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分路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7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制造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光分路器。



背景技术:

光分路器又称分光器,是光纤链路中重要的无源器件之一,是具有多个输入端和多个输出端的光纤汇接器件。现有的光分路器一般都包括有箱体、箱体上的盖板及光分路器组件,箱体上还设有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输入端口通过光纤与光分路器组件的输入端相连接,输出端口通过光纤与光分路器组件的输出端相连接。为保护箱体内的光分路器组件,箱体两端一般设置有泡棉。

现有技术中光分路器组装时泡棉没有限位,造成泡棉的安装位置不一致,严重的甚至会影响箱体密封,从而使灰尘进入箱体,缩短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光分路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光分路器泡棉的安装位置不一致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光分路器,包括管体、光分路装置、泡棉,其中:管体包括下管和上管,下管包括下管本体、开设于下管本体两相对侧面的第一连接部和与下管本体连接的折弯部,下管包括下管本体和第二连接部,且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扣合;光分路装置设置在管体内;泡棉设置在管体内且与折弯部抵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折弯部限制泡棉,保证泡棉安装位置一致、方便组装,同时可以防止光纤微分器在使用过程中泡棉脱落而无法保护内部的光纤,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扣合,无需使用胶水粘合,且连接紧密可靠,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扣合,无需使用胶水粘合,且连接紧密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光分路器一实施方式组装时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光分路器一实施方式管体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光分路器一实施方式光分路装置的爆炸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光分路器一实施方式组装完成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1-管体、2-光分路装置、3-泡棉、11-下管、12-上管、21-光输入组件、22-平面光波导分路芯片、23-光输出组件、111-下管本体、112-第一连接部、113-折弯部、121-上管本体、122-第二连接部、211-输入光纤、212-毛细玻璃管、231-输出光纤、232-光纤阵列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光分路器一实施方式组装时的立体图。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光分路器,包括管体1、光分路装置2、泡棉3,管体1用于安装光分路装置2和泡棉3,光分路装置2将一根光纤信号分解为多路光信号并输出,泡棉3安装在光分路装置2两侧并固定和保护光分路装置2,其中:

下面具体说明管体1、光分路装置2、泡棉3的结构。

为具体说明管体1的结构,请参阅图2,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光分路器一实施方式管体的立体图。管体1包括下管11和上管12,下管11包括下管本体111、开设于下管本体111两相对侧面的第一连接部112和与下管本体连接的折弯部113,两个折弯部113向罐体内弯折,上管12包括上管本体121和第二连接部122,且第一连接部112与第二连接部122扣合,下管11、上管12分别以不锈钢薄板折弯成型。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第一连接部112为凸台、第二连接部122为凹槽。

为具体说明光分路装置2的结构,请参阅图3,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光分路器一实施方式光分路装置的爆炸视图。由于下管11、上管12较薄,可使用冲压模具冲压下管11和上管12分别形成第一连接部112和第二连接部122,制造简单。

光分路装置2设置在管体1内,光分路装置2包括光输入组件21、平面光波导分路芯片22、光输出组件23,平面光波导分路芯片22两端分别与光输入组件21和光输出组件23耦合,光输入组件包括输入光纤211和毛细玻璃管212,输入光纤211与毛细玻璃管212用粘合剂粘合,且输入光纤211输出端贯穿毛细玻璃管212,毛细玻璃管212与平面光波导分路芯片22间用粘合剂以一定角度粘合(毛细玻璃管212端面经过研磨与竖直平面夹一定角度,通常是8°),光输出组件23包括多根输出光纤231和光纤阵列基板232,输出光纤231与光纤阵列基板232用粘合剂粘合,且所述输出光纤231输入端贯穿所述光纤阵列基板232。本实施例优选的粘合剂为环氧树脂。

泡棉3以胶水粘合固定在下管本体上,两块泡棉3分别与下管11两端的折弯部113抵接,输入光纤211和输出光纤231再以胶水分别粘合固定在两块泡棉3中。

下面就本实用新型的组装过程作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和图4,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光分路器一实施方式组装完成的立体图。首先将光输入组件21和光输出组件23组装好:将输入光纤211裸光纤部分插入毛细玻璃管212中,再使用粘合剂粘合毛细玻璃管212与输入光纤211。将输出光纤231裸光纤部分插入光纤阵列基板232的v形槽中,再使用粘合剂粘合光纤阵列基板232与输出光纤231,分别对光输入模组和光输出模组的端面进行研磨,以形成一定角度的端面。将组装好的光输入模组、光输出模组与平面光波导分路芯片22组装粘合,使输入光纤211、输出光纤231分别与平面光波导分路芯片22两端面的波导耦合,完成光分路装置2的组装。将泡棉3分别穿过输入光纤211和输出光纤231,将泡棉3和光分路装置2安装在下管11中,调整泡棉3的位置使泡棉3分别与折弯部113抵接,再将泡棉3以胶水粘合固定在下管11中,同时将输入光纤211、输出光纤231分别与泡棉3粘合固定。最后将上管12从下管11上面盖入,使第一连接部112与第二连接部122扣合,完成组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光分路器,使用折弯部限制泡棉,方便组装的同时可以防止光纤微分器在使用过程中泡棉脱落而无法保护内部的光纤,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扣合,无需使用胶水粘合,且连接紧密可靠。

以上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光分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光分路装置、泡棉,其中:

所述管体包括下管和上管,所述下管包括下管本体、开设于所述下管本体两相对侧面的第一连接部和与所述下管本体连接的折弯部,所述上管包括上管本体和第二连接部,且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扣合;

所述光分路装置设置在所述管体内;

所述泡棉设置在所述管体内且与所述折弯部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分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分路装置包括光输入组件、平面光波导分路芯片、光输出组件,所述平面光波导分路芯片两端分别与所述光输入组件和所述光输出组件耦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分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输入组件包括输入光纤和毛细玻璃管,所述输入光纤与所述毛细玻璃管粘合,且所述输入光纤输出端贯穿所述毛细玻璃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分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输出组件包括多根输出光纤和光纤阵列基板,所述输出光纤与所述光纤阵列基板粘合,且所述输出光纤输入端贯穿所述光纤阵列基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分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棉与所述下管本体粘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分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棉与所述输入光纤粘合。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分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棉与所述输出光纤粘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分路器,包括管体、光分路装置、泡棉,其中:所述管体包括下管和上管,所述下管包括下管本体、开设于所述下管本体两相对侧面的第一连接部和与所述下管本体连接的折弯部,所述下管包括下管本体和第二连接部,且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扣合;所述光分路装置设置在所述管体内;所述泡棉设置在所述管体内且与所述折弯部抵接。本实用新型可以保证泡棉安装位置一致、防止泡棉脱落,扣合紧密。

技术研发人员:谢德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骏骞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8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007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