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自动卸料的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6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自动卸料的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冲压是靠压力机和模具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冲压件)的成形加工方法。冲孔模具因其较高的生产效率,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冲压完成后需要将成型的冲压件从模具上卸下来,冲压模具的卸料机构包括气缸卸料、弹性元件卸料、卸料板卸料等。现有技术中,有的冲压件与气缸、弹性元件或卸料板可接触的面积较小,气缸或弹性元件难以实现卸料目的,而且由于有的冲压模具结构限制,没有可以安装气缸、弹性元件或卸料板的位置,导致冲压件卸料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自动卸料的冲压模具,其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解决了现有冲压模具卸料困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自动卸料的冲压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座,所述下模座设置有导向柱和用于形成冲压件窝孔的冲压柱,所述下模座上方设置有凸模,所述导向柱和所述冲压柱穿过所述凸模与所述凸模滑动连接,所述凸模通过弹性部件与所述下模座连接,所述上模设置有卸料勾,所述卸料勾固定端通过第二弹性部件与所述上模连接。

进一步,所述卸料勾勾部设置有凹槽。

进一步,所述卸料勾竖直设置。

进一步,所述凸模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位于所述冲压柱外侧。

进一步,所述第二弹性部件为弹簧。

进一步,所述凸模上表面设置有用于放置工件的第三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可自动卸料的冲压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座,所述下模座设置有导向柱和用于形成冲压件窝孔的冲压柱,所述下模座上方设置有凸模,所述导向柱和所述冲压柱穿过所述凸模与所述凸模滑动连接,所述凸模通过弹性部件与所述下模座连接,所述上模设置有卸料勾,所述卸料勾固定端通过第二弹性部件与所述上模连接。冲压模具完成冲压件冲压同时,卸料勾的勾部勾住移动至冲压件的正下方,卸料勾随上模向上移动时,卸料勾将冲压件挂起,完成卸料。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卸料方便,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下模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卸料勾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上模2——下模座

21——导向柱22——冲压柱

3——冲压件4——凸模

41——第二凹槽42——第三凹槽

5——卸料勾51——凹槽

6——第二弹性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并不是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限制于此。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可自动卸料的冲压模具,包括上模1、下模座2,所述下模座2设置有导向柱21和用于形成冲压件3窝孔的冲压柱22,所述下模座2上方设置有凸模4,所述导向柱21和所述冲压柱22穿过所述凸模4与所述凸模4滑动连接,所述凸模4通过弹性部件与所述下模座2连接,所述上模1设置有卸料勾5,所述卸料勾5固定端通过第二弹性部件6与所述上模1连接。

使用时,将冲压件3置于凸模4上,上模1向下运动,在导向柱21导向作用下,上模1将凸模4压向下模座2,使冲压柱22的顶部伸出,对冲压件3冲压形成窝孔;同时,卸料勾5随上模1向下移动,完成冲压的同时卸料勾5的勾部移动至冲压件3底部正下方,当上模1向上运动时,卸料勾5随上模1向上移动,将完成冲压的冲压件3挂起,完成卸料。卸料勾5在向下运动过程中,在第二弹性部件6的弹性作用下和冲压件3的阻碍作用下,卸料勾5的勾部向冲压件3反方向撑开,下移至一定位置后,勾部及时恢复原始状态,使冲压件3底部位于勾部正上方,便于卸料勾5勾住冲压件3,完成卸料。

所述卸料勾5勾部设置有凹槽51,冲压件3的底部可以卡入凹槽51中,防止卸料勾5将冲压件3勾起时,冲压件掉落。

所述卸料勾5竖直设置,便于卸料勾5卸料。

所述凸模4设置有第二凹槽41,所述第二凹槽41位于所述冲压柱22外侧,便于卸料勾5向下运动,勾住冲压件3。

所述第二弹性部件6为弹簧,便于卸料勾5在阻碍阻碍作用下被撑开,无阻碍时及时恢复原始状态。

所述凸模4上表面设置有用于放置工件的第三凹槽42,便于放置和固定冲压件3。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技术特征:

1.可自动卸料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1)、下模座(2),所述下模座(2)设置有导向柱(21)和用于形成冲压件(3)窝孔的冲压柱(22),所述下模座(2)上方设置有凸模(4),所述导向柱(21)和所述冲压柱(22)穿过所述凸模(4)与所述凸模(4)滑动连接,所述凸模(4)通过弹性部件与所述下模座(2)连接,所述上模(1)设置有卸料勾(5),所述卸料勾(5)固定端通过第二弹性部件(6)与所述上模(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卸料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勾(5)勾部设置有凹槽(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卸料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勾(5)竖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卸料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模(4)设置有第二凹槽(41),所述第二凹槽(41)位于所述冲压柱(22)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卸料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部件(6)为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卸料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模(4)上表面设置有用于放置工件的第三凹槽(4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自动卸料的冲压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座,所述下模座设置有导向柱和用于形成冲压件窝孔的冲压柱,所述下模座上方设置有凸模,所述导向柱和所述冲压柱穿过所述凸模与所述凸模滑动连接,所述凸模通过弹性部件与所述下模座连接,所述上模设置有卸料勾,所述卸料勾固定端通过第二弹性部件与所述上模连接。冲压模具完成冲压件冲压同时,卸料勾的勾部勾住移动至冲压件的正下方,卸料勾随上模向上移动时,卸料勾将冲压件挂起,完成卸料。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卸料方便,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豪;张长君;张长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襄阳市旭豪鸿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10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022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