的所述抗裂钢筋的可以为含碳量为0.5%~0.9%的高强度抗裂钢筋,以保证抗裂钢筋的抗拉强度,从而保证抗裂混凝土层103的抗裂性能。
50.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抗裂网102中的所述抗裂钢筋直径为3毫米,所述抗裂钢筋的抗拉强度大于1200兆帕。
51.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利用所述抗裂钢筋直径为3毫米,抗拉强度大于1200兆帕的抗裂钢筋制作的抗裂网102,重量轻,易于操作工人高空作业,同时可以节约施工时间,提高施工安全性;同时直径为3毫米的抗裂钢筋构成的抗裂网102,用钢量大大减少,从而可以有效节省资源,减少工程造价。
52.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利用抗裂钢筋以一定的方式连接从而构成抗裂网102,以提高所述抗裂混凝土层103的抗裂性能。
53.具体的,所述抗裂网102中的抗裂钢筋包括水平抗裂钢筋以及竖向抗裂钢筋;所述水平抗裂钢筋与所述竖向抗裂钢筋之间具有预设角度,且所述水平抗裂钢筋与所述竖向抗裂钢筋通过焊接固定。
54.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所述抗裂网102是由若干相交的水平抗裂钢筋和竖向抗裂钢筋组成的网格结构。
55.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所述水平抗裂钢筋与所述竖向抗裂钢筋之间互成预设角度,可选的,所述水平抗裂钢筋与所述竖向抗裂钢筋之间可以互成直角;当然,所述水平抗裂钢筋与所述竖向抗裂钢筋之间也可以互成其他角度,所述预设角度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设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56.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焊接或者其他方式连接若干相交的水平抗裂钢筋和竖向抗裂钢筋,以组成网状结构,得到具有更好的受力稳定性的抗裂网102,从而提高抗裂混凝土层103的抗裂性能。
57.现有技术中,若干相交的水平抗裂钢筋和竖向抗裂钢筋组成的网状结构,有的网孔过大,从而导致现有抗裂网的抗裂能力下降;有的网孔过小,混凝土不能正常流过网孔,从而影响混凝土正常浇筑,基于此,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说明书实施例中,针对所述水平抗裂钢筋以及所述竖向抗裂钢筋之间的间距进行了优化。
58.具体的,所述水平抗裂钢筋之间的间距为50~150毫米,所述竖向抗裂钢筋之间的间距为50~150毫米。
59.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所述相邻两根水平抗裂钢筋之间,以及相邻两个竖向钢筋之间的间距均为50~150毫米,优选的,所述相邻两根水平抗裂钢筋之间,以及相邻两个竖向钢筋之间的间距均为50~100毫米;这样既能防止因抗裂钢筋之间的间距太小,而不能保证混凝土正常通过网孔,从而保证混凝土的正常浇筑;又能防止因抗裂钢筋之间的间距太大导致抗裂网102的抗裂性能下降;且由于抗裂网102的结构均匀,使得所述抗裂网102受力均匀,从而延长所述抗裂网102的使用寿命,进而延长包括所述抗裂混凝土层103的混凝土浇筑体结构的使用寿命。
60.接下来,将针对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凝土浇筑体的施工方法结合附图进行具体说明:
61.图2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凝土浇筑体的施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62.如图2所示,该流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63.步骤202:将抗裂网102固定于预制钢筋笼101的外侧。
64.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所述抗裂网102是由若干相交的水平抗裂钢筋和竖向抗裂钢筋组成的网格结构;
65.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延长所述预制钢筋笼101中的部分所述主梁钢筋,以使所述抗裂网102中的网孔搭接于主梁钢筋的延长部分,并可通过绑丝或其他固定结构将所述抗裂网102与所述主梁钢筋进行固定,以保证浇筑混凝土时,所述抗裂网102不发生移位,从而保证所述抗裂网102完全位于所述抗裂混凝土层103内。
66.步骤204:在预制钢筋笼101的外侧的预设距离处布置外围模板;所述预设距离为抗裂混凝土层103的厚度;其中,所述抗裂混凝土层103的厚度的预设百分比大于所述抗裂网102中的抗裂钢筋的直径,且所述抗裂钢筋的抗拉强度大于预设抗拉强度;
67.所述抗裂钢筋的直径与所述抗裂混凝土层103的厚度的预设百分比大于所述抗裂网102中的抗裂钢筋的直径,以保证所述抗裂网102完全位于所述抗裂混凝土层103内部,不会外露,从而保证抗裂网102不破坏所述抗裂混凝土层103的结构,保证抗裂效果;所述预设百分比可根据实际工程需要进行设定,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68.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所述抗裂钢筋抗拉强度大于预设抗拉强度,是由于抗裂网102位于所述抗裂混凝土层103内部,当所述抗裂混凝土层103由于压力等原因产生裂缝时,所述抗裂网102中的抗裂钢筋可以对其产生一个与产生裂缝时相反的力,从而防止裂缝产生,因此,所述抗裂钢筋抗拉强度需大于预设抗拉强度,以保证抗裂混凝土的抗裂效果;所述预设抗拉强度可根据实际工程进行设定,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69.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预制钢筋笼101外侧的预设距离处固定外围模板,以便于针对外围模板内的预制钢筋笼101以及抗裂网102进行混凝土浇筑,得到混凝土浇筑体;同时可以保证预制钢筋笼101外侧至所述外围模板之间的混凝土的厚度,即抗裂混凝土层103的厚度为预设值;以及保证所述抗裂混凝土层103外侧的平整度。
70.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待浇筑于所述外围模板内的混凝土达到预设强度后可将所述外围模板拆除;所述预设强度可以根据不同工程以及不同的承重面具体设定,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71.步骤206:向所述外围模板中浇筑混凝土,得到混凝土浇筑体。
72.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图2中的混凝土浇筑体结构施工方法,通过将抗拉强度大于预设抗拉强度,且直径小于抗裂混凝土层103的厚度的预设百分比的抗裂钢筋构成的抗裂网102,并将所述抗裂网102固定于预制钢筋笼101的外侧,且浇筑于抗裂混凝土层103内,使得抗裂网102针对所述抗裂混凝土层103的内应力的应力减小,减少抗裂钢筋针对所述抗裂混凝土的粘结力的破坏,同时,使得抗裂网102能够完全位于抗裂混凝土层103内,从而有效提高抗裂混凝土层103的抗裂性能,达到抗裂的效果,进而起到有效保护预制钢筋笼101,延长混凝土浇筑体的使用寿命的效果。
73.基于图2的方法,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了该方法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下面进行说明。
74.可选的,所述抗裂网102中的抗裂钢筋包括水平抗裂钢筋以及竖向抗裂钢筋;
75.所述将抗裂网102固定于预制钢筋笼101的外侧之前,还可以包括:
76.将所述水平抗裂钢筋与所述竖向抗裂钢筋之间互成预设角度,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所述水平抗裂钢筋与所述竖向抗裂钢筋形成所述抗裂网102。
77.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所述抗裂网102是由若干相交的水平抗裂钢筋和竖向抗裂钢筋组成的网格结构。
78.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所述水平抗裂钢筋与所述竖向抗裂钢筋之间互成预设角度,优选的,所述水平抗裂钢筋与所述竖向抗裂钢筋之间可以互成直角;当然,所述水平抗裂钢筋与所述竖向抗裂钢筋之间也可以互成其他角度,所述预设角度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设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79.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焊接或者其他方式连接若干相交的水平抗裂钢筋和竖向抗裂钢筋,以组成网状结构,得到具有更好的受力稳定性的抗裂网102,从而提高抗裂混凝土层103的抗裂性能。
80.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现有技术中的抗裂钢筋通常采用直径大于8毫米的冷拉碳素钢,其延展性好,抗拉强度低,当所述抗裂混凝土层103出现裂缝时,不能有效地针对所述抗裂混凝土层103产生拉力,从而不能有效防止裂缝产生,且由于抗裂钢筋并不是标准的直线,而是有一定程度的弯曲,因此当抗裂混凝土层103厚度较薄时,由于所述抗裂钢筋直径大,从而导致所述抗裂钢筋不能完全位于抗裂混凝土层103内层,而是部分外露于抗裂混凝土层103,进而导致所述抗裂混凝土层103的结构被破坏,影响抗裂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81.基于此,所述抗裂混凝土层103的厚度为50~150毫米,所述抗裂网102中的所述抗裂钢筋的直径为2.5毫米~3.5毫米,含碳量为0.5%~0.9%。
82.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所述抗裂钢筋的直径为2.5毫米~3.5毫米,所述水平抗裂钢筋与所述竖向抗裂钢筋相交后的直径的叠加值也远远小于所述抗裂混凝土层103的厚度,以使得所述抗裂网102可以完全处于所述抗裂混凝土层103的内部,从而保证抗裂混凝土层103不被破坏,保证抗裂混凝土层103的抗裂性能。
83.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所述抗裂钢筋的直径可以为2.5毫米~3.5毫米,直径比较细,因此能很好的控制所述抗裂混凝土层103的厚度,从而节省混凝土资源。
84.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所述抗裂网102中的所述抗裂钢筋的可以为含碳量为0.5%~0.9%的高强度抗裂钢筋,以保证抗裂钢筋的抗拉强度,从而保证抗裂混凝土层103的抗裂性能。
85.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抗裂网102中的所述抗裂钢筋直径为3毫米,所述抗裂钢筋的抗拉强度大于1200兆帕。
86.现有技术中,若干相交的水平抗裂钢筋和竖向抗裂钢筋组成的网状结构,有的网孔过大,从而导致现有抗裂网的抗裂能力下降;有的网孔过小,混凝土不能正常流过网孔,从而影响混凝土正常浇筑,基于此,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说明书实施例中,针对所述水平抗裂钢筋以及所述竖向抗裂钢筋之间的间距进行了优化。
87.具体的,所述水平抗裂钢筋之间的间距为50~150毫米,所述竖向抗裂钢筋之间的间距为50~150毫米。
88.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所述相邻两根水平抗裂钢筋之间,以及相邻两个竖向钢筋之间的间距均可以为50~150毫米,优选的,所述相邻两根水平抗裂钢筋之间,以及相邻两
个竖向钢筋之间的间距均为50~100毫米;这样既能防止因抗裂钢筋之间的间距太小,而不能保证混凝土正常通过网孔,从而保证混凝土的正常浇筑;又能防止因抗裂钢筋之间的间距太大导致抗裂网102的抗裂性能下降;且由于抗裂网102的结构均匀,使得所述抗裂网102受力均匀,从而延长所述抗裂网102的使用寿命,进而延长包括所述抗裂混凝土层103的混凝土浇筑体结构的使用寿命。
89.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混凝土浇筑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浇筑体包括:预制钢筋笼、抗裂网以及抗裂混凝土层;所述抗裂网固定于所述预制钢筋笼的外侧;所述抗裂混凝土层是通过向固定于所述预制钢筋笼外侧的预设距离处的外围模板中浇筑混凝土得到的;所述预设距离为所述抗裂混凝土层的厚度;其中,所述抗裂网中的抗裂钢筋的直径小于所述抗裂混凝土层的厚度的预设百分比;所述抗裂钢筋的抗拉强度大于预设抗拉强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浇筑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裂混凝土层的厚度为50~150毫米,所述抗裂网中的所述抗裂钢筋的直径为2.5毫米~3.5毫米,含碳量为0.5%~0.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浇筑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裂网中的所述抗裂钢筋直径为3毫米,所述抗裂钢筋的抗拉强度大于1200兆帕。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混凝土浇筑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裂网中的抗裂钢筋包括水平抗裂钢筋以及竖向抗裂钢筋;所述水平抗裂钢筋与所述竖向抗裂钢筋之间具有预设角度,且所述水平抗裂钢筋与所述竖向抗裂钢筋通过焊接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凝土浇筑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抗裂钢筋之间的间距为50~150毫米,所述竖向抗裂钢筋之间的间距为50~150毫米。6.一种混凝土浇筑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将抗裂网固定于预制钢筋笼的外侧;在预制钢筋笼的外侧的预设距离处布置外围模板;所述预设距离为抗裂混凝土层的厚度;其中,所述抗裂混凝土层的厚度的预设百分比大于所述抗裂网中的抗裂钢筋的直径,且所述抗裂钢筋的抗拉强度大于预设抗拉强度;向所述外围模板中浇筑混凝土,得到混凝土浇筑体。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裂网中的抗裂钢筋包括水平抗裂钢筋以及竖向抗裂钢筋;所述将抗裂网固定于预制钢筋笼的外侧之前,还包括:将所述水平抗裂钢筋与所述竖向抗裂钢筋之间互成预设角度,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所述水平抗裂钢筋与所述竖向抗裂钢筋形成所述抗裂网。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裂混凝土层的厚度为50~150毫米,所述抗裂网中的所述抗裂钢筋的直径为2.5毫米~3.5毫米,含碳量为0.5%~0.9%。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裂网中的所述抗裂钢筋直径为3毫米,所述抗裂钢筋的抗拉强度大于1200兆帕。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抗裂钢筋之间的间距为50~150毫米,所述竖向抗裂钢筋之间的间距为50~150毫米。

技术总结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浇筑体及其施工方法,混凝土浇筑体可以包括,预制钢筋笼、抗裂网以及抗裂混凝土层;抗裂网固定于所述预制钢筋笼的外侧;向固定于所述预制钢筋笼外侧的预设距离处的外围模板中浇筑混凝土得到所述混凝土浇筑体,其中,得到的混凝土浇筑体包括厚度为所述预设距离值的抗裂混凝土层;由于抗裂钢筋的抗拉强度大于预设抗拉强度,且抗裂网中的抗裂钢筋的直径小于所述抗裂混凝土层的厚度的预设百分比,使得抗裂网能够完全位于抗裂混凝土层内,并减小对抗裂混凝土层的内应力,从而有效提高抗裂混凝土的抗裂性能达到抗裂的效果,进而有效延长混凝土浇筑体结构的使用寿命。结构的使用寿命。结构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朱苏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泰安众科建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27
技术公布日:2022/12/1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0690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