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豆空气焙炒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6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咖啡豆空气焙炒机。



背景技术:

目前,咖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成为了日常生活中经常饮用的饮品,对于咖啡,人们在注重咖啡在冲泡后质感的同时,也开始注重咖啡的炒豆及研磨,而现有咖啡的炒豆通常由厂家通过大型商用炒豆机来统一完成,造成咖啡的风味及口感不能根据个人爱好而制备,而对于需要享受炒豆过程及观赏炒豆的用户而言,此类大型商用炒豆机不适合家庭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用于家庭使用,焙炒效果好的咖啡豆空气焙炒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咖啡豆空气焙炒机,包括:

机身,所述机身的内腔中容纳待焙炒的生咖啡豆;

上盖,所述上盖装于所述机身顶部,所述上盖的顶部设有蒸气孔;

机座,所述机座装于所述机身底部,所述机座内装有热风组件,所述热风组件将空气加热后吹入所述内腔中,使生咖啡豆在所述机身的内腔中发生翻滚并受热焦糖化。

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机身内装有豆衣收集盖,所述豆衣收集盖的底板向上凸起形成一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豆衣收集盖的内壁间形成收集腔,所述凸台顶部设有与所述内腔相通的通孔,所述内腔中的豆衣通过所述通孔吹入所述收集腔内,所述凸台侧壁上均匀开有格栅孔。

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机身包括外筒、装于外筒内的内筒,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间形成隔热腔,所述内腔为所述内筒形成的腔体。

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外筒与所述内筒采用透明玻璃制成。

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上盖底部通过卡扣组件连接有过滤网板。

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卡扣组件包括设于所述过滤网板外缘的卡块、设于所述上盖内壁的卡凹位。

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卡块向上方凸起,所述卡凹位分为第一卡凹位、与第一卡凹位相连的第二卡凹位,所述第二卡凹位位于所述第一卡凹位的左侧或右侧;所述第二卡凹位沿所述上盖内壁向上延伸并高于所述上盖的顶部。

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热风组件顶部设有位于所述机座内的加速筒,所述加速筒通过上开口与所述内腔相通,所述热风组件通过所述加速筒的下开口吹入热风,所述上开口的直径小于所述下开口的直径;所述上开口内装有用于分隔所述内腔与所述加速筒内腔的分隔网板。

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热风组件包括支座,所述支座内腔的底板上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上方设有叶片,所述叶片与位于所述支座底部的转动电机连接,所述转动电机上装有加热管。

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叶片上装有风挡片。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给出,附加方面和优点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上盖与机身组合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机座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上盖与过滤网板爆炸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上盖剖面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豆衣收集盖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所示,咖啡豆的焙炒过程是利用高温将生咖啡豆所含的水分蒸发,水分逐渐蒸发时,生咖啡豆即逐渐地焦糖化,颜色也会转变成咖啡色;依据该原理,本空气焙炒机包括机身1、装于机身1底部的机座2、装于机身1顶部的上盖3,通过将待焙炒的生咖啡豆放入机身1的内腔100中,通过机座2内的热风组件4加热空气,并将热空气吹入内腔100中,使生咖啡豆通过热空气将自身所含的水分蒸发,水蒸气通过上盖3的顶部的蒸气孔31排出;同时不断向上吹起的热空气使生咖啡豆在机身1中不间断的进行翻滚受热,保证了生咖啡豆本身的受热均匀,避免了生咖啡豆局部受热过度形成焦糊,使本咖啡豆空气焙炒机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携带,并能保证焙炒效果。

参照图2、图4、图8所示,在生咖啡豆焙炒的过程中,生咖啡豆上包裹的豆衣会随着焙炒进行逐渐脱落,为方便收集豆衣,并使生咖啡豆在焙炒后的纯净度,在机身1内装有豆衣收集盖5,豆衣收集盖5的底板向上凸起形成一凸台51,凸台51与豆衣收集盖5的内壁间形成收集腔52,通过收集腔52将豆衣进行收集,为使豆衣能进入豆衣收集盖5内并被收集,在凸台51顶部设有与机身1的内腔相通的通孔511,使豆衣在向上吹起的热空气的作用下吹入豆衣收集盖5内,并落入收集腔52内进行收集,为增加热空气的通过性,减小通孔511处的风速,在凸台51侧壁上均匀开有格栅孔512,格栅孔512并可将豆衣进行拦截。

参照图2至图4所示,机身1包括外筒11、装于外筒11内的内筒12,内腔100为内筒12形成的腔体,在内筒12中放入待焙炒的生咖啡豆,而在内筒12与外筒11间形成隔热腔13,通过隔热腔13将内筒12中的热量隔绝,避免内筒12中的热量不会过快散失,避免因温度的波动影响焙炒进度。

现有的家用或用于会所的焙炒机都是采用的金属转筒,焙炒过程中不易观察到咖啡豆的颜色,因此会出现焙炒不熟或是熟透或是焦糊,造成炒的咖啡豆无法食用,因此将外筒11与内筒12采用透明玻璃制成,方便用户通过咖啡豆颜色的变化来判断焙炒进度,并来调整焙炒时间或温度。

参照图3、图4、图6所示,在上盖3底部通过卡扣组件6连接有过滤网板7,通过过滤网板7将豆衣隔绝在豆衣收集盖5内,避免被吹出到上盖3外,卡扣组件6包括设于过滤网板7外缘的卡块61、设于上盖3内壁的卡凹位62,在使用时先将过滤网板7放置在豆衣收集盖5上,再将上盖3盖于机身1上并转动上盖3,使卡块61卡入卡凹位62内,将过滤网板7与上盖3连接固定。

为进一步缩小上盖3盖合于机身1上后的高度,减少本焙炒机在纵向空间上的占用,将卡块61设计为向上凸起,并将卡凹位62分为第一卡凹位621、与第一卡凹位621相连的第二卡凹位622,第二卡凹位622位于第一卡凹位621的左侧或右侧;第二卡凹位622沿上盖3内壁向上延伸并高于上盖3的顶部;在盖合上盖3时,先使上盖3上的第一卡凹位621位于卡块61上方并下移上盖3,使卡块61进入第一卡凹位621内,向左或向右旋转上盖3,使卡块61滑入第二卡凹位622内,此时上盖3进行第二次下移,使卡块61由第二卡凹位622的底部向上滑动,使过滤网板7与上盖3底部贴合,此时在内筒12上部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二卡块121旋入第一卡凹位621内,使上盖与内筒12连接。

参照图5所示,在热风组件4顶部设有位于机座2内的加速筒8,热风首先通过下开口82吹入加速筒8内,再通过上开口81吹入内腔100中,因上开口81的直径小于下开口82的直径,使热风吹入内腔100中的风速得到加快,使生咖啡豆能够被热空气吹动并进行翻滚;为避免咖啡豆或豆衣进入加速筒8内,在上开口81内装有分隔网板9。

热风组件4包括支座41,叶片42通过转动电机43转动后在支座41的内腔中形成负压,使通过加热管44加热的空气通过支座41的底板上的进风口411进入支座41的内腔中,并通过旋转的叶片42吹入内腔100中;为增加出风速度,在叶片42上装有风挡片45,使热风沿风挡片45的外缘吹入机身1内腔中。

参照图2,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步骤:

1.先将分隔网板9放入外筒11中,使分隔网板9落入加速筒8的上开口81内,再将内筒12装入外筒11内腔中并放入生咖啡豆到内筒12中;放入生咖啡豆后,将豆衣收集盖5放置在内筒12的上筒口内,放置过滤网板7于豆衣收集盖5上,将杯盖与过滤网板7连接,使杯盖装于内筒12上。

2.热风组件4中的加热管44将热风后,通过叶片42旋转送入加速筒8后,再吹入内筒12中,使内桶中的生咖啡豆被吹起进行翻滚受热,自身所含的水分蒸发并通过蒸气孔31排出;在焙炒的过程中脱落的豆衣随热空气吹落至豆衣收集盖5上的收集腔52中进行收集。

3.当透过由透明玻璃制成的外筒11与内筒12,观察到生咖啡豆的颜色转变成咖啡色时,将热风组件4停止工作;将上盖3旋下,依次将过滤网板7、豆衣收集盖5取下,将内筒12中的焙炒后的咖啡豆取出。

根据上述原理,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咖啡豆空气焙炒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身(1),所述机身(1)的内腔(100)中容纳待焙炒的生咖啡豆;

上盖(3),所述上盖(3)装于所述机身(1)顶部,所述上盖(3)的顶部设有蒸气孔(31);

机座(2),所述机座(2)装于所述机身(1)底部,所述机座(2)内装有热风组件(4),所述热风组件(4)将空气加热后吹入所述内腔(100)中,使生咖啡豆在所述内腔(100)中翻滚并受热焦糖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咖啡豆空气焙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内装有豆衣收集盖(5),所述豆衣收集盖(5)的底板向上凸起形成一凸台(51),所述凸台(51)与所述豆衣收集盖(5)的内壁间形成收集腔(52),所述凸台(51)顶部设有与所述内腔(100)相通的通孔(511),所述机身(1)的内腔中的豆衣通过所述通孔(511)吹入所述收集腔(52)内,所述凸台(51)侧壁上均匀开有格栅孔(51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咖啡豆空气焙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包括外筒(11)、装于外筒(11)内的内筒(12),所述内筒(12)与所述外筒(11)间形成隔热腔(13),所述内腔(100)为所述内筒(12)形成的腔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咖啡豆空气焙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11)与所述内筒(12)采用透明玻璃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咖啡豆空气焙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3)底部通过卡扣组件(6)连接有过滤网板(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咖啡豆空气焙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组件(6)包括设于所述过滤网板(7)外缘的卡块(61)、设于所述上盖(3)内壁的卡凹位(6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咖啡豆空气焙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61)向上方凸起,所述卡凹位(62)分为第一卡凹位(621)、与第一卡凹位(621)相连的第二卡凹位(622),所述第二卡凹位(622)位于所述第一卡凹位(621)的左侧或右侧;所述第二卡凹位(622)沿所述上盖(3)内壁向上延伸并高于所述上盖(3)的顶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咖啡豆空气焙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组件(4)上部设有位于所述机座(2)内的加速筒(8),所述加速筒(8)通过上开口(81)与所述内腔(100)相通,所述热风组件(4)通过所述加速筒(8)的下开口(82)吹入热风,所述上开口(81)的直径小于所述下开口(82)的直径;所述上开口(81)内装有用于分隔所述内腔(100)与所述加速筒(8)内腔的分隔网板(9)。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一种咖啡豆空气焙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组件(4)包括支座(41),所述支座(41)内腔的底板上设有进风口(411),所述进风口(411)上方设有叶片(42),所述叶片(42)与位于所述支座(41)底部的转动电机(43)连接,所述转动电机(43)上装有加热管(4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咖啡豆空气焙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42)上装有风挡片(4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咖啡豆空气焙炒机,包括机身、装于机身底部的机座、装于机身顶部的上盖,通过将待焙炒的生咖啡豆放入机身的内腔中,通过机座内的热风组件加热空气,并将热空气吹入机身的内腔中,使生咖啡豆通过热空气将自身所含的水份蒸发,水蒸气通过上盖的顶部的蒸气孔排出;同时不断向上吹起的热空气使生咖啡豆在机身中不间断的进行翻滚受热,保证了生咖啡豆本身的受热均匀,避免了生咖啡豆局部受热过度形成焦糊,使本咖啡豆空气焙炒机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携带,并能保证焙炒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黎永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顺德区兆之泓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18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033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