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嘴及采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58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嘴及采油装置,属于石油开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石油开采过程中,采油树作为常用的采油设备,其位于油气井的最上端,一般来说,在采油树的出油管都安装有油嘴,开采出来的油气可通过油嘴进行截流生产,实现控制和调节油气产量。

现有技术中的油嘴是套设在出油管内,具体包括:油嘴体1和圆筒形过滤罩2,在圆筒形过滤罩2的侧壁上开有过滤孔,圆筒形过滤罩2与油嘴体1的进液口连通,出油管中的油气先经过过滤罩2过滤后进入油嘴体1,再从油嘴体1的出液口排出,完成石油开采过程。

但是现有的油嘴在开采使用的过程中,油气井内的油气通常伴随有杂质,遇到颗粒较大的杂质4会卡在过滤罩2的端部四周和油管3内壁之间,导致出油堵塞。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嘴及采油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通过增大了过滤件过滤侧壁远离油嘴的一端与油管内壁相应位置之间的间隙,有效避免了油管中颗粒较大的杂质直接卡持在过滤侧壁远离油嘴的端部与油管内壁之间,使得油管中的油液能顺利进入过滤件的过滤通道内,提高了过滤效率,进而提高了出油产量。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油嘴,用于设置在油管内,包括:油嘴主体、过滤件;

油嘴主体具有进液口以及与所述进液口连通的出液口;过滤件与所述油嘴主体的进液口连通;

所述过滤件具有过滤通道,所述过滤件具有围成所述过滤通道的过滤侧壁,所述过滤侧壁设置有与所述过滤通道连通的过滤孔;

从出液口往进液口的方向,所述过滤件的过滤通径逐渐减小,以使得出液口往进液口的方向,所述过滤侧壁与油管内壁之间的间隙逐渐增大。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件为圆锥筒体,所述圆锥筒体的筒壁上设置有所述过滤孔。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件为梯形筒体。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件为阶梯型筒体。

进一步的,所述阶梯型筒体包括至少两个过滤段,且从出液口往进液口的方向,所述至少两个过滤段的过滤通径依次减小。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件背离所述过滤通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与所述过滤孔错开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件与所述油嘴主体的进液口可拆卸地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件与所述油嘴主体的进液口采用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件与所述油嘴主体的进液口采用左旋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采油装置,包括:采油树以及设置在采油树出油管内的上述油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嘴及采油装置,属于石油开采技术领域。其中,油嘴用于设置在油管内,包括:油嘴主体、过滤件,油嘴主体具有进液口以及与所述进液口连通的出液口;过滤件与所述油嘴主体的进液口连通;所述过滤件具有过滤通道,所述过滤件具有围成所述过滤通道的过滤侧壁,所述过滤侧壁设置有与所述过滤通道连通的过滤孔;从出液口往进液口的方向,所述过滤件的过滤通径逐渐减小,以使得出液口往进液口的方向,所述过滤侧壁与油管内壁之间的间隙逐渐增大。也即,本申请通过增大了过滤件过滤侧壁远离油嘴的一端与油管内壁相应位置之间的间隙,利于避免油管中颗粒较大的杂质直接卡持在过滤侧壁远离油嘴的端部与油管内壁之间,使得油管中的油液能顺利进入过滤件的过滤通道内,提高了过滤效率,进而提高了出油产量。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的以下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容易理解。在附图中,将以示例以及非限制性的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例进行说明,其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油嘴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油嘴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提供的另一种油嘴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油嘴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二提供的另一种油嘴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油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二提供的另一种油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油嘴体;2:过滤罩;3:油管;

4:杂质;10:油嘴主体;20:过滤件;

11:进液口;12:出液口;21:过滤侧壁;

210:端壁;211:侧壁;22:第一过滤段;

23:第二过滤段;24:第三过滤段;25:凸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应当理解的是,下面的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方法中各步骤的执行顺序。本实用新型的方法的各个步骤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能够以任意可能的顺序并且能够以循环的方式来执行。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第一”、“第二”或者“第三”等指示的顺序、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顺序、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实施例一

图1为现有技术中油嘴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油嘴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油嘴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请参照图2-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油嘴,用于设置在油管3内,包括:油嘴主体10、过滤件20;油嘴主体10具有进液口11以及与所述进液口11连通的出液口12;过滤件20与所述油嘴主体10的进液口11连通;所述过滤件20具有过滤通道,所述过滤件20具有围成所述过滤通道的过滤侧壁21,所述过滤侧壁21设置有与所述过滤通道连通的过滤孔;从出液口12往进液口11的方向,所述过滤件20的过滤通径逐渐减小,以使得出液口12往进液口11的方向,所述过滤侧壁21与油管3内壁之间的间隙逐渐增大。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的油嘴,在油气开采使用过程中,油液顺着油管流动先通过过滤侧壁21上的过滤孔进入到过滤件20的过滤通道内,过滤件20的过滤通道与油嘴主体10的进液口11连通,使得进入过滤通道内的油液从油嘴主体10的进液口11流入油嘴主体10、并从油嘴主体10的出液口12流出,如此,实现了对油井内油液的开采;若油管中的油液中含有颗粒较大的杂质,本实施例通过在从油嘴主体10的出液口12往进液口11的方向,使得过滤件20的过滤通径逐渐减小,增大了过滤件过滤侧壁21远离油嘴的一端与油管内壁相应位置之间的间隙,在油嘴持续流通采油期间,使得油管3中的油液朝向过滤件20流动时油液中的大颗粒杂质4通过过滤侧壁21远离油嘴的端部与油管3之间的间隙,油液中的大颗粒杂质4通过了过滤侧壁远离油嘴一端与油管内壁之间的较大的间隙到达过滤侧壁靠近油嘴的一端,也即油液中的大颗粒杂质4都堆积在过滤侧壁靠近油嘴一端和油管内壁之间,使得油液顺利通过过滤侧壁21上的过滤孔进入到过滤件的过滤通道内,提高了过滤效率,进而提高了出油产量。

具体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过滤件20还可以采用梯形筒体,梯形筒体包括端壁210和侧壁211,侧壁211上设置有过滤孔用于供油管3中的油液流过进入到过滤件20的过滤通道内,并且从出液口12往进液口11的方向,过滤件20的通径逐渐减小,也即侧壁211和油管3内壁之间的间隙逐渐增大,油液中的大颗粒杂质4可通过梯形筒体侧壁211远离油嘴主体10的一端与油管3内壁之间较大的间隙,到达侧壁211靠近油嘴主体10的一端,也即在采油过程中,油液流动过程中会将混在油液中的大颗粒杂质4冲积在梯形筒体靠近油嘴主体10的一端与油管3之间的间隙内,使得油管3中的油液顺利通过设置在侧壁211上的过滤孔进入到梯形筒体的过滤通道内,避免了油液中的大颗粒杂质4直接卡持在侧壁211的端部(也即图2中过滤件20的左端)与油管内壁之间造成的出油堵塞,提高了过滤效率。

具体来说,如图3所示,过滤件20还可以采用阶梯型筒体,阶梯型筒体包括至少两个过滤段,且所述至少两个过滤段的过滤通径依次减小。例如,请继续参照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从出液口12往进液口11的方向,阶梯型筒体包括三个过滤段,还比如,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阶梯型筒体还可以采用包括2个、4个、5个或者6个过滤段的过滤结构,在此本实施例不对阶梯型筒体中过滤段的数量作具体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具体的,如图3中所示,从出液口12往进液口11的方向三个过滤段分别为第一过滤段22、第二过滤段23和第三过滤段24,且从出液口12往进液口11的方向(也即图3中从右往左的方向)三个过滤段的过滤通径依次减小,也即从第一过滤段22到第三过滤段24的方向上,每个过滤段的过滤侧壁与油管3之间的间隙逐渐增大,油液中的大颗粒杂质可依次通过第三过滤段24、第二过滤段23与油管内壁之间的间隙,最终卡持在第一过滤段和油管内壁之间,这样油管中的油液可顺利通过第三过滤段24、第二过滤段23和第一过滤段22上的过滤孔进入过滤件的过滤通道内。

具体的,请继续参照图3,每一个过滤段可以采用圆筒体,当然,每个过滤段也可以采用圆锥筒体结构或者棱柱体结构,在此本实施例不对每个过滤段的结构做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提供的油嘴,油嘴用于设置在油管3内,包括:油嘴主体10、过滤件20,油嘴主体10具有进液口11以及与所述进液口11连通的出液口13;过滤件20与所述油嘴主体10的进液口11连通;所述过滤件20具有过滤通道,所述过滤件20具有围成所述过滤通道的过滤侧壁21,所述过滤侧壁21设置有与所述过滤通道连通的过滤孔;从出液口12往进液口11的方向,所述过滤件20的过滤通径逐渐减小,以使得出液口12往进液口11的方向,所述过滤侧壁21与油管3内壁之间的间隙逐渐增大。也即,通过增大了过滤件过滤侧壁21远离油嘴主体10的一端与油管3内壁相应位置之间的间隙,利于避免油管3中颗粒较大的杂质4直接卡持在过滤侧壁21远离油嘴主体的端部与油管3内壁之间,使得油管3中的油液能顺利进入过滤件的过滤通道内,提高了过滤效率,进而提高了出油产量。

实施例二

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油嘴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油嘴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油嘴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油嘴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4-图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的油嘴,用于设置在油管3内,包括:油嘴主体10、过滤件20;油嘴主体10具有进液口11以及与所述进液口11连通的出液口12;过滤件20与所述油嘴主体10的进液口11连通;所述过滤件20具有过滤通道,所述过滤件20具有围成所述过滤通道的过滤侧壁21,所述过滤侧壁21设置有与所述过滤通道连通的过滤孔;从出液口12往进液口11的方向,所述过滤件20的过滤通径逐渐减小,以使得出液口12往进液口11的方向,所述过滤侧壁21与油管3内壁之间的间隙逐渐增大。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过滤件20优选采用圆锥筒体结构,在圆锥筒体的筒壁上设置有过滤孔,圆锥筒体的大端(也即图4中过滤件的右端)和油嘴主体10的进液口11连通,当油管3中的油液存在颗粒较大的杂质4时,油管3中的油液顺着油管通过圆锥筒体的小端(如图2中过滤件的左端)上的过滤孔进入圆锥筒体的过滤通道内,由于圆锥筒体状的过滤件从大端到小端的方向上与油管内壁之间的间隙逐渐增大,油液中颗粒较大的杂质能通过圆锥筒体的小端和油管内壁之间的间隙朝向圆锥筒体的大端运动,使得油液中的大颗粒杂质堆积在圆锥筒体的大端和油管内壁之间,有效地避免了油液中颗粒较大的杂质直接卡持在圆锥筒体的小端与油管3的内壁之间,使得油管3中的油液顺利通过过滤侧壁21上的过滤孔进入圆锥筒体内部的过滤通道内,而且,圆锥筒体的过滤侧壁21是倾斜设置,油液在流向过滤件20时可快速通过倾斜的过滤侧壁21上的过滤孔进入到过滤通道内,加快了过滤速度,提高了油液过滤效率,进而提高了采油产量。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在所述过滤件20背离所述过滤通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凸起部25,所述凸起部25与所述过滤孔错开设置,也即是说,通过在过滤件20的过滤侧壁21上设置有多个凸起部25结构,并且将凸起部25结构和过滤侧壁21上的过滤孔错开布置,使得在开采过滤过程中,油液中掺杂的大颗粒杂质4直接抵持在凸起部25和油管3内壁之间,如此,大颗粒杂质4不会和过滤件的过滤侧壁21直接接触,就不会导致过滤侧壁21上的过滤孔被大颗粒杂质堵住造成的过滤堵塞,油液可以顺利通过过滤侧壁21上的过滤孔进入过滤通道内,如此提高了采油的过滤效率,进而提高了采油产量。

具体来说,在一些实施例中,凸起部25可以采用拧设在过滤侧壁21上的销柱,既可实现方便调整多个凸起部25在过滤侧壁21上的分布位置,也能保证若凸起部25长时间使用后出现结构损坏时,可直接将凸起部25从过滤侧壁上拆卸下来进行更换,操作方便。当然,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凸起部25也可以采用直接焊接在过滤侧壁上,也即是说,多个凸起部25的设置只要能保证油液中的杂质不直接和过滤侧壁接触将过滤孔堵住即可,本实施例不对凸起部25的具体结构以及具体设置方式做具体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具体使用需求进行设置。

具体的,所述过滤件20与所述油嘴主体10的进液口11可拆卸地连接,比如可以采用螺纹连接、插接式结构,也即,当过滤件20或者油嘴主体任意一个出现了结构上的损坏或者失效,可将过滤件20和油嘴主体10拆开进行更换,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油嘴主体和过滤件为一体式结构需要直接更换整体结构,节省了维护成本。

具体的,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过滤件20与油嘴主体10的进液口11可以采用插接式连接,通过插接的方式实现过滤件20和油嘴主体11的快速安装与拆卸。

再如,在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过滤件20与油嘴主体10的进液口11采用卡扣式连接,比如,可以在油嘴主体10的进液口设置卡槽,同时在过滤件20靠近油嘴主体10的一端设置有卡凸,卡凸和卡槽的配合使用将过滤件20安装到油嘴主体10的进液口11上;当然,也可以采用在油嘴主体10的进液口设置卡凸,同时在过滤件20靠近油嘴主体10的一端设置有卡槽,如此将过滤件20安装到油嘴主体10的进液口11上,在此本实施例不对过滤件和油嘴主体的具体连接结构做限定,只是示例性说明。

又如,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过滤件20与油嘴主体10的进液口11采用螺纹连接,可以采用在过滤件20靠近油嘴主体10的一端的端部设置内螺纹、油嘴主体进液口的一端设置有与过滤件上内螺纹配合使用的外螺纹,当然,也可以采用在过滤件靠近油嘴主体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油嘴主体进液口的一端设置有与过滤件上外螺纹配合使用的内螺纹,将过滤件20与油嘴主体10的进液口通过螺纹连接,结构简单,拆卸和安装方便。

还比如,在本实施例中,过滤件20与油嘴主体10的进液口11优选采用左旋螺纹连接,在采油过程中,油液顺着油管流动流向过滤件20并从过滤件过滤侧壁上的过滤孔进入到过滤通道内,过滤件20与油嘴主体连接的一端采用左旋螺纹连接,即使过滤件和油嘴主体之间存在流动的油液的冲击作用下也不会导致过滤件从油嘴主体上脱落,保证了过滤件可靠地连接在油嘴主体的进液口11上。

进一步的,过滤件20与油嘴主体10的进液口11采用螺纹连接,使得在采油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采油需求将过滤件安装到不同规格的油嘴主体的进液口上,通过使用不同的油嘴主体来控制单位时间内的采油产量,实现对采油产量的控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不同采油井实际情况适配出有助于提高采油产量的油嘴,最大化的提高采油产量。

具体的,在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过滤件20与油嘴主体10的进液口11采用螺纹连接,过滤件20的过滤侧壁21上的可以设置多个圆形的过滤孔,并且在沿着过滤件的中心轴线方向上相邻两个过滤孔之间还可以开设有过滤缝,如此,过滤件20在过滤的过程中能够允许通过的最大颗粒的杂质即是圆形过滤孔的孔径大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使用需要对圆形过滤孔的孔径大小进行设定,来保证从圆形过滤孔中通过的杂质大小不至于堵塞油嘴主体10的出油口,也即是说,通过油嘴流出的油液中不可避免的含有杂质,在保证杂质颗粒较小满足开采质量需求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在过滤件20上设置不同孔径的过滤孔,如此,加快了油嘴的过滤速度,提高了过滤效率,进而提高了采油产量。在此,需要说明的是,过滤件20上的过滤孔也可以设置为其他任意合适的形状或者分布位置来提高过滤效率,本实施例不对过滤件作具体的限定。

本实施例提供的油嘴,油嘴用于设置在油管3内,包括:油嘴主体10、过滤件20,油嘴主体10具有进液口11以及与所述进液口11连通的出液口13;过滤件20与所述油嘴主体10的进液口11连通;所述过滤件20具有过滤通道,所述过滤件20具有围成所述过滤通道的过滤侧壁21,所述过滤侧壁21设置有与所述过滤通道连通的过滤孔;从出液口12往进液口11的方向,所述过滤件20的过滤通径逐渐减小,以使得出液口12往进液口11的方向,所述过滤侧壁21与油管3内壁之间的间隙逐渐增大。也即,通过增大了过滤件过滤侧壁21远离油嘴主体10的一端与油管3内壁相应位置之间的间隙,利于避免油管3中颗粒较大的杂质4直接卡持在过滤侧壁21远离油嘴主体的端部与油管3内壁之间,使得油管3中的油液能顺利进入过滤件的过滤通道内,提高了过滤效率,进而提高了出油产量;同时,通过在过滤件20背离所述过滤通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凸起部25,凸起部25与所述过滤孔错开设置,在过滤侧壁21上设置的多个凸起部25,能保证油液中的杂质不直接和过滤侧壁接触将过滤孔堵住,使得油管中的油液能顺利通过过滤侧壁21上的过滤孔进入过滤件的过滤通道内;进一步的,本实施例通过采用过滤件20和油嘴主体10可拆卸的连接结构,不仅方便了油嘴主体或者过滤件的更换,还降低了维护成本。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采油装置,包括:采油树以及设置在采油树出油管内的上述油嘴。其中,采油树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常用结构,油嘴套设在采油树出油管的内部,比如,可以在油嘴主体的外壁设置螺纹,采油树出油管对应用于安装油嘴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油嘴主体上螺纹配合使用的螺纹结构,如此将油嘴套设在出油管内壁上,油气井内的油液经过采油树向上流动实现开采,油液最终进入采油树的出油管并经过油嘴流出,操作人员可通过在出油管的末端连接支管,将开采出来的油液引流到储存容器中储存。

本实施例提供的采油装置,通过采用给前述的油嘴,避免了过滤过程中过滤件被杂质堵塞,提高了油嘴的过滤效率,提高了油嘴的出油效率,进而提高了采油树的出油产量。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的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各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油嘴,用于设置在油管内,其特征在于,包括:油嘴主体、过滤件;

油嘴主体具有进液口以及与所述进液口连通的出液口;过滤件与所述油嘴主体的进液口连通;

所述过滤件具有过滤通道,所述过滤件具有围成所述过滤通道的过滤侧壁,所述过滤侧壁设置有与所述过滤通道连通的过滤孔;

从出液口往进液口的方向,所述过滤件的过滤通径逐渐减小,以使得出液口往进液口的方向,所述过滤侧壁与油管内壁之间的间隙逐渐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嘴,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件为圆锥筒体,所述圆锥筒体的筒壁上设置有所述过滤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嘴,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件为梯形筒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嘴,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件为阶梯型筒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嘴,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型筒体包括至少两个过滤段,且从出液口往进液口的方向,所述至少两个过滤段的过滤通径依次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嘴,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件背离所述过滤通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与所述过滤孔错开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嘴,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件与所述油嘴主体的进液口可拆卸地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油嘴,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件与所述油嘴主体的进液口采用螺纹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油嘴,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件与所述油嘴主体的进液口采用左旋螺纹连接。

10.一种采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采油树以及设置在采油树出油管内的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油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嘴及采油装置,属于石油开采技术领域。其中,油嘴用于设置在油管内,包括:油嘴主体、过滤件,油嘴主体具有进液口以及与所述进液口连通的出液口;过滤件与所述油嘴主体的进液口连通;所述过滤件具有过滤通道,所述过滤件具有围成所述过滤通道的过滤侧壁,所述过滤侧壁设置有与所述过滤通道连通的过滤孔;从出液口往进液口的方向,所述过滤件的过滤通径逐渐减小,以使得出液口往进液口的方向,所述过滤侧壁与油管内壁之间的间隙逐渐增大。也即,本申请通过增大了过滤件过滤侧壁远离油嘴的一端与油管内壁相应位置之间的间隙,利于避免油管中颗粒较大的杂质直接卡持在过滤侧壁远离油嘴的端部与油管内壁之间,使得油管中的油液能顺利进入过滤件的过滤通道内,提高了过滤效率,进而提高了出油产量。

技术研发人员:李宝强;于东瑶;童世俊;庄旭;陈树;曾其信;郑伟涛;岳清政;徐鹏飞;姜培斌;郭济尘;郭宇恒;费发奇;于佳立;孙念领;许馨予;罗强;侯冬青;许雪蓉;马桥歌;王盛山;王珺琛;闫锐;游鑫;王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18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989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