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扩张工具,尤其是一种管道扩口器,属于五金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管道扩口器是一种将管道的一端或两端进行挤压扩大的装置,管道口直径的增大便于进行管道后续的对接、扩张或管道间的相互连接。现有的扩口装置在扩口时,往往需要在管道外部夹持特定的管道固定装置,但有时管道是埋设在地下的,这就不便于固定装置的固定也不方便使用比较大型的管道扩口器对管道进行扩口工作;此外,对不同直径的管道进行扩口时,需要用到不同型号的管道扩口器进行扩口操作,更换管道扩口器比较麻烦且成本较高。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方便管道固定且可适用于不同直径管道的扩口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方便管道固定且可适用于不同直径管道的扩口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道扩口器,包括中心轴、设置在所述中心轴一端的转动把手、螺旋安装在所述中心轴上的可移动支架、螺旋安装在所述中心轴上的过渡套管,所述过渡套管的外壁与锥体套管的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所述锥体套管的外壁与锥体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中心轴、所述过渡套管、所述锥体套管和所述锥体由内而外层层嵌套,所述锥体套管与所述锥体的大端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过渡套管与所述可移动支架通过固定装置连接,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四个固定部,相邻两个固定部之间的夹角为90°,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一连杆通过第一圆柱销活动连接的两个第三连杆、与所述第一连杆通过滑动圆柱活动连接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可移动支架通过第二圆柱销活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三连杆与所述过渡套管通过第三圆柱销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与两个所述第三连杆通过第四圆柱销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杆与两个所述第三连杆的形状和尺寸均相等,所述第一连杆的中心位置与两个所述第三连杆的中心位置通过所述第一圆柱销活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三连杆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二连杆在水平方向的厚度相等,所述第二连杆在水平方向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连杆在水平方向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杆包括第二连杆主体、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杆主体下端面的第二连杆凹槽、贯穿所述第二连杆主体且与所述第二连杆凹槽相连通的滑槽,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二连杆凹槽,所述滑动圆柱的中部与所述第一连杆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圆柱的两端插入所述滑槽且可在所述滑槽内滑动,所述第一连杆在水平方向的厚度与所述第二连杆凹槽在水平方向的宽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扩口器还包括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安装在所述过渡套管上,所述固定套由硬质耐磨橡胶制成。
优选的,所述转动把手包括转动把手连接部、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动把手连接部外壁且呈周向均布的四个手持部,所述转动把手连接部一端设置内十字花键另一端封闭。
优选的,所述中心轴包括短螺纹段、与所述短螺纹段固定连接的连接段、与所述连接段固定连接的长螺纹段、与所述长螺纹段固定连接的外十字花键,所述外十字花键与内十字花键配合,所述连接段为圆柱段,所述短螺纹段与所述长螺纹段的螺纹旋向相反。
优选的,所述过渡套管包括第一光轴、与所述第一光轴固定连接的过渡套管螺纹段、与所述过渡套管螺纹段固定连接的第二光轴,所述第二光轴的外壁固定连接四个均布的过渡套管连接部,所述过渡套管上设置与所述长螺纹段配合的内螺纹,所述第一光轴上设置固定套且与固定套过盈配合,所述过渡套管连接部与两个第三连杆通过第三圆柱销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锥体套管包括锥体套管主体、与所述锥体套管主体固定连接的固定盘、与所述固定盘固定连接的手柄,所述锥体套管上设置与所述过渡套管螺纹段配合的内螺纹,所述锥体套管主体上设置外螺纹,所述固定盘上设置四个均布的螺纹孔。
优选的,所述锥体包括锥体主体、设置在锥体主体大端面上的四个锥体螺纹孔,所述锥体主体上设置与所述锥体套管主体配合的内螺纹,所述锥体主体大端面与所述固定盘通过螺栓固定。
优选的,所述可移动支架包括可移动支架主体、圆周固定在可移动支架主体外壁的四对可移动支架连接部,所述可移动支架主体上设置与短螺纹段配合的内螺纹,所述可移动支架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杆通过所述第二圆柱销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扩口器的固定装置对管道的固定由传统的管道外部固定改为管道内部固定,方便固定装置的安装,尤其是方便埋设在地下的管道的固定,同时可以简化整个扩口装置;
(2)用于挤压管道口的锥体呈锥状,其大端的最大直径大于小端的最大直径,大端直径逐渐过渡到小端直径,因此可对不同直径的管道口进行挤压,适用于不同直径的管道;锥体与锥体套管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和螺母进行固定,因此只需更换不同尺寸的锥体即可使扩口器进行更多规格管道的扩口操作;
(3)固定装置主要由连杆和圆柱销连接而成,连杆绕着圆柱销转动,因此在固定装置的零部件损坏后,更换维修比较方便;
(4)固定装置与扩口器的主体部分之间通过圆柱销进行连接,固定装置可从扩口器上拆下,而且拆卸、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一种管道扩口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一种管道扩口器的转动把手结构示意图;
图3:一种管道扩口器的中心轴结构示意图;
图4:一种管道扩口器的过渡套管结构示意图;
图5:一种管道扩口器的锥体套管结构示意图;
图6:一种管道扩口器的锥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一种管道扩口器的可移动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8:一种管道扩口器的固定装置处的连接示意图;
图9:一种管道扩口器的固定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一种管道扩口器的第二连杆结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转动把手,2、中心轴,3、固定套,4、过渡套管,5、锥体套管,6、锥体,7、可移动支架,8、固定装置,101、转动把手连接部,102、内十字花键,103、手持部,201、短螺纹段,202、连接段,203、长螺纹段,204、外十字花键,401、第一光轴,402、过渡套管螺纹段,403、第二光轴,404、过渡套管连接部,501、锥体套管主体,502、固定盘,503、手柄,601、锥体主体,602、锥体螺纹孔,701、可移动支架主体,702、可移动支架连接部,801、第一连杆,802、第二连杆,803、第三连杆,804、第一圆柱销,805、第二圆柱销,806、第三圆柱销,807、第四圆柱销,808、滑动圆柱,8021、第二连杆主体,8022、第二连杆凹槽,8023、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管道扩口器,包括中心轴2、设置在中心轴2一端的转动把手1、螺旋安装在中心轴2上的可移动支架7、螺旋安装在中心轴2上的过渡套管4,过渡套管4的外壁与锥体套管5的内壁通过螺纹连接,锥体套管5的外壁与锥体6内壁通过螺纹连接,中心轴2、过渡套管4、锥体套管5和锥体6由内而外层层嵌套,锥体套管5与锥体6的大端侧壁固定连接,过渡套管4与可移动支架7通过固定装置8连接。
如图8、图9所示,固定装置8包括四个固定部,相邻两个固定部之间的夹角为90°,四个固定部圆周均匀分布,与管道接触时使得管道均匀受力,固定部包括第一连杆801、与第一连杆801通过第一圆柱销804活动连接的两个第三连杆803、与第一连杆801通过滑动圆柱808活动连接的第二连杆802,第一连杆801与可移动支架7通过第二圆柱销805活动连接,示例的,第一连杆801与可移动支架7通过第二圆柱销805转动连接,两个第三连杆803与过渡套管4通过第三圆柱销806活动连接,示例的,两个第三连杆803与过渡套管4通过第三圆柱销806转动连接,第二连杆802与两个第三连杆803通过第四圆柱销807活动连接,示例的,第二连杆802与两个第三连杆803通过第四圆柱销807转动连接,第一连杆801与两个第三连杆803的形状和尺寸均相等,第一连杆801的中心位置与两个第三连杆803的中心位置通过第一圆柱销804活动连接,第一连杆801和两个第三连杆803靠近过渡套管4的一端的连线与过渡套管4中心线平行,第二连杆802与过渡套管4中心线平行,两个第三连杆803之间的距离与第二连杆802在水平方向的厚度相等,使得第二连杆802向靠近过渡套管4方向移动时,能够进入两个第三连杆803之间的空间内,第二连杆802在水平方向的厚度大于第一连杆801在水平方向的厚度。
如图9、图10所示,第二连杆802包括第二连杆主体8021、设置在第二连杆主体8021下端面的第二连杆凹槽8022、贯穿第二连杆主体8021且与第二连杆凹槽8022相连通的滑槽8023,第一连杆801的一端插入第二连杆凹槽8022,滑动圆柱808的中部与第一连杆801固定连接,示例的,滑动圆柱808的中部与第一连杆801上的孔过盈配合,滑动圆柱808的直径与滑槽8023宽度相等,滑动圆柱808的两端插入滑槽8023且可在滑槽8023内滑动,第一连杆801在水平方向的厚度与第二连杆凹槽8022在水平方向的宽度相等,方便第一连杆801在第二连杆凹槽8022内滑动;可移动支架7与过渡套管4相互靠近时,第一连杆801与第三连杆803绕着第一圆柱销804相对转动,滑动圆柱808在远离过渡套管4的同时在滑槽8023内滑动,第二连杆802向远离过渡套管4的方向移动,第二连杆802始终与过渡套管4的中心线平行,固定装置8在管道内部张开;可移动支架7与过渡套管4相互远离时,第一连杆801与第三连杆803绕着第一圆柱销804相对转动,滑动圆柱808在靠近过渡套管4的同时在滑槽8023内滑动,第二连杆802向靠近过渡套管4的方向移动,第二连杆802始终与过渡套管4的中心线平行,固定装置8在管道内部收起。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扩口器还包括固定套3,固定套3安装在过渡套管4上,固定套3由硬质耐磨橡胶制成。
如图1、图2所示,转动把手1包括转动把手连接部101、固定连接在转动把手连接部101外壁且呈周向均布的四个手持部103,示例的,四个手持部103与转动把手连接部101可焊接、过盈配合或者螺纹连接,转动把手连接部101一端设置内十字花键102另一端封闭。
如图1、图3所示,中心轴2包括短螺纹段201、与短螺纹段201固定连接的连接段202、与连接段202固定连接的长螺纹段203、与长螺纹段203固定连接的外十字花键204,外十字花键204与内十字花键102配合,使得转动把手1与中心轴2之间没有相对转动,连接段202为圆柱段,示例的,连接段202的直径大于短螺纹段201和长螺纹段203的最大直径,防止过渡套管4和可移动支架7从连接段202上滑脱,短螺纹段201与长螺纹段203的螺纹旋向相反。
如图1、图4所示,过渡套管4包括第一光轴401、与第一光轴401固定连接的过渡套管螺纹段402、与过渡套管螺纹段402固定连接的第二光轴403,第二光轴403的外壁固定连接四个均布的过渡套管连接部404,示例的,过渡套管螺纹段402与第一光轴401、第二光轴403可为一体式加工或者焊接,过渡套管4上设置与长螺纹段203配合的内螺纹,第一光轴401上设置固定套3且与固定套3过盈配合,过渡套管连接部404与两个第三连杆803通过第三圆柱销806活动连接。
如图1、图5所示,锥体套管5包括锥体套管主体501、与锥体套管主体501固定连接的固定盘502、与固定盘502固定连接的手柄503,锥体套管5上设置与过渡套管螺纹段402配合的内螺纹,示例的,锥体套管主体501与固定盘502可为一体式加工或者焊接,固定盘502与手柄503可焊接或者过盈配合,锥体套管主体501上设置外螺纹,固定盘502上设置四个均布的螺纹孔。
如图1、图6所示,锥体6包括锥体主体601、设置在锥体主体601大端面上的四个锥体螺纹孔602,锥体主体601上设置与锥体套管主体501配合的内螺纹,锥体主体601大端面与固定盘502通过螺栓固定,锥体主体601大端面的最大直径大于锥体主体601小端面的最大直径。
如图1、图7、图8所示,可移动支架7包括可移动支架主体701、圆周固定在可移动支架主体701外壁的四对可移动支架连接部702,可移动支架主体701上设置与短螺纹段201配合的内螺纹,可移动支架连接部702与第一连杆801通过第二圆柱销805活动连接,可移动支架主体701的外径与第二光轴403的外径相等,可移动支架连接部702与过渡套管连接部404高度相等,确保第一连杆801和两个第三连杆803靠近过渡套管4的一端的连线与过渡套管4中心线平行。
在进行扩口操作之前,固定装置8处于收缩状态。在进行扩口操作时,首先将扩口器安装固定装置8的一端伸入到待扩张的管道口,使得固定装置8在管道内,锥体6及锥体6远离固定装置8一侧的其他结构在管道外,通过握住安装在过渡套管4上的固定套3使过渡套管4静止不动,通过旋转连接在中心轴2一端的转动把手1,使可移动支架7与过渡套管4相互靠近,第一连杆801与第三连杆803之间相对转动,滑动圆柱808在第二连杆802上滑动,第二连杆802向远离过渡套管4的方向移动,使得固定装置8在管道内部张开,待四个第二连杆802全部与管道内壁接触后,固定装置8便完成固定工作;
管道固定工作完成后,通过转动锥体套管5上的手柄503,可使与锥体套管5连接的锥体6向靠近管道的方向移动,由于锥体6的最小直径小于被扩管道口的内径,锥体6的最大直径大于被扩管道口的内径,因此当锥体6的小端进入管道口与管道内壁接触后再继续转动手柄503,管道口受到锥体6的挤压从而实现直径的扩大;
扩口操作结束后,反向转动锥体套管5上的手柄503,使锥体6脱离管道,然后反向转动连接在中心轴2一端的转动把手1,使固定装置8收缩进而从管道内壁脱离,最后将扩口器从管道抽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1.一种管道扩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轴、设置在所述中心轴一端的转动把手、螺旋安装在所述中心轴上的可移动支架、螺旋安装在所述中心轴上的过渡套管,所述过渡套管的外壁与锥体套管的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所述锥体套管的外壁与锥体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中心轴、所述过渡套管、所述锥体套管和所述锥体由内而外层层嵌套,所述锥体套管与所述锥体的大端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过渡套管与所述可移动支架通过固定装置连接,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四个固定部,相邻两个固定部之间的夹角为90°,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一连杆通过第一圆柱销活动连接的两个第三连杆、与所述第一连杆通过滑动圆柱活动连接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可移动支架通过第二圆柱销活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三连杆与所述过渡套管通过第三圆柱销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与两个所述第三连杆通过第四圆柱销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扩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与两个所述第三连杆的形状和尺寸均相等,所述第一连杆的中心位置与两个所述第三连杆的中心位置通过所述第一圆柱销活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三连杆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二连杆在水平方向的厚度相等,所述第二连杆在水平方向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连杆在水平方向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道扩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包括第二连杆主体、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杆主体下端面的第二连杆凹槽、贯穿所述第二连杆主体且与所述第二连杆凹槽相连通的滑槽,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二连杆凹槽,所述滑动圆柱的中部与所述第一连杆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圆柱的两端插入所述滑槽且可在所述滑槽内滑动,所述第一连杆在水平方向的厚度与所述第二连杆凹槽在水平方向的宽度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管道扩口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安装在所述过渡套管上,所述固定套由硬质耐磨橡胶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扩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把手包括转动把手连接部、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动把手连接部外壁且呈周向均布的四个手持部,所述转动把手连接部一端设置内十字花键另一端封闭。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管道扩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包括短螺纹段、与所述短螺纹段固定连接的连接段、与所述连接段固定连接的长螺纹段、与所述长螺纹段固定连接的外十字花键,所述外十字花键与内十字花键配合,所述连接段为圆柱段,所述短螺纹段与所述长螺纹段的螺纹旋向相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管道扩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套管包括第一光轴、与所述第一光轴固定连接的过渡套管螺纹段、与所述过渡套管螺纹段固定连接的第二光轴,所述第二光轴的外壁固定连接四个均布的过渡套管连接部,所述过渡套管上设置与所述长螺纹段配合的内螺纹,所述第一光轴上设置固定套且与固定套过盈配合,所述过渡套管连接部与两个第三连杆通过第三圆柱销活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管道扩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锥体套管包括锥体套管主体、与所述锥体套管主体固定连接的固定盘、与所述固定盘固定连接的手柄,所述锥体套管上设置与所述过渡套管螺纹段配合的内螺纹,所述锥体套管主体上设置外螺纹,所述固定盘上设置四个均布的螺纹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管道扩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锥体包括锥体主体、设置在锥体主体大端面上的四个锥体螺纹孔,所述锥体主体上设置与所述锥体套管主体配合的内螺纹,所述锥体主体大端面与所述固定盘通过螺栓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管道扩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支架包括可移动支架主体、圆周固定在可移动支架主体外壁的四对可移动支架连接部,所述可移动支架主体上设置与短螺纹段配合的内螺纹,所述可移动支架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杆通过所述第二圆柱销活动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