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复合冲压模具,属于复合冲压模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冲压模具是在冷冲压加工中,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冷冲压模具(俗称冷冲模)。冲压,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以往的复合冲压模具多为一体式结构,当一个压模出现问题就会导致整个模板报废,且不易修复,不易更换,现有的复合冲压模具容易老化不易更换,现在急需一种复合冲压模具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冲压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便于有效提高复合冲压模的使用寿命,实用性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复合冲压模具,包括冲压模具主体、上模具、耐用压模机构以及下模具,所述冲压模具主体上侧安装有上模具,所述冲压模具主体下侧安装有下模具,所述冲压模具主体内部设置有耐用压模机构,所述耐用压模机构包括承压块、螺栓头一、上模仁、限位杆、限位座、弹簧、下模仁以及螺栓头二,所述上模具上侧安装有承压块,所述上模具下端面安装有上模仁,所述上模仁上侧装配有螺栓头一,所述上模具下端面装配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内部安装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环形侧面装配有弹簧,所述下模具上端面安装有下模仁,所述下模仁下侧装配有螺栓头二。
进一步地,所述上模仁上侧装配有可拆卸螺帽一,所述下模仁下侧装配有可拆卸螺帽二。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座内部开设有弹簧座,且弹簧座内径略大于弹簧外径,所述限位座设有四组,且四组限位座规格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上模具内部开设有滑槽,且滑槽与限位杆相匹配,所述限位杆设有四组,且四组限位杆规格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下模仁内部开设有模压孔,所述模压孔内径略大于上模仁外径,所述模压孔深度大于上模仁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螺栓头一和螺栓头二环形侧面均设有防滑螺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复合冲压模具,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承压块、螺栓头一、上模仁、限位杆、限位座、弹簧、下模仁以及螺栓头二,该设计能有效提高冲压模具的耐用性,解决了原有复合冲压模具容易老化不易更换的问题,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耐用压模性。
因上模仁上侧装配有可拆卸螺帽一,下模仁下侧装配有可拆卸螺帽二,该设计方便更换和拆卸上模仁和下模仁,因限位座内部开设有弹簧座,且弹簧座内径略大于弹簧外径,该设计方便上模具与下模具脱模,因上模具内部开设有滑槽,且滑槽与限位杆相匹配,限位杆设有四组,该设计有效对冲压模具主体进行限位压模,防止压模跑偏,因下模仁内部开设有模压孔,模压孔内径略大于上模仁外径,模压孔深度大于上模仁高度,该设计提高上模仁和下模仁压模的精度,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便于有效提高复合冲压模的使用寿命,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冲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冲压模具中耐用压膜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冲压模具中耐用压膜机构的正视剖面图;
图中:1-冲压模具主体、2-上模具、3-耐用压模机构、4-下模具、31-承压块、32-螺栓头一、33-上模仁、34-限位杆、35-限位座、36-弹簧、37-下模仁、38-螺栓头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复合冲压模具,包括冲压模具主体1、上模具2、耐用压模机构3以及下模具4,冲压模具主体1上侧安装有上模具2,冲压模具主体1下侧安装有下模具4,冲压模具主体1内部设置有耐用压模机构3。
耐用压模机构3包括承压块31、螺栓头一32、上模仁33、限位杆34、限位座35、弹簧36、下模仁37以及螺栓头二38,上模具2上侧安装有承压块31,上模具2下端面安装有上模仁33,上模仁33上侧装配有螺栓头一32,上模具2下端面装配有限位座35,限位座35内部安装有限位杆34,限位杆34环形侧面装配有弹簧36,下模具4上端面安装有下模仁37,下模仁37下侧装配有螺栓头二38,该设计解决了原有复合冲压模具容易老化不易更换的问题。
上模仁33上侧装配有可拆卸螺帽一,下模仁37下侧装配有可拆卸螺帽二,该设计方便更换和拆卸上模仁33和下模仁37,限位座35内部开设有弹簧座,且弹簧座内径略大于弹簧36外径,限位座35设有四组,且四组限位座35规格相同,该设计方便上模具2与下模具4脱模,上模具2内部开设有滑槽,且滑槽与限位杆34相匹配,限位杆34设有四组,且四组限位杆34规格相同,该设计有效对冲压模具主体1进行限位压模,防止压模跑偏,下模仁37内部开设有模压孔,模压孔内径略大于上模仁33外径,模压孔深度大于上模仁33高度,该设计提高上模仁33和下模仁37压模的精度,螺栓头一32和螺栓头二38环形侧面均设有防滑螺纹,该设计方便紧固安装上模仁33和下模仁3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工作人员首先将冲压模具主体1放置在指定位置,并使承压块31上侧对准外界压力机,在实际使用时,将外接模料放入下模仁37内,外界压力机对承压块31施压,使上模具2沿限位杆34下降,使上模仁33对下模仁37内部的外接模料进行压模成型,外界压力机上升,上模具2在弹簧36的支撑作用下使弹簧36带动上模具2沿限位座35向上滑动,当上模仁33或下模仁37发生故障需要更换时,工作人员用外界扳手将上模仁33沿螺栓头一32拆下,将下模仁37沿螺栓头二38拆下,然后更换安装新的上模仁33和下模仁37即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1.一种复合冲压模具,包括冲压模具主体、上模具、耐用压模机构以及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模具主体上侧安装有上模具,所述冲压模具主体下侧安装有下模具,所述冲压模具主体内部设置有耐用压模机构;
所述耐用压模机构包括承压块、螺栓头一、上模仁、限位杆、限位座、弹簧、下模仁以及螺栓头二,所述上模具上侧安装有承压块,所述上模具下端面安装有上模仁,所述上模仁上侧装配有螺栓头一,所述上模具下端面装配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内部安装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环形侧面装配有弹簧,所述下模具上端面安装有下模仁,所述下模仁下侧装配有螺栓头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仁上侧装配有可拆卸螺帽一,所述下模仁下侧装配有可拆卸螺帽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座内部开设有弹簧座,且弹簧座内径略大于弹簧外径,所述限位座设有四组,且四组限位座规格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内部开设有滑槽,且滑槽与限位杆相匹配,所述限位杆设有四组,且四组限位杆规格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仁内部开设有模压孔,所述模压孔内径略大于上模仁外径,所述模压孔深度大于上模仁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头一和螺栓头二环形侧面均设有防滑螺纹。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