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洗菜机的输送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8


本实用新型属于清洗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输送机构,特别是一种洗菜机的输送机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如果是家庭内的蔬菜清洗,一般采用人工清洗还是比较方便、快速,但如果是大型工厂、企业的食堂,为了保证员工的饮食健康,每天都需要摄入相应的蔬菜,此蔬菜的清洗量较大,若还是采用人工清洗,则费时费力,工作效率极其低下。

现有专利(cn105266170a)公开了具有农药吸附功能的全自动洗菜机,它包含机架、清洗槽、电机、喷淋装置、水泵、循环水箱、第一水管、鼓风机、第一气管、下网板、第二气管、循环水喷头、第二水管、输送装置,所述的机架内设置有清洗槽,清洗槽一侧设置有输送装置;所述的电机与输送装置连接,输送装置上方设置有喷淋装置,第一水管与循环水箱连接;所述的水泵通过第一水管与循环水箱连接;所述的鼓风机与第一气管连接,第一气管连接若干第二气管,且第二气管设置在清洗槽内,第二气管下方连接下网板;所述的水泵与第二水管连接;所述的第二水管的一端与清洗槽连接,且第二水管的一端设置有循环水喷头;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上网板、吸附树脂;所述的下网板的上方设置有上网板;所述的上网板与下网板上设置有与第二气管配合的通孔;所述的上网板与下网板之间设置有吸附树脂。

但是,上述所述的全自动洗菜机中的输送机构是固连在机架上的,不能发生相对翻转,导致位于输送机构下方的区域难以清洗干净。

综上所述,需要设计一种能够实现翻转,提高清洗效率的输送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够实现翻转,提高清洗效率的输送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洗菜机的输送机构,包括:由左、右侧板、底板以及前、后侧板拼接形成一个开口向上的槽体,且在槽体内设置有一个与开口相连通的清洗空间,其中,该清洗空间包括相互连通的清洗区域与输送区域;输送组件,安装于输送区域内,其中,输送组件包括输送支架,该输送支架上设置有一根转轴,且转轴的两端分别与输送区域的两侧内壁相连。

在上述的一种洗菜机的输送机构中,在输送组件的两端各设置有一根传送轴,且在两根传送轴之间通过传送带相连,其中,转轴位于两根传送轴之间。

在上述的一种洗菜机的输送机构中,转轴分别与两根传送轴之间的距离不等。

在上述的一种洗菜机的输送机构中,在输送支架上安装有一个电控箱,且在电控箱内安装有电机,其中,电机的输出端与其中一根传送轴之间通过链轮结构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洗菜机的输送机构中,在槽体的一侧安装有一个送风组件,其中,送风组件包括一根一端伸入输送支架内的风管,且该风管上设置有若干个出风口,风管的另一端与气泵相连。

在上述的一种洗菜机的输送机构中,伸入输送支架一端的风管位于传动带内。

在上述的一种洗菜机的输送机构中,在输送支架的两侧各设置有一块挡板,其中,将两块挡板的一端分别向下延伸,形成一个“漏斗状”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洗菜机的输送机构,通过在输送支架上设置一根转轴,实现输送组件与槽体之间的活动旋转连接,从而方便清洗输送组件的下方区域,进而提高清洗效果,避免细菌等微生物的滋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洗菜机的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传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槽体;110、侧板;120、底板;130、清洗区域;140、输送区域;200、输送组件;210、输送支架;220、转轴;230、传送轴;240、电控箱;250、链轮结构;300、送风组件;310、风管;320、挡板;321、斜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洗菜机的输送机构,包括:由左、右侧板110、底板120以及前、后侧板110拼接形成一个开口向上的槽体100,且在槽体100内设置有一个与开口相连通的清洗空间,其中,该清洗空间包括相互连通的清洗区域130与输送区域140;输送组件200,安装于输送区域140内,其中,输送组件200包括输送支架210,该输送支架210上设置有一根转轴220,且转轴220的两端分别与输送区域140的两侧内壁相连。

在本实施例中,当清洗蔬菜时,首先蔬菜以菜瓣的方式在清洗区域130内清洗,随着水流的移动,将清洗后的蔬菜送至输送区域140内的输送组件200上,最后由输送组件200将清洗后的蔬菜送至位于输送组件200下方的收集箱中;当蔬菜清洗完毕后,清洗槽体100时,通过转轴220实现输送支架210的旋转,将输送支架210的下方区域裸露出来,从而方便槽体100的清理,并提高清洗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洗菜机的输送机构,通过在输送支架210上设置一根转轴220,实现输送组件200与槽体100之间的活动旋转连接,从而方便清洗输送组件200的下方区域,进而提高清洗效果,避免细菌等微生物的滋生。

进一步优选地,在输送组件200的两端各设置有一根传送轴230,且在两根传送轴230之间通过传送带相连,其中,转轴220位于两根传送轴230之间。

进一步优选地,转轴220分别与输送支架210两端的传送轴230之间的距离不等。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输送支架210上安装有一个电控箱240,且在电控箱240内安装有电机,其中,电机的输出端与其中一根传送轴230之间通过链轮结构250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蔬菜清洗过程中,输送支架210的一端是处于水环境中,所以电控箱240安装于输送支架210的另一端(裸露在水环境外的一端),从而缩短电控箱240内电机与该端传送轴230之间的相对距离,使得输送组件200的结构变得更为紧凑,然而由于电控箱240安装于输送支架210的端部,导致该端部的重量加大,为了提高输送组件200使用的可靠性(避免在输送清洗后的菜瓣时发生单边翘起的情况),从而改变转轴220分别与输送支架210两端传送轴230之间的距离。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槽体100的一侧安装有一个送风组件300,其中,送风组件300包括一根一端伸入输送支架210内的风管310,且该风管310上设置有若干个出风口,风管310的另一端与气泵相连。

在本实施例中,清洗后的蔬菜其表面附着有水滴,导致蔬菜从传送带输送至收集箱时,会粘在传送带上,不利于蔬菜的输送,因此,在输送支架210上通入风管310,且风管310上的出风口对准传动带(传送带呈镂空状设置),经气泵将外部的气体引入风管310中,而后从出风口中喷出,将粘在传送带上的蔬菜吹离,并进入收集箱中,进而提高蔬菜输送的可靠性。

进一步优选地,伸入输送支架210一端的风管310位于传动带内。从而缩短风管310出风口与传动带上表面之间的相对距离,进而提高蔬菜输送的可靠性。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输送支架210的两侧各设置有一块挡板320,其中,将两块挡板320的一端分别向下延伸,形成一个“漏斗状”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靠近传送带一端的两块挡板320之间的开口较大,靠近收集箱一端的两块挡板320之间的开口较小,使得从传动带上下落的蔬菜能够准确地进入收集箱中,避免造成蔬菜的浪费,另外,挡板320的延伸板为斜板321,在蔬菜掉落时起到导向作用,而且通过挡板320也能规整从风管310中吹出的风,避免吹乱传送带上的蔬菜。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洗菜机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左、右侧板、底板以及前、后侧板拼接形成一个开口向上的槽体,且在槽体内设置有一个与开口相连通的清洗空间,其中,该清洗空间包括相互连通的清洗区域与输送区域;输送组件,安装于输送区域内,其中,输送组件包括输送支架,该输送支架上设置有一根转轴,且转轴的两端分别与输送区域的两侧内壁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洗菜机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在输送组件的两端各设置有一根传送轴,且在两根传送轴之间通过传送带相连,其中,转轴位于两根传送轴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洗菜机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转轴分别与两根传送轴之间的距离不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洗菜机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在输送支架上安装有一个电控箱,且在电控箱内安装有电机,其中,电机的输出端与其中一根传送轴之间通过链轮结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洗菜机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槽体的一侧安装有一个送风组件,其中,送风组件包括一根一端伸入输送支架内的风管,且该风管上设置有若干个出风口,风管的另一端与气泵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洗菜机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伸入输送支架一端的风管位于传动带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洗菜机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在输送支架的两侧各设置有一块挡板,其中,将两块挡板的一端分别向下延伸,形成一个“漏斗状”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洗菜机的输送机构,属于清洗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由左、右侧板、底板以及前、后侧板拼接形成一个开口向上的槽体,且在槽体内设置有一个与开口相连通的清洗空间,其中,该清洗空间包括相互连通的清洗区域与输送区域;输送组件,安装于输送区域内,其中,输送组件包括输送支架,该输送支架上设置有一根转轴,且转轴的两端分别与输送区域的两侧内壁相连。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洗菜机的输送机构,通过在输送支架上设置一根转轴,实现输送组件与槽体之间的活动旋转连接,从而方便清洗输送组件的下方区域,进而提高清洗效果,避免细菌等微生物的滋生。

技术研发人员:刘行军;郝大海;朱逢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翔鹰中央厨房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30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043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