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桥梁抗震支座。
背景技术:
桥梁一般指架设在江河湖海上,使车辆行人等能够顺利同行的建筑,为适应现代高速发展的交通行业,桥梁亦引申为跨越山涧、不良地质或满足其他交通需要而架设的使同行更加便捷的建筑物,桥梁上行驶的车辆易对其带来震动,因此,桥梁一般都设置在抗震支座上,避免出现共振的情况。
但是,目前桥梁用的抗震支座一般采用刚性弹簧的弹性来起到减震的作用,但是弹簧长时间的使用后,容易出现弹簧偏移的情况,降低了其使用寿命,同时支座的支撑稳定性也有待提高。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桥梁抗震支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梁抗震支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桥梁用的抗震支座一般采用刚性弹簧的弹性来起到减震的作用,但是弹簧长时间的使用后,容易出现弹簧偏移的情况,降低了其使用寿命,同时支座的支撑稳定性也有待提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桥梁抗震支座,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开槽,所述开槽的顶部插接有顶座,所述顶座边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减震板,所述第一减震板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底座顶部的边侧,所述开槽的内壁上横向焊接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一端焊接在第二减震板上,所述开槽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中滑动的安装有滑块,所述顶座的底端无缝焊接在活动座上,所述活动座的底端焊接有多根活动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减震板为弧形板,所述第二减震板紧贴顶座的外壁设置,所述第二减震板中开设有通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块紧贴滑槽的槽壁设置,所述滑块的底端距离滑槽底端槽壁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减震板的厚度,所述滑块侧面上固定插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一端焊接在顶座上,且所述限位杆贯穿通槽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动座的顶部熔融一体注塑成形有凸台,所述凸台为锥形台结构,所述凸台的顶部插接在凹槽中,且所述凹槽开设在顶座的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动管的底部活动插接在第二固定杆上,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底端焊接在开槽的底端槽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固定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穿过活动管设置,所述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在活动座的底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顶座周侧底部与底座周侧的顶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减震板,底座的底端与固定杆之间通过弹簧固定连接,对竖直方向上的震动起到减震作用;通过在顶座的外壁上贴紧有弧形的第二减震板,能够对顶座上产生的横向震动起到减震的作用,使得该减震支座的减震作用更加全面,减震效果更好。
2、本实用新型活动座底端的活动管套接在弹簧的外侧,并且活动管的底部活动的插接在固定杆上,在活动座挤压弹簧形变减震的过程中,活动管在固定杆上上下移动,对弹簧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其发生偏移的情况,延长其使用寿命;活动座顶部的凸台插接在顶座底部的凹槽中,增加了支撑接触面积,使得该支座的支撑稳定性更高。
3、本实用新型的顶座外壁上焊接的限位杆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滑块上,在顶座上下移动减震的过程中,限位杆带动滑块在滑槽中滑动,并且滑块紧贴滑槽的槽壁,使得限位杆在顶座移动的过程中,保证了活动座沿竖直方向移动,也从侧面的防止弹簧出现偏移情况,结构简单,功能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桥梁抗震支座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一种桥梁抗震支座中活动管和活动杆处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1、底座;2、开槽;3、顶座;4、第一减震板;5、滑槽;6、滑块;7、限位杆;8、第一固定杆;9、第二减震板;10、通槽;11、活动座;12、凸台;13、凹槽;14、活动管;15、第二固定杆;16、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桥梁抗震支座,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开槽2,开槽2的顶部插接有顶座3,顶座3边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减震板4,第一减震板4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底座1顶部的边侧,开槽2的内壁上横向焊接有第一固定杆8,第一固定杆8的一端焊接在第二减震板9上,第二减震板9为弧形板,第二减震板9紧贴顶座3的外壁设置,第二减震板9中开设有通槽10,滑块6紧贴滑槽5的槽壁设置,滑块6的底端距离滑槽5底端槽壁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减震板4的厚度,滑块6侧面上固定插接有限位杆7,限位杆7的一端焊接在顶座3上,且限位杆7贯穿通槽10设置,限位杆7在顶座3的移动过程中,起到对其限位的作用,保证活动座3沿竖直方向移动。
开槽2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滑槽5,滑槽5中滑动的安装有滑块6,顶座3的底端无缝焊接在活动座11上,活动座11的顶部熔融一体注塑成形有凸台12,凸台12为锥形台结构,凸台12的顶部插接在凹槽13中,且凹槽13开设在顶座3的底部,凸台12增加了与顶座3之间的支撑面积,大大的提高了该支座的支撑稳定性。
活动座11的底端焊接有多根活动管14,活动管14的底部活动插接在第二固定杆15上,第二固定杆15的底端焊接在开槽2的底端槽壁上,第二固定杆1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弹簧16,弹簧16穿过活动管14设置,弹簧16的顶端固定连接在活动座11的底部,活动管14套在弹簧16的外侧,使得弹簧16受到挤压形变,利用活动管14的内壁对其进行限位,避免其长时间的使用而出现偏移的情况,延长弹簧16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该支座在受到震动时,顶座3向下挤压第一减震板4,第一减震板4发生小幅度形变进行第一步的减震作用,由于第一减震板4的形变,顶座3在开槽2中向下移动,顶座3底端焊接的活动座11向下挤压弹簧16形变,利用弹簧16形变产生的弹力来起到第二步的减震作用,活动座11向下移动带动活动管14在第二固定杆15上上下移动,活动管14对弹簧16进行限位,避免其出现压缩偏移的情况,顶座3外壁上的限位杆7一端的滑块6在滑槽5中滑动,限位杆7对顶座3的移动进行限位,保证其沿着竖直方向进行移动,第一固定杆8一端的弧形第二减震板9能够对顶座3上发生的横向震动起到减震的作用,使得该支座对于桥梁的减震效果更好,活动座11顶部的凸台12增加了与顶座3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该顶座3的支撑稳定性,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桥梁抗震支座,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开槽(2),所述开槽(2)的顶部插接有顶座(3),所述顶座(3)边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减震板(4),所述第一减震板(4)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底座(1)顶部的边侧,所述开槽(2)的内壁上横向焊接有第一固定杆(8),所述第一固定杆(8)的一端焊接在第二减震板(9)上,所述开槽(2)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滑槽(5),所述滑槽(5)中滑动的安装有滑块(6),所述顶座(3)的底端无缝焊接在活动座(11)上,所述活动座(11)的底端焊接有多根活动管(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抗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震板(9)为弧形板,所述第二减震板(9)紧贴顶座(3)的外壁设置,所述第二减震板(9)中开设有通槽(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抗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6)紧贴滑槽(5)的槽壁设置,所述滑块(6)的底端距离滑槽(5)底端槽壁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减震板(4)的厚度,所述滑块(6)侧面上固定插接有限位杆(7),所述限位杆(7)的一端焊接在顶座(3)上,且所述限位杆(7)贯穿通槽(10)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抗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座(11)的顶部熔融一体注塑成形有凸台(12),所述凸台(12)为锥形台结构,所述凸台(12)的顶部插接在凹槽(13)中,且所述凹槽(13)开设在顶座(3)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抗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管(14)的底部活动插接在第二固定杆(15)上,所述第二固定杆(15)的底端焊接在开槽(2)的底端槽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桥梁抗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杆(1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弹簧(16),所述弹簧(16)穿过活动管(14)设置,所述弹簧(16)的顶端固定连接在活动座(11)的底部。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