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特别是涉及一种不锈钢法兰精冲模具。
背景技术:
不锈钢法兰为汽车零件,产品质量要求高,必须采用精冲成形。目前模具为一模一穴,效率低,无法满足高数量需求。因此,设计一副生产效率高的模具显得很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不锈钢法兰精冲模具,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不锈钢法兰精冲模具,它包括:配合的上模和下模,在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的配合下同时形成有第一穴和第二穴,所述第一穴和所述第二穴相并列设置,所述第一穴在工件传输方向上依次包括第一步和第二步,所述第一步处设置有标识机构ⅰ,所述第二步处设置有轮廓冲头ⅰ;所述第二穴在工件传输方向上依次设置有第三步、第四步以及第五步,所述第三步处设置有标识机构ⅱ,所述第四步为空步,所述第五步处设置有轮廓冲头ⅱ。
可选地,所述第一穴和所述第二穴的起始点在工件传输方向上错开一定距离。
可选地,所述第一穴和所述第二穴之间相嵌入。
可选地,所述标识机构ⅰ和/或所述标识机构ⅱ包括标识和标识固定块,所述标识固定块中设置有嵌孔,所述标识镶嵌在所述嵌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标识周缘设置有至少一个延伸部,所述嵌孔的形状与所述标识的形状相匹配。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不锈钢法兰精冲模具,由于在上模和下模配合下,同时形成有第一穴和第二穴,第一穴和第二穴相并列设置,因此可同时加工出两个零件,生产效率提高一倍。又由于第一穴包括第一步和第二步,第一步中冲标识,第二步中冲轮廓,通过精冲加工后同时形成轮廓和标识,从而无需后序加工标识。又由于第二穴的中间步,即第四步为空步,预留出足够的空间,提高凹模镶件和凹模板的强度,模具寿命高。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模具,不仅提高了一倍的生产效率,还免去了后续标识加工,另外还具有较高的模具寿命。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不锈钢法兰零件排样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不锈钢法兰精冲模具的下模俯视图;
图3是标识机构ⅰ和标识机构ⅱ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第一穴;
2、第二穴;
3、第一步;
4、第二步;
5、第三步;
6、第四步;
7、第五步;
8、标识机构ⅰ;
9、标识机构ⅱ;
10、标识;
11、标识固定块;
12、嵌孔;
13、延伸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所示的不锈钢法兰零件排样图,具体的方案为:第一穴中第一步压标识,第二步冲孔落料复合成形;第二穴中第三步压标识,第四步空步,第五步冲孔落料复合成形。其中,第一穴和第二穴同步进行。这种一模两穴结构,相对于一模一穴,生产效率提高一倍。
如图2所示,第一穴1包括在工件传输方向a上依次设置的第一步3和第二步4,其中,第一步3处设置有标识机构ⅰ8;第二步4处设置有轮廓冲头ⅰ(图未示),轮廓冲头ⅰ也即精冲模具中凸模,为本领域常规设置。
第二穴2包括在工件传输方向a上依次设置的第三步5、第四步6以及第五步7。第三步5处设置有标识机构ⅱ9;第四步6为空步;第五步7处设置有轮廓冲头ⅱ(图未示),轮廓冲头ⅱ也即精冲模具中凸模,为本领域常规设置。
第一穴1和第二穴2相并列设置,从而可同时生产出两个产品,这种一模两穴构造,生产效率相对于一模一穴提高一倍。
如图2,第一穴1和第二穴2的起始点在工件传输方向a上错开一定距离,也即第一步3和第三步5在工件传输方向a上错开一定距离。这样可减轻模具压力,平衡模具受力,有利于提高模具寿命。
第一穴1和第二穴2之间相嵌入,也即在垂直于a的方向上相嵌入,从而合理利用空间,有利于使模具迷你化,减小模具成本。
如图3所示标识机构ⅰ8或标识机构ⅱ9,标识机构ⅰ8和标识机构ⅱ9结构相同,以标识机构ⅰ8作描述。标识机构ⅰ8包括标识10和标识固定块11,标识固定块11中设置有嵌孔12,标识10镶嵌在嵌孔12内。标识10由标识固定块11提供稳定的固定。
作为可选的,标识10为长方形,四个角上各设置有一个延伸部13,延伸部13为圆形凸角。嵌孔12的形状与标识10的形状相匹配,在对应于延伸部13的位置,于嵌孔12上设置有凹陷。这样的设置可以方便于装拆,且能更好地稳固标识10。
综上所述,本例的不锈钢法兰精冲模具,用于精冲不锈钢法兰,在上模和下模的配合下,同时形成有第一穴1和第二穴2,这样便可以同时生产两个零件,这种一模两穴结构,相对于一模一穴,效率提高一倍。又由于第一穴1和第二穴2均为先压标识,后冲轮廓,因此免去了后序标识加工。又由于第二穴2的中间步,即第四步6为空步,预留出足够的空间,提高凹模镶件和凹模板的强度,使得模具具有较高寿命。简言之就是,不仅提高了一倍的生产效率,还免去了后续标识加工,另外还具有较高的模具寿命。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不锈钢法兰精冲模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配合的上模和下模,在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的配合下同时形成有第一穴(1)和第二穴(2),所述第一穴(1)和所述第二穴(2)相并列设置,所述第一穴(1)在工件传输方向上依次包括第一步(3)和第二步(4),所述第一步(3)处设置有标识机构ⅰ(8),所述第二步(4)处设置有轮廓冲头ⅰ;所述第二穴(2)在工件传输方向上依次设置有第三步(5)、第四步(6)以及第五步(7),所述第三步(5)处设置有标识机构ⅱ(9),所述第四步(6)为空步,所述第五步(7)处设置有轮廓冲头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法兰精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穴(1)和所述第二穴(2)的起始点在工件传输方向上错开一定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法兰精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穴(1)和所述第二穴(2)之间相嵌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法兰精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机构ⅰ(8)和/或所述标识机构ⅱ(9)包括标识(10)和标识固定块(11),所述标识固定块(11)中设置有嵌孔(12),所述标识(10)镶嵌在所述嵌孔(12)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不锈钢法兰精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10)周缘设置有至少一个延伸部(13),所述嵌孔(12)的形状与所述标识(10)的形状相匹配。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