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撕膜头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59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撕膜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撕膜头。



背景技术:

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器材的玻璃盖板的生产过程中,一般都会贴附一层保护膜,以避免玻璃盖板受到损坏,或者在生产环境中空气中的尘埃等微小颗粒掉落到玻璃盖板表面。

目前,大多数生产企业仍采用人工撕膜,既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而且生产效率低,提高人工成本,对于操作人员而言,本身的技术水平、操作经验直接影响到撕膜操作的准确性,操作人员本身技术、经验的不足容易导致撕膜操作有误,从而造成产品存在质量问题;采用自动化撕膜设备,其撕膜头的工作原理通常是将保护膜贴满胶带,然后通过扯动胶带将保护膜撕下,浪费了大量胶带,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撕膜头,结构设计简单,占用空间小,三个气缸协同作用完成边角处撕膜,且只需要粘膜头处的胶带即可完成撕膜动作,节省用料。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的撕膜头,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相对两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上设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端设有压棒,所述第二固定块上设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端设有粘膜头,所述安装板上位于第二固定块的两侧分别设有收带轴和放带轴,所述收带轴的外侧套设有圈带筒,所述圈带筒和放带轴上设有连续的胶带,所述胶带经过粘膜头的下方,所述收带轴与固定于安装板上的旋转电机相连,所述第二固定块上远离安装板的一侧壁设有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三固定块的下端设有夹膜气缸。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安装板上位于粘膜头的两侧分别设有胶带导向辊。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安装板上设有胶带感应光纤。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安装板上设有竖直贯穿其本体的通孔,所述压棒可滑移的设置于通孔内,所述第一气缸伸缩端向上固定于第一固定块上,所述压棒通过固定片与第一气缸伸缩端相连。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压棒的长度大于所述通孔的长度。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第二气缸穿过第二固定块后其伸缩端设置粘膜头。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旋转电机固定于安装板上设有第一固定块一侧的侧壁上,其输出端水平穿过安装板后与收带轴相连。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安装板上设有第一固定块一侧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安装的支架。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安装板上设有第一固定块一侧的侧壁上设有一对同步带下压片。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安装板上设有防护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第二气缸带动粘膜头使胶带与保护膜粘接,通过第一气缸带动压棒压紧产品,第一气缸复位将保护膜带离产品,夹膜气缸动作夹紧保护膜,三个气缸协同作用完成边角处撕膜,且只需要粘膜头处的胶带即可完成撕膜动作,节省用料;

2.结构设计简单,占用空间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去除第三安装块和夹膜气缸后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板、第一固定块、第一气缸和压棒的连接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板的结构图。

图中,1.安装板;2.第一固定块;3.第二固定块;4.第三固定块;5.第一气缸;6.第二气缸;7.夹膜气缸;8.压棒;9.粘膜头;10.旋转电机;11.收带轴;12.圈带筒;13.放带轴;14.胶带;15.胶带导向辊;16.胶带感应光纤;17.通孔;18.固定片;19.支架;20.同步带下压片;21.防护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5所示,一种新型的撕膜头,包括安装板1,安装板1的相对两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一固定块2和第二固定块3,第一固定块2上设有第一气缸5,第一气缸5的伸缩端设有压棒8,第二固定块3上设有第二气缸6,第二气缸6的伸缩端设有粘膜头9,安装板1上位于第二固定块3的两侧分别设有收带轴11和放带轴13,收带轴11的外侧套设有圈带筒12,圈带筒12和放带轴13上设有连续的胶带14,胶带14经过粘膜头9的下方,收带轴11与固定于安装板1上的旋转电机10相连,第二固定块3上远离安装板1的一侧壁设有第三固定块4,第三固定块4的下端设有夹膜气缸7。

将具有保护膜产品的边角处放置于粘膜头的下方,将胶带套设于放带轴上,并牵引胶带头绕过粘膜头使其缠绕于圈带筒上,胶带上具有粘接功能的一侧背离粘膜头,旋转电机可驱动收带轴带动圈带筒转动,将胶带持续缠绕于圈带筒上,从而实现粘膜头下方已使用过的胶带部分进行更换,粘膜头在第二气缸的驱动下下移与胶带相抵接,并继续下压使胶带粘接于保护膜上,第一气缸驱动压棒下压至产品,第二气缸复位,使胶带带动保护膜上移脱离产品,完成边角处撕膜,夹膜气缸工作完成夹膜动作,第一气缸带动压棒复位,即可通过外部机构带动撕膜头移动完成撕膜动作。

安装板1上位于粘膜头9的两侧分别设有胶带导向辊15,具有导向限位作用,辅助胶带的传输移动。

安装板1上设有胶带感应光纤16,判断胶带是否已经正常粘接保护膜,如粘膜头升起后胶带感应光纤没有检测到保护膜,则第二气缸继续驱动粘膜头下移带动胶带粘接保护膜。

安装板1上设有竖直贯穿其本体的通孔17,压棒8可滑移的设置于通孔17内,第一气缸5伸缩端向上固定于第一固定块2上,压棒8通过固定片18与第一气缸5伸缩端相连,通孔一方面具有导向限位作用,另一方面将压棒设置于通孔内可以优化空间设计。

压棒8的长度大于通孔17的长度。

第二气缸6穿过第二固定块3后其伸缩端设置粘膜头9;旋转电机10固定于安装板1上设有第一固定块2一侧的侧壁上,其输出端水平穿过安装板1后与收带轴11相连,优化空间设计。

安装板1上设有第一固定块2一侧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安装的支架19,通过支架可以将该撕膜头安装于外部移动机构上。

安装板1上设有第一固定块2一侧的侧壁上设有一对同步带下压片20,同步带下压片可以将同步带固定于安装板上,同步带移动时带动该撕膜头移动。

安装板1上设有防护壳21。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的撕膜头,包括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相对两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一固定块(2)和第二固定块(3),所述第一固定块(2)上设有第一气缸(5),所述第一气缸(5)的伸缩端设有压棒(8),所述第二固定块(3)上设有第二气缸(6),所述第二气缸(6)的伸缩端设有粘膜头(9),所述安装板(1)上位于第二固定块(3)的两侧分别设有收带轴(11)和放带轴(13),所述收带轴(11)的外侧套设有圈带筒(12),所述圈带筒(12)和放带轴(13)上设有连续的胶带(14),所述胶带(14)经过粘膜头(9)的下方,所述收带轴(11)与固定于安装板(1)上的旋转电机(10)相连,所述第二固定块(3)上远离安装板(1)的一侧壁设有第三固定块(4),所述第三固定块(4)的下端设有夹膜气缸(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撕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上位于粘膜头(9)的两侧分别设有胶带导向辊(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撕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上设有胶带感应光纤(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撕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上设有竖直贯穿其本体的通孔(17),所述压棒(8)可滑移的设置于通孔(17)内,所述第一气缸(5)伸缩端向上固定于第一固定块(2)上,所述压棒(8)通过固定片(18)与第一气缸(5)伸缩端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的撕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棒(8)的长度大于所述通孔(17)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撕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缸(6)穿过第二固定块(3)后其伸缩端设置粘膜头(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撕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电机(10)固定于安装板(1)上设有第一固定块(2)一侧的侧壁上,其输出端水平穿过安装板(1)后与收带轴(11)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撕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上设有第一固定块(2)一侧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安装的支架(19)。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撕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上设有第一固定块(2)一侧的侧壁上设有一对同步带下压片(2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撕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上设有防护壳(2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撕膜头,安装板的相对两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第一固定块上设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伸缩端设有压棒,第二固定块上设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伸缩端设有粘膜头,安装板上位于第二固定块的两侧分别设有收带轴和放带轴,收带轴的外侧套设有圈带筒,圈带筒和放带轴上设有连续的胶带,胶带经过粘膜头的下方,收带轴与固定于安装板上的旋转电机相连,第二固定块上远离安装板的一侧壁设有第三固定块,第三固定块的下端设有夹膜气缸,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占用空间小,三个气缸协同作用完成边角处撕膜,且只需要粘膜头处的胶带即可完成撕膜动作,节省用料。

技术研发人员:张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兑印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26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036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