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加工制作铜涡轮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163


本实用新型涉及涡轮生产制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加工制作铜涡轮的模具。



背景技术:

涡轮是在汽车或飞机的引擎中的风扇,通过利用废气把燃料蒸汽吹入引擎,以提高引擎的性能,涡轮是一种将流动工质的能量转换为机械功的旋转式动力机械,而涡轮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是由相关的模具进行制作而成。

但是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的不足:

1、铜涡轮模具在使用的过程中,一般采用镶嵌的方式对镶块进行安装,当镶块损坏时,造成对镶块更换不便;

2、铜涡轮在使用的过程中,无相关用于定位的结构,长时间的使用后,模具易发生偏差,影响了铜涡轮的生产制作。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加工制作铜涡轮的模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铜涡轮模具在使用的过程中,对镶块更换不便,无相关用于定位的结构,长时间的使用后,模具易发生偏差,影响了铜涡轮的生产制作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加工制作铜涡轮的模具,包括上模座,所述上模座正表面两侧镶嵌连接有一组警报器,且上模座底端两侧固定连接有一组导套,所述导套正表面下部分别镶嵌连接有第一光电传感器和第二光电传感器,且第一光电传感器设置于第二光电传感器左侧,所述上模座底端中部通过托板固定连接有上模具,所述上模座下方设置有下模座,且下模座上端通过托板固定连接有下模具,所述下模座上端两侧固定连接有一组导柱,且导柱与导套相对套接连接,所述导柱正表面上部分别镶嵌连接有第一光电元件和第二光电元件,且第一光电元件设置于第二光电元件左侧,所述下模具上端中央位置设置有模仁,且下模座上端两侧中部开设有一组空腔,所述空腔内中部设置有镶块,且镶块通过两侧设置的支块与卡块内侧卡接连接,所述卡块通过内侧设置的压缩弹簧与空腔内部两侧中部设置的凹槽内侧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模座、下模座外端中部两侧开设有一组定位孔,且定位孔内部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栓。

优选的,所述上模座正表面中央位置镶嵌连接有微处理器,且微处理器的输出、输入端与警报器、第一光电传感器和第二光电传感器的输入、输出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托板内侧两端固定连接有一组定位块,且定位块与定位块之间相对设置。

优选的,所述空腔上端两侧设置有一组固定块,且固定块上端中部螺纹连接有一组紧固螺栓,并贯穿镶块与空腔内底端两侧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套、导柱分别通过导套垫块、导柱垫块与上模座、下模座内侧两端固定连接,且导套垫块、导柱垫块分别焊接连接于上模座、下模座内侧两端。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加工制作铜涡轮的模具,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块、卡块、凹槽和紧固螺栓,具有便于对损坏镶块进行更换的效果,解决了铜涡轮模具在使用的过程中,一般采用镶嵌的方式对镶块进行安装,当镶块损坏时,造成对镶块更换不便的问题,镶块设置于空腔内中部,当镶块发生损坏时,对紧固螺栓施加逆时针的力,使得紧固螺栓与空腔底端两侧分离,并对镶块一侧施加向内的力,使得支块对卡块进行抵触,压缩弹簧受力发生形变并压缩,进而对镶块另一侧的支块与卡块进行分离,使得支块、卡块由凹槽内部移出,同时,对镶块施加持续的斜向上的力,使得镶块完全由空腔内部移出,进而便于对损坏的镶块进行更换,方便了使用。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光电元件、第二光电元件、第一光电传感器、第二光电传感器、微处理器和警报器,具有便于对模具进行实时定位,避免铜涡轮出现生产误差的效果,解决了铜涡轮在使用的过程中,无相关用于定位的结构,长时间的使用后,模具易发生偏差,影响了铜涡轮生产制作的问题,在导套正表面下部分别镶嵌连接有第一光电传感器和第二光电传感器,在导柱正表面上部分别镶嵌连接有第一光电元件和第二光电元件,第一光电传感器、第二光电传感器分别与第一光电元件、第二光电元件相对设置,在上模座正表面中部以及两侧设置有微处理器和警报器,第一光电传感器、第二光电传感器实时将对第一光电元件、第二光电元件接收的数据信号传递至微处理器,当微处理器正常工作时,无法接收来自第一光电传感器、第二光电传感器输送来的数据信号时,微处理器对警报器进行控制,警报器发出警报声,对操作人员进行提醒,实现操作人员对模具的查看,确认发生警报的原因,若无外界因素对第一光电元件、第二光电元件进行遮挡,则模具发生偏移,及时对模具进行纠偏,有助于提高铜涡轮的生产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下模座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空腔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1、第一光电传感器;2、第一光电元件;3、警报器;4、导套;5、上模座;6、托板;7、上模具;8、微处理器;9、定位螺栓;10、导套垫块;11、导柱垫块;12、定位块;13、下模具;14、下模座;15、定位孔;16、导柱;17、第二光电传感器;18、第二光电元件;19、空腔;20、模仁;21、镶块;22、压缩弹簧;23、固定块;24、紧固螺栓;25、支块;26、卡块;27、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加工制作铜涡轮的模具,包括上模座5,上模座5正表面两侧镶嵌连接有一组警报器3,且上模座5底端两侧固定连接有一组导套4,警报器3型号为tx3301,属于现有技术,警报器3用于对微处理器8接收不到第一光电传感器1、第二光电传感器17的数据信号时,对操作人员进行提醒,实现对上模具7、下模具13的查看,导套4正表面下部分别镶嵌连接有第一光电传感器1和第二光电传感器17,且第一光电传感器1设置于第二光电传感器17左侧,第一光电传感器1、第二光电传感器17型号为zd61,属于现有技术,上模座5底端中部通过托板6固定连接有上模具7,上模座5下方设置有下模座14,且下模座14上端通过托板6固定连接有下模具13,下模座14上端两侧固定连接有一组导柱16,且导柱16与导套4相对套接连接,导柱16正表面上部分别镶嵌连接有第一光电元件2和第二光电元件18,且第一光电元件2设置于第二光电元件18左侧,第一光电元件2、第二光电元件18型号为tlp52,属于现有技术,第一光电传感器1、第二光电传感器17对第一光电元件2、第二光电元件18的信号进行接收,并向微处理器8进行输送,通过微处理器8是否接受来自第一光电传感器1、第二光电传感器17的数据信号,判断上模具7、下模具13是否发生偏移,并在上模具7、下模具13发横偏移时,及时进行纠偏,实现铜涡轮生产合格率的提高,下模具13上端中央位置设置有模仁20,且下模座14上端两侧中部开设有一组空腔19,空腔19内中部设置有镶块21,且镶块21通过两侧设置的支块25与卡块26内侧卡接连接,支块25与卡块26之间通过卡接的方式连接,对镶块21在空腔19内部进行安装固定,卡块26通过内侧设置的压缩弹簧22与空腔19内部两侧中部设置的凹槽27内侧活动连接,压缩弹簧22通过自身的伸缩特性,在发生形变时,便于将支块25、卡块26由凹槽27内部取出,实现对镶块21的取出更换。

进一步,上模座5、下模座14外端中部两侧开设有一组定位孔15,且定位孔15内部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栓9,定位孔15通过内部定位螺栓9与外界固定物的连接,实现对上模座5、下模座14的安装固定。

进一步,上模座5正表面中央位置镶嵌连接有微处理器8,且微处理器8的输出、输入端与警报器3、第一光电传感器1和第二光电传感器17的输入、输出端电性连接,微处理器8型号为stm32f103,属于现有技术,微处理器8与警报器3、第一光电传感器1、第二光电传感器17之间的电性连接,用于对第一光电传感器1、第二光电传感器17的数据信号进行接收和对警报器3进行控制。

进一步,托板6内侧两端固定连接有一组定位块12,且定位块12与定位块12之间相对设置,定位块12与定位块12之间相互接触,对上模具7与下模具13之间进行接触的定位,确保上模具7、下模具13之间的准确闭合。

进一步,空腔19上端两侧设置有一组固定块23,且固定块23上端中部螺纹连接有一组紧固螺栓24,并贯穿镶块21与空腔19内底端两侧螺纹连接,通过紧固螺栓24与固定块23内中部和空腔19内底端两侧的螺纹连接,对镶块21进行进一步的结构固定。

进一步,导套4、导柱16分别通过导套垫块10、导柱垫块11与上模座5、下模座14内侧两端固定连接,且导套垫块10、导柱垫块11分别焊接连接于上模座5、下模座14内侧两端,导套垫块10与导柱垫块11通过与上模座5、下模座14内侧两端的焊接连接,对导套4和导柱16进行结构固定。

工作原理:使用时,在上模座5与下模座14外端两侧中部设置有定位孔15,利用定位孔15内部定位螺栓9对上模座5与下模座14进行与外界固定物的安装固定,在上模座5、下模座14内侧中部通过托板6固定连接有上模具7和下模具13,在托板6内侧两端设置有一组空腔19,将镶块21放置进空腔19内部,对镶块21一端施加向内的力,压缩弹簧22收缩,支块25延伸进凹槽27内部,促使支块25与卡块26进行卡接连接,并通过紧固螺栓24贯穿固定块23与空腔19内底端两侧的连接,对镶块21进行安装固定,将原料放置进下模座14托板6上端中部的模仁20内部,外界伸缩机构对上模座5进行向下移动,导套4与导柱16之间套接连接,定位块12与定位块12之间相接触,此时,上模具7与下模具13之间闭合,进而对铜涡轮的生产制作,在导套4正表面下部镶嵌连接有第一光电传感器1和第二光电传感器17,在导16柱正表面上部镶嵌连接有第一光电元件2和第二光电元件18,实现对上模具7、下模具13位置偏移的检测,在上模座5正表面中部以及两侧设置有微处理器8和警报器3,用于对微处理器8接收不到来自第一光电传感器1、第二光电传感器17信号时的警报作用。

综上可得,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光电传感器1、第二光电传感器17、第一光电元件2、第二光电元件18、警报器3、支块25和卡块26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铜涡轮模具在使用的过程中,对镶块更换不便,无相关用于定位的结构,长时间的使用后,模具易发生偏差,影响了铜涡轮的生产制作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加工制作铜涡轮的模具,包括上模座(5),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5)正表面两侧镶嵌连接有一组警报器(3),且上模座(5)底端两侧固定连接有一组导套(4),所述导套(4)正表面下部分别镶嵌连接有第一光电传感器(1)和第二光电传感器(17),且第一光电传感器(1)设置于第二光电传感器(17)左侧,所述上模座(5)底端中部通过托板(6)固定连接有上模具(7),所述上模座(5)下方设置有下模座(14),且下模座(14)上端通过托板(6)固定连接有下模具(13),所述下模座(14)上端两侧固定连接有一组导柱(16),且导柱(16)与导套(4)相对套接连接,所述导柱(16)正表面上部分别镶嵌连接有第一光电元件(2)和第二光电元件(18),且第一光电元件(2)设置于第二光电元件(18)左侧,所述下模具(13)上端中央位置设置有模仁(20),且下模座(14)上端两侧中部开设有一组空腔(19),所述空腔(19)内中部设置有镶块(21),且镶块(21)通过两侧设置的支块(25)与卡块(26)内侧卡接连接,所述卡块(26)通过内侧设置的压缩弹簧(22)与空腔(19)内部两侧中部设置的凹槽(27)内侧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加工制作铜涡轮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5)、下模座(14)外端中部两侧开设有一组定位孔(15),且定位孔(15)内部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栓(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加工制作铜涡轮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5)正表面中央位置镶嵌连接有微处理器(8),且微处理器(8)的输出、输入端与警报器(3)、第一光电传感器(1)和第二光电传感器(17)的输入、输出端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加工制作铜涡轮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6)内侧两端固定连接有一组定位块(12),且定位块(12)与定位块(12)之间相对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加工制作铜涡轮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19)上端两侧设置有一组固定块(23),且固定块(23)上端中部螺纹连接有一组紧固螺栓(24),并贯穿镶块(21)与空腔(19)内底端两侧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加工制作铜涡轮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套(4)、导柱(16)分别通过导套垫块(10)、导柱垫块(11)与上模座(5)、下模座(14)内侧两端固定连接,且导套垫块(10)、导柱垫块(11)分别焊接连接于上模座(5)、下模座(14)内侧两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加工制作铜涡轮的模具,包括上模座,所述上模座底端两侧固定连接有一组导套,导套正表面下部分别镶嵌连接有第一光电传感器和第二光电传感器,上模座底端中部通过托板固定连接有上模具,所述上模座下方设置有下模座,下模座上端通过托板固定连接有下模具,所述下模座上端两侧固定连接有一组导柱,导柱正表面上部分别镶嵌连接有第一光电元件和第二光电元件,下模具上端中央位置设置有模仁,且下模座上端两侧中部开设有一组空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光电传感器、第二光电传感器、第一光电元件、第二光电元件、警报器、支块和卡块结构,具有便于对镶块进行安装更换、实时对模具进行纠偏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龙;李林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泰州市万鑫泵阀配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10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036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