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壁钣金件长翻孔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97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孔翻边模,特别涉及一种薄壁钣金件长翻孔模具。



背景技术:

冲孔翻边为常用的钣金加工方式,传统的冲孔翻边模在冲薄壁钣金件长翻边时极易导致翻边处撕裂,翻边的变薄率较大,对于本设计所要加工的钣金件,难以实现加工。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薄壁钣金件长翻孔模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薄壁钣金件长翻孔模具,包括上模板、位于所述上模板下方的下模板、设置于所述上模板底部的上垫板、设置于所述上垫板底部的冲头固定板、设置于所述冲头固定板下方的支撑板、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下方的压料板、设置在所述冲头固定板上且向下贯穿所述支撑板和压料板的上冲头、设置在所述下模板顶面的下垫板、设置在所述下垫板顶部的载料板、镶嵌在所述载料板内的缩孔座,所述缩孔座设有上下贯穿所述缩孔座的成型孔,所述下模板上设有贯穿所述下模板、下垫板和缩孔座的下冲头,所述下冲头沿所述成型孔上下滑动,所述上冲头轴线与所述下冲头轴线共线,所述上冲头底部外径小于所述成型孔顶部孔径,即合模状态,所述上冲头底部伸入所述成型孔且抵止所述下冲头顶部,所述支撑板上方设有抬料板,所述抬料板底部与所述支撑板之间连接有抬料弹簧,所述抬料弹簧对所述抬料板施加有向上的弹力,开模状态所述抬料板顶面高于所述载料板顶面,模具上设有至少两个缩孔座,所述缩孔座沿钣金进料方向排列分布且所述缩孔座上的成型孔孔径与缩孔座和模具进料端之间的距离成反比,所述下冲头底部设有抬料氮气缸,所述抬料氮气缸连接下冲头和冲压机的机台且对所述下冲头施加有向上的弹力。

上述设计中采用预先在钣金上冲切出大孔,然后再将孔逐渐缩小并翻边拉伸,便于消除应力,控制变薄率,防止翻边撕裂,冲翻出的孔精度也较高。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料板上镶嵌有导向座,所述导向座上设有引导孔,所述上冲头与所述引导孔配合,导向座便于提升上冲头稳定性,保证钣金内孔孔径精度。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冲头底部设有冲头板,所述冲头板上设有竖直的导柱,所述导柱与所述下模板上的导向孔配合。冲头板边控制多个下冲头升降。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成型孔顶端边缘设有弧形圆角引导边,有效防止翻边根部撕裂,同时便于缩孔时所述翻边的引导。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预先在钣金上冲切出大孔,然后再将孔逐渐缩小并翻边拉伸,便于消除应力,控制变薄率,防止翻边撕裂,冲翻出的孔精度也较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横向剖面示意图。

在图中1.下模板,2.冲头板,3.上模板,4.抬料弹簧,5.抬料氮气缸,6.导柱,7.下冲头,8.支撑板,9.抬料板,10.导向座,11.上垫板,12.冲头固定板,13.上冲头,14.缩孔座,15.成型孔,16.弧形圆角引导边,17.下垫板,18.压料板,19.载料板,20.引导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其中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一种薄壁钣金件长翻孔模具,包括上模板3、位于所述上模板3下方的下模板1、设置于所述上模板3底部的上垫板11、设置于所述上垫板11底部的冲头固定板12、设置于所述冲头固定板12下方的支撑板8、设置于所述支撑板8下方的压料板18、设置在所述冲头固定板12上且向下贯穿所述支撑板8和压料板18的上冲头13、设置在所述下模板1顶面的下垫板17、设置在所述下垫板17顶部的载料板19、镶嵌在所述载料板19内的缩孔座14,所述缩孔座14设有上下贯穿所述缩孔座14的成型孔15,所述下模板1上设有贯穿所述下模板1、下垫板17和缩孔座14的下冲头7,所述下冲头7沿所述成型孔15上下滑动,所述上冲头13轴线与所述下冲头7轴线共线,所述上冲头13底部外径小于所述成型孔15顶部孔径,即合模状态,所述上冲头13底部伸入所述成型孔15且抵止所述下冲头7顶部,所述支撑板8上方设有抬料板9,所述抬料板9底部与所述支撑板8之间连接有抬料弹簧4,所述抬料弹簧4对所述抬料板9施加有向上的弹力,开模状态所述抬料板9顶面高于所述载料板19顶面,模具上设有至少两个缩孔座14,所述缩孔座14沿钣金进料方向排列分布且所述缩孔座14上的成型孔15孔径与缩孔座14和模具进料端之间的距离成反比,所述下冲头7底部设有抬料氮气缸5,所述抬料氮气缸5连接下冲头7和冲压机的机台且对所述下冲头7施加有向上的弹力。

上述设计中采用预先在钣金上冲切出大孔,然后再将孔逐渐缩小并翻边拉伸,便于消除应力,控制变薄率,防止翻边撕裂,冲翻出的孔精度也较高。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料板18上镶嵌有导向座10,所述导向座10上设有引导孔20,所述上冲头13与所述引导孔20配合,导向座10便于提升上冲头13稳定性,保证钣金内孔孔径精度。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冲头7底部设有冲头板2,所述冲头板2上设有竖直的导柱6,所述导柱6与所述下模板1上的导向孔配合。冲头板2边控制多个下冲头7升降。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成型孔15顶端边缘设有弧形圆角引导边16,有效防止翻边根部撕裂,同时便于缩孔时所述翻边的引导。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薄壁钣金件长翻孔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板、位于所述上模板下方的下模板、设置于所述上模板底部的上垫板、设置于所述上垫板底部的冲头固定板、设置于所述冲头固定板下方的支撑板、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下方的压料板、设置在所述冲头固定板上且向下贯穿所述支撑板和压料板的上冲头、设置在所述下模板顶面的下垫板、设置在所述下垫板顶部的载料板、镶嵌在所述载料板内的缩孔座,所述缩孔座设有上下贯穿所述缩孔座的成型孔,所述下模板上设有贯穿所述下模板、下垫板和缩孔座的下冲头,所述下冲头沿所述成型孔上下滑动,所述上冲头轴线与所述下冲头轴线共线,所述上冲头底部外径小于所述成型孔顶部孔径,即合模状态,所述上冲头底部伸入所述成型孔且抵止所述下冲头顶部,所述支撑板上方设有抬料板,所述抬料板底部与所述支撑板之间连接有抬料弹簧,所述抬料弹簧对所述抬料板施加有向上的弹力,开模状态所述抬料板顶面高于所述载料板顶面,模具上设有至少两个缩孔座,所述缩孔座沿钣金进料方向排列分布且所述缩孔座上的成型孔孔径与缩孔座和模具进料端之间的距离成反比,所述下冲头底部设有抬料氮气缸,所述抬料氮气缸连接下冲头和冲压机的机台且对所述下冲头施加有向上的弹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壁钣金件长翻孔模具,其特征是,所述压料板上镶嵌有导向座,所述导向座上设有引导孔,所述上冲头与所述引导孔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壁钣金件长翻孔模具,其特征是,所述下冲头底部设有冲头板,所述冲头板上设有竖直的导柱,所述导柱与所述下模板上的导向孔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壁钣金件长翻孔模具,其特征是,所述成型孔顶端边缘设有弧形圆角引导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薄壁钣金件长翻孔模具,包括上模板、下模板、上垫板、冲头固定板、支撑板、压料板、上冲头、下垫板、载料板、缩孔座,缩孔座设有成型孔,下模板设有下冲头,上冲头底部外径小于成型孔顶部孔径,支撑板上方设有抬料板,抬料板底部与支撑板之间连接有抬料弹簧,模具上设有至少两个缩孔座,缩孔座沿钣金进料方向排列分布且缩孔座上的成型孔孔径与缩孔座和模具进料端之间的距离成反比,下冲头底部设有抬料氮气缸,抬料氮气缸连接下冲头和冲压机的机台且对下冲头施加有向上的弹力。本实用新型采用预先在钣金上冲切出大孔,然后再将孔逐渐缩小并翻边拉伸,便于消除应力,控制变薄率,防止翻边撕裂,冲翻出的孔精度也较高。

技术研发人员:晋云浩;顾静芳;丁金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凯诺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16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013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