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套炉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106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油工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套炉。



背景技术:

在油田生产过程中,高凝油区块及稠油区块为了保持正常生产,配套采用闭式双空心杆热水循环伴热技术,达到防蜡降粘目的。该技术以软化水作为载体,通过地面水套炉加热后注入双空心抽油杆尾杆的高真空隔热内管,经尾杆末端返回内管与外管之间的环形空间,流回到水套炉中,形成循环,热水在流经环形空间返回地面的过程中将热量通过外管的管壁传给油层产出液,提高产出液温度。在实际应用中,循环水在井下双空心抽油杆处存在泄漏现象,从而导致水套炉中的液量降低,易在双空心抽油杆尾杆中产生高温蒸汽,长时间运行会降低伴热效果并损坏离心水泵。

为了保障系统的平稳运行,现有技术中通常需要定期检查水套炉的水位,并适时停机向水套炉中注水,但是这种方法操作复杂,系统运维的人工及时间成本极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水套炉,用以提供循环热水,自动控制循环水液量,避免因复杂的停机注水操作而付出高额的人工及时间成本,该水套炉包括:水套炉罐体1,进水口2,密封件3,浮子4;

所述水套炉罐体1,用于盛放循环水,在所述水套炉罐体1的罐壁设置进水口2;

所述浮子4浮于水套炉罐体1的液面上,随水套炉罐体1内液面高度变化带动密封件3封堵或打开进水口2。

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定期检查水套炉的水位并适时停机向水套炉中注水的方案而言,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水套炉包括水套炉罐体,进水口,密封件和浮子,当液面高度发生变化时,浮子随液面带动密封件封堵或打开进水口,通过浮子感知水套炉罐体内部液面的升降情况,自动控制循环水液量,避免因复杂的停机注水操作而付出高额的人工及时间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水套炉结构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液面高度下降时水套炉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为了提供循环热水,自动控制循环水液量,避免因复杂的停机注水操作而付出高额的人工及时间成本,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水套炉,如图1所示,该水套炉包括:水套炉罐体1,进水口2,密封件3,浮子4;

所述水套炉罐体1,用于盛放循环水,在所述水套炉罐体1的罐壁设置进水口2;

所述浮子4浮于水套炉罐体1的液面上,随水套炉罐体1内液面高度变化带动密封件3封堵或打开进水口2。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水套炉包括水套炉罐体1,进水口2,密封件3和浮子4,当液面高度发生变化时,浮子4随液面带动密封件3封堵或打开进水口2,通过浮子4感知水套炉罐体1内部液面的升降情况,自动控制循环水液量,避免因复杂的停机注水操作而付出高额的人工及时间成本。

实施例中,该水套炉还包括:滑轨5,所述密封件3可滑动地设置在滑轨5上。当液面高度发生变化时,浮子随液面带动密封件3沿滑轨5滑动,使得密封件3封堵或打开进水口2,从而自动控制循环水液量,避免因复杂的停机注水操作而付出高额的人工及时间成本。

实施例中,进水口2设置在水套炉罐体1侧壁的下部,滑轨5设置在水套炉罐体1内底面靠近进水口2的位置。

实施例中,该水套炉还包括:第一连杆7,第二连杆8和固定杆9;所述固定杆9,固定于水套炉罐体1的罐壁;所述第二连杆8中部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固定杆9上,第二连杆8一端与浮子4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杆7的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7的另一端与密封件3可转动连接;所述浮子4用于利用第一连杆7和第二连杆8带动密封件3在滑轨5上滑动。

实施例中,固定杆9和第二连杆8的连接处与水套炉罐体1的内壁之间的距离为设定值。水套炉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浮子4随水套炉罐体1内液面高度变化而上下运动,从而带动第二连杆8的一端向上或向下,容易与水套炉罐体1的内壁发生碰撞,影响水套炉的正常工作,因此将固定杆9和第二连杆8的连接处与水套炉罐体1的内壁之间的距离为设定值可以有效避免碰撞的发生,保证水套炉的正常工作。

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杆8一端与浮子4粘接。

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杆9与水套炉罐体1的罐壁焊接。

实施例中,该水套炉还包括:蓄水罐6,与所述进水口2连接,所述蓄水罐6内液面高于水套炉罐体1内液面。需要说明的是,水套炉在水套炉罐体1液面高度满足要求的初始状态下,密封件3封堵进水口2,如图1所示。当液面高度下降时,如图2所示,浮子4随液面带动第二连杆8的一端向下运动,第二连杆8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杆7带动密封件3向上运动,使得密封件3打开进水口2,由于蓄水罐6内液面高于水套炉罐体1内液面,根据连通器原理,蓄水罐6内的液体通过进水口2流入水套炉罐体1内。随着水套炉罐体1内液面的上升,浮子4随液面带动第二连杆8的一端向上运动,第二连杆8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杆7带动密封件3向下运动,当水套炉罐体1液面高度满足要求时,密封件3封堵进水口2。本申请实施方式通过浮子4感知水套炉罐体1内部液面的升降情况,利用第一连杆7和第二连杆8带动密封件3封堵或打开进水口2,在水套炉罐体1内液体减少时自动注水,当水套炉罐体液面高度满足要求时自动停止注水,从而控制循环水液量,避免因复杂的停机注水操作而付出高额的人工及时间成本。

实施例中,所述蓄水罐6通过连接件与所述进水口2连接。蓄水罐6和水套炉罐体1罐壁的进水口2可以通过连接件连接,从而可以实现蓄水罐6向水套炉罐体1的远距离注水。

实施例中,蓄水罐6和进水口2之间的连接件为软管。在蓄水罐6的出水口和水套炉罐体1罐壁的进水口2不在一条水平线时,通过软管连接蓄水罐6和进水口2,实现蓄水罐6向水套炉罐体1的注水。

实施例中,该水套炉还包括:入水阀门10,设置在水套炉罐体1的罐壁。

实施例中,该水套炉还包括:出水阀门11,设置在水套炉罐体1的罐壁。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水套炉包括水套炉罐体1,进水口2,密封件3和浮子4,当液面高度发生变化时,浮子4随液面带动密封件3封堵或打开进水口2,通过浮子4感知水套炉罐体1内部液面的升降情况,自动控制循环水液量,避免因复杂的停机注水操作而付出高额的人工及时间成本。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水套炉,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套炉罐体(1),进水口(2),密封件(3),浮子(4);

所述水套炉罐体(1),用于盛放循环水,在所述水套炉罐体(1)的罐壁设置进水口(2);

所述浮子(4)浮于水套炉罐体(1)的液面上,随水套炉罐体(1)内液面高度变化带动密封件(3)封堵或打开进水口(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套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滑轨(5),所述密封件(3)可滑动地设置在滑轨(5)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套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杆(7),第二连杆(8)和固定杆(9);

所述固定杆(9),固定于水套炉罐体(1)的罐壁;

所述第二连杆(8)中部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固定杆(9)上,第二连杆(8)一端与浮子(4)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杆(7)的一端可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连杆(7)的另一端与密封件(3)可转动连接;

所述浮子(4)用于利用第一连杆(7)和第二连杆(8)带动密封件(3)在滑轨(5)上滑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套炉,其特征在于,固定杆(9)和第二连杆(8)的连接处与水套炉罐体(1)的内壁之间的距离为设定值。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套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8)一端与浮子(4)粘接。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套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9)与水套炉罐体(1)的罐壁焊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套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蓄水罐(6),与所述进水口(2)连接,所述蓄水罐(6)内液面高于水套炉罐体(1)内液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套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罐(6)通过连接件与所述进水口(2)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套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入水阀门(10),设置在水套炉罐体(1)的罐壁。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套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水阀门(11),设置在水套炉罐体(1)的罐壁。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套炉,包括:水套炉罐体,进水口,密封件,浮子;所述水套炉罐体,用于盛放循环水,在所述水套炉罐体的罐壁设置进水口;所述浮子浮于水套炉罐体的液面上,随水套炉罐体内液面高度变化带动密封件封堵或打开进水口。通过浮子感知水套炉罐体内部液面的升降情况,自动控制循环水液量,避免因复杂的停机注水操作而付出高额的人工及时间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李鑫;吴享远;吴晓明;蔡龙浩;仇宇第;李红爽;李立超;杨杨;朱晓亮;刘晓静;张津睿;李博;李昕宇;郑健;蒋浣兵;金鑫蔓;粱晨辉;杨东升;王颖;乔伟泽;雷霆;齐庆鹏;耿岩;刘峻铭;卞家忠;盛浩;单祥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26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984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