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脚鞋袜套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152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脚部和鞋子异味扩散的鞋袜套。



背景技术:

现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发现,越来越多的场所需要脱鞋进入,如:瑜伽馆、日韩餐馆等;但是很多人又存在有出脚汗及脚臭的问题,遇到需要拖鞋进入的封闭空间,就很尴尬了。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研究设计一种新型的舒脚鞋袜套,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上述提出因脚部出汗和脚臭的问题,而在需脱鞋出入的封闭空间造成尴尬局面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舒脚鞋袜套。本实用新型主要利用一套脚部防护套和一套鞋内防护套对脚部和鞋内异味进行隔离和吸收,从而达到避免脱鞋后进入封闭空间所具有的尴尬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舒脚鞋袜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舒脚鞋袜套包括:脚部防护套和鞋内防护套;脚部防护套的形状为袜子形状,可直接穿在脚上;鞋内防护套的形状为类袜子形状,其口部高于鞋帮高度。

进一步地,脚部防护套的口部设置为束口型,其束口形式可采用弹力松紧口或捆扎形式。

进一步地,脚部防护套分为内部吸附面和外部顺滑面;内部吸附面与脚部接触,外部顺滑面与鞋内防护套接触。

进一步地,内部吸附面选用竹纤维、涤纶、eva波浪纹底tc割绒面料、锦纶、纯棉、粘胶纤维、混纺、氨纶、麻、莫代尔纤维、复合丝或大豆纤维材料,但不仅限于上述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外部顺滑面选用莫代尔纤维、涤纶、棉纶、氨纶或纸质材料,但不仅限于上述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鞋内防护套的口部为扩口型,且适于外翻使用,方便罩住鞋口。

进一步地,鞋内防护套分为鞋侧吸附面和接触面;鞋侧吸附面与鞋子内侧接触,接触面层与脚部防护套相接触。

进一步地,接触面选用竹纤维、涤纶、eva波浪纹底tc割绒面料、锦纶、纯棉、粘胶纤维、混纺、氨纶、麻、莫代尔纤维、复合丝或大豆纤维材料,但不仅限于上述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鞋侧吸附面选用莫代尔纤维、涤纶、棉纶、氨纶或纸质材料,但不仅限于上述材料制成。

一种舒脚鞋袜套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使用方式分为一体穿用式和分体穿用式两种;

进一步地,一体穿用式的步骤为:

a、先将脚部防护套穿于脚上,通过束口对脚部进行封闭包裹;

b、将鞋内防护套套穿在脚部防护套的外部;

c、将穿戴好脚部防护套和鞋内防护套的脚穿上鞋子,将鞋内防护套的口部向外翻转套在鞋帮上;

进一步地,分体穿用式的步骤为:

a、单独先将脚部防护套穿于脚上,通过束口对脚部进行封闭包裹,直接穿着进入需脱鞋的空间;

b、用手将鞋内防护套放置于鞋内,将鞋内防护套的口部向外翻转套在鞋帮上;可避免鞋内气味扩散到室内。

较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舒脚鞋袜套,通过设置脚部和鞋内两个防护套,实现了对脚部和鞋子同时进行防护,防止脚部和鞋子异味扩散。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舒脚鞋袜套,其中脚部防护层和鞋内防护层分别与脚部和鞋内接触的表面设置为吸附面,用以吸附气味和脚汗的,起到了减少气味产生和气味扩散的目的。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舒脚鞋袜套,其中脚部防护层和鞋内防护层相互接触的表面设置为顺滑面和接触面,用以减少两层保护套之间的摩擦系数,方便穿着使用。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舒脚鞋袜套,在脚部防护套的口部设置为束口型,可以防止脚部气味由其上部口部外泄。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舒脚鞋袜套,在鞋内防护套的口部设置为扩口型,可以将其翻转包裹在鞋帮处,隔断鞋子内侧的气味外泄。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舒脚鞋袜套,可以使穿戴者在任何需要脱鞋的场所随意脱鞋出入。

综上,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因脚部出汗不适和脚臭散发的问题,而在需脱鞋出入的空间造成尴尬局面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穿于脚部和鞋上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脚部防护套穿于脚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鞋内防护套放置于鞋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脚部防护套口部为弹力松紧口式束口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脚部防护套口部为捆扎式束口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a部放大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鞋内防护套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b部放大视图。

图中:1、脚部防护套11、外部顺滑面12、内部吸附面2、鞋内防护套21、鞋侧吸附面22、接触面。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清楚,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己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位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舒脚鞋袜套包括:脚部防护套1和鞋内防护套2;脚部防护套1的形状为袜子形状,可直接穿在脚上;鞋内防护套2的形状为类袜子形状,其口部高于鞋帮高度。

脚部防护套1的口部设置为束口型,其束口形式可采用弹力松紧口或捆扎形式。

脚部防护套1分为内部吸附面12和外部顺滑面11;内部吸附面12与脚部接触,外部顺滑面11与鞋内防护套2接触。

内部吸附面12选用竹纤维、涤纶、eva波浪纹底tc割绒面料、锦纶、纯棉、粘胶纤维、混纺、氨纶、麻、莫代尔纤维、复合丝或大豆纤维材料,但不仅限于上述材料制成。

外部顺滑面11选用莫代尔纤维、涤纶、棉纶、氨纶或纸质材料,但不仅限于上述材料制成。

鞋内防护套2的口部为扩口型,且适于外翻使用,方便罩住鞋口。

鞋内防护套2分为鞋侧吸附面21和接触面22;鞋侧吸附面21与鞋子内侧接触,接触面22层与脚部防护套1相接触。

接触面22选用竹纤维、涤纶、eva波浪纹底tc割绒面料、锦纶、纯棉、粘胶纤维、混纺、氨纶、麻、莫代尔纤维、复合丝或大豆纤维材料,但不仅限于上述材料制成。

鞋侧吸附面21选用莫代尔纤维、涤纶、棉纶、氨纶或纸质材料,但不仅限于上述材料制成。

实施例1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舒脚鞋袜套的一体穿用式使用方式:

具体方式为:将舒脚鞋袜套的脚部防护层1与鞋内防护层2如图1,在合适的场所穿套在脚部后穿鞋如图2,在需要脱掉鞋子的场所,脚部(含赤脚和穿袜)以及脚部防护层一起与鞋内防护层分离。其中“脚部防护层”用于吸收或控制脚部(含赤脚和穿袜)气味扩散如图3;“鞋内防护层”保留在鞋子里用于吸收或控制鞋子气味扩散如图4,为了起到更好的防护和控制鞋子内部气味扩散的效果,将“鞋内防护层”口部向外翻出罩在鞋帮上以便罩住鞋口。

实施例2

如图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分体穿用式的使用方式:

具体方式为:脚部防护层1与鞋内防护层2独立使用过程:脱鞋后将脚部防护层1如图5、6穿套在脚部用于吸收或控制脚部(含赤脚和穿袜)气味扩散如图2,将鞋内防护层2如图8放进鞋子形成防护罩用于吸收或控制鞋子气味扩散如图3。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舒脚鞋袜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舒脚鞋袜套包括:脚部防护套(1)和鞋内防护套(2);

所述的脚部防护套(1)的形状为袜子形状,可直接穿在脚上;

所述的鞋内防护套(2)的形状为类袜子形状,其口部高于鞋帮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舒脚鞋袜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脚部防护套(1)分为内部吸附面(12)和外部顺滑面(11);内部吸附面(12)与脚部接触,外部顺滑面(11)与鞋内防护套(2)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舒脚鞋袜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部吸附面(12)选用竹纤维、涤纶、eva波浪纹底tc割绒面料、锦纶、纯棉、粘胶纤维、混纺、氨纶、麻、莫代尔纤维、复合丝或大豆纤维材料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舒脚鞋袜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部顺滑面(11)选用莫代尔纤维、涤纶、棉纶、氨纶或纸质材料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舒脚鞋袜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鞋内防护套(2)的口部为扩口型,且适于外翻使用,方便罩住鞋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舒脚鞋袜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鞋内防护套(2)分为鞋侧吸附面(21)和接触面(22);鞋侧吸附面(21)与鞋子内侧接触,接触面(22)与脚部防护套(1)的外部顺滑面(11)相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舒脚鞋袜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触面(22)选用竹纤维、涤纶、eva波浪纹底tc割绒面料、锦纶、纯棉、粘胶纤维、混纺、氨纶、麻、莫代尔纤维、复合丝或大豆纤维材料中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舒脚鞋袜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鞋侧吸附面(21)选用莫代尔纤维、涤纶、棉纶、氨纶或纸质材料中的一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舒脚鞋袜套。本实用新型包括:脚部防护套和鞋内防护套;脚部防护套的形状为袜子形状,可直接穿在脚上;脚部防护套的口部设置为束口型,其束口形式可采用弹力松紧口或捆扎形式。脚部防护套分为内部吸附面和外部顺滑面;内部吸附面与脚部接触,外部顺滑面与鞋内防护套接触。鞋内防护套的形状为类袜子形状,其口部高于鞋帮高度。鞋内防护套的口部为扩口型,且适于外翻使用。鞋内防护套分为鞋侧吸附面和接触面;鞋侧吸附面与鞋子内侧接触,接触面与脚部防护套相接触。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脚部出汗和脚臭的问题,而在需脱鞋出入的封闭空间造成尴尬局面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震;姜方;吴敏;王博文;姚焯;周杰;金鹏;曾曦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海震
技术研发日:2019.05.10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984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