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转提升短节和防转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53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完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用于射孔枪起下的防转提升短节和防转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射孔作为目前国内外各油田所使用的一种最主要的完井方法,大约占完井总数的90%以上。随着射孔技术研究的深入,人们对射孔整个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认识逐步提高。由于射孔枪里面含有射孔弹和导爆索等火工件,现场油井起下射孔枪就存在安全风险因素。现有技术中,在起下射孔枪时,通常用提升短节来吊起单根射孔枪,送入油井内。在射孔枪的起下过程中,提升短节可能由于油泥或碎屑而卡住,此时,射孔枪与提升短节就有发生相对转动的趋势,进而发生退扣事故,进而产生安全风险。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根据多年从事本领域和相关领域的生产设计经验,经过反复试验设计出一种防转提升短节和防转连接结构,以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转提升短节和防转连接结构,能够有效避免射孔枪与提升短节因相对转动而发生的脱扣。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转提升短节,其中,所述防转提升短节为竖直设置的筒状体且具有上下贯通的工作腔,所述工作腔其底端的内壁上开设有内螺纹,所述工作腔的内壁上还设有一凸台,所述凸台位于所述内螺纹的上方且具有沿竖直方向开设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插装有限位销,所述限位销与所述安装孔的内壁滑动配合,且所述限位销的底端能凸伸至所述工作腔的底端。

如上所述的防转提升短节,其中,所述限位销的顶端凸出于所述凸台,所述限位销的顶端设置有手柄,所述手柄沿所述限位销的径向设置,所述防转提升短节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手柄对应配合的滑道,所述滑道的一端高于所述滑道的另一端,所述手柄贯穿所述滑道与并所述滑道的侧壁滑动配合。

如上所述的防转提升短节,其中,所述安装孔其顶端的侧壁上设有沿所述安装孔的径向内凸的第一限位台,所述限位销的外壁上设有沿所述限位销的径向外凸的第二限位台,所述第二限位台与所述安装孔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限位销外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压紧在所述第一限位台和所述第二限位台之间。

如上所述的防转提升短节,其中,所述滑道倾斜设置。

如上所述的防转提升短节,其中,所述滑道包括倾斜设置的第一段和竖直设置的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的顶端和所述第二段的顶端相连通,所述第二段的底端高于所述第一段的底端。

如上所述的防转提升短节,其中,所述滑道呈l型,所述滑道包括竖直部和水平部,所述水平部位于所述竖直部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防转连接结构,其中,所述防转连接结构包括射孔枪和如上所述的防转提升短节,所述射孔枪的顶端具有接头,所述接头的外侧壁开设有用于连接的外螺纹,所述接头的顶面上开设有与所述限位销对应配合的限位孔。

如上所述的防转连接结构,其中,所述限位销的顶端凸出于所述凸台,所述限位销的顶端设置有手柄,所述手柄沿所述限位销的径向设置,所述防转提升短节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手柄对应配合的滑道,所述滑道的一端高于所述滑道的另一端,所述手柄贯穿所述滑道与并所述滑道的侧壁滑动配合。

如上所述的防转连接结构,其中,所述安装孔其顶端的侧壁上设有沿所述安装孔的径向内凸的第一限位台,所述限位销的外壁上设有沿所述限位销的径向外凸的第二限位台,所述第二限位台与所述安装孔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限位销外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压紧在所述第一限位台和所述第二限位台之间。

如上所述的防转连接结构,其中,所述接头的顶面上还开设有与所述滑道对应配合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呈圆弧状,所述导向槽的一端为起点端,所述导向槽的另一端为终点端,所述导向槽的深度由所述起点端至所述终点端逐渐减少,所述起点端至所述终点端的方向与所述外螺纹的旋向相同,所述起点端与所述限位孔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防转提升短节和防转连接结构,在防转提升短节和射孔枪螺纹连接后,使限位销向下滑动并插入位于接头顶面的限位孔内,从而限制防转提升短节和射孔枪之间的相对转动,也就避免了防转提升短节和射孔枪之间发生脱扣,保证了射孔枪起下时的生产安全。

附图说明

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防转提升短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滑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射孔器其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导向槽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防转提升短节;

11、工作腔;12、内螺纹;

13、凸台;14、安装孔;

15、限位销;16、手柄;

17、滑道;171、第一段;

172、第二段;18、弹簧;

20、射孔枪;21、接头;

22、外螺纹;23、限位孔;

24、导向槽;141、第一限位台;

151、第二限位台。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细节。但是,在此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而不能以任何方式理解成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技术人员可以构想基于本实用新型的任意可能的变形,这些都应被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转提升短节10,该防转提升短节10为竖直设置的筒状体且具有上下贯通的工作腔11,工作腔11其底端的内壁上开设有内螺纹12,工作腔11的内壁上还设有一凸台13,凸台13位于内螺纹12的上方且具有沿竖直方向开设的安装孔14,安装孔14内插装有限位销15,限位销15与安装孔14的内壁滑动配合,且限位销15的底端能凸伸至工作腔11的底端。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防转连接结构,该防转连接结构包括防转提升短节10和射孔枪20,其中,射孔枪20其顶端具有接头21,接头21的外侧壁开设有用于连接的外螺纹22,接头21的顶面上开设有与限位销15对应配合的限位孔23。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防转提升短节和防转连接结构,在防转提升短节10和射孔枪20螺纹连接后,使限位销15向下滑动并插入位于接头21顶面的限位孔23内,从而限制防转提升短节10和射孔枪20之间的相对转动,也就避免了防转提升短节10和射孔枪20之间发生脱扣,保证了射孔枪20起下时的生产安全。

在本实用新型中,限位销15的顶端凸出于凸台13,限位销15的顶端设置有沿限位销15的径向凸出的手柄16,防转提升短节10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手柄16对应配合的滑道17,滑道17的一端高于滑道17的另一端,手柄16贯穿滑道17与并滑道17的侧壁滑动配合。这样,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伸出至防转提升短节10外的手柄16控制限位销15的上下滑动,便于操作;当手柄16处于滑道17位于高处的一端时,限位销15与限位孔23处于脱离状态,射孔枪20与防转提升短节10之间能够相对转动,射孔枪20可以方便地从防转提升短节10上拆卸下料,当手柄16处于滑道17位于低处的另一端时,限位销15插入限位孔23内,射孔枪20与防转提升短节10之间不能相对转动,射孔枪20与防转提升短节10之间无法通过卸扣脱开。

在一个可选的例子中,滑道17倾斜设置。当然,滑道17也可以沿竖直方向设置,只要能够保证手柄16沿滑道17滑动时,能够带动限位销15上下滑动即可。

在另一个可选的例子中,滑道17倾斜设置的第一段171和竖直设置的第二段172,第一段171的顶端和第二段172的顶端相连通,第二段172的底端高于第一段171的底端(第一段171长于第二段172)。在防转提升短节10和射孔枪20连接之前,先将手柄16滑动至第一段171的底端,限位销15插入限位孔23内,进而限制射孔枪20和防转提升短节10之间的相对转动;当需要卸下防转提升短节10时,将手柄16滑动至第二段172的底端,限位销15脱离限位孔23,此时,防转提升短节10没有旋转限位功能,反方向旋转防转提升短节10,就能卸下防转提升短节10。

进一步的,安装孔14其顶端的侧壁上设有沿安装孔14的径向内凸的第一限位台141,限位销15的外壁上设有沿限位销15的径向外凸的第二限位台151,第二限位台151与安装孔14的内壁滑动配合,限位销15外套设有弹簧18,弹簧18压紧于第一限位台141和第二限位台151之间,这样,当手柄16位于滑道17的第一段171时,在弹簧18其弹力的作用下手柄16会自动滑至第一段171的底端,当手柄16位于滑道17的第二段172时,在弹簧18其弹力的作用下手柄16会自动滑至第二段172的底端。这样,即方便了工作人员侧操作,又能保证在使用时,限位销15不会随意滑动,进一步保证了射孔枪20和防转提升短节10之间不会发生脱扣。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的例子中,接头21的顶面上还开设有与限位销15对应配合的导向槽24,导向槽24呈圆弧状(该圆弧的圆心位置与接头21顶面的中心重合)0,导向槽24的一端为起点端,导向槽24的另一端为终点端,该起点端与限位孔23相连通。

优选的,导向槽2由起点端至终点端的方向与接头21的外螺纹22的旋向相同,导向槽24其起点端的深度与限位孔23的深度相同,导向槽24的深度由起点端至终点端逐渐减少,导向槽24其终点端的深度为零,进而保证限位销15能够平滑地移动出限位孔23。连接射孔枪20和防转提升短节10时,射孔枪20的接头21逐渐靠近限位销15,在接头21旋转上扣的过程中,即使限位销15插入限位孔23,随着接头21的转动,限位销15也可沿导向槽24平滑地移动出限位孔23,进而不会影响射孔枪20和防转提升短节10的连接;而当射孔枪20与防转提升短节10出现脱扣趋势,机接头21有向相反方向转动的趋势时的,由于限位孔23的另一侧没有导向槽24,限位销15也就不会与限位孔23脱离,进而保证了射孔枪20与防转提升短节10不会发生脱扣。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的例子中,防转提升短节10的顶端设置有悬挂部件,防转提升短节10能够通过该悬挂部件安装在吊卡上。

请参考图1至图4,现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防转连接结构及防转提升短节的具体使用过程:

首先,在防转提升短节10与射孔枪20连接之前,先将手柄16滑动至滑道17的第一段171(长滑道)。

之后,连接射孔枪20与防转提升短节10,射孔枪20的接头21逐渐靠近限位销15,限位销15在弹簧18的弹力作用下,先进入位于接头21顶面上的限位孔23,然后,在接头21的转动过程中,限位销15沿着导向槽24克服弹簧18的应力滑出导向槽24至接头21的顶面,不会影响接头21与防转提升短节10之间的相互转动;当接头21上的外螺纹22完全旋紧在防转提升短节10的内螺纹12上时,限位销15对位插入在限位孔23内,进而完成射孔枪20与防转提升短节10之间的连接。

在射孔枪20与防转提升短节10连接完成后,如果射孔枪20与防转提升短节10有脱扣的趋势,由于限位销15插在限位孔23里,射孔枪20与防转提升短节10无法通过卸扣脱开。

当需要卸下防转提升短节10时,将手柄16滑动至滑道17的第二段172(短滑道),限位销15脱离开射孔枪20接头21的限位孔23。此时,防转提升短节10没有旋转限位功能,反方向旋转防转提升短节10,就能卸下防转提升短节10。

针对上述各实施方式的详细解释,其目的仅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解释,以便于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这些描述不能以任何理由解释成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特别是,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各个特征也可以相互任意组合,从而组成其他实施方式,除了有明确相反的描述,这些特征应被理解为能够应用于任何一个实施方式中,而并不仅局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防转提升短节,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转提升短节为竖直设置的筒状体且具有上下贯通的工作腔,所述工作腔其底端的内壁上开设有内螺纹,所述工作腔的内壁上还设有一凸台,所述凸台位于所述内螺纹的上方且具有沿竖直方向开设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插装有限位销,所述限位销与所述安装孔的内壁滑动配合,且所述限位销的底端能凸伸至所述工作腔的底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转提升短节,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销的顶端凸出于所述凸台,所述限位销的顶端设置有手柄,所述手柄沿所述限位销的径向设置,所述防转提升短节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手柄对应配合的滑道,所述滑道的一端高于所述滑道的另一端,所述手柄贯穿所述滑道与并所述滑道的侧壁滑动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转提升短节,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其顶端的侧壁上设有沿所述安装孔的径向内凸的第一限位台,所述限位销的外壁上设有沿所述限位销的径向外凸的第二限位台,所述第二限位台与所述安装孔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限位销外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压紧在所述第一限位台和所述第二限位台之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转提升短节,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倾斜设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转提升短节,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包括倾斜设置的第一段和竖直设置的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的顶端和所述第二段的顶端相连通,所述第二段的底端高于所述第一段的底端。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转提升短节,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呈l型,所述滑道包括竖直部和水平部,所述水平部位于所述竖直部的上方。

7.一种防转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转连接结构包括射孔枪和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防转提升短节,所述射孔枪的顶端具有接头,所述接头的外侧壁开设有用于连接的外螺纹,所述接头的顶面上开设有与所述限位销对应配合的限位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转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销的顶端凸出于所述凸台,所述限位销的顶端设置有手柄,所述手柄沿所述限位销的径向设置,所述防转提升短节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手柄对应配合的滑道,所述滑道的一端高于所述滑道的另一端,所述手柄贯穿所述滑道与并所述滑道的侧壁滑动配合。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转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其顶端的侧壁上设有沿所述安装孔的径向内凸的第一限位台,所述限位销的外壁上设有沿所述限位销的径向外凸的第二限位台,所述第二限位台与所述安装孔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限位销外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压紧在所述第一限位台和所述第二限位台之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转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的顶面上还开设有与所述滑道对应配合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呈圆弧状,所述导向槽的一端为起点端,所述导向槽的另一端为终点端,所述导向槽的深度由所述起点端至所述终点端逐渐减少,所述起点端至所述终点端的方向与所述外螺纹的旋向相同,所述起点端与所述限位孔重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转提升短节和防转连接结构,涉及石油完井技术领域,该防转提升短节为竖直设置的筒状体且具有上下贯通的工作腔,工作腔其底端的内壁上开设有内螺纹,工作腔的内壁上还设有一凸台,凸台位于内螺纹的上方且具有沿竖直方向开设的安装孔,安装孔内插装有限位销,限位销与安装孔的内壁滑动配合,且限位销的底端能凸伸至工作腔的底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防转提升短节和防转连接结构,能够有效避免射孔枪与提升短节因相对转动而发生的脱扣。

技术研发人员:丁晓;吴志勇;孙厚利;张建军;韩宗正;孟雪;尹剑峰;白雪姣;周宇;侯庆军;袁博;于立江;贺梦琦;李成博;张国龙;刘天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11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030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