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制造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插芯快速摆放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光纤制造领域,插芯时一种必不可少的连接件,在光纤制造企业的供应商来料中,插芯都是平放在料盒中,下一工序是将插芯一一插入点胶基座,在插芯中植入裸光纤后再进行点胶,插芯的摆放过程通常是由人工完成,效率极低。
因此亟需一种摆放插芯效率高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插芯快速摆放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摆放插芯效率低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插芯快速摆放装置,包括吸取组件、第一驱动组件以及第二驱动组件,其中:
吸取组件包括多个吸头、固定座、多个定位头、定位座以及真空发生器,吸头一端开设第一柱槽,第一柱槽为半圆柱形,吸头另一端开设气孔,且气孔与第一柱槽连通,多个气孔与真空发生器管道连接,多个吸头等距设置且与固定座固定连接,且多个第一柱槽中轴线互相平行,定位头一端开设第二柱槽,第二柱槽为半圆柱形,多个定位头与多个吸头一一对应,多个定位头设置在定位座一端且与定位座固定连接;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以及第一驱动单元,第一齿轮与固定座侧面固定连接,第二齿轮与定位座侧面固定连接,且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连接,第一驱动单元与第一齿轮或第二齿轮啮合连接;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单元和第三驱动单元,第二驱动单元与第三驱动单元交叉布置,且第二驱动单元与第三驱动单元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吸取组件与第二驱动单元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利用真空发生器产生负压,使与之相连的吸头吸取料盒中的多个插芯,第一驱动组件驱动下旋转90°,在第二驱动组件的驱动下移动至点胶基座处,并缓慢插入点胶基座中,由于定位座的与插芯抵接,可以保证插入时的精度,本实用新型以机器替代了人工摆放插芯,效率高、精度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插芯快速摆放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插芯快速摆放装置的吸取组件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插芯快速摆放装置吸头和固定座的立体图;
图4是图3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插芯快速摆放装置定位头和定位座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插芯快速摆放装置的第一驱动组件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插芯快速摆放装置处于第一位置的局部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插芯快速摆放装置处于第二位置的局部立体图;
附图标记:1-吸取组件、2-第一驱动组件、3-第二驱动组件、4-插芯、5-料盒、6-点胶基座、7-控制器、11-吸头、12-固定座、13-定位头、14-定位座、15-真空发生器、16-壳体、21-第一齿轮、22-第二齿轮、23-第一驱动单元、31-第二驱动单元、32-第三驱动单元、111-第一柱槽、112-气孔、131-第二柱槽、231-驱动电机、232-第三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插芯快速摆放装置的立体图。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插芯快速摆放装置,包括吸取组件1、第一驱动组件2、第二驱动组件3以及控制器7,吸取组件1用于吸取插芯4,料盒5有多个腔体用于容纳插芯4,插芯4以插接的方式设置在点胶基座6的孔中,第一驱动组件2用于旋转吸取组件1,第二驱动组件3用于移动吸取组件1,控制器7用于控制吸取组件1、第一驱动组件2和第二驱动组件3,其中:
为具体说明吸取组件1的结构,请参阅图2和图3,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插芯快速摆放装置的吸取组件的立体图:
吸取组件1包括多个吸头11、固定座12、多个定位头13、定位座14、真空发生器15以及壳体16,为具体说明吸头11和固定座12的结构,请参阅图3和图4,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插芯快速摆放装置吸头和固定座的立体图,图4是图3中a处局部放大图,吸头11一端开设第一柱槽111,第一柱槽111为半圆柱形,吸头11另一端开设气孔112,且气孔112与第一柱槽111连通,多个气孔112与真空发生器15管道连接,多个吸头11等距设置且与固定座12固定连接,且多个第一柱槽111中轴线互相平行。为具体说明定位头13和定位座14的结构,请参阅图5,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插芯快速摆放装置定位头和定位座的立体图,定位头13一端开设第二柱槽131,第二柱槽131为半圆柱形,多个定位头13与多个吸头11一一对应,多个定位头13设置在定位座14一端且与定位座14固定连接,请继续参阅图2,固定座12两端与壳体16分别以轴承转动连接,定位座14两端与壳体16分别以轴承转动连接(图中未画出轴承)。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吸头11以及定位头13采用聚甲醛材料制成。
聚甲醛材料具有一定强度、硬度,特别是具有一定弹性,在与插芯4接触时不会擦伤插芯4表面,十分适合作为吸取、夹持插芯4的材料。
为具体说明第一驱动组件2的结构,请参阅图6,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插芯快速摆放装置的第一驱动组件的立体图:
第一驱动组件2包括第一齿轮21、第二齿轮22以及第一驱动单元23,第一齿轮21与固定座12侧面固定连接,第二齿轮22与定位座14侧面固定连接,且第一齿轮21和第二齿轮22啮合连接,第一驱动单元23与第一齿轮21或第二齿轮22啮合连接。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第一驱动单元23包括一驱动电机231和第三齿轮232,第三齿轮232与驱动电机231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三齿轮232与第一齿轮21或第二齿轮22啮合连接,驱动电机231与壳体16固定连接。
为具体说明第二驱动组件3的结构,请继续参阅图1:
第二驱动组件3包括第二驱动单元31和第三驱动单元32,第二驱动单元31及第三驱动单元32均为动力输入端与电机连接的线性模组,第二驱动单元31沿水平面设置,第三驱动单元32沿竖直平面设置,且第二驱动单元31与第三驱动单元32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吸取组件1与第二驱动单元31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
本实施提供的插芯快速摆放装置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两种运动状态,为具体说明此两种运动状态,请参阅图7和图8,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插芯快速摆放装置处于第一位置的局部立体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插芯快速摆放装置处于第二位置的局部立体图:
当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一柱槽111中轴线平行于水平面,当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一柱槽111中轴线垂直于水平面,且第一柱槽111内壁与第二柱槽131内壁处于同一圆柱面,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通过旋转第一齿轮21或第二齿轮22切换,具体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驱动电机231的转动带动第三齿轮232转动,带动与第三齿轮232啮合的第一齿轮21或第二齿轮22转动,固定座12和定位座14也随之转动。
控制器7与真空发生器15、第一驱动组件2以及第二驱动组件3电连接,本实施例中控制器7采用的是plc控制器,其控制逻辑简单,采用的是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下面就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插芯快速摆放装置的工作原理作具体说明:请参阅图1和图7,料盒5与点胶基座6并排放置,此时吸取组件1处于第一位置,第二驱动单元31驱动吸取组件1移动至料盒5中第一排插芯4处,第三驱动单元32驱动吸取组件1向下移动直至吸头11的第一柱槽111与插芯4接触,真空发生器15工作,产生负压,使吸头11将插芯4吸附,第三驱动单元32驱动吸取组件1向上移动,请继续参阅图8,上升至一定位置后,第一驱动单元23驱动固定座12和定位座14旋转,直至吸取组件1处于第二位置,此时插芯4正好垂直于水平面,定位头13的第二柱槽131正好与插芯4抵接,第二驱动单元31驱动吸取组件1移动至点胶基座6中第一排插芯4处,第三驱动组件驱动吸取组件1向下移动,直至被吸头11吸附的插芯4下部进入点胶基座6的孔内,此时真空发生器15停止工作,第一驱动单元23驱动固定座12和定位座14旋转至第一位置,此过程中插芯4在重力作用下坠落在点胶基座6中,第三驱动单元32驱动吸取组件1向上移动至一定位置。下一步将吸取和摆放料盒5中的第二排插芯4,此过程与前述的过程基本相同,此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此过程中第二驱动单元31运动的两极限位置与前述的不同。后续工作过程则是重复此过程,直至将料盒5中剩余所有的插芯4一一吸取、转移并摆放在点胶基座6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插芯快速摆放装置,利用真空发生器产生负压,使与之相连的吸头吸取料盒中的插芯,第一驱动组件驱动下旋转90°,在第二驱动组件的驱动下移动至点胶基座处,并缓慢插入点胶基座中,由于定位座的与插芯抵接,可以保证插入时的精度,本实用新型以机器替代了人工摆放插芯,效率高、精度好。
以上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1.一种插芯快速摆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取组件、第一驱动组件以及第二驱动组件,其中:
所述吸取组件包括多个吸头、固定座、多个定位头、定位座以及真空发生器,所述吸头一端开设第一柱槽,所述第一柱槽为半圆柱形,所述吸头另一端开设气孔,且所述气孔与所述第一柱槽连通,多个所述气孔与所述真空发生器管道连接,多个所述吸头等距设置且与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且多个所述第一柱槽中轴线互相平行,所述定位头一端开设第二柱槽,所述第二柱槽为半圆柱形,多个所述定位头与多个所述吸头一一对应,多个所述定位头设置在所述定位座一端且与所述定位座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以及第一驱动单元,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固定座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定位座侧面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单元与所述第一齿轮或所述第二齿轮啮合连接;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单元和第三驱动单元,所述第二驱动单元与所述第三驱动单元交叉布置,且所述第二驱动单元与所述第三驱动单元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吸取组件与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芯快速摆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单元沿水平面设置,所述第三驱动单元沿竖直平面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芯快速摆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及所述第三驱动单元均为动力输入端与电机连接的线性模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芯快速摆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取组件还包括壳体,所述固定座两端与所述壳体分别以轴承转动连接,所述定位座两端与所述壳体分别以轴承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插芯快速摆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一驱动电机和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驱动电机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或第二齿轮啮合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