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开采设备领域,具体的是一种滑套下放式泄油器。
背景技术:
液压解卡作业过程中,随着一个解卡行程的结束,液压解卡工具的压力需要释放,以便于水力锚爪收回,进行下一个液压解卡行程作业。目前解决的办法有地面和井下两种。
地面采用开关放压阀的方式,地面放压阀只有当井内压力小于3mpa,人力才能打开。一般液压解卡的工作压力为20mpa左右。利用地面放压阀进行放压影响作业进度。
井下放压,目前安装轨道泄油器。由于管柱的伸长以及恶劣的井下情况,轨道式泄油器长短轨变轨偶尔存在误操作,打开泄油器的泄压阀需要两次才能完成。无形中增加了作业时间和作业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快速方便的泄压,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滑套下放式泄油器,该滑套下放式泄油器能够使液压解卡作业过程中的放压作业更精准,节省作业时间,减轻工人劳动强度,节约作业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滑套下放式泄油器,包括内外套设的中心管和外管,中心管与外管之间形成环形空腔,中心管的一端与外管的一端通过接头连接,中心管与外管之间套设有活塞筒,接头与活塞筒之间形成泄压环腔,外管的侧壁内设有泄压通孔,泄压通孔连通外管的外部与泄压环腔,活塞筒的筒壁内设有能够连通中心管的内部和泄压环腔的内流道,内流道内设有泄压开关阀,当活塞筒向靠近接头的方向移动时,所述泄压开关阀能够触碰接头并由关闭状态转换至开启状态。
中心管的一端与接头之间设有防转销钉和第一密封胶圈,外管的一端与接头之间设有防转销钉。
所述泄压开关阀含有筒形的阀座,阀座内套设有依次连接的顶杆、阀球、球杆和弹簧,弹簧能够给顶杆和阀球提供回复力,顶杆的一端朝向接头。
所述泄压开关阀还含有挡环,挡环固定于活塞筒的内流道内,挡环能够防止顶杆和阀座脱离该活塞筒,挡环套设于顶杆外。
顶杆的外周面设有轴向通槽和径向凸起,顶杆的一端位于活塞筒外,当活塞筒和所述泄压开关阀向靠近接头的方向移动时,所述泄压开关阀的顶杆能够触碰接头并由关闭状态转换至开启状态。
顶杆的另一端与阀球抵接,阀球与阀座坐封连接,阀座的一端与挡环抵接,阀座的另一端设有过流通孔,阀座的侧壁内设有条形通孔。
活塞筒的内表面含有依次连接的大径段、中径段和小径段,活塞筒的小径段朝向接头,活塞筒的小径段与中心管密封连接,所述滑套下放式泄油器还包括连接管,连接管的一端套设于活塞筒的大径段内,连接管能够推动活塞筒向靠近接头的方向移动。
内流道含有依次连接的轴向段和径向段,内流道的轴向段位于活塞筒的小径段内,内流道的径向段位于活塞筒的中径段内,所述泄压开关阀位于活塞筒的小径段内。
中心管的另一端位于外管内,外管的另一端与连接管之间套设有堵头,连接管与堵头之间设有防转结构。
连接管的内径等于活塞筒的中径段的内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当液压解卡作业时,在大钩载荷的作用下管柱处于拉伸状态,滑套式开关在弹簧的作用下,钢球被压向球座。此时滑套式开关处于关闭状态。
当液压解卡行程结束时,需要进行下一个行程的液压解卡作业,需要收回水力锚爪,须对管柱内压力进行泄压。下放管柱。由于井下套管与管柱间的卡滞力,液压解卡工具前段的打捞工具段停滞不动,滑套式泄油器的上部连同滑套式开关一起向下运动,当球杆的下端接触到下接头时,滑套式开关被打开。油管与油套环空连通,水力锚爪顺利收回。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滑套下放式泄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中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泄压开关阀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图1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6是图1中沿b-b方向的剖视图。
1、接头;2、防转销钉;3、第一密封胶圈;4、中心管;5、外管;6、顶杆;7、挡环;8、第二密封胶圈;9、阀座;10、阀球;11、球杆;12、弹簧;13、第三密封胶圈;14、第四密封胶圈;15、活塞筒;16、堵头;17、泄压环腔;18、内流道;19、泄压通孔;20、连接管;
61、轴向通槽;62、径向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一种滑套下放式泄油器,包括内外套设的中心管4和外管5,中心管4与外管5之间形成环形空腔,中心管4的一端与外管5的一端通过接头1连接,中心管4与外管5之间套设有活塞筒15,接头1与活塞筒15之间形成泄压环腔17,外管5的侧壁内设有泄压通孔19,泄压通孔19连通外管5的外部与泄压环腔17,活塞筒15的筒壁内设有能够连通中心管4的内部和泄压环腔17的内流道18,内流道18内设有泄压开关阀,当活塞筒15向靠近接头1的方向移动时,所述泄压开关阀能够触碰接头1并由关闭状态转换至开启状态,如图1至图4所示。
当所述泄压开关阀处于关闭状态时,内流道18处于封闭状态,中心管4内的液体不能够依次内流道18和所述泄压开关阀进入泄压环腔17内,当所述泄压开关阀处于开启状态时,内流道18处于导通状态,中心管4内的液体能够依次经过内流道18和所述泄压开关阀进入泄压环腔17内。
在本实施例中,中心管4的左端与外管5的左端通过接头1连接,中心管4、外管5、接头1和活塞筒15围成泄压环腔17,中心管4的左端与接头1之间设有防转销钉2和第一密封胶圈3,外管5的左端与接头1之间设有防转销钉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泄压开关阀含有筒形的阀座9,阀座9内套设有依次连接的顶杆6、阀球10、球杆11和弹簧12,弹簧12能够给顶杆6和阀球10提供回复力,顶杆6的一端朝向接头1,顶杆6的一端设有用于液体通过轴向通孔,弹簧12套设于顶杆6外。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泄压开关阀还含有挡环7,挡环7固定于活塞筒15的内流道18内,挡环7能够防止顶杆6和阀座9脱离该活塞筒15,挡环7套设于顶杆6外,挡环7与阀座9抵接。阀座9与活塞筒15之间设有第二密封胶圈8。
在本实施例中,中心管4的轴线、外管5的轴线、接头1的轴线和活塞筒15的轴线重合。挡环7的轴线、顶杆6的轴线、球杆11的轴线和弹簧12的轴线重合。挡环7的轴线与中心管4的轴线平行。所述滑套下放式泄油器内对称的设有两个泄压开关阀,如图5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顶杆6的外周面设有轴向通槽61和径向凸起62,轴向通槽61用于使液体可以流过顶杆6与挡环7之间,顶杆6的一端位于活塞筒15外,顶杆6的另一端与阀球10抵接,当活塞筒15和所述泄压开关阀向靠近接头1的方向移动时,所述泄压开关阀的顶杆6能够触碰接头1并由所述关闭状态转换至开启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阀座9的内表面设有环形密封面,阀球10与阀座9的所述环形密封面坐封连接,阀座9的一端与挡环7抵接,阀座9的另一端设有过流通孔,阀座9的侧壁内设有条形通孔。当所述泄压开关阀处于关闭状态时,阀球10与阀座9坐封连接。当顶杆6触碰接头1时,顶杆6的另一端能够推动阀球10压缩弹簧12,阀球10离开阀座9的所述环形密封面,则所述泄压开关阀处于开启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活塞筒15的内表面含有从右向左依次连接的大径段、中径段和小径段,如图3所示。该大径段的内径大于中径段的内径,该中径段的内径大于小径段的内径,活塞筒15的小径段朝向接头1,活塞筒15的小径段与中心管4密封连接,所述滑套下放式泄油器还包括连接管20,连接管20的一端套设于活塞筒15的大径段内,连接管20能够推动活塞筒15向靠近接头1的方向移动。连接管20的轴线与活塞筒15的轴线重合,连接管20与活塞筒15可以为一体式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活塞筒15与外管5之间设有第三密封胶圈13,活塞筒15与中心管4之间设有第四密封胶圈14。内流道18含有依次连接的轴向段和径向段,内流道18的轴向段位于活塞筒15的小径段内,内流道18的径向段位于活塞筒15的中径段内,所述泄压开关阀位于活塞筒15的小径段内。连接管20的内径等于活塞筒15的中径段的内径,活塞筒15的中径段的内径大于中心管4的外径,连接管20与活塞筒15螺纹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中心管4的另一端位于外管5内,外管5的另一端与连接管20之间套设有堵头16,堵头16为圆环形结构,连接管20与堵头16之间设有防转结构。该防转结构的具体为,连接管20的外表面的断面大致呈三角形,堵头16的内表面的断面大致也呈三角形,这样由于形状的原因,连接管20不能相对于堵头16和外管5转动,如图6所示。
下面介绍该滑套下放式泄油器的工作过程。
使用时,该滑套下放式泄油器可以呈直立状态,接头1朝下,连接管20朝上,即接头1可以称为下接头。
液压解卡施工时,将装配好的该滑套下放式泄油器连接好液压解卡工具后下入施工井段。在重力作用下,整个液压解卡管柱处于伸长状态,此时该滑套下放式泄油器中的泄压开关阀处于关闭状态,整套管柱处于非泄压状态。然后地面打压,管柱起压,液压解卡工具在液压的作用下缓慢对打捞工具提供上提力。液压解卡一个行程结束,需要快速释放井内压力,进行下一个行程的液压解卡施工,此时下放管柱,由于井底有卡滞,下面的管柱相当于被固定,即接头1、中心管4和外管5均静止不动,连接管20带动活塞筒15向靠近接头1的方向移动,顶杆6的下端接触到接头1后,不能继续下移,于是克服管内液体压力和弹簧12二者产生的合力,顶起阀球10,此时该滑套下放式泄油器中的泄压开关阀处于开启状态,中心管4内的液体能够依次经过内流道18和所述泄压开关阀进入泄压环腔17内,然后泄压环腔17内的液体再通过泄压通孔19排出,从而实现泄压(即释放井内压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不能以其限定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所以其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饰,都应仍属于本专利涵盖的范畴。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特征与技术特征之间、技术特征与技术方案、技术方案与技术方案之间均可以自由组合使用。
1.一种滑套下放式泄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套下放式泄油器包括内外套设的中心管(4)和外管(5),中心管(4)与外管(5)之间形成环形空腔,中心管(4)的一端与外管(5)的一端通过接头(1)连接,中心管(4)与外管(5)之间套设有活塞筒(15),接头(1)与活塞筒(15)之间形成泄压环腔(17),外管(5)的侧壁内设有泄压通孔(19),泄压通孔(19)连通外管(5)的外部与泄压环腔(17),活塞筒(15)的筒壁内设有能够连通中心管(4)的内部和泄压环腔(17)的内流道(18),内流道(18)内设有泄压开关阀,当活塞筒(15)向靠近接头(1)的方向移动时,所述泄压开关阀能够触碰接头(1)并由关闭状态转换至开启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套下放式泄油器,其特征在于,中心管(4)的一端与接头(1)之间设有防转销钉(2)和第一密封胶圈(3),外管(5)的一端与接头(1)之间设有防转销钉(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套下放式泄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开关阀含有筒形的阀座(9),阀座(9)内套设有依次连接的顶杆(6)、阀球(10)、球杆(11)和弹簧(12),弹簧(12)能够给顶杆(6)和阀球(10)提供回复力,顶杆(6)的一端朝向接头(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滑套下放式泄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开关阀还含有挡环(7),挡环(7)固定于活塞筒(15)的内流道(18)内,挡环(7)能够防止顶杆(6)和阀座(9)脱离该活塞筒(15),挡环(7)套设于顶杆(6)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滑套下放式泄油器,其特征在于,顶杆(6)的外周面设有轴向通槽(61)和径向凸起(62),顶杆(6)的一端位于活塞筒(15)外,当活塞筒(15)和所述泄压开关阀向靠近接头(1)的方向移动时,所述泄压开关阀的顶杆(6)能够触碰接头(1)并由关闭状态转换至开启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滑套下放式泄油器,其特征在于,顶杆(6)的另一端与阀球(10)抵接,阀球(10)与阀座(9)坐封连接,阀座(9)的一端与挡环(7)抵接,阀座(9)的另一端设有过流通孔,阀座(9)的侧壁内设有条形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套下放式泄油器,其特征在于,活塞筒(15)的内表面含有依次连接的大径段、中径段和小径段,活塞筒(15)的小径段朝向接头(1),活塞筒(15)的小径段与中心管(4)密封连接,所述滑套下放式泄油器还包括连接管(20),连接管(20)的一端套设于活塞筒(15)的大径段内,连接管(20)能够推动活塞筒(15)向靠近接头(1)的方向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滑套下放式泄油器,其特征在于,内流道(18)含有依次连接的轴向段和径向段,内流道(18)的轴向段位于活塞筒(15)的小径段内,内流道(18)的径向段位于活塞筒(15)的中径段内,所述泄压开关阀位于活塞筒(15)的小径段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滑套下放式泄油器,其特征在于,中心管(4)的另一端位于外管(5)内,外管(5)的另一端与连接管(20)之间套设有堵头(16),连接管(20)与堵头(16)之间设有防转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滑套下放式泄油器,其特征在于,连接管(20)的内径等于活塞筒(15)的中径段的内径。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