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脱脂麦胚发酵口服液用无菌装瓶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59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服液装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脱脂麦胚发酵口服液用无菌装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对脱脂麦胚发酵口服液加工的过程中,大多需要使用到口服液瓶进行灌装,在对脱脂麦胚发酵口服液瓶进行灌装时大多通过传动机构对口服液瓶进行传送,以流水作业的方式对口服液瓶进行灌装,虽然在对口服液瓶灌装前需要对其进行清洗消毒处理,但口服液瓶在传动机构对其传送的过程中一些口服液瓶瓶口会一端时间暂时暴露在外,口服液瓶中仍然会沾染空气中一些细菌,无法达到无菌装瓶的要求,影响口服液灌装后的质量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脱脂麦胚发酵口服液用无菌装瓶装置,解决了在对脱脂麦胚发酵口服液瓶进行灌装时大多通过传动机构对口服液瓶进行传送,以流水作业的方式对口服液瓶进行灌装,虽然在对口服液瓶灌装前需要对其进行清洗消毒处理,但口服液瓶在传动机构对其传送的过程中一些口服液瓶瓶口会一段时间暴露在外,口服液瓶中仍然会沾染空气中一些细菌,无法达到无菌装瓶的要求,影响口服液灌装后的质量安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脱脂麦胚发酵口服液用无菌装瓶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腿,且四个支撑腿的相对面设置有同一个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内设置有瓶体,所述瓶体位于箱体内,所述箱体的下表面与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箱体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箱体的上表面与料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料箱的下表面设置有灌装装置,所述灌装装置位于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一通孔开设在箱体的上表面,所述灌装装置的下表面与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灌装装置的底端设置有灌装头,所述灌装头卡接在支撑板的下表面,所述支撑板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滑块。

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内,所述滑槽开设在箱体内壁的右侧面,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通过两个电动推杆与箱体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卡接有消毒装置,所述箱体内壁的正面设置有第一紫外线消毒灯,所述箱体的左右两侧面均设置有盖合装置,且两个盖合装置的相对面搭接。

优选的,所述灌装装置包括灌装泵,所述灌装泵的下表面与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灌装泵的进水口通过连接管与料箱的下表面相连通,所述灌装泵的出水口与灌装头的顶端相连通,所述灌装头卡接在支撑板的下表面。

优选的,所述消毒装置包括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发生器的下表面与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臭氧发生器的出气口设置有喷管,所述喷管的正面设置有电磁阀,所述喷管卡接在支撑板的下表面。

优选的,所述盖合装置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的左侧面通过合页与箱体的左侧面铰接,且两个盖板的相对面搭接。

优选的,所述盖板的正面设置有把手和观察窗,所述盖板的背面设置有第二紫外线消毒灯。

优选的,所述瓶体位于隔板上方,所述隔板的正面和背面分别与箱体内壁的正面和背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护板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个限位块,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与电源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源的上表面与控制器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源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传动机构、灌装泵、电动推杆、电磁阀、臭氧发生器、第一紫外线消毒灯和第二紫外线消毒灯的输入端电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该用于脱脂麦胚发酵口服液用无菌装瓶装置,通过设置电动推杆、控制器、支撑板、臭氧发生器、电磁阀、灌装泵、灌装头、料箱和瓶体,当需要对瓶体进行灌装时,传动机构带动瓶体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后停止进行运动,控制器将控制两个电动推杆伸长,使得灌装头和喷管向下移动并且分别位于两个瓶体内,灌装泵进行工作时,灌装头可以对瓶体内进行灌装,控制器将控制臭氧发生器工作并且打开电磁阀,且对瓶体灌装的同时,喷管将喷出臭氧对下一个待灌装的瓶体进行消毒处理,减少了瓶体与空气接触的时间,已达到无菌装瓶的要求,提高了口服液灌装后的质量安全。

2、该用于脱脂麦胚发酵口服液用无菌装瓶装置,通过设置箱体、第二通孔、传动机构、第一紫外线消毒灯和第二紫外线消毒灯,当传动机构对瓶体传动时过程中,瓶体会通过第二通孔进入到箱体内,第一紫外线消毒灯和第二紫外线消毒灯进行工作,使得第一紫外线消毒灯、第二紫外线消毒灯对瓶体表面、灌装头表面和喷管表面进行消毒处理,使得待灌装及灌装后的瓶体位于一个良好卫生的环境,进一步提高了无菌装瓶的要求。

3、该用于脱脂麦胚发酵口服液用无菌装瓶装置,通过设置支撑板、滑块、滑槽、瓶体、防护板、盖板和观察窗,当瓶体位于防护板上时,因防护板上设置有限位块,使得瓶体有效的位于两个限位块之间,有效的对瓶体起到了限位的作用,使得瓶体在进行消毒、灌装和传送时更加稳定,因设置有盖板,工作人员可以打开盖板对箱体内各个部件进行操作,因设置有观察窗,方便工作人员观察箱体内灌装的过程,及时处理一些紧急状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箱体左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箱体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支撑腿、3传动机构、4防护板、5瓶体、6箱体、7料箱、8第一通孔、9灌装装置、91连接管、92灌装泵、10支撑板、11电动推杆、12滑块、13滑槽、14消毒装置、141喷管、142电磁阀、143臭氧发生器、15灌装头、16第二通孔、17第一紫外线消毒灯、18隔板、19盖合装置、191合页、192盖板、20第二紫外线消毒灯、21观察窗、22电源、23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脱脂麦胚发酵口服液用无菌装瓶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腿2,瓶体5位于隔板18上方,隔板18的正面和背面分别与箱体6内壁的正面和背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防护板4,当瓶体5位于防护板4上时,因防护板4上设置有限位块,使得瓶体5有效的位于两个限位块之间,有效的对瓶体5起到了限位的作用,使得瓶体5在进行消毒、灌装和传送时更加稳定,且四个支撑腿2的相对面设置有同一个传动机构3,传动机构3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护板4,防护板4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个限位块,底板1的上表面与电源2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电源22的上表面与控制器2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电源22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控制器23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器23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传动机构3、灌装泵92、电动推杆11、电磁阀142、臭氧发生器143、第一紫外线消毒灯17和第二紫外线消毒灯20的输入端电连接,通过设置第一紫外线消毒灯17和第二紫外线消毒灯20,使得第一紫外线消毒灯17、第二紫外线消毒灯20对瓶体5表面、灌装头15表面和喷管141表面进行消毒处理,使得待灌装及灌装后的瓶体5位于一个良好卫生的环境,进一步提高了无菌装瓶的要求,防护板4内设置有瓶体5,瓶体5位于箱体6内,箱体6的下表面与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箱体6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第二通孔16,箱体6的上表面与料箱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料箱7的下表面设置有灌装装置9,灌装装置9位于第一通孔8内,第一通孔8开设在箱体6的上表面,灌装装置9的下表面与支撑板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灌装泵92和臭氧发生器143,灌装泵92进行工作时,灌装头15可以对瓶体5内进行灌装,控制器23将控制臭氧发生器143工作并且打开电磁阀142,且对瓶体5灌装的同时,喷管141将喷出臭氧对下一个待灌装的瓶体5进行消毒处理,减少了瓶体5与空气接触的时间,灌装装置9包括灌装泵92,灌装泵92的下表面与支撑板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灌装泵92的进水口通过连接管91与料箱7的下表面相连通,灌装泵92的出水口与灌装头15的顶端相连通,灌装头15卡接在支撑板10的下表面,灌装装置9的底端设置有灌装头15,灌装头15卡接在支撑板10的下表面,支撑板10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2。

滑块12滑动连接在滑槽13内,滑槽13开设在箱体6内壁的右侧面,支撑板10的上表面通过两个电动推杆11与箱体6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支撑板10的上表面卡接有消毒装置14,盖板192的正面设置有把手和观察窗21,盖板192的背面设置有第二紫外线消毒灯20,因设置有盖板192,工作人员可以打开盖板192对箱体6内各个部件进行操作,消毒装置14包括臭氧发生器143,臭氧发生器143的下表面与支撑板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臭氧发生器143的出气口设置有喷管141,喷管141的正面设置有电磁阀142,喷管141卡接在支撑板10的下表面,箱体6内壁的正面设置有第一紫外线消毒灯17,箱体6的左右两侧面均设置有盖合装置19,因设置有观察窗21,方便工作人员观察箱体6内灌装的过程,及时处理一些紧急状况,盖合装置19包括盖板192,盖板192的左侧面通过合页191与箱体6的左侧面铰接,且两个盖板192的相对面搭接,且两个盖合装置19的相对面搭接。

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步骤为:

s1、当传动机构3对瓶体5传动时过程中,瓶体5会通过第二通孔16进入到箱体6内,第一紫外线消毒灯17和第二紫外线消毒灯20进行工作,使得第一紫外线消毒灯17、第二紫外线消毒灯20对瓶体5表面、灌装头15表面和喷管141表面进行消毒处理;

s2、当需要对瓶体5进行灌装时,传动机构3带动瓶体5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后停止进行运动,控制器23将控制两个电动推杆11伸长,使得灌装头15和喷管141向下移动并且分别位于两个瓶体5内;

s3、灌装泵92进行工作时,灌装头15可以对瓶体5内进行灌装,控制器23将控制臭氧发生器143工作并且打开电磁阀142,且对瓶体5灌装的同时,喷管141将喷出臭氧对下一个待灌装的瓶体5进行消毒处理。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脱脂麦胚发酵口服液用无菌装瓶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腿(2),且四个支撑腿(2)的相对面设置有同一个传动机构(3),所述传动机构(3)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护板(4),所述防护板(4)内设置有瓶体(5),所述瓶体(5)位于箱体(6)内,所述箱体(6)的下表面与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箱体(6)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第二通孔(16),所述箱体(6)的上表面与料箱(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料箱(7)的下表面设置有灌装装置(9),所述灌装装置(9)位于第一通孔(8)内,所述第一通孔(8)开设在箱体(6)的上表面,所述灌装装置(9)的下表面与支撑板(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灌装装置(9)的底端设置有灌装头(15),所述灌装头(15)卡接在支撑板(10)的下表面,所述支撑板(10)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2);所述滑块(12)滑动连接在滑槽(13)内,所述滑槽(13)开设在箱体(6)内壁的右侧面,所述支撑板(10)的上表面通过两个电动推杆(11)与箱体(6)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10)的上表面卡接有消毒装置(14),所述箱体(6)内壁的正面设置有第一紫外线消毒灯(17),所述箱体(6)的左右两侧面均设置有盖合装置(19),且两个盖合装置(19)的相对面搭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脱脂麦胚发酵口服液用无菌装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装装置(9)包括灌装泵(92),所述灌装泵(92)的下表面与支撑板(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灌装泵(92)的进水口通过连接管(91)与料箱(7)的下表面相连通,所述灌装泵(92)的出水口与灌装头(15)的顶端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脱脂麦胚发酵口服液用无菌装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装置(14)包括臭氧发生器(143),所述臭氧发生器(143)的下表面与支撑板(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臭氧发生器(143)的出气口设置有喷管(141),所述喷管(141)的正面设置有电磁阀(142),所述喷管(141)卡接在支撑板(10)的下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脱脂麦胚发酵口服液用无菌装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合装置(19)包括盖板(192),所述盖板(192)的左侧面通过合页(191)与箱体(6)的左侧面铰接,且两个盖板(192)的相对面搭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脱脂麦胚发酵口服液用无菌装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92)的正面设置有把手和观察窗(21),所述盖板(192)的背面设置有第二紫外线消毒灯(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脱脂麦胚发酵口服液用无菌装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5)位于隔板(18)上方,所述隔板(18)的正面和背面分别与箱体(6)内壁的正面和背面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脱脂麦胚发酵口服液用无菌装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4)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个限位块,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与电源(2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源(22)的上表面与控制器(2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脱脂麦胚发酵口服液用无菌装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22)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控制器(23)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器(23)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传动机构(3)、灌装泵(92)、电动推杆(11)、电磁阀(142)、臭氧发生器(143)、第一紫外线消毒灯(17)和第二紫外线消毒灯(20)的输入端电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脱脂麦胚发酵口服液用无菌装瓶装置,涉及口服液装瓶技术领域,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腿,且四个支撑腿的相对面设置有同一个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内设置有瓶体。该用于脱脂麦胚发酵口服液用无菌装瓶装置,通过设置电动推杆、控制器、支撑板、臭氧发生器、电磁阀、灌装泵、灌装头、料箱和瓶体,灌装头可以对瓶体内进行灌装,控制器将控制臭氧发生器工作并且打开电磁阀,且对瓶体灌装的同时,喷管将喷出臭氧对下一个待灌装的瓶体进行消毒处理,减少了瓶体与空气接触的时间,已达到无菌装瓶的要求,提高了口服液灌装后的质量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侯银臣;吕行;黄继红;赵祎;冯军伟;吴丽;杨铭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国食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29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066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