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勘察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9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地质勘察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通过开展地质环境监测,进一步认识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危害,掌握地质环境动态变化,预测环境发展趋势,为保护地质环境、开展环境综合整治、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实施地质环境监督管理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一般的监测指标有:侵占、破坏土地及土地复垦监测;固体废弃物及其综合利用监测;采空区地面沉陷监测;山体开裂、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质灾害监测;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监测;矿区地表水体污染监测;土壤污染监测;地裂缝监测;废水废液排放监测;地下水监测;降雨量和降雨ph监测等等。其中,降雨量和降雨ph监测对于研究分析地质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申请号为cn201920201069.9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地质勘察测量装置,包括保温箱体、顶部漏斗、漏水器、储水容器;顶部漏斗设置在保温箱体顶部,所述储水容器设置在保温箱体内部,顶部漏斗的底部漏水通道透过保温箱体与储水容器顶部的进水口相连通。虽然该实用新型能够实现降水量测量以及雨水采样。但是在实际的使用时,由于顶部漏斗的设置,会导致雨水降落至漏斗的侧壁上后易发生溅射,从而导致雨水采集量误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普通的地质勘察装置在进行雨水的采集时雨水易溅射而导致采集不准确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质勘察测量装置。其能够实现减少雨水收集时收集误差的功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地质勘察测量装置,其包括容器放置座,容器放置座内设有开口竖直向上设置的容器放置腔,容器放置腔中设有储水容器,容器放置座上端部设有连接座,连接座中设有输水通道,输水通道的下端部设有与输水通道侧壁固定连接的漏斗,输水通道中位于漏斗的上端部设有滤网支撑座,滤网支撑座上设有滤网;连接座的上端部连接有收集外罩,收集外罩中设有上下两端均设有开口的外罩腔,外罩腔的直径自上端部的开口处至收集外罩的中心处逐渐增大,外罩腔的直径自收集外罩的中心处至下端部开口处逐渐缩小。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收集外罩结构的设置,能够避免由于雨水的溅射对雨水量的收集造成干扰,从而避免了导致雨水收集量误差较大,提升了地质勘察测量的准确性。

作为优选,容器放置腔上端部的侧壁上设有内螺纹,连接座下端部的侧壁上相配合的设有外螺纹,连接座下端部的侧壁上设有位于外螺纹上端部的凸缘。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的设置,能够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之间的配合实现连接座与容器放置座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从而使得使用者可以较为方便的将连接座打开将储水容器从容器放置腔中取出,从而方便了日常的使用。

作为优选,收集外罩与连接座的上端部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收集外罩与连接座上端部之间的螺纹连接,能够使得使用者较为方便的将收集外罩打开,从而完成对于滤网支撑座的安装以及滤网的放置,从而方便了安装与日常的使用。

作为优选,漏斗底端的开口处的侧壁向内凹陷形成弧形凹槽,漏斗中设有用于与弧形凹槽相配合用于对漏斗开口进行密封的圆球,圆球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弧形凹槽与圆球的设置,能够使得在漏斗中没有雨水时,由于重力的作用,圆球将会滑动至弧形凹槽中,从而避免了由于雨水的蒸发而导致对雨水收集量造成误差,提升了本实用新型在进行雨水收集时的准确性;漏斗中有雨水时,由于圆球的密度小于雨水的密度,圆球将会浮起使得雨水能够通过漏斗下端部的开口落至储水容器中。

作为优选,滤网支撑座包括4个均匀设置在输水通道侧壁上的连接板,连接板上靠近输水通道中心处的端部向内凹陷形成第一安装台阶,第一安装台阶上设有螺孔,连接板之间设有支撑基台,支撑基台上设有4个均匀设置的支撑板,支撑板上靠近第一安装台阶的端部向内凹陷形成与第一安装台阶相配合的第二安装台阶,第二安装台阶上设有沉孔,沉孔中设有与螺孔相配合的螺栓。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滤网支撑座结构的设置,使得在日常的使用时,使用者可以将支撑基台取出对漏斗中的圆球进行更换,从而较为方便的完成对于圆球的放置与更换。

作为优选,容器放置腔中设有位于储水容器外侧的保温层。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保温层设置,可以对外界的热量进行隔绝,从而减慢了雨水蒸发的速率,从而提升了该地质勘察测量装置在进行雨水收集时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的地质勘察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地质勘察测量装置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5为实施例1中支撑基台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

110、容器放置座;120、连接座;121、凸缘;130、收集外罩;131、外罩腔;210、容器放置腔;220、储水容器;230、输水通道;231、漏斗;231a、弧形凹槽;232、滤网支撑座;240、滤网;250、圆球;260、保温层;310、内螺纹;320、外螺纹;410、连接板;411、第一安装台阶;412、螺孔;420、支撑板;421、第二安装台阶;422、沉孔;423、螺栓;510、支撑基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应当理解的是,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解释而并非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质勘察测量装置,其包括容器放置座110,容器放置座110内设有开口竖直向上设置的容器放置腔210,容器放置腔210中设有储水容器220,容器放置座110上端部设有连接座120,连接座120中设有输水通道230,输水通道230的下端部设有与输水通道230侧壁固定连接的漏斗231,输水通道230中位于漏斗231的上端部设有滤网支撑座232,滤网支撑座232上设有滤网240;连接座120的上端部连接有收集外罩130,收集外罩130中设有上下两端均设有开口的外罩腔131,外罩腔131的直径自上端部的开口处至收集外罩130的中心处逐渐增大,外罩腔131的直径自收集外罩130的中心处至下端部开口处逐渐缩小。

通过本实施例中的收集外罩130结构的设置,能够使得该地质勘察测量装置在进行对于雨水的收集时,落入外罩腔131中的雨水难以溅射出外罩腔131,从而使得雨水经由滤网240的过滤流动至漏斗231中,最后从漏斗231的底端落至储水容器220中。本实施例中的地质勘察测量装置相比于对比文件中的地质勘察测量装置避免了由于雨水的溅射对雨水量的收集造成干扰,从而避免了导致雨水收集量的误差较大,提升了地质勘察测量的准确性。同时由于本实施例中的滤网240的面积与输水通道230的面积相同,从而使得本实施例中的地质勘察测量装置相比于对比文件中的地质勘察测量装置在实际的使用时更加难以发生堵塞现象,从而提升了本实施例中的地质勘察测量装置在使用时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容器放置腔210上端部的侧壁上设有内螺纹310,连接座120下端部的侧壁上相配合的设有外螺纹320,连接座120下端部的侧壁上设有位于外螺纹320上端部的凸缘121。

通过本实施例中的内螺纹310与外螺纹320的设置,能够通过外螺纹320与内螺纹310之间的配合实现连接座120与容器放置座110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从而使得使用者可以较为方便的将连接座120打开将储水容器220从容器放置腔210中取出,从而方便了日常的使用。

本实施例中,收集外罩130与连接座120的上端部螺纹连接。

通过本实施例中收集外罩130与连接座120上端部之间的螺纹连接,能够使得使用者较为方便的将收集外罩130打开,从而完成对于滤网支撑座232的安装以及滤网240的放置,从而方便了安装与日常的使用。

本实施例中,漏斗231底端的开口处的侧壁向内凹陷形成弧形凹槽231a,漏斗231中设有用于与弧形凹槽231a相配合用于对漏斗231开口进行密封的圆球250,圆球250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通过本实施例中的弧形凹槽231a与圆球250的设置,能够使得在漏斗231中没有雨水时,由于重力的作用,圆球250将会滑动至弧形凹槽231a中,从而避免了由于雨水的蒸发而导致对雨水收集量造成误差,提升了本实施例中地质勘察测量装置在进行雨水收集时的准确性;漏斗231中有雨水时,由于圆球250的密度小于雨水的密度,圆球250将会浮起使得雨水能够通过漏斗231下端部的开口落至储水容器220中。

本实施例中,滤网支撑座232包括4个均匀设置在输水通道230侧壁上的连接板410,连接板410上靠近输水通道230中心处的端部向内凹陷形成第一安装台阶411,第一安装台阶411上设有螺孔412,连接板410之间设有支撑基台510,支撑基台510上设有4个均匀设置的支撑板420,支撑板420上靠近第一安装台阶411的端部向内凹陷形成与第一安装台阶411相配合的第二安装台阶421,第二安装台阶421上设有沉孔422,沉孔422中设有与螺孔412相配合的螺栓423。

通过本实施例中滤网支撑座232结构的设置,使得在日常的使用时,使用者可以将支撑基台510取出对漏斗231中的圆球250进行更换,从而较为方便的完成对于圆球250的放置与更换。

本实施例中,容器放置腔210中设有位于储水容器220外侧的保温层260。

通过本实施例中的保温层设置,可以对外界的热量进行隔绝,从而减慢了雨水蒸发的速率,从而提升了该地质勘察测量装置在进行雨水收集时的准确性。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技术特征:

1.地质勘察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放置座(110),容器放置座(110)内设有开口竖直向上设置的容器放置腔(210),容器放置腔(210)中设有储水容器(220),容器放置座(110)上端部设有连接座(120),连接座(120)中设有输水通道(230),输水通道(230)的下端部设有与输水通道(230)侧壁固定连接的漏斗(231),输水通道(230)中位于漏斗(231)的上端部设有滤网支撑座(232),滤网支撑座(232)上设有滤网(240);连接座(120)的上端部连接有收集外罩(130),收集外罩(130)中设有上下两端均设有开口的外罩腔(131),外罩腔(131)的直径自上端部的开口处至收集外罩(130)的中心处逐渐增大,外罩腔(131)的直径自收集外罩(130)的中心处至下端部开口处逐渐缩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质勘察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容器放置腔(210)上端部的侧壁上设有内螺纹(310),连接座(120)下端部的侧壁上相配合的设有外螺纹(320),连接座(120)下端部的侧壁上设有位于外螺纹(320)上端部的凸缘(1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质勘察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收集外罩(130)与连接座(120)的上端部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质勘察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漏斗(231)底端的开口处的侧壁向内凹陷形成弧形凹槽(231a),漏斗(231)中设有用于与弧形凹槽(231a)相配合用于对漏斗(231)开口进行密封的圆球(250),圆球(250)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质勘察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滤网支撑座(232)包括4个均匀设置在输水通道(230)侧壁上的连接板(410),连接板(410)上靠近输水通道(230)中心处的端部向内凹陷形成第一安装台阶(411),第一安装台阶(411)上设有螺孔(412),连接板(410)之间设有支撑基台(510),支撑基台(510)上设有4个均匀设置的支撑板(420),支撑板(420)上靠近第一安装台阶(411)的端部向内凹陷形成与第一安装台阶(411)相配合的第二安装台阶(421),第二安装台阶(421)上设有沉孔(422),沉孔(422)中设有与螺孔(412)相配合的螺栓(42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质勘察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容器放置腔(210)中设有位于储水容器(220)外侧的保温层(26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地质勘察测量装置,其包括容器放置座,容器放置座内设有容器放置腔,容器放置腔中设有储水容器,容器放置座上端部设有连接座,连接座中设有输水通道,输水通道的下端部设有与输水通道侧壁固定连接的漏斗,输水通道中位于漏斗的上端部设有滤网支撑座,滤网支撑座上设有滤网;连接座的上端部连接有收集外罩,收集外罩中设有的外罩腔,外罩腔的直径自上端部的开口处至收集外罩的中心处逐渐增大,外罩腔的直径自收集外罩的中心处至下端部开口处逐渐缩小。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免由于雨水的溅射对雨水量的收集造成干扰,从而避免了导致雨水收集量误差较大,提升了地质勘察测量的准确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丹;王健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丹;王健波
技术研发日:2019.12.17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026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