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头枕管全自动双头旋缩口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9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加工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头枕管全自动双头旋缩口机。



背景技术:

汽车头枕管是汽车座椅不可或缺的部件。现有汽车头枕管通常都是先裁剪出预定长度的管子,然后通过工人一根一根地拿到专用无旋转的液压机台上对其两端进行加工,两个端头的加工是先后完成的,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下,并且这种加工方式使用无旋转的液压顶出,产品容易变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头枕管全自动双头旋缩口机,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头枕管全自动双头旋缩口机,可包括工作台、提升上料机构、导料机构、移料机构、上下料机构、工件固定机构、两个旋缩口机头和控制相应机构运行的电控系统,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安装支架,所述提升上料机构倾斜布置,用于将料斗中的杆状工件从料斗提升到导料机构的上端,所述导料机构具有倾斜滑道,其下端设有一落料口,所述移料机构上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用于接纳从所述落料口掉落的工件,所述上下料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上的二维移动机构和固定安装在所述二维移动机构上的两对间隔开预定距离的夹爪,用于将工件从所述卡槽转移到所述工件固定机构上并将加工好的工件从所述工件固定机构转移到成品容器,所述工件固定机构和两个旋缩口机头固定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两个旋缩口机头分别布置在所述工件固定机构的纵向两侧,用于对固定在所述工件固定机构上的工件的两个端部进行旋缩口加工。

进一步地,所述料斗内设有若干间隔开的倾斜光滑导杆,所述导杆的下端靠近所述提升上料机构的传送带。

进一步地,所述传送带上设有槽型件,所述槽型件用于从所述导杆上接收工件。

进一步地,所述导料机构包括框架以及安装在所述框架上的若干横向支撑杆和若干纵向光滑导杆,所述框架的下端上设有挡板,所述落料口位于所述挡板内侧。

进一步地,所述二维移动机构包括顶板、前后气缸安装板、前后气缸、滑块、滑块底板、升降气缸安装板、升降气缸和若干导柱,所述顶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上并且其下表面上设有滑轨,所述前后气缸安装板固定安装在所述顶板上,所述滑块滑动接合在所述滑轨上,所述滑块底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滑块上,所述前后气缸固定安装在所述前后气缸安装板并且其活塞杆与所述滑块底板固定连接,所述若干导柱通过直线轴承穿设在所述滑块底板上并且其下端固定在所述升降气缸安装板上,所述前后气缸固定安装在所述前后气缸安装板下表面上并且其活塞杆与所述滑块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气缸安装板的两侧各安装有一夹爪安装臂,所述夹爪固定安装在所述夹爪安装臂上。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气缸安装板的下表面上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滑轨,所述夹爪安装臂通过相应滑块与所述第二滑轨接合而安装在所述升降气缸安装板上,使得两个夹爪安装臂之间的距离可调。

进一步地,所述夹爪为手指气缸。

进一步地,所述工件固定机构包括多个下定位模具、多个上压紧模具和多个压紧气缸,所述下定位模具固定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上压紧模具与所述压紧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下定位模具正上方,所述压紧气缸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上压紧模具和所述压紧气缸的固定结构包括上压紧模具固定板、压紧气缸固定板、两根导柱和两个直线轴承,所述上压紧模具固定安装在所述上压紧模具固定板的下表面上,所述压紧气缸固定在所述压紧气缸固定板上,其活塞杆穿过压紧气缸固定板固定连接于所述上压紧模具固定板,所述导柱通过所述直线轴承穿设于所述压紧气缸固定板并且其下端固定在所述上压紧模具固定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工作台上设有若干用于安装所述下定位模具和所述压紧气缸的长条形安装槽,以适应于不同长度的工件。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通过采用旋缩口加工方式同时对工件的两端进行加工,工作效率高,产品不容易变形。

附图说明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头枕管全自动双头旋缩口机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头枕管全自动双头旋缩口机的料斗和提升上料机构的立体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头枕管全自动双头旋缩口机的移料机构的立体图;

图4是图1所示的头枕管全自动双头旋缩口机的上下料机构的立体图;

图5是图1所示的头枕管全自动双头旋缩口机的工件固定机构和旋缩口机头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5所示,一种头枕管全自动双头旋缩口机可包括工作台1、提升上料机构2、导料机构3、移料机构4、上下料机构5、工件固定机构6、两个旋缩口机头7和控制相应机构运行的电控系统(图中仅示出显示操作装置8)。电控系统为基于plc的电控系统,其具体配置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和设定,这里不再进行描述。工作台1上设有安装支架9,安装支架9由四根立柱91和一块顶板92构成。顶板92为长方形板,其上设有多个间隔开的沿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通槽921。工作台1上还设有多个条形安装槽11,通过条形通槽921和条形安装槽11使得工件固定机构6的安装位置可调,以适应于不同的工件长度。

提升上料机构2倾斜布置,用于将料斗10中的杆状工件100从料斗10提升到导料机构3的上端。优选地,其倾斜角度在60至70度之间。具体地,如图2所示,提升上料机构2包括传送带21和用于驱动传送带21运行的传送带驱动装置。传送带21下端位于料斗中,上端位于导料机构3的上端正上方。传送带21上设有槽型件211,所述槽型件211用于接纳工件100。槽型件211可由角铁制成。传动带驱动装置可由电机22及相应传动机构(例如,齿轮机构)等构成,其结构及连接方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这里不再进行描述。料斗10内设有若干间隔开的倾斜光滑导杆101,所述导杆101的下端靠近传送带21。电机22转动,传送带21运行,当槽型件211对准导杆101时,工件100滑入槽型件211中,当具有工件100的槽型件211移动到传送带顶端时,工件100从槽型件211滚落到导料机构3上。在本实施例中,光滑导杆101之间的间距可调,以适应于不同长度的工件。具体地,料斗10设有沿宽度方向延伸的安装槽102,光滑导杆101根据工件的长度通过螺钉(未示出)固定在安装槽102的适当位置。

导料机构3具有倾斜滑道,其下端设有一落料口30。具体地,导料机构3包括框架31以及安装在所述框架31上的若干横向支撑杆32和若干纵向光滑导杆33,所述框架31的下端上设有挡板34,所述落料口30位于所述挡板34内侧。干横向支撑杆32和纵向光滑导杆33形成倾斜滑道。工件100从传动带21的槽型件211滚落到导料机构3上,沿倾斜滑道滚落,被挡板34挡在落料口30处,后续工件紧挨着落料口30处的工件排列在倾斜滑道上。当落料口30处的工件掉入移料机构4上的卡槽40时,后一个工件移动到落料口30处。

如图1和3所示,移料机构4包括底板41、移料架42、第一气缸43和第二气缸44。移料架42通过滑块滑轨结构安装在底板41上,以能够前后移动。移料架42上设有卡槽40,卡槽40用于接纳从所述落料口30掉落的工件100。第一气缸43安装在底板41,用于驱动移料架42前后移动,以将工件100从导料机构3的落料口处移动到上下料机构5的取料位。第二气缸44安装在移料架42上,用于驱动移料架42上的限位板421左右移动,以将工件100夹紧在移料架42上。

如图1和4所示,上下料机构5可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9上的二维移动机构51和固定安装在所述二维移动机构51上的两对间隔开预定距离的夹爪52。具体地,二维移动机构51包括顶板511、前后气缸安装板512、前后气缸513、滑块514、滑块底板515、升降气缸安装板516、升降气缸517和若干导柱518。其中,顶板511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9(具体地,顶板92)上并且其下表面上设有滑轨519,前后气缸安装板512固定安装在顶板511上,滑块514滑动接合在滑轨519上,滑块底板515固定安装在滑块514上,前后气缸513固定安装在前后气缸安装板512并且其活塞杆与滑块底板515固定连接,以驱动滑块底板515前后运动,进而驱动夹爪52前后移动。若干导柱518通过相应直线轴承5181穿设在滑块底板515上并且其下端固定在升降气缸安装板512上,升降气缸517固定安装在升降气缸安装板516下表面上并且其活塞杆与滑块底板515固定连接,以驱动升降气缸安装板516升降,进而驱动夹爪52升降。升降气缸安装板516的两侧各安装有一夹爪安装臂53,所述夹爪52固定安装在所述夹爪安装臂53上。因此,夹爪52可以在二维移动机构51的驱动下进行前后移动和升降,以实现将工件100从移料机构4的卡槽转移到工件固定机构6上并将加工好的工件从工件固定机构6转移到成品容器(未示出)。

在本实施例中,升降气缸安装板516的下表面上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滑轨54,所述夹爪安装臂53通过相应滑块55与所述第二滑轨54接合而安装在所述升降气缸安装板上,使得两个夹爪安装臂之间的距离可调,以适应于不同长度的工件。

优选地,夹爪52为手指气缸,其为市场上可购得的,这里不再对其进行描述。

如图1和5所示,工件固定机构6和两个旋缩口机头7固定安装在工作台1,其中,两个旋缩口机头7分别布置在工件固定机构6的纵向两侧,用于对固定在工件固定机构6上的工件的两个端部进行旋缩口加工。旋缩口机头7为市场上可购得,其具体结构在此不再进行描述。

具体地,工件固定机构6可包括一一对应的多个下定位模具61、多个上压紧模具62和多个压紧气缸63。在本实施例中,下定位模具61、上压紧模具62和压紧气缸63的数量为三个,其中中间的下定位模具61和上压紧模具62比左右的下定位模具61和上压紧模具62长。下定位模具61固定安装在工作台1上,上压紧模具62与压紧气缸63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并位于下定位模具61正上方,压紧气缸63固定安装在安装支架9上。因此,压紧气缸63驱动上压紧模具62向下运动,与下定位模具61配合将工件100固定住。

在本实施例中,上压紧模具62和压紧气缸63的固定结构包括上压紧模具固定板64、压紧气缸固定板65、两根导柱66和两个直线轴承66。上压紧模具62固定安装在上压紧模具固定板64的下表面上,压紧气缸63固定在压紧气缸固定板65上,其活塞杆穿过压紧气缸固定板65固定连接于上压紧模具固定板64,导柱66通过直线轴承67穿设于压紧气缸固定板65并且其下端固定在上压紧模具固定板64上。

现简要说明一下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首先,将待加工的工件放入料斗10中;然后启动机器,提升上料机构2不断地将料斗10中的工件从料斗转移到到导料机构3上,导料机构3上的工件从落料口30逐个掉入到移料机构4的卡槽40中,移料机构4将工件移动到上下料机构5的取料位,上下料机构5将工件从移料机构4的卡槽40转移到工件固定机构6的下定位模具61上并通过工件固定机构6的压紧气缸63驱动上压紧模具62下降而压紧固定,两个旋铆机头7同时对固定在所述工件固定机构上的工件的两个端部进行旋铆加工,加工好的工件通过上下料机构5从工件固定机构6转移到成品容器,同时上下料机构5将未加工的工件从移料机构4的卡槽转移到工件固定机构6上,进入下一个加工循环。整个加工过程都是自动进行,工作效率高,并且产品不易变形。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头枕管全自动双头旋缩口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提升上料机构、导料机构、移料机构、上下料机构、工件固定机构、两个旋缩口机头和控制相应机构运行的电控系统,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安装支架,所述提升上料机构倾斜布置,用于将料斗中的杆状工件从料斗提升到导料机构的上端,所述导料机构具有倾斜滑道,其下端设有一落料口,所述移料机构上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用于接纳从所述落料口掉落的工件,所述上下料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上的二维移动机构和固定安装在所述二维移动机构上的两对间隔开预定距离的夹爪,用于将工件从所述卡槽转移到所述工件固定机构上并将加工好的工件从所述工件固定机构转移到成品容器,所述工件固定机构和两个旋缩口机头固定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两个旋缩口机头分别布置在所述工件固定机构的纵向两侧,用于对固定在所述工件固定机构上的工件的两个端部进行旋缩口加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枕管全自动双头旋缩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内设有若干间隔开的倾斜光滑导杆,所述导杆的下端靠近所述提升上料机构的传送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枕管全自动双头旋缩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上设有槽型件,所述槽型件用于从所述导杆上接收工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枕管全自动双头旋缩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机构包括框架以及安装在所述框架上的若干横向支撑杆和若干纵向光滑导杆,所述框架的下端上设有挡板,所述落料口位于所述挡板内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枕管全自动双头旋缩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移动机构包括顶板、前后气缸安装板、前后气缸、滑块、滑块底板、升降气缸安装板、升降气缸和若干导柱,所述顶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上并且其下表面上设有滑轨,所述前后气缸安装板固定安装在所述顶板上,所述滑块滑动接合在所述滑轨上,所述滑块底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滑块上,所述前后气缸固定安装在所述前后气缸安装板并且其活塞杆与所述滑块底板固定连接,所述若干导柱通过直线轴承穿设在所述滑块底板上并且其下端固定在所述升降气缸安装板上,所述前后气缸固定安装在所述前后气缸安装板下表面上并且其活塞杆与所述滑块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气缸安装板的两侧各安装有一夹爪安装臂,所述夹爪固定安装在所述夹爪安装臂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头枕管全自动双头旋缩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气缸安装板的下表面上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滑轨,所述夹爪安装臂通过相应滑块与所述第二滑轨接合而安装在所述升降气缸安装板上,使得两个夹爪安装臂之间的距离可调。

7.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头枕管全自动双头旋缩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为手指气缸。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枕管全自动双头旋缩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固定机构包括多个下定位模具、多个上压紧模具和多个压紧气缸,所述下定位模具固定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上压紧模具与所述压紧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下定位模具正上方,所述压紧气缸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头枕管全自动双头旋缩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紧模具和所述压紧气缸的固定结构包括上压紧模具固定板、压紧气缸固定板、两根导柱和两个直线轴承,所述上压紧模具固定安装在所述上压紧模具固定板的下表面上,所述压紧气缸固定在所述压紧气缸固定板上,其活塞杆穿过压紧气缸固定板固定连接于所述上压紧模具固定板,所述导柱通过所述直线轴承穿设于所述压紧气缸固定板并且其下端固定在所述上压紧模具固定板上。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头枕管全自动双头旋缩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上设有若干用于安装所述下定位模具和所述压紧气缸的长条形安装槽。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头枕管全自动双头旋缩口机,可包括工作台、提升上料机构、导料机构、移料机构、上下料机构、工件固定机构、两个旋缩口机头和控制相应机构运行的电控系统,提升上料机构倾斜布置,用于将料斗中的杆状工件从料斗提升到导料机构的上端,导料机构下端设有一落料口,移料机构上设有卡槽,卡槽用于接纳从落料口掉落的工件,上下料机构用于将工件从卡槽转移到工件固定机构上并将加工好的工件从工件固定机构转移到成品容器,两个旋缩口机头分别布置在工件固定机构的纵向两侧,用于对固定在工件固定机构上的工件的两个端部进行旋缩口加工。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旋缩口加工方式同时对工件的两端进行加工,工作效率高,产品不容易变形。

技术研发人员:朱裕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裕友达(厦门)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17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9841.html

最新回复(0)