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连续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条形钣金件连续模端部整形机构。
背景技术:
连续模为常用的钣金整形模具,小的条形钣金件在连续模上加工时,需要在钣金件之间留有连接部,本设计所要加工的小钣金件两端均要侧整形,传统的侧整机构的冲头与进料方向通常垂直,大大增加模具宽度,抬料时易导致钣金弹出,影响钣金件下次下沉。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条形钣金件连续模端部整形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条形钣金件连续模端部整形机构,包括下模板、左右对称设置于所述下模板顶部的侧整机构、设置于所述侧整机构之间的定位块、设置于所述定位块之间的抬料板,所述下模板上设有与所述抬料板连接的抬料弹簧,所述抬料弹簧对所述抬料板施加有向上的弹力,所述抬料板上升行程大于所述定位块高度,即所述抬料板上升至顶部,被整形钣金底部高于所述定位块顶面,所述定位块背离所述抬料板一侧设有工件整形面,所述侧整机构包括与所述下模板上的滑槽配合的滑块、与上模板连接的驱动块、设置在所述滑块朝向工件整形面一端的整形冲头,所述滑块背离所述工件整形面一端设有驱动面,所述驱动面自所述滑块朝向工件定位面一端顶面向所述滑块背离工件定位面一端底部延伸的斜面,合模状态,所述驱动块与所述驱动面贴合,所述滑块沿所述滑槽滑动,所述滑块的滑动方向与所述抬料板长度方向夹角为30°-60°。
上述设计中通过将滑块的滑动方向与所述抬料板长度方向夹角为30°-60°,便于降低模具宽度,节省空间,节省成本,讲笑抬料板与钣金件端部之间的距离,便于抬料,防止抬料引起钣金件变形。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抬料板左右两侧的下模板上设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顶部之间设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横跨抬料板和定位块,限位条防止抬料板将钣金件弹开。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槽内设有与所述滑块配合的滑条,降低维修成本,降低滑块的滑动摩擦力。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槽背离所述定位块一端设有支撑块,合模过程,所述支撑块朝向定位块一侧与所述驱动块背离定位块一侧贴合。支撑块便于对驱动块支撑,防止驱动块挤压变形或损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滑块的滑动方向与所述抬料板长度方向夹角为30°-60°,便于降低模具宽度,节省空间,节省成本,讲笑抬料板与钣金件端部之间的距离,便于抬料,防止抬料引起钣金件变形。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下模板,2.限位座,3.驱动块,4.支撑块,5.限位条,6.抬料板,7.驱动面,8.整形冲头,9.滑块,10.滑槽,11.定位块,12.抬料弹簧,13.工件整形面,14.滑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其中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一种条形钣金件连续模端部整形机构,包括下模板1、左右对称设置于所述下模板1顶部的侧整机构、设置于所述侧整机构之间的定位块11、设置于所述定位块11之间的抬料板6,所述下模板1上设有与所述抬料板6连接的抬料弹簧12,所述抬料弹簧12对所述抬料板6施加有向上的弹力,所述抬料板6上升行程大于所述定位块11高度,即所述抬料板6上升至顶部,被整形钣金底部高于所述定位块11顶面,所述定位块11背离所述抬料板6一侧设有工件整形面13,所述侧整机构包括与所述下模板1上的滑槽10配合的滑块9、与上模板连接的驱动块3、设置在所述滑块9朝向工件整形面13一端的整形冲头8,所述滑块9背离所述工件整形面13一端设有驱动面7,所述驱动面7自所述滑块9朝向工件定位面一端顶面向所述滑块9背离工件定位面一端底部延伸的斜面,合模状态,所述驱动块3与所述驱动面7贴合,所述滑块9沿所述滑槽10滑动,所述滑块9的滑动方向与所述抬料板6长度方向夹角为30°-60°。
上述设计中通过将滑块9的滑动方向与所述抬料板6长度方向夹角为30°-60°,便于降低模具宽度,节省空间,节省成本,讲笑抬料板6与钣金件端部之间的距离,便于抬料,防止抬料引起钣金件变形。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抬料板6左右两侧的下模板1上设有限位座2,所述限位座2顶部之间设有限位条5,所述限位条5横跨抬料板6和定位块11,限位条5防止抬料板6将钣金件弹开。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槽10内设有与所述滑块9配合的滑条14,降低维修成本,降低滑块9的滑动摩擦力。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槽10背离所述定位块11一端设有支撑块4,合模过程,所述支撑块4朝向定位块11一侧与所述驱动块3背离定位块11一侧贴合。支撑块4便于对驱动块3支撑,防止驱动块3挤压变形或损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1.一种条形钣金件连续模端部整形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板、左右对称设置于所述下模板顶部的侧整机构、设置于所述侧整机构之间的定位块、设置于所述定位块之间的抬料板,所述下模板上设有与所述抬料板连接的抬料弹簧,所述抬料弹簧对所述抬料板施加有向上的弹力,所述抬料板上升行程大于所述定位块高度,即所述抬料板上升至顶部,被整形钣金底部高于所述定位块顶面,所述定位块背离所述抬料板一侧设有工件整形面,所述侧整机构包括与所述下模板上的滑槽配合的滑块、与上模板连接的驱动块、设置在所述滑块朝向工件整形面一端的整形冲头,所述滑块背离所述工件整形面一端设有驱动面,所述驱动面自所述滑块朝向工件定位面一端顶面向所述滑块背离工件定位面一端底部延伸的斜面,合模状态,所述驱动块与所述驱动面贴合,所述滑块沿所述滑槽滑动,所述滑块的滑动方向与所述抬料板长度方向夹角为30°-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条形钣金件连续模端部整形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抬料板左右两侧的下模板上设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顶部之间设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横跨抬料板和定位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条形钣金件连续模端部整形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滑槽内设有与所述滑块配合的滑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条形钣金件连续模端部整形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滑槽背离所述定位块一端设有支撑块,合模过程,所述支撑块朝向定位块一侧与所述驱动块背离定位块一侧贴合。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