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翻底式电动炒料锅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2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循环翻底式电动炒料锅。



背景技术:

现有调味料的炒制一般采用人工炒料,由于在炒料过程中锅内的调料较多,需要不停的翻炒,因此人工炒料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且容易出现翻炒不均而造成糊锅,同时在炒料过程中调味料的温度过高,容易将工人烫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循环翻底式电动炒料锅,用以解决人工炒料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且容易出现翻炒不均而造成糊锅,同时在炒料过程中调味料的温度过高,容易将工人烫伤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循环翻底式电动炒料锅,包括底座,分别安装在底座上的刮片升降支架和加热层,以及放置在加热层内的炒锅,所述刮片升降支架顶端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下端设置有第一转轴和与第一转轴垂直且固定连接的第二转轴,所述电机联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底端设置有至少三个转盘、与转盘固定的连杆、以及固定在连杆下的贴底刮片装置。所述炒锅刮片升降支架设有电机定位装置。

优选的,所述转盘下方至少固定两根连杆。

优选的,所述加热层由电加热管构成。

优选的,所述加热层与底座之间设置有隔热板。

优选的,所述炒锅上方设置有出料口,以及与出料口对接的导料腔。

优选的,所述炒锅刮片升降支架设有电机定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电加热管对炒锅进行加热,电动控温,节能环保;通过电机控制两个转轴,利用多个转盘,通过连杆联动贴底刮片装置,采用多个转盘旋转贴底刮片装置,采取电动循环翻炒的方式,避免了锅底搅拌不均匀而糊锅;底座与加热层之间设置有隔热板,防止底座过热而烫伤工人;电动翻转出料,方便使用;刮片升降支架调节第一转轴的高度,使得贴底刮片装置放置在合适的位置进行翻炒。整个炒料过程均不需要人工进行,降低了劳动力,且提高了炒料的效率,电动翻炒均匀,使得调味料的食材均匀入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循环翻底式电动炒料锅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隔热板,3-加热层,4-炒锅,5-出料口,6-连杆,7-转盘,8-第二转轴,9-第一转轴,10-电机,11-贴底刮片装置,12-刮片升降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一种循环翻底式电动炒料锅,包括底座1,分别安装在底座1上的刮片升降支架12和加热层3,以及放置在加热层3内的炒锅4,所述刮片升降支架12顶端安装有电机10,所述电机10下端设置有第一转轴9和与第一转轴9垂直且固定连接的第二转轴8,所述电机10联动第一转轴9和第二转轴8,所述第二转轴8底端设置有至少三个转盘7、与转盘7固定的连杆6、以及固定在连杆6下的贴底刮片装置11。

优选的,所述转盘7下方至少固定两根连杆6。

优选的,所述加热层3由电加热管构成。

优选的,所述加热层3与底座1之间设置有隔热板2。

优选的,所述炒锅4上方设置有出料口5,以及与出料口5对接的导料腔。

优选的,所述炒锅12为电动定位翻转装置。

作为较优的一种实施例,第二转轴8底端设置有三个转盘7,每个转盘7下方固定两根连杆6,每个连杆6下方连接有贴底刮片装置11,通过刮片升降支架12调节第一转轴9和固定在第一转轴9上第二转轴8的高度,调整贴底刮片装置11放置在合适的位置进行翻炒。

工作原理:当需要对调味料进行炒制时,先将待炒制的调味油加入炒锅2内,然后,将电加热管进行通电,使电加热管进行发热,从而对炒锅2进行供热。根据调味料放置的量,通过刮片升降支架11调节第一转轴9和固定在第一转轴9上第二转轴8的高度,调整贴底刮片装置11放置在合适的位置进行翻炒,第一转轴9通过电机10和刮片升降支架11进行可以上升、下降以及自转,第一转轴9联动第二转轴8转动,转盘7本身也具有自转功能,联动固定在连杆6下的贴底刮片装置11进行转动,使得炒锅4内调味料不停地翻转和匀炒,从而将炒锅内调味料通过出料口导料腔倒出。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电加热管对炒锅4进行加热,电动控温,节能环保;通过电机10控制两个转轴,利用多个转盘7,通过连杆6联动贴底刮片装置11,采用多个转盘7旋转贴底刮片装置11,采取电动循环翻炒的方式,避免了锅底搅拌不均匀而糊锅;底座与加热层之间设置有隔热板2,防止底座过热而烫伤工人;电动翻转出料,方便使用;刮片升降支架11调节第一转轴9的高度,使得贴底刮片装置11放置在合适的位置进行翻炒。整个炒料过程均不需要人工进行,降低了劳动力,且提高了炒料的效率,电动翻炒均匀,使得调味料的食材均匀入味。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循环翻底式电动炒料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分别安装在底座上的刮片升降支架和加热层,以及放置在加热层内的炒锅,所述刮片升降支架顶端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下端设置有第一转轴和与第一转轴垂直且固定连接的第二转轴,所述电机联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底端设置有至少三个转盘、与转盘固定的连杆、以及固定在连杆下的贴底刮片装置,所述炒锅刮片升降支架设有电机定位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翻底式电动炒料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下方至少固定两根连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翻底式电动炒料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层由电加热管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翻底式电动炒料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层与底座之间设置有隔热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翻底式电动炒料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炒锅上方设置有出料口,以及与出料口对接的导料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循环翻底式电动炒料锅,包括底座,分别安装在底座上的刮片升降支架和加热层,以及放置在加热层内的炒锅,刮片升降支架顶端安装有电机,电机下端设置有第一转轴和与第一转轴垂直的第二转轴,电机联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二转轴底端设置有至少三个转盘、与转盘固定的连杆、以及固定在连杆下的贴底刮片装置。本方案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电加热管对炒锅进行加热,电动控温,节能环保;通过电机控制两个转轴,利用多个转盘联动和旋转贴底刮片装置,并采取电动循环翻炒的方式,避免了锅底搅拌不均匀而糊锅;通过刮片升降支架调节第一转轴的高度,使得贴底刮片装置放置在合适的位置进行翻炒。

技术研发人员:李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绵阳市邦太食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4.30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062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